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_第1页
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_第2页
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_第3页
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_第4页
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优选)第七章高等动物的结构功能和调控目前二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一、免疫的概念:指机体识别抗原性异并将它清除以保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的过程。二、免疫的功能:1、识别和清除入侵的抗原,防止疾病的产生,维护人体的健康;2、监视和清除机体自身衰老、损伤及病变的细胞及碎片,如受感染细胞,癌变细胞等。免疫系统的三大特点:◎

分布广泛,遍及全身;◎

能精确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

有免疫记忆功能。目前三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三、免疫的分类:1体表屏障目前四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免疫的概念:指机体识别抗原性异物并将它清除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的过程。一、免疫体表屏障——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约20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主要是a、β及γ球蛋白,它是一类酶原,补体与病原体表面的糖分子结合被激活。造成溶解细胞膜、杀灭病毒、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诱导周围的细胞产生抑制病毒的蛋白,阻止病毒的进一步感染。目前五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属哪种免疫?目前六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目前七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溶菌酶使细菌溶解目前八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目前九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目前十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四、非特异性免疫1、概念: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3、结构:皮肤、黏膜等构成了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目前十一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五、特异性免疫概念:在特异抗原刺激下产生的、针对某一种病菌具有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体系。1、免疫细胞所有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细胞。特点有特异性后天性两、目前十二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五、特异性免疫1、免疫细胞所有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指能够吞噬抗原、处理抗原、提取1

抗原信息并传递给淋巴细胞激发免1

疫反应的细胞。抗原递呈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递1

呈给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粒细胞:趋化作用(炎症部位

)、吞噬作用和杀菌作1用目前十三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五、特异性免疫概念:在特异抗原刺激下产生的、针对某一种病菌具有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体系,具有特异性和后天性两大特点。1、免疫细胞2、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的20-45%)60%5-10%8-15%目前十四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五、特异性免疫概念:在特异抗原刺激下产生的、针对某一种病菌具有识别和杀灭作用的免疫体系,具有特异性和后天性两大特点。1、免疫细胞2、淋巴细胞(白细胞总数的20-45%)60%5-10%8-15%3、特点:特异性和记忆性4、类型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目前十五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T细胞可分为4个亚群

辅助性T细胞:具有协助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抑制性T细胞: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功能杀伤性T细胞:具有杀伤靶细胞的功能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引起炎症反应。T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T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细胞免疫目前十六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自身免疫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病、慢性活动性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目前十七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4、体液免疫

外来抗原的诱导下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的过程称体液免疫应答。5、抗体

指机体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目前十八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4、体液免疫(外周淋巴细胞的8-12%)目前十九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ABCDE

初次与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抗C抗体抗C抗体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血清抗体浓度天数针对抗原C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针对抗原B的初次应答抗原C免疫针对抗原C的再次体液免疫应答浆细胞目前二十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4、体液免疫主动免疫:通过接种弱化的病菌或疫苗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应抗体的过程。如乙肝疫苗被动免疫:直接注射含有所需抗体的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3、细胞免疫4、体液免疫六、疫苗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如毒素等,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疫苗的分类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传统疫苗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寄生虫疫苗抗肿瘤疫苗避孕疫苗

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1、传统疫苗的(1)减毒活疫苗通过人工方法,将病原体的毒力降低到足以使机体产生模拟自然感染而发生隐性感染,诱发理想的免疫应答而不产生临床症状的疫苗。主要包括:卡介苗(BCG)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麻疹疫苗(MV)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等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1、传统疫苗(1)减毒活疫苗(2)灭活疫苗: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原体杀死,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扩原性,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其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该病原体感染目的的一类疫苗。

伤寒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百日咳疫苗、灭活甲肝疫苗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1、传统疫苗(1)减毒活疫苗(2)灭活疫苗(3)类毒素

是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产生外毒素,经脱毒提纯等工艺制成。如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等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过敏:吃了某种食物(海鲜等),闻到某种气味(气油等),接触某种东西(油漆、动物皮毛等),吸入某种微粒(花粉、粉尘等)或服用(注射)某种药物后引起的一种突发性皮肤局部红肿、发痒甚至哮喘的免疫反应,是由于白细胞中的嗜碱性粒细胞和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在外源特异物质(因人而异)的刺激下大量释放出细胞中的组织胺导致皮下组织发生的反应。过敏的发生常与体质、环境、感染三大因素有关。过敏在注意什么?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八、传染病传染病是由某种特殊的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等)所引起的、通过某种途径可以在易感个体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构成的。切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使传染病终止流行。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8种。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八、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腮腺炎,麻疹,百日咳等(空气传播)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水,饮食传播)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生物媒介等传播)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淋病等(接触传播)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八、传染病(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目前三十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八、传染病(一)甲类传染病(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对此类传染病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防治方案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这四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但可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四节免疫与传染病六、疫苗七、过敏八、传染病(一)甲类传染病(二)乙类传染病

(三)丙类传染病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对此类传染病要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监测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呼吸道肺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1、鼻鼻由软骨和骨构成支架,腔内衬有鼻毛和鼻黏膜,对颗粒性物质的阻挡作用,嗅觉器官。(一)呼吸道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呼吸道1、鼻2、喉

喉由软骨、肌肉、韧带和黏膜构成。软骨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杓状软骨。有声带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呼吸道1、鼻2、喉3、气管与支气管

气管由15-20个“C”形的气管软骨借气管环状韧带相连结作为支架,内面衬以粘膜和纤毛。痰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肺肺是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肺浆膜实质肺导管部:支气管及各级支气管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肺成人有3—4亿,全肺泡总面积可达80-90m2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目前四十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1、呼吸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1、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肺活量:是指作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最大气体的量。男子:3.5—4.5L女子:3.0—4.0L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1、呼吸2、气体交换

红细胞(98.4%)O2

血浆(1.6%)血浆(少量)CO2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部分)红细胞中生成碳酸HCO3-

和H+

Na+(血浆中)

NaHCO3

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五节呼吸系统

一、人的呼吸系统二、呼吸与气体交换三、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五十二页\编于四点第六节排泄系统一、动物排泄系统的演化:(一)无脊椎动物伸缩泡(原生动物),焰细胞(涡虫),马氏管(昆虫)触角腺,腭腺(水生甲壳类),肾脏(软体动物)

(二)排泄方法

昆虫的排泄物种类较多,排泄途径不同,概括起来有两类:一类为体外排泄,其中包括CO2和H2O经气管系统排泄,和部分CO2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