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1页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2页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3页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4页
2023年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生学科素养期中调研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如下列图,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此现象说明声音〔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具有能量的疏密波2.如下列图,用一张硬卡纸划过梳齿,听卡纸发出的声音。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卡纸的〔

〕A.

振幅

B.

材料

C.

频率

D.

结构3.蝴蝶飞行时,能依靠翅膀振动发出次声波。与超声波相比,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

〕A.

有较好的方向性

B.

穿透能力较强

C.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D.

很容易绕过障碍物4.自然界中,水能以多种不同的状态呈现,其中呈固态的水是〔

〕A.

小雪花

B.

薄雾

C.

露珠

D.

水蒸气5.如下列图,温度计A、B、C三次测得液体温度分别是32℃、37℃和33℃,那么液体较准确的温度是〔

〕A.

34℃

B.

32℃

C.

37℃

D.

33℃6.自然界水循环的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A.

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

B.

积雪熔化成水汇入江河

C.

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

D.

海洋中水蒸发升上天空7.如下列图,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过程的是〔

〕A.

生成露珠

B.

晨雾消散

C.

冰雪消融

D.

出现白霜8.透过红色的滤色镜观看黑板上的白粉笔字,观察到的黑板和白粉笔字的颜色依次是〔

〕A.

黑色和白色

B.

黑色和红色

C.

白色和黑色

D.

红色和白色9.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又能灭菌的光线是〔

〕A.

红外线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超声波10.如下列图,夜晚行走在街道上,每经过一盏路灯,影子总是〔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短后变长

D.

先变长后变短二、填空题11.河岸边人的讲话声能吓跑水中的鱼,是因为空气和

都能传声;太空是一个没有空气的世界,离开空间站到舱外作业的宇航员,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相互交谈,是因为

;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一段时间后,方能听到枪声,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时间。12.如下列图,城市高架路或高速公路的一些路段,两侧安装3~4m高的透明板墙,是在

减弱噪声;设置“禁鸣路段自觉遵守〞等禁鸣标志牌,在

控制噪声。13.科学家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

装置,利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振动,具有去污作用制成

。14.如下列图,空中漂浮的云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有的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此过程中水蒸气要

热。15.如下列图,玻璃杯中的牛奶具有固定的

,没有固定的

,牛奶的状态与其

密切相关。16.如下列图,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量程〕是

℃,分度值是

℃,其测得的体温值为

℃。17.对着手呵气,手掌变得非常湿润,同时感到很暖和,是由于呵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掌发生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手掌的温度升高。18.如下列图,注塑机工作过程中,塑料颗粒熔化时需要

热量,液态塑料注入钢模冷却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固体时会放出热量。19.杯子里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干是

现象;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最终消失是

现象;水蒸气从气态直接转化为霜,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0.如下列图,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光屏上出现彩色的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彩色光带中偏折角度最小的是

色光,偏折角度最大的光是

色光。21.响尾蛇靠探测红外线来捕捉“食物〞,红外线是由

〔选填“响尾蛇〞或“食物〞〕发射出来的,红外线的最显著的性质是

。22.如下列图,筷子上裹一些棉布条,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布条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竹管的上端,发出悦耳的哨音。用相同的气流速度吹,控制哨音的

相同,上下推拉活塞,可听到哨音的

有显著的变化。23.如下列图,随着现代工业建设、交通运输、城镇建设的开展.噪声污染日益严重,治理噪声成为现代生活环境管理的重要工作.

〔1〕街头设置禁鸣标志牌,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包括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________、隔振等技术和加装________等.〔2〕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包括隔声、________和________等.〔3〕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4〕“以声消声〞技术是使一个声源产生的声波的“密部〞,与另一个声源发出声波的"________〞恰好相遇,相互抵消.三、实验题24.如下列图,将正播放着音乐的,用细线悬挂到广口瓶中,用抽气机通过密封瓶塞上的气道向外抽气。〔1〕产生音乐的声源是________,乐音通过________传进人的耳朵引起听觉;〔2〕随着广口瓶内的空气被抽出,听到的音乐声音逐渐________;停止抽气,翻开进气门,让空气重新慢慢进入广口瓶,听到音乐声音逐渐________;〔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播放音乐的声音,其原因,一是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形成完全________;二是声音________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4〕假定悬线不传播声音,广口瓶内的空气被全部抽出,播放的音乐声便________〔选填“仍会〞或“不会〞〕被听到,说明声音________中传播。25.如下列图,用装有少最水的高脚杯研究声音的特性.

〔1〕用一只手按住高脚杯的底座,另一只手的手指用水润湿后,沿杯口边缘爵擦,便会听到声音,声音是由玻璃杯的__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进人的耳朵:适当增加用力摩擦,听到声音的响度会________.〔2〕仅加快手指摩擦杯口的速度,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说明玻璃杯振动的频率________.〔3〕向高脚杯里加水,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和音色均发生变化.随着水量的增大,音调________;声音的音色是由声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决定的.26.如下列图,利用塑料吸管和激光笔,探究光在空气中是否沿直线传播:〔1〕激光笔发出的光,集中较高的________,对着眼睛照射,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损害眼睛;〔2〕将塑料吸管拉直,翻开激光笔,由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出现一个________,说明激光笔发出的光通过________,光是沿________传播的;〔3〕弯曲吸管的一端,用激光管从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没有出现________,说明激光笔发出的光________,光不会沿________传播。27.如下列图,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适量海波碾碎后放入试管,插进温度计,试管放进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实验数据记录表中。时间/min01234567海波温度/℃40.043.948.048.048.048.051.855.6〔1〕将海波碾碎、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________;〔2〕根据实验数据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连接________。得到图线称为________曲线;〔3〕海波熔化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__,其温度________,海波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海波的熔点是________℃;加热至计时7min,试管中的海波呈________态。28.如下列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1〕组装实验装置,调节铁圈2高度时,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调节铁圈1的位置要注意________。〔2〕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的________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3〕图中读得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数值记录到表中。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________99999999〔4〕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5〕由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__,沸腾时水的温度________〔选填“不断上升〞“保持不变〞或“持续下降〞〕,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A【解析】【解答】用发声音叉触及面颊,发现音叉在振动;一段时间后,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便立即消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答案】A【解析】【解答】A.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A符合题意;BD.材料和结构是音色的影响因素,根据音色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BD不符合题意;C.频率是音调的影响因素,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响度的因素是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3.【答案】D【解析】【解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可见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很容易绕过障碍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4.【答案】A【解析】【解答】固态的水在自然界中有:雪、霜、冰、冰花、雾凇等,成液态的水有:雾、水、露等,成气态的水有:水蒸气。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雪、霜、冰、冰花、雾凇等是固体;雾、水、露等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5.【答案】D【解析】【解答】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不能碰触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图C是正确的测量方法,所以液体的准确温度应是33℃。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温度偏高,接触侧壁偏低。6.【答案】C【解析】【解答】A.雨水汇入江河流向大海,这个雨水的位置是发生变化的,这是机械运动,不涉及到放热或吸热,A不符合题意;B.积雪熔化成水汇入江河,雪是固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B不符合题意;C.云中小水滴变成小冰晶,从液态水凝固成固态冰晶,凝固要放出热量,C符合题意;D.海洋中水蒸发升上天空,液态水汽化成水蒸气,汽化要吸收热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7.【答案】D【解析】【解答】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晨雾消散是液态水汽化为水蒸气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熔化为液态水的过程,C不符合题意;D.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8.【答案】B【解析】【解答】黑板能吸收所有色光,所以透过红色的滤色镜观看黑板上的粉笔字,观察到黑板的颜色是黑色的;粉笔是白色的,可以反射所有色光,红色的滤色镜只透过红光,所以看到的粉笔字是红色的。故答案为:B。

【分析】黑板能吸收所有色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9.【答案】B【解析】【解答】A.利用物体可以辐射红外线,做成红外夜视仪,红外线也可以用来遥控。A不符合题意;B.在紫光以外的局部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灭菌、验钞等,B符合题意;C.可见光可以使我们看见物体,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可以用来回声定位,B超诊断病情,去除结石,清洗物体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紫外线具有荧光物质,又能灭菌。10.【答案】C【解析】【解答】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答案为:C。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根据到光源的距离,可以判断影子的变化。二、填空题11.【答案】水;真空不能传声;需要【解析】【解答】水中的鱼能够听到岸边的讲话声,说明水也能传声。太空中没有介质,所以宇航员在舱外作业必须借助无线电设备才能相互交谈,即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一段时间后,方能听到枪声,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要时间。

【分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12.【答案】传播途径中;声源处【解析】【解答】减弱噪声有三种方式: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高速公路的隔音板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的噪声;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的噪声。

【分析】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13.【答案】声呐;超声波清洗器【解析】【解答】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所以可以制成声呐装置用来探测鱼群位置。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可以使清洗液振动来清洗物体,所以可以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分析】超声波定向性好,超声波可以清洗物体。14.【答案】液化;凝华;放出【解析】【解答】水蒸气是气体,变成小水滴,小水滴是液体,由气体变成液体,这是液化。水蒸气是气体,变成小冰晶,小冰晶是固体,由气体直接变成固体,这是凝华。液化和凝华都要放热,即此过程中水蒸气要放出热量。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15.【答案】体积;形状;温度【解析】【解答】牛奶常温状态下是液体,液体有固定的体积但是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状态与其温度有关,当温度在熔点以下为固体,在熔点以上沸点以下是液体,当温度到达沸点以上为气体。

【分析】液体有体积,没有固定形状;物体的状态和温度有关。16.【答案】35~42;0.1;36.8【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到,体温计最左端是35℃,最右端是42℃,那么它的量程是35~42℃。再观察35℃~36℃之间,有10个刻度,即1℃里有10个刻度,那么分度值是0.1℃。从图中可以看到,体温计的液面在36℃与37℃之间第8个刻度,那么其测得的体温值为36.8℃。

【分析】根据体温计的测量范围确定量程;最小的刻度是分度值;根据液柱测量温度。17.【答案】液化;放出【解析】【解答】对着手呵气,手掌变得非常湿润,是由于呵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掌由气态变成液态,发生了液化。手掌感到很暖和,是因为液化放出热量,导致手掌的温度升高。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18.【答案】吸收;凝固【解析】【解答】塑料颗粒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熔化后的塑料由液体变成固态是凝固,在塑料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中,钢模的温度会升高,说明凝固过程要放热。

【分析】固体变为液体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19.【答案】汽化或蒸发;升华;凝华【解析】【解答】杯子里的水是液体,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干,是由于液体水变成了气体,这是汽化现象。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樟脑丸是固体,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局部变成了气体,最终消失,这种情况是从固体直接变成气体,这是升华现象。水蒸气从气态直接转化为霜,霜是固体,气体直接变成固体,这是凝华。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固体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20.【答案】多种色光;红;紫【解析】【解答】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由图可知,彩色光带中偏折角度最小的是红光,偏折角度最大的光是紫色光。

【分析】白光被分解为多种色光,是色散现象;红光的偏折角小,紫光的偏折角大。21.【答案】食物;热效应【解析】【解答】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线,响尾蛇靠探测食物发出的红外线来捕捉食物的。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红外线的强度越大,红外线的最显著的性质是热效应。

【分析】物体会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22.【答案】响度;音调和音色【解析】【解答】哨声是竹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相同的气流速度吹,控制哨音的响度相同。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竹管内空气柱的长短,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改变了音调,由于音色跟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所以,上下推拉活塞时,也改变了音色。

【分析】物体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改变发声体的频率、发声体的材料,可以改变音调和音色。23.【答案】〔1〕声源处;减振;消声器

〔2〕传播途中;吸声;消声

〔3〕人耳处

〔4〕疏部【解析】【解答】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禁鸣路段自觉遵守〞等禁鸣标志牌,是为了控制噪音在声源的产生;改进声源的结构,采取减振、隔振等技术和加装消声器等,都是为了控制噪音的产生;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是为了控制声音的传播,即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为了控制声音的传播,采取的大量栽种树木花草的措施,可以起到隔声、吸声和消声等效果.佩戴耳塞、耳罩和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声波是纵波,科学研究发现,空气中的声波由近处向远处传播.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个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消声器,即“以声消声〞技术.【分析】〔1〕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方法有消声、隔声、吸声;

〔3〕戴耳塞、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

三、实验题24.【答案】〔1〕;空气

〔2〕减小;变大

〔3〕真空;可以

〔4〕不会;不能在真空【解析】【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产生乐音的声源是,并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

(2)随着瓶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即传播声音的介质变少,故听到的声音将逐渐变小;将空气放入瓶内时,即传播声音的介质逐渐变多,故听到的声音又将逐渐变大。(3)无论如何抽气,总能听到播放音乐的声音,因为抽气机不能将广口瓶里的空气全部抽出,实验中无法到达绝对的真空,声音可以通过悬线、瓶塞〔固体〕传播。(4)把正在响的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使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发现电铃的声音越来越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分析】〔1〕正在发声物体是声源;人听到声音通过空气传播;

〔2〕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声音的响度减小;

〔3〕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4〕真空不能传声。

25.【答案】〔1〕振动;空气;增大

〔2〕升高;增加

〔3〕降低;材料;结构【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是杯子由于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杯子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根据题意知道,杯子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进人的耳朵;由于声音的响度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实验适当增加用力摩擦,能增大振幅,使听到声音的响度会增大;声音的音调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仅加快手指摩擦杯口的速度,即增大了振动频率,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会升高;当杯中水变多时,杯子振动的频率变慢,音调变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特性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振幅增大,声音的响度增大;

〔2〕物体振动的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3〕振动物体增大,增大的频率变小,音调变低;音色是声音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26.【答案】〔1〕能量;会

〔2〕亮斑;吸管;直线

〔3〕光斑;没有通过吸管;曲线【解析】【解答】(1)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会集中较高的能量,因为它具有能量大,亮度高,方向直等特点,所以直接对着人的眼睛照射,会损伤眼睛。

(2)将塑料吸管拉直,翻开激光笔,由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会出现一个亮斑,说明激光笔发出的光通过吸管,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弯曲吸管的一端,用激光管从吸管的一端照射,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墙壁,观察到墙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