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_第1页
【9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_第2页
【9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_第3页
【9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_第4页
【9份试卷合集】河北省秦皇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高一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下列物理量属矢量的是()A.速率B.质量C.位移D.时间.我从文具盒中找到一个玻璃球,接着把圆珠笔打开取出中间的弹簧,如图所示,竖直放置,让玻璃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落下,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直到最低点,该过程中假设弹簧能一直保持竖直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球接触弹簧后先加速后减速B.玻璃球接触弹簧后做减速运动C.到最低点时,玻璃球的合力为零D.玻璃球刚接触弹簧时速度达到最大.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渡过一条宽为200m,水流速度为5m/s的河流,则该小船A.能垂直河岸方向到达对岸B.渡河的时间可能少于20sC.以最短位移渡河时,位移大小为125nlD.以最短时间渡河时,沿水流方向的位移大小为250m4.用水平恒力F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使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s,恒力做功为Wb再用该恒力作用于质量为m的物体上,使之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移动同样距离s,恒力做功为%,设m<M,则()W0%Wi=W2Wi<W2Wi与版大小无法确定5.A、B两个物体在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从同一位置同时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B物体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力一,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与B速度相同时所用时间是( )A.2s B.2.5s C.4s D.3s6.质量为15kg的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近,重力加速度取lOm/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3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5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0QNC.轻绳的张力为150ND.轻绳的张力为75N

.下列给定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时间和时刻 B.位移和路程C.质量和力 D.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仰卧起坐是体育课上经常锻炼的项目,一次测试中某位女同学质量为50kg,假设其上半身质量为全身的0.6,她在1分钟内做了40个仰卧起坐,每次仰卧起坐时下半身重心位置不变,则她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A.6wB.60wC.120wD.240w9.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之一的雅安碧峰峡基地位于东经103°,北纬30°。地球可以看作半径为R的球体,则在该中心处的物体与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75:3B.:2C.2:6D.1:2.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入轨后的加速度小于地面重力加速度.“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to<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D.D.丙.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个小钢球和一根条形磁铁,现给小钢球一个沿0P方向的初速度v,则小钢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A.甲C.T二、填空题.一个物体沿斜面上行而后沿斜面下滑,速度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斜面的倾角为,斜面和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热机是一种的装置.热机做的功和它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叫做

.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做匀速圆周运动。当物体转过的角度为n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变化为,其向心力的冲量为。.炮筒与水平方向成60°角,炮弹从炮口射出时的速度是800m/s.该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 m/s,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是m/s..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国际上通用的国际单位制(SI),其间规定了7个基本单位.在力学中,除米(m)、千克(kg)外, 也是基本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可以表示为.三、实验题.一小球在某未知星球上作平抛运动,现对小球在有坐标纸的背景屏前采用频闪数码照相机连续拍摄,然后对照片进行合成,如图所示.A、B、C为连续三次拍下的小球位置,已知照相机连续拍照的时间间隔是0.10s,照片大小如图所示,已知该照片的实际背景屏方格的边长均为4cm,不计空气阻力,则由以上及图信息可推知:(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是m/s;(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m/s2s(3)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4)若取A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位置坐标为:x=cm,y=emo.某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1)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再.(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2)若所接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每隔秒打一个点.(3)图乙是绘出的小车速度一时间关系图线,根据图线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已知图中力传感器能显示该处所受拉力大小)。打点计时II 帚次胡纹常轮-- 、 I\ X < 才\长木板'一.A水平买总台K小柞特(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近确的是A该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B.准备器材时,可不满足砂和小砂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C.实验时应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2)让小砂桶带动滑块做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打这两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以与v2(V1<v2).细线的拉力F由安装在滑块上的力传感器测出,为了验证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还需测量的物理量为;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的字母和需测量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四、解答题.2018年1月24日,南宁三中教工进行了“真爱杯”踢理子比赛,全校老师一起体验让健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感觉,高一年级双根老师能用身体最多部位踢鹿子获民间“花样翅子王”。现构建如下模型:设某径子(视为质点)以3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1)健子上升的最大高度h“0.5s内德子运动的路程S;0.5s内键子的平均速度中..游乐园中的水上滑梯可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倾角为“=3'斜滑道”和水平滑道3c平滑连接,起点距水面的高度,长,端点距水面的高度 ,质量 -的运动员从滑道起点'无初速地自由滑下,运动员与月仄3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Q(取重力加速度g=10mze°s3"=0.8,si113k=0?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求:⑴运动员从起点.、滑到,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一气(2)运动员从起点.、滑到端点,的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巧;(3)运动员到达水面时速度的大小.如图甲所示,质量M=l.0kg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L0kg的小铁块B,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N=0.2,对铁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F大小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4S时撤去拉力.可认为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O~1S内,A、B的加速度大小;(2)B相对A滑行的最大距离s;(3)0〜4s内,拉力做的功W..如图所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7.Om/s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3.O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L=4n)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点。(重力加速度g=101n/s2)求:(1)物体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vA;(2)若AC的距离为1.2m求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B;.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nF2.0X10,g,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L0m/s2。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求:(g=10m/s2)(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2)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ADBDCDBBDDD二、填空题37°:0.25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热机的效率一2mv-2mv8;400;秒(s)kgem/s2三、实验题TOC\o"1-5"\h\z6 8 1.6及-16 -4(1)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2)0.02; (3)0.6821 1BC 滑块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FL=-fnvi-一屈\o"CurrentDocument"2 2四、解答题(1)0.45m;(2)1.65m;(3)0.5m/s,方向竖直向上;【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竖直上抛运动的相关计算。t=宜=03s(1)初速度3m/s,只需要।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2〃]=九~=0.45W,0.3s内上升高度为: 2g1Q饱=—g%=0.2m(2)再自由落体tk0.2s时间,下降高度2故0.5s内建子运动的路程s='i+%=045+02加=0.65w(3)0.5s内建子运动的位移大小一%=025mxv=—=0.05w/s,0.5s内遵子的平均速度大小 t ,方向竖直向上。⑴3°°°J⑵-5。。%)2i的ns【解析】本题考查机械能部分知识,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功的计算和动能定理。(1)运动员沿AB下滑时,重力势能减少量」邑=E-%代入数据解得:吗、他Wf=_〃那gcos6竺之一(-umgd)(2)运动员从A滑到C的过程中,摩擦力做功 「‘小小、柏用被殂W/=-500j代入数据解得:mgH+啊=-mv2(3)从A点滑出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v=2i刖ms%=2OT/'aB=4m/,(1) , ;(2)s=2m;(3)W=40J【解析】【分析】(1)分别对两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两物体的加速度;(2)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求出速度相等的时间,再对整体分析求得整体的加速度,则由位移公式可求得总位移;(3)分别求出各时间段内的拉力所做的功,再求各功的代数和即可求解;【详解】(1)在“"内,因拉力为,AB间的摩擦力为一,故AB一定发生相对运动;AB两物体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umg=M%Fi-fimg=maBf代入数据得,&=2叱%=做,(2)当后,拉力为="情,铁块B做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为,木板A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又经过时间1速度与铁块B相等V]=又V]=aA(t1-t2)解得:设A、B速度相等后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2’,加速度为a,尸2= m)aa=lm/s2木板A受到的静摩擦力<UmS,AB一起运动‘一产W 一冯出一;;;x=12JJI 犷1=F/X]=F]x=12JJ(3)时间,内拉力做的功m同;=尸K;=FWib=8J时间内拉力做功 ;时间"内拉力做的功W3=F]X3-F2"'」"一?a/)=20J时间"内拉力做的功4%.站+珈的河犷=防-町-%=40J内拉力做的功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及功的公式等内容,要注意做好正确的受力分析及过程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等求解。(1)5mts(2)1.252V【解析】【分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体运动到A点的速度大小;(2)根据平抛运动结合牛顿第二、第三定律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小球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4=2几,解得:vA=Jv;+2aL=J49-2x3x4加/s=5冽/s;(2)根据平抛运动可知,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贝ij:2R=-gt2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产=,呼3=0.4s由于水平方向为匀速运动,则初速度为:vjWt=12m/s=3m/s在B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尸b=125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小球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L25N,方向竖直向上。【点睛】本题考查了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和牛顿定律的综合运用,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以及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40m/s;(2)55s【解析】【详解】(1)设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V,.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速度达到最大,即有:F=f根据题意知,阻力为:f=0.lmg=2000N再根据公式P=Fv得:v.=P/f=40m/s:即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为40m/s(2)汽车匀变速行驶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匀变速运动时汽车牵引力斤=4000N则汽车匀加速运动行驶得最大速度为%=f=20m/s由aitFVo,得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i=20s汽车实际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到速度达到最大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即得:Pt2-0.lmgs2=gmg-;wVq得:t2=35s所以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为:t=t1+t2=55s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如右图所示,质量m的球与弹簧I和水平细线n相连,I、II的另一端分别固定于P、Q.球静止时,I中拉力大小T“II中拉力大小Tz,当仅剪断I、n中的一根的瞬间,球的加速度a应是( )A,若断I,贝尸=质方向水平向右B.若断I,贝!^=而,方向水平向左C.若断n,贝『= 方向水平向左d.若断n,则8=8,方向竖直向下.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年题的是A.由静止释放且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所做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第2s、第3s内的位移之比是1:4:9.有一只小船停靠在湖边码头,小船又窄又长(估计重一吨左右)。一位同学想用一个卷尺粗略测定它的质量,他进行了如下操作:首先将船平行于码头自由停泊,轻轻从船尾上船,走到船头停下,而后轻轻下船。用卷尺测出船后退的距离d,然后用卷尺测出船长L。已知他的自身质量为m,水的阻力不计,船的质量为()m(L—d) m(L+d)TOC\o"1-5"\h\zA• B•d cl_ mL m(L+d) D・ \o"CurrentDocument"d L.如图所示,一人骑自行车晨练,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她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m、2m、3m、4m,贝!!()A.她在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她在第2s末的瞬时速度为2m/sC.她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D.她在1s末的速度为1m/s5.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运动,若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14m,则物体在第2秒内的位移为()A.5m B.10m C.14m D.12m.如图所示描述质点运动的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不表示对应时间内质点位移的是().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叫、叱,B置于水平面上,A、B之间夹着一个轻弹簧(弹簧和两物块均不相连),现用手缓慢向下压A然后将A从静止释放,结果A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设物块A从被释放到离开弹簧所用的时间为t,不计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t时间内地面对B的冲量大小为AT团A.nuvB.mAv+niAgtC.nuv-fflAgt-fflBgt D.niAv+niAgt+mBgt.1797年至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实验——在实验室中测量了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他把这项实验说成是“称地球的重量”(严格地说应是“测量地球的质量”),在这个实验中首次测量出了A.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的质量C.万有引力常量 D.月球的公转周期.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运转,AB间距为如。现将1kg的小块经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取lOm/s,小物块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A.小物块一直做匀加速运动B.传送带对小物块做功为20JC.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5JD.电动机由于传送小物块多消耗的电能为12.5J10.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mm的遮光板。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3X10-%,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1X10-%,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80.0cm,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A.lm/s2B.2m/s2C.5m/s2D.8m/s211.决定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因素是( )A.初速度B.抛出时物体的高度C.抛出时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如图所示,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山、船B.船、山 C.河岸、流水D.山、地面二、填空题.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32m,忽略空气阻力,则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m;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m/s.(取g=10m/s2).地球第一宇宙速度为,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最小)发射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最小)环绕速度..在空中某点竖直上抛物体经8s落地,其u-t图像如图所示,最高点离地面高度是m,抛出点的高度是m..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0.5m,拉力做功为 J;若在粗糙水平面上也移动0.5m,且滑动摩擦力为12N,则该拉力做功为J..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被两根细绳悬于等高的悬点,绳长L*2La,现将细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则甲、乙两球通过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之比为: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三、实验题.如图所示为用拉力传感器(能测量拉力的仪器)和速度传感器(能测量瞬时速度的仪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逐度传感25拉力传脸器平反传!S2I;(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②平衡摩擦力,让小车在不受拉力时做运动.③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不变,必须调节滑轮的高度使.④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

的速率Va、Vb.⑤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④的操作., 2(2)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立一'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则加速度的表达式a=,请将表中第4次的实验数据填写完整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次数F/N6:-Mdm?*•t<m・$7)10.600770.削21.041611.6£31.422X2.4442.624353.894$9.72(3)由表中数据,在图中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FIN(4)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关系图线(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除了拉力传感器读数可能偏大外,还可能是..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和气垫导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a)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射架等组成.弹射架 滑块 弹射架. 、导轨标尺.(>・・।•・・•[•・・・♦(・ 16.8cm- - 20.0cm一(1)下面是实验的主要步骤:①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②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紧靠气垫导轨左端弹射架的外侧,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与弹射架并固定在滑块1的左端,滑块拖着纸带移动时,纸带始终在水平方向:④使滑块1挤压导轨左端弹射架上的橡皮绳;把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⑤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滑块1,让滑块1带动纸带一起运动;在中间与滑块2相撞并粘在一起运动;⑥取下纸带,重复步骤④⑤,选出理想的纸带如图(b)所示;⑦测得滑块1的质量310g,滑块2(包括橡皮泥)的质量205g.(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计算可知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前系统的总动量为kg•m/s;两滑块相互作用以后系统的总动量为kg•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试说明(2)中两结果不完全相等的主要原因是.在用重锤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是起始点,A、B、C、D,E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5个点,打点频率为50Hz.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0到A、B、C、D、E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1)这五个数据中不符合读数要求的是哪一段o(填OA、OB、0C、OD或OE)(2)从下列器材中选出实验所必须的器材,其编号为.(多选、漏选均不得分)A.打点计时器(包括纸带);B.重锤; C.天平;D.毫米刻度尺; E.秒表; F.运动小车(3)实验中纸带的端与重物相连(填“0”或“E”)。(4)某同学用重锤在0D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0D距离用h来表示,他用丫产历计算与D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这种做法。(填“对”或“不对”)(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E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力图象应是2 2一条直线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的斜率表示.(6)若重锤质量m=200g,重力加速度g=9.80m/s?,由图中给出的数据,可得出从。点到打下D点,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J,而动能的增加量为J(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实验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主要原因是。四、解答题.在距离水平地面1.45m的某悬点处用一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1kg的小铜球,并使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绳恰好被拉断,球水平飞出,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2m,如图所示.已知绳长为1m,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球的半径和空气阻力,试求(1)绳断时球的速度大小VI和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V2(2)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的大小.2018年4月9日,深圳国际无人机展开幕.其中,公开展出的软体飞机引发观众广泛关注.据介绍,软体飞机是没有硬质骨架的飞机,从箱子里面取出来吹气成型.同比之下机翼面积大,载荷能力强,可做超低速超低空飞行,具有良好的弹性,耐撞击而不易受损.可用于航拍、航测、遥感等用途.飞翔从容、稳定、柔和、自如,易操纵,被称为“空中自行车”“无线的风筝”若一质量为m的软体飞机超低空飞行,在距离地面h高度的水平面内,以速率v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8。(1)求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的大小;(2)若飞机在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飞机上的一个质点脱落,求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置有长木板B和物块C,在长木板的右侧置有物块A,一开始A.B处于静止状态。物块A与长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长木板B足够长。物块A的质量为2kg,长木板B的质量为1kg,物块C的质量为3kg.物块C以4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与长木板B碰撞后,与长木板B黏在一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求:CBn/(DC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最终A.B.C的速度大小和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7kg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14N恒力作用,求:5秒末的速度;5秒内通过的位移。25.如图所示,轻质光滑滑轮用轻绳0C悬挂于竖直面内的0点。滑轮上另一根轻绳一端悬挂叫=6kg物块,另一端系在水平粗糙桌面的物块B上,所20kg,绳与桌面成37°角。外力F向右上方成53°角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g=10m/s2,sin37°=0.6,cos37°=0.8o(1)若物块B不受摩擦力,求拉力F的大小和B对桌面的压力。(2)若F=90N,求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ACBDDCCCBB二、填空题13.2;37.514.9km/s、最小、最大15.125nb80m16.;1517.也:11:1三、实验题(1)匀速直线(3)如图:2.44(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摩擦;(1)0B(2)ABD放开滑块; 0.620;0.618;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3)0 (4)不对;(5)17.也:11:1三、实验题(1)匀速直线(3)如图:2.44(4)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拉力传感器读数偏大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摩擦;(1)0B(2)ABD放开滑块; 0.620;0.618;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有(3)0 (4)不对;(5)g(6)0.380J; 0.376J;(7)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四、解答题(1)4m/s;5m/s(2)26N【解析】(D由平抛运动可得,球的水平分位移:x=vit;2竖直分位移:y=2gt2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v,=gt落地时的速度为=带入数据联立可得:vi=4m/s v2=5m/s(2)根据小球做圆周运动到达最低点时,绳恰好突然被拉断,可得:解得T=26NT-mg=?«—r【解析】22.(1)(1)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令书L.R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F4V.2产+g-(2)飞机上的质点脱落后,做初速度为v的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x=vth=—gt2;2根据几何关系,则有: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质点落地点与飞机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之间的距离:L=J型+/+R2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搞清向心力的来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掌握平抛运动的处理规律,注意几何关系的正确应用.(1)6J(2)15加3x43+1=3m/s【解析】(1)对于C与B碰撞的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3x43+1=3m/sv.叫叫_ri— 1"1一可得mc+m£]]OS=—%*—(mr+mn}v?C与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 2 1;解得AEWJ(2)由于木板B足够长,所以最终三者速度相同,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cVo=(nu+inc+mB)v2.代入数据解得v2=2m/s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得:2 _1Unugd=2(mc+nte)vi2-2(皿+叱+皈)代入数据解得A相对于B运动的距离d=l.5m.点睛:解决本题时,一要理清物体的运动规律,知道最终三个物体的速度必定相同.二要注意C与B碰撞时A没有参与.10m/s,25m【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了二加'得:a=-=—m/s2=2ws2TOC\o"1-5"\h\z加速度"7 ;3g3d. =2^5m/s=10m/s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物体5s末的速度 :x=-at2=-*2x52m=25m(2)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得到5s内通过的位移为: 2 2 .点睛: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处理动力学问题是必求的量。(1)80N 100N,方向竖直向下(2)6N,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详解】(1)当B不受摩擦力时,对B受力分析如图3Pbf4八皿3Pbf4八皿9cos53=Tcos37绳子拉力T-g,用正交分解《 . . 得:Fsin534-Tsin37+/=w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桌子压力为100N,竖直向下。(2)若F=90N>80N,物体会受到向左摩擦力,受力分析如图二80N7二100N由正交分解<得f=6N,水平向左。Fcos53*=由正交分解<得f=6N,水平向左。Fsin53*+Tsin37*+%=mg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是共享单车的部分结构,单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都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和B和C,如图所示。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的角速度大于B点的角速度A点的线速度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点的角速度小于B点的角速度C点的线速度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竺,当加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At用了极限思想法②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③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④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很多小段,然后将各小段位移相加,运用了微元法A.®®@ B.①C.(DdXD D.①@@.A、B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2-4s内,物体A的加速度是B的2倍B.t=6s时,A、B两物体相遇C.t=4s时,A、B两物体相距40m D.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B.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轨道可以不在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C.若使空间探测器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其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D.已知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的运行速度v和运行周期T,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M(引力常量G已知).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C、D三点电势分别为1.0V,2.0V、3.0V,正六边形所在平面与电场线平行.则B点的电势为D CA.1.0V B.1.5V C.2.OV D.3.OV6.如图所示,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相隔一定距离有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球,从静止同时释放,则两个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AB 》A.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大B.速度变大,加速度变小C.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小D.速度变小,加速度变大.某质点同时受到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个恒力作用而平衡,某时刻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以后这物体将()①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其轨迹可能为抛物线;④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A.①@B.①®③ C.①®④ D.①®③®.如图所示,汽车甲通过定滑轮拉汽车乙前进,甲、乙分别在上下两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为5,乙的速度为Va则力携为()1:cosPsinB:1cosB:1l:sinP9.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的双星系统,他们都围绕月球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绕0点运动生物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A.1:6400 B.1:80C.80:1 D,6400:110.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互相绕转,称之为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统A、B绕其连线上的0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B,则A 0Ho •—OA.星球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B.星球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星球A的角速度大于B的角速度D.星球A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11.如图所示,0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图中巴、Pz、P3等位置,通过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来研究带电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小球受力平衡可知F=mgtane,故带电小球所受力F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0来表示B.保持小球带电量不变,依次将小球悬挂于Pi、Pz、Ps,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0越来越小,说明F与距离成反比C.保持小球处于位置P”减少0所带的电荷量Q,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6越来越小,说明F与0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D.保持小球处于位置P”减少小球所带的电荷量q,并保持小球和0之间的距离不变,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6越来越小,说明F与小球所带电荷量q成正比.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BO——►v,-*TOC\o"1-5"\h\z如] *8A ]D飒

,2qwvqr3D飒

,2q2qqq二、填空题.质量为此、叱的两物体分别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产生的加速度分别是6m/s2和3m/s2,当质量是M=nu+叱的物体也受到相同的合外力F的作用时,产生的加速度是..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两轮用皮带传动,rA:rB:rC=3:2:l.则轮边缘上的A、B、C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能”或“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能量守恒定律:.三、实验题.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B为祛码及祛码盘,C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小车A的质量为叫,祛码及祛码盘B的质量为叱.(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叫应远小于叫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一一图象(2)下图是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则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计算: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78**»»-3.65 cm oY—7| | I * • u(3)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象,可能是图中的(填“甲”“乙”“丙”)..物理小组利用频闪照相和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试验.步躲如下:①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300g和200g②安装好气垫导轨,调节气垫导轨的调节旋钮,使导轨水平;③向气垫导轨通入压缩空气;④把A、B两滑块放到导轨上,并给他们一个初速度,同时开始闪光照相,闪光的时间间隔设定为4t=0.2s.照片如图:该组同学结合实验过程和图象分析知:该图象是闪光4次摄得的照片,在这4次闪光的瞬间,A,B两滑块均在0〜80cm刻度范围内;第一次闪光时,滑块B恰好通过x=55cm处,滑块A恰好通过x=70cm处;碰撞后有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请问:0,甲,牛甲一甲7甲.4at(1)以上情况说明碰后一(选填A或B)物体静止,滑块碰撞位置发生在 cm处;(2)滑块碰撞时间发生在第一次闪光后―s;(3)设向右为正方向,试分析碰撞前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一kg«m/s,碰撞后两滑块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是—kg-m/s,以上实验结果说明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如图甲所示,是用电火花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重物质量为0.2kg.

图甲电火花衿计即器卜延带图甲电火花衿计即器卜延带(1)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电火花计时器应接6V交流电源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D.测出纸带上两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2)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如果打。点时重物速度为0,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计算B点对应的速度时,甲同学用田=2gx0"乙同学用丫产辿,你赞成(选填“甲”或“乙”)同学的计算方法.2715.557一19.201 23.23图乙(3)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0到A、B、C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乙中(单位cm).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的动能为 J,从。到B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解答题.把一小球从离地面h=3.2m高处,以vo=6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10w/s)求:(1)小球在空中飞的时间;(2)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3)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一辆小型卡车装运了一个木箱,但没有固定,已知卡车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运动,卡车和木箱受到恒定阻力3=4x10、,卡车的额定功率为P=80kW,卡车与木箱的总质量m=2XUPkg.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卡车行驶的最大速度%(2)为了保证加速过程中货物与卡车不发生相对滑动,卡车的最大加速度;(3)一位非常有经验的可机驾驶卡车,使卡车在最短的时间内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且保障加速过程货物与卡车不发生相对滑动,观察到此加速过程经历的位移l=150m,则该加速过程所需的时间..如图(a),RDFZ新年联欢会上高一某班同学进行的一项双方对战游戏活动,若一方在己方规定区域将一个小球抛入对方水平桌面特定区域的水杯中,则获胜。联欢现场某次抛球过程中,小南同学利用手机在垂直运动平面的位置拍摄了一幅远景照片,如图(b)所示,发到了朋友圈并配问题:猜猜小球投进了杯子吗?朋友圈里热爱物理的仁仁和东东通过相关调查和研究得到如下信息:①该照片的曝光时间为△{=().03s,白线为曝光期间小球的影像轨迹,起点为A点,图(c)是图(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L为白线长度,d为白线的粗细(横向宽度),白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9=47°(sin47°=0.73,cos470=0.68);②照片中所用小球实际的直径为do=4cm;③照片中的小球是水平抛出的,阻力可忽略不计,抛出点到目标水杯的水平距离为x=0.8m.问题:(Da借助刻度尺,并根据瞬时速度的定义,求小球在A点的瞬时速度大小;b.画出速度分解示意图,并求解A点速度的水平分量大小和竖直分量大小;(2)仁仁和东东利用电子刻度尺和比例尺测量出A点到杯口的实际竖直高度为h=66cm,若照片中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且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估算抛出点到目标水杯的竖直高度差;(3)利用(2)的计算结果,判断该照片中的小球能否落入目标水杯?.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以=10m/s,B车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800m才能够停止.(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2)若B车刹车8s后,A车以加速度④=0.5m/s,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九峻山必捷滑雪场位于“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向北3公里,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山下如图所示,若将滑雪道视为倾角为37•的斜面,某滑雪爱好者连滑雪板总质量为75桓(可视为质点)从滑雪道顶端静止开始沿直线匀加速下滑,经10s滑到滑道底端且速度为20加/s0重力加速度为g=Wm/s2,sin37=0.6.8s37=08求:(1)滑雪爱好者的加速度大小;(2)滑雪道的斜面长度;(3)滑雪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参考答案】***温度3:1:16:1:2匀速直线运动静止不能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三、实验题(1)CD(2)0.36 0.13 (3)丙A 60 0.1 -0.2 -0.2碰撞前后两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D 乙 0.369 0.376四、解答题(1)0.8s(2)4.8m(3)10m/s,53°卜=gg产【解析】【分析】小球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2 求出小球在空中飞的时间,由'=%£求出小球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出小球落地时的速度〃=《解:(1)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2解得VS(2)水平距离得x=4.8m(3)落地时竖直分速度〃=gt=Smls所以落地时速度叫所v4t^R。~=一与水平方向夹角6, %&或。=53°(1)20m/s(2)2m/s2(3)15s【解析】(1)对卡车匀速行驶:P=Ffv.解得:v.=20m/s(2)对货物加速阶段:Fea货物与卡车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F产umg解得货物与卡车恰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临界加速度a=2m/sJ(3)卡车以临界加速度匀加速运动过程:F-Fea匀加速到最大速度5时:P=Fvi匀加速过程:vi=ati1 2xl=~atlPty-Ffxq=——wp?恒功率加速过程:7 2M2 1Xl+X2=l联立解得:ti=5st2=10s则该加速过程所需的时间:t=ti+t;i=15s(1) =^m/s»v如=2.4m/s, =2.3m/s(2)H«0.92m(3)小球不能落入目标水杯【解析】【分析】(1)利用极限的思想用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2)借助平抛运动的两分运动独立性和等时性求速度和位移.【详解】(Da.用刻度尺测量可得£=2.5d0=10cm=0.1m因曝光时间Az=0,03s极短短,可以认为平均速度为通过A位置的瞬时速度,同L01 / 10 /则丫4与一= m/s=—m/s40.03 3b、分解A点速度如图所示:由直角三角形可得:匕=y4sln6=—x0.73m/s=2.4m/s3=y4cos6=?x0.68m/s=2.3m/s(2)由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则vj=2gA则抛出点到目标水杯的竖直高度丹=4+%解得:H«0.92m(3)设平抛的时间为t,若小球落至杯子处,竖直方向有:H=)解得:t=0.43s水平方向x0=匕/解得:xo=l.O32m>x=O.8m,故小球不能落入目标水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1)0.25m/s2(2)可以避免事故232m【解析】【详解】(1)设B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0-VB2=-2ax”解得:a=0.25m/s2.(2)设B车减速t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有vB—at=vA+ai(t—At)代入数值解得t=32s,在此过程中B车前进的位移为XB=VBt-」ad=832m2A车前进的位移为xa=vaAt+v*(t—At)+—ai(t—At)2=464m,2因Xa+x>Xb,故不会发生撞车事故,此时Ax=xa+x—xb=232m.()ms2;(2)100m;().【解析】【分析】根据“从滑雪道顶端静止开始沿直线匀加速下滑,经10s滑到滑道底端且速度为20m/s”、“滑雪爱好者的加速度大小”、“滑雪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可知,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详解】(1)滑雪爱好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大小为a=-=1^=2m/s2(2l滑雪道的斜面长度x=Et=弓xl0m=■100m(3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0-J,=maN=mgcos37°又f=liN解得li=0.5答:(D滑雪爱好者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滑雪道的斜面长度是100m;(3)滑雪板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当小车向右加速运动时,物块M相对于车厢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的加速度增大时,则()A.M受摩擦力增大B.物块M对车厢壁的压力增大C.M受静摩擦力变小D.物块M相对于车厢壁上滑2.提高物体(例如汽车)运动速率的有效途径是增大发动机的功率和减小阻力因数(设阻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1^2,k是阻力因数)。当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几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率为V,„,如果要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到2%,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A.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24B.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工4C.阻力因数不变,使发动机额定功率增大到4玲D.发动机额定功率不变,使阻力因数减小到1O.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如图,B,C,D是以+Q为圆心的圆周上的三个点,将一试探电荷从圆内A点分别移到B,C,D各点时,电场力做的功().关于力的论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是恒定的B.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C.接触的两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北京时间2019年4月10日21时,在全球七大城市同时发布由“事件视界望远镜”观测到位于室女A星系(M87)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的照片,如图所示。若某黑洞半径R约为45km,质量M和半径R满足

的关系为丝=£、,(其中c为光速,c=3.0X108m/s,G为引力常量),则估算该黑洞表面重力加速度R2G的数量级为A.1010m/s2 B.1012m/s2C.1014m/s2 D.1016m/s2.如图甲所示,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变化而引起物体加速度a变化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甲 乙A.当F小于图中A点值时,物体的重力Mg>F,物体不动.图中A点值即为物体的重力值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和力F成正比D.图线延长线和纵轴的交点B的数值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一质点做简谐运动,其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质点振动的频率为1.6HzB.质点的振幅为4.0cmC.在0.3s和0.5s两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同D.在0.3s和0.5s两时刻,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同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则物体的水平位移决定于()A.物体所受重力和下落的高度B.物体所受的重力C.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如图所示,半圆形的光滑固定轨道槽竖直放置,质量为m的小物体由顶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则物体经过槽底时,对槽底的压力大小为A.2mgB.3mgC.mgD.5mg11.如图所示是点电荷Q周围的电场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Q是正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D.Q是负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12.把火星和地球都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半径约为火星半径的2倍,地球质量约为火星质量的10倍.由这些数据可推算出()A.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5:1B.地球表面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0:1C.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M:1D.地球和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正:1二、填空题.在电场中某点放入一个点电荷,电量为q,受到的电场力为F,则电场中该点电场强度大小为。若在该点放入另一个点电荷,电量为2q,,则电场中该点电场强度大小为,此时点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小球自高为h的斜槽轨道的顶端A开始下滑,如图所示,设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是。.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零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4eV和3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等势面3时的动能Ek3=eV;当该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6eV时,它的动能Ek=eV..质量分别为叫和叫的两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分别以速度vi、vz同向运动并发生对心碰撞,碰后叫被右侧的墙原速弹回,又与叫相碰,碰后两球都静止。则两球第一次碰后叫球的速度大小为.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光滑球A、B的质量均为m,放在竖直挡板和倾角为a的斜面间,当两球都静

止时,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等于,B球对A球的弹力大小等于-三、实验题.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进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a.不挂橡皮筋,调整木板的倾斜程度,使小车拖动纸带匀速运动;b.将小车拉至靠近计时器处,接通计时器电源,放开小车;c.加挂一条、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重复b步骤。图1(1)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D之前各点间的距离不相等,E之后各点间的距离都相等。若使误差最小,下列计算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的表达式最好的是(T为打点周期)(填选项前的字母).GH~Tv=77(2)若挂一条橡皮筋时E点之后各点之间的距离为xi,挂两条时E点之后各点之间的距离为xz,则x1:x2(3)若测得A、B、C、D四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Xab、Xm、xa>,则()(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Xbc.Xa^Xcd-XBCXbc-Xab<Xcd-XbcXbc-Xab>Xo)-Xbc19.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0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填写选项前的字母代号)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0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若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个0.10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AIAI,(4.38ca♦::520e) E F 6vivaVDVF数值(m/s)—————四、解答题.如图,一很长且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是m,b球质量是2m,a球静置于地面,用手托住b,此时b离地面高度为h,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1)b下落h时(落地前的瞬间)速度为多大?(2)a可以达到的最大高度为多少?.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一辆质量为2Xl()3kg的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出现事故,立即紧急刹车,制动力为4X10%。求:(1)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从开始刹车至最终停下来运动的距离。.2018年5月4日凌晨。时0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6c卫星送入东经134度的地球同步轨道。已知亚太6c卫星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赤道上物体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为a,求亚太6C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和速度大小。24.如图所示,长为s=11.25.的水平轨道AB与倾角为0=37'、长为3m的光滑斜面BC在B处连接,有一质量为加=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处由静止开始受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的拉力F=204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滑块恰好可以滑到斜面最高点U已知滑块过B点时速度方向改变但大小不变,滑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g取10w/s2,sin37-=0.6.cos37=0.8求:(1)滑块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拉力F作用的时间。25.现有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汽车站由静止驶出,甲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后速度达到20m/s,之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出发后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自己和甲车之间的距离在发车30s后才开始变小.求:(D甲、乙车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大?(2)甲、乙两车在相遇之前的最大距离是多少?(3)甲、乙两车经多长时间相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DCDBBCDCBAD二、填空题15.16,mjVj+m2V2v- 16. 2mi5mgsina三、实验题D士应C(1)3.6 (2)D (3)①减小重物M的质量②改变手拉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400 0.479 0.560 0.640 0.721四、解答题(1)噂(2)?【解析】【详解】(1)设a球到达高度h时两球的速度为v,此过程中,b球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a球的重力势能和a、b球的动能。

根据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得:2mgh=mgh*^2m-mv2解得:v=h】平(2)当b球落地,此后绳子松弛,a球的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mgh-=mgH解得:H二(h⑴施M⑵/°加【解析】(D刹车时汽车在制动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为:°一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为:°一(2)因为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m/s2=-2m/s2 2ms2,故加速度大小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有:x=二=’〜丁洲=100m得汽车刹车到停下来的位移为: %I"o点睛:本题属于牛顿运动定律的简单运用,即已知物体的受力求物体的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解出加速度是关键。23.TOC\o"1-5"\h\zT=2万加咛y=〃?一也?j吗~9 ;23.【解析】本题考察描绘圆周运动物理量间关系及同步卫星、地球赤道上物体间关联。, _2r对赤道上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有:”『”一亍T=2"加R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周期都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得: 』对亚太6c卫星,有:v=(R-h)械24.⑴6w/s;(2)1s【解析】【分析】根据“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F,滑块恰好可以滑到斜面最高点C”、“滑块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拉力F作用的时间”可知,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多过程问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速度位移公式、速度时间关系、位移时间关系分别列方程,联立求解。【详解】(1)滑块在斜面上滑行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ma3。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2aj解得:vB=6m/s(2।撤去F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cos37'-Fsin37')=maio设F作用时间为t,则撤去F时有:Vj=a/撤去拉力F后,有:ping=ma2.*T=2(Xj)联立解得:t=1.5s答:(D滑块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是6m/s;(2)拉力F作用的时间是L5s。【点睛】(D研究滑块在斜面上滑的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由速度位移公式求滑块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滑块在拉力F作用时和撤去后的加速度。根据前后两个过程的总位移等于s=11.25m,由运动学公式求解F作用的时间。25.(1)ax=2m/s2,a2=-m/s2(2)200m(3)£=(30+10")s【解析】【详解】(1)乙车和甲车之间的距离在发车30s后才开始变小,知乙车在30s时的速度才达到20m/s.则甲车的加速度为:v20 .J9/2a,——=—m/s=2m/sk10距离在发车30s后才开始变小,说明30s时两车速度相等,则乙车的加速度为:TOC\o"1-5"\h\zv20 22 2%=-=——m/s=—m/sZj30 3(2)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经过30s的时间.此时甲车的位移为:v 20x?=—Z1+v(30-/1)=(—xl0+20x20)m=500m乙车的位移为:x乙=]£=(―x30)m=300m则甲、乙两车的最大距离是:△x=x甲-xz,=500-300=200m.(3)设经过t时间相遇.根据x甲=xz则有:V 1 2代入数据得:—xl0+20(Z-10)=-x-z22 23解得:£=(30+10*)s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i.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受力作用的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B.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来的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外力的作用会改变物体的惯性.如图所示,用细线AO、B0悬挂重物,B0是水平的,A0与竖直方向成a角。如果改变B0长度使B角减小,而保持0点不动,角a(a<45°)不变,在B角减小到等于a角的过程中,关于两细线拉力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减小,弓先减小后增大B.与一直增大,品先减小后增大C.4一直减小,弓先增大后减小D.与一直增大,耳先增大后减小.生活中常使用贴在墙上的吸盘挂钩来挂一些物品,吸盘受到拉力不易脱落的原因是( )A.大气压力大于重力 B.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C.吸盘所受摩擦力大于所挂物体的重力 D.吸盘所受摩擦力与所挂物体的重力平衡.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实验方法得出的,可用实验验证C.惯性是一种力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相同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决定了惯性的大小.在平静的水面上激起一列水波,使漂浮在水面上相距6.0m的小树叶a和b发生振动,当树叶a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树叶b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经过1.0s后,树叶a的位移第一次变为零。则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5m/s2m/s3m/s6m/s.下列说法中不走琥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该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其速度随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距离小时速度小,距离大时速度大

.开普勒第三定律三=k中的k与行星的质量无关,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C.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都是相等的D.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不做功的.如图所示,小球在细绳的牵引下,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绕绳的另一端0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B.只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只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的作用D.只受重力、支持力和拉力的作用,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着单摆M与N,它们只能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如图所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于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也在摆动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如图甲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0.4kg的物块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力F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m/s2,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物块所受墙的摩擦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甲 乙.小江和家人周末自驾去公园游玩,他们早上8:00出发,经33min即8:33到达目的地,上述三个数据依次为()A.时刻时间时刻B.时间时刻时间C.时间时间时刻D.时刻时刻时间.滑块以某一初速度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拒+1A.B.(也+1)vC.啦vD.2V二、填空题.两个正点电荷。、Q,其中Qz=4Qi分别固定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B两点,A、B两点相距为L,且A、B两点正好位于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半圆细管两个端点的出口处,如图所示.现将另一正点电荷从A、B连线上靠近A处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它在A、B连线上运动的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离A点的距离为,若把该点电荷放于绝缘管内靠近A点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已知它在管内运动过程中速度为最大时的位置在P处.则tane=(6为图中PA和AB连线的夹角,结果可用分数或根式表示)。.如图所示,方盒A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内有一个小滑块B,盒的质量是滑块质量的2倍,滑块与盒内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若滑块以速度v开始向左运动,与盒的左右壁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碰撞,滑块在盒中来回运动多次,最终相对盒静止.(1)此时盒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滑块相对于盒运动的路程为多少?v酋8 A'〃〃»〃〃〃〃〃〃〃〃〃〃〃〃〃》〃〃〃,.如图所示,在前进车厢的竖直后壁上放一个物体,物体与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要使物体不至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车厢前进的加速度至少为m/s1(重力加速度为10/n/52)o‘,",9",a,,,,,,.一块手机电池的背面印有如图所示的一些符号,另外在手机使用说明书上还写有“通话时间3h,待机时间100h”,则该手机通话时消耗的功率约为—W,待机时消耗的功率为3U6V500mA•h锂离子电池WSW6648ACMAUMMAICIIIIIIIIIIIIIIIIIIIII20080708JCQ02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重锤的质量应适当 (选填“大”或“小”)一些,实验结果总是动能的增加量略(选填“大于”或“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原因是 的作用。三、实验题.在“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1)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A.同一次实验中,0点位置不允许变动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0点的位置C.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0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Q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