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月报》上的中国一汽_第1页
《新华月报》上的中国一汽_第2页
《新华月报》上的中国一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新华月报》上的中国一汽距离1886年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问世至今已有120多年,这个历史不算悠久的发明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文明因此而向前提速了一步。因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各国的汽车工业都极具特色。而说到我国曲折而又辉煌的汽车工业发展史,就不得不提一个名字――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正是从这里,中国汽车工业的帷幕正式拉开。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在经济恢复、百业待兴的形势下,政府开始着手筹划建立汽车工业。1950年12月,主席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商定,由苏联全面援助中国建设第一个载重汽车厂。经过1年多的调查研究和多个方案对比,1951年中央决定把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厂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郊。

1953年7月15日,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第一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基石被安放在厂区中心广场。

“一汽”的建成,表现了中国人民想要大踏步发展工业建设的决心,《新华月报》在1954年1月刊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一汽”的建设情况。文中记载:“我国第一座近代的汽车制造厂――第一汽车制造厂,是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由苏联政府帮助和苏联专家直接指导开始兴建的。这个规模巨大的工厂在一九五三年内已完成了五个厂房的建筑工程,并将在今年内以二十四个车间投入生产。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成,将迅速改变我国交通运输的面貌。”

虽然当时投入的技术力量有限,但工人们的学习热情却异常高涨,这一点从《新华月报》的记录中可以看出:“参加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程的工人由于积极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劳动效率不断提高。电焊工蔡耕小组工人在研究苏联先进焊接经验――前进后退操作法。由于掌握了这个操作法,原需两人二十四小时焊接一个钢板,现在十八小时就能完成了。”而随文配发的多幅图片更是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工人们热火朝天开展建设的情景。

在建厂初期,由于技术力量不足,“一汽”以仿苏中型军用载货车为主要产品。仅仅经过3年时间,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命名为“解放”的中型载货汽车,驶下了长龙般的总装线,从此结束了中国人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1958年,在被称为“中国汽车之父”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的带领下,“一汽”生产出第一辆东风牌国产小轿车,之后又开发出第一辆2.5吨军用越野车,第一辆高级旅游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等。在当时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全国老百姓的心目中,“红旗高级轿车”就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一汽”在五六十年代,汽车产量发展到年产近6万辆左右。以后的几十年中,“一汽”建设了具有80年代水平的总装、焊接和油添3条生产线,组装了一批“奥迪”轿车,产品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也不断扩大和提高。它不仅为国家生产了大批汽车,而且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培养了大批人才。

1992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39周年之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不同所有制多种形式的企业联合体,其核心企业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作者为本刊编辑)

图一给第一汽车制造厂的题字。

图二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工程采用工厂化的施工方法。

图三电焊工蔡耕小组工人在研究苏联先进焊接经验――前进后退操作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