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初一教学设计_第1页
《春》初一教学设计_第2页
《春》初一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初一教学设计《春》初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朗润”、“酝酿”、“卖弄”、“宛转”、“烘托”等词语。

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精确     、生动的语言及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二、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情景导入:观赏歌曲或回忆有关春的古诗。(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季节,当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日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2、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北京高校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3.朗诵:观赏并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播放老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认真倾听。(听的过程中,能听出写了春的哪些景物,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

4.积累字、词

蓑衣水涨酝酿

薄烟黄晕应和

捉迷藏抖擞

(二)、自学探究

1、你能根据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详细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4、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依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如:____图。

(三)、品尝鉴赏:说出你最喜爱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或者最喜爱哪些词句?与大家共享。同时说明理由,可以用这样的格式:我喜爱----------句,由于它写出了春天中的______景物,用____修辞,(或是从__感官来)表达_________情.我用的语气、语速或语调来读。

(四)老师寄语

“一年之际在于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花样的年华、如歌的岁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五)作业:仿照下列句子说说秋天的美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摩挲着你。

“__________________”,不错的,。

(五)板书设计

朱自清

迎希望着

春绘草、花、风、雨、人

颂娃娃、姑娘、青年

《春》初一教学设计2

1.培育有感情的朗诵力量,背诵这篇文章。

2.学会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用精确     鲜亮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美景。

3.学习比方,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4.体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育语言表达力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育同学对语言的感悟力量,品尝文章的画面美,领悟的思想感情。

2.采纳启发式,争论式教学,培育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育同学观看自然、感悟自然的力量

2.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和喜爱生活,喜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领悟,写好景物要学会细致的观看,抓住事物特点,用鲜亮精确     生动的语言,和多种的修辞方法

难点:

读出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积累体验培育语感,传达内心感受。

课时支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用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二、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现代闻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三、找出文中生字词,试着给下列词语注音,解释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课文解释)。

蓑衣_____水涨_____酝酿_____薄烟_____

黄晕_____应和_____

四、听录音,说说朗读时应用怎样的语气,留意哪些问题。并请同学试读。

欣喜(第1段——第2段)

轻快(第3段——第4段)

严厉(第5段——第7段)

兴奋(第8段——第10段)

除此之外,朗读时还应当留意读准字音(如平翘舌、儿化、前后鼻音等),句子的节奏。

五、再读课文,赏析佳句。

自读课文(采纳小组分段读,个别同学朗读,自读等形式),找找你最喜爱的句子,并说明为什么。

我喜爱__________句,由于它写出了春天中的__________景物,同时,它采纳了__________修辞方式,(或是从__________感官角度来)表达__________感情。

六、课外延长

想一想,在描写春天古诗文中有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