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朝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1912年)夏、商、周秦至清2材料一:《韩非子》书中,便记载晋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六”、楚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荀子·仲尼篇》也有齐桓公“并国三十五”的记载。材料二: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紶、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荀子·王制篇》▲战国后期疆域图1、历史背景:一、秦的统一(1)人民愿望:长期战乱,渴望安定统一。(2)经济需求: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地理位置: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4)主观: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5)国力:商鞅变法后国家日益强盛。3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8年灭赵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前221年灭齐(1)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起第一个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开疆拓土(选必一)征服南方越族(修灵渠、设郡县),控制云贵西南夷;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2.进程秦疆域的“四至”?秦新并入的疆域主要融合了哪些少数民族?何官职管理?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3、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2)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推动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3)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提供前提。(4)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

行政军事监察百官大权独揽任免官员中央官制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中尉将作少府2、三公九卿制(虚有其位)秦调兵虎符(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1、皇帝制度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地方:郡县制

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去管理,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分封制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郡县制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3)郡县制内容:①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②县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措施:①郡县官员分工负责,相互牵制;②定期对郡县长官进行考核;③中央派官员监察地方官。特点与意义:①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不同点:西周分封制郡县制官员产生方式划分标准官吏权力与中央关系影响相同点:①目的:巩固统治;②性质: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世袭产生皇帝任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按地域划分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是地方行政机构,绝对服从中央易形成分裂割据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乡里制度(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社会治理:什伍组织。目的:征发赋役、教化民众、维护社会稳定户籍制度:分类登记制度(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功能:①征发赋役保证政府财政收入,保持国家军事实力;②限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治安;③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4、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5、选官制度与管理管理(选必一)(1)官吏选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①途径: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②实质: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③影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2)官员管理考核结果中央郡国各县、郡国考核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每年岁末,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①官员考核(秦汉):上计制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②官员监督:6、赋役制度(选必1)分类内容田赋田赋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即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人头税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赋徭役种类役龄役期任务更卒秦朝男子17岁起役,后来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正卒一般是两年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戍卒一般是一年到边塞屯戍领域措施制度地方中央经济文化交通军事其他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全国范围)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五尺道;车同轨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征服南越,控西南夷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文书行政管理制度等

秦汉时期按户征收的户税包括:一是按户征收的“户赋”;二是按户征收的“户刍”。户赋征收的物质形态是实物,户刍征收的物质形态是钱币,其物质形态虽然不同,但性质都是以户为单位,按户征收。这表明,秦汉时期A.土地兼并的盛行B.建立了较严密的户籍制度C.小农经济的确立D.白银成为主要的流动货币B秦朝政治制度与先秦时期政治制度比较有何明显差异?①先秦时期政治是以血缘为纽带,是典型的贵族政治,而秦朝是各级官员君主任命、不得世袭的封建官僚政治。②虽然分封制较之内外服制,中央对地方管理有所加强,但中央并未真正实现权力高度集中;秦进一步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实现了中央集权。③商周时君权受到原始民主传统制约,而秦朝君主进一步集权,皇权独尊。1.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夏、商、周时期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是()A.“封建亲戚”B.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C.“共和行政”D.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D(二)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领域措施经济(1)统一货币(选必1第15课):多元货币→统一币制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2)统一车轨、度量衡(3)商业:商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律令并行。发布法律文告称“令”。律、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领域措施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交通(选必2第12课)(1)人工道路: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2)国内运河:秦始皇开凿了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社会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二)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续表1)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汉朝并入大鸿胪领域措施民族关系选必1第11课(1)中央机构:典客、典属国(2)民族关系与边疆管理①东北:生活着夫余、乌桓等民族②北方:逐匈奴,修筑长城③西北:生活着羌、氐等民族④南方: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夫余乌桓氐(二)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续表2)

专制主义: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皇权与相权矛盾)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是管理形式。(中央与地方矛盾)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3三、秦朝的暴政01阿房宫:仅前殿就有相当于三分二的故宫总面积!04秦直道,令大将蒙恬率数十万军工、民工突击修筑一条重要军事要道。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03秦长城,每年征发民工40余万人。02秦始皇陵,修了30多年。动用徭役、刑徒72万余人。秦帝国的“四大工程”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总人口不过2000万,其中成年男丁大约450万。为完成“四大工程”,每年征调服徭役的男丁不下三百万。161、秦的暴政(1)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秦法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3)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等焚毁,先秦以来的许多珍贵文献毁于一旦;还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焚书坑儒在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