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_第1页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_第2页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_第3页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_第4页
城市产业发展战略专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AResearchonDevelopmentStrategyandSpatialPlanningofXining专题报告PAGE1.9PAGE专题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研究XX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AResearchonDevelopmentStrategyandSpatialPlanningofXining专题报告目录TOC\o"1-4"\h\z\u1、XX市三次产业概况 11.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 11.2、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21.3、小结 42、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42.1、面临的机遇 42.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43、产业发展宏观战略构想 53.1、产业发展构想“两高”战略 53.2、大力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主导产业 63.3、打造高原特色经济体系 63.4、塑造高原特色城市形象和品牌 73.5、未来的产业体系转变 7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74.1、总体发展目标 74.2、大力推进工业化 74.3、扩大提升三产的规模和层次 85、构建高原特色城市空间格局 95.1、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 95.2、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区 95.3、工业园区布局 105.4、服务业布局 115.5、海湖新区 126、战略保证 126.1、资金保证 126.2、政策保证 126.3、理念保证 136.4、宣传保证 136.5、空间保证 131、XX市三次产业概况1.1、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XX市的产业结构20多年来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9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2:52:36,1999年演变为10:43:47,2005年为5.6:53.2:41.2。从过去20多年的三次产业经济数据变化分析看,XX市曾经一度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最大,但随着“工业强市”战略的提出,XX市加大了工业经济的投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而第三、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则都呈下降趋势。经比较可以发现,XX市三次产业其增加值都逐渐升高,而以第二产业增幅最大,第三产业次之。从产业结构来说,第二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就XX尚处于现代化初级阶段而言,工业总量还是偏小,仍需要大力发展。从产业就业情况来看,第二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员还有限,低于第一、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2005年的统计资料分析,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虽然比第二产业仅高了2个百分点,却吸纳了高于第二产业10多个百分点的从业人员。这与XX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工业结构是紧密关联的。可以说,发展第三产业仍将是XX市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工业,例如高原特色的纺织业、藏毯业等。表1XX三次产业结构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表2XX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表3西部各省区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地区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920031999200319992003199920031999200319992003全国17.714.649.352.233.033.250.149.123.021.626.929.3西部23.518.639.342.736.838.762.957.613.114.424.028.3重庆19.215.040.843.439.941.658.549.215.218.726.332.1四川25.420.741.941.532.737.86154.514.116.824.628.6贵州29.322.038.242.732.435.372.562.69.49.618.127.7云南22.220.444.543.433.336.273.872.79.38.916.918.3西藏32.422.022.726.044.952.075.965.14.99.119.225.8陕西18.013.338.947.338.939.457.152.117.116.525.931.3甘肃20.518.145.646.634.035.358.959.014.315.826.827.4XX17.011.841.147.241.941.060.954.114.015.825.130.1宁夏19.914.442.549.837.635.858.551.817.121.824.326.4新疆23.022.039.442.437.635.657.555.114.813.327.731.7内蒙27.019.540.645.332.335.254.654.617.015.228.430.2广西28.423.835.636.936.039.365.459.810.310.724.329.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各期1.2、三次产业发展概况1.2.1、农牧业发展“十五”期间,XX市农牧业取得了稳步发展,“十五”末,全市完成农牧业生产总值9.7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0.67%,年均增长5.5%;完成增加值11.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4.21%,年均增长4.43%。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九五”末的58.2%增加到70%。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畜牧业增加值在农业中的比重由“九五”末的45.6%提高到50%。优势产业初具规模,通过采取稳粮、增油、扩菜、突出特色战略,多方位培育复合式农牧经济;推进“西繁东育”、“自繁自育”工程,逐步形成特色养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蔬菜种植,浅山地区--蚕豆、土豆,脑山地区--油菜的区域空间布局。农牧业实现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围绕“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完善经营机制、规范扶持政策,促进市场流通”的主题,创造产业化发展环境,提高组织程度。科技发展加快,建立了多项农牧科技示范区,7个科技示范园区,11个科技示范乡镇,11个科技示范基地。表4XX市第一产业产值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1.2.2、第二产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XX市工业发展的模式和格局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乡镇企业、民营个体工业共同发展。2001年“工业强市”战略提出后,XX市工业有了快速稳步的发展,形成了多条产业链条,初具产业规模;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82.04亿元。表5XX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6XX主要工业产品产值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结构比重上升的行业看,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发展迅速,主要是钢、铝锭、铁合金等生产企业,对XX市工业发展已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医药行业近几年发展较快,该行业是传统与高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三是都市型工业有所发展。其代表是饮料制造业,其特点是污染小,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从下降行业看,纺织业、机械制造业作为XX市传统行业,由于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原因,地位总体上在削弱,但是近年来也呈现出恢复性的发展态势。目前,经过大力发展,XX市形成了八大支柱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表7XX第二产业产值辩护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1.2.3、第三产业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扩市提位”和“工业强市”战略的提出,第三产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由“八五”末的8.63亿元增加到“十五”末的117.48亿元,增长8.84倍,比“九五”末的53.91亿元增长了1.18倍。“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完善,12大主要产业门类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齐头并进,同期,金融保险、房地产、文化教育、旅游业、社会服务等新兴行业快速增长,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从“九五”末的40%变化到“十五”末的41.38%。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逐年上升,由“九五”末的29.57万人、31.20%的比例增长到“十五”末的48.27万人、41.83%的比例,但目前主要是传统服务业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主城区的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高,城东区、城中区及城西区的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2.78%、82.26%、76.37%。投资结构日益改善,投资量呈上升趋势,在比重上,一、三产业有下降的势头,而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开始上升,目前总体还是“三、二、一”的关系。房地产、交通、通信还是第三产业的主要投资对象,三产结构优化有很大空间。

表8XX市第三产业产值比较数据来源:《XX市统计年鉴2005》1.3、小结整体来看,XX仍处于较低层次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上看,2005年XX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6年的13:42:45转变为5.6:53.2:41.2,由原来的“三、二、一”转变为“二、三、一”的结构特征。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结构层次、技术水平和技术含量仍然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第二产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不强,2004年工业增加值虽然占GDP的35.98%,但其内部结构初级资源加工所占比重大,资源的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产业根基薄弱,虽然所占比重较大,但其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没有坚实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作为基础,发展后劲显得不足。近几年来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虽然较高,但从内部结构看,主要以交通运输、房地产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而中介业、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比重则较小,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见表6-1)。表9XXGDP产业结构内部比例(2004年)行业构成(%)行业构成(%)第一产业6种植业2.50畜牧业3.23第二产业50.5工业35.98建筑业14.10第三产业43.5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8.75批发零售餐饮业9.45金融保险业11.72房地产业0.92社会服务业1.77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XX市统计年鉴摘要计算工业内部结构资源初级加工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2004年XX工业中初级资源加工等行业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XX原料工业的增长速度快于加工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达85.9%,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24.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0.07%;医药制造业为44.1%;农副产品加工业为50.9%,这说明,XX加工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原料工业的发展,工业加工度不足,主要是由于中间产品产值不高,产品加工深度还不够,工业结构以原料工业向加工工业为重心的转移程度不高,工业附加值低。工业结构中,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三废”排量大的行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2004年新产品产值仅占12%左右,大部分为资源、能源消耗型产品。这一状况与XX脆弱的生态环境、与XX经济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是未来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高新技术支撑的产业发展不足,开发区内企业整体科技含量有限,没有形成对青藏高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高技术产业链条。第三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发展尚不充分,潜力很大。商贸服务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虽存在一些新兴业态,但发展不足。旅游休闲业潜力很大,但发展不足,市区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设施有待进一步发展,没有体现城市对青藏高原旅游的整体服务能力。对青藏铁路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准备不充分,没有很好的整合资源,开发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物流方面,XX作为青藏高原的一个枢纽节点,发展潜力也很大。产业发展上缺少龙头企业,对产业发展不能起到核心带头作用。产品上没有形成品牌,远销力度不足。总之,XX仍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带有这个阶段所具有的普遍性的特点和共性问题。2、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2.1、面临的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支持西部地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和特色产业发展,这是面临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机遇。二是随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步伐的加快,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增强,有利于XX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同时改革的深化和体制的进一步转换,为区际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三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和运营,XX市作为连通西藏与内地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在资源开发、产业集聚、物流辐射等方面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四是“十五”时期相继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发展迅速,进一步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已搭建起的“环湖自行车赛”、“青洽会”、“郁金香节”等平台,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规模。2.2、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除体制、技术、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的约束外,从外部环境看,国家宏观调控将更加注重产业结构升级、控制投资规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自主创新,这对于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产业发展层次比较低的XX市来说,发展的压力和难度更大;国家控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对XX产业发展的影响将继续存在;全国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和资本流动受比较利益的驱动,决定吸引生产

要素为我所用的地区间竞争更加激烈,“十一五”期间资本短缺仍然是制约XX发展的最主要瓶颈。从自身条件看,XX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增长能力弱。工业发展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济特色不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窄、难度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与发展需求不适应;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社会就业矛盾比较突出,困难群体比重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3、产业发展宏观战略构想3.1、产业发展构想“两高”战略遵循科学发展观,结合XX市发展实际,抓住当前的黄金机遇期加快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要远近结合。为此,可以考虑实施产业发展的“两高”战略,即“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战略和“高原特色”产业战略。3.1.1、“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战略基于全球视野,从XX市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具有的比较优势及产业发展的态势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充分利用XX自身的资源优势,特别是XX省丰富的水电资源、电价较低以及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促进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基础原材料加工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迅速壮大XX经济实力,为今后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彻底改变那种“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实行节能降耗。妥善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1)产业选择的机遇从全球背景来看,我国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快速增长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转移密切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考虑到能源短缺、劳动力和环境成本偏高等因素,纷纷压缩本国的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产能,甚至停产。然而,随着2003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对高效型资源转换产品的需求却呈激增之势。产能压缩、需求激增双重因素的增长,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带来了机会,中国也成为发达国家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转移的目的地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10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各个行业对原材料的需求量非常巨大,利用优势发展基础原材料加工业是符合现阶段我国市场需求特点的。按照一般的规律,对这类产业的高需求,会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西部地区一些省市比如“呼--包--银”经济带近年来GDP成倍增长,主要也是依靠自身煤炭优势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因此,XX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发展自己。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由于其具有能源、矿产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可以把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战略之一。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由于能源短缺及能源成本的提高,亦纷纷放弃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而把这一产业往西部地区转移。适当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基础原材料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会快速提升地方经济实力水平,积累城市发展的资金。这对于XX这样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今后10到15年内应该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发展其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比如电子加工业,因为自身产业基础较薄弱,产业配套能力较差,区位优势不明显,远离最终消费市场,以及人居环境较差无法吸引科技人才等原因,会遇到重重困难。从发达国家利用水电资源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的成功范例来看。依托大型水电站,就近消化电能,开发当地资源形成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以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发展也应该向水电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转移和集中,在西部实行园区化生产,同时逐渐缩小煤电产区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产能。(2)产业发展的挑战电价变化的不确定性。从长期来看,低电价优势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在控制电价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弱,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长期把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建立在这样的不确定性基础上,是有一定风险的。“高效型资源转换”行业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即使低电价能够在较长的时间维持,在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方面XX也不是最具优势的,会面临来自其他城市和地区特别是一些西部省市的强烈竞争。靠“高效型”资源型产业,难以建立起XX具有长期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环境容量无法承受,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XX水资源相对丰富,但总体上看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难以承受高污染高耗水行业的长期和大规模扩张。加之与国家现在倡导的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发展的路子存在一定的矛盾,必然在政策方面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尽管有着这些挑战,考虑到市场需求大,加之XX有着低价水电、土地相对便宜等优势,对环境污染相对不敏感,综合来看,在近期内,通过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积累下一步发展基金,为实施双高战略的第二高战略--“高原特色”产业战略奠定基础,是一种策略性选择和阶段性安排。3.1.2、“高原特色”产业战略从发展形势分析,XX在做好近期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考虑城市产业中长期的发展方向问题。XX市的产业发展应该远近结合,近期发展要和远期发展很好衔接,近期发展要为以后发展更具特色和更具优势的产业,留有空间和机会,不能因为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而破坏生态环境,失去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1)产业选择的机遇从青藏高原这一区域范围来看,XX不仅具有最好的经济基础条件和人居环境,也具有最好的区位和人力资源优势,应当说是青藏高原上发展条件最好的城市。有条件形成青藏高原地区的中心城市,成为青藏高原区域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在这样的基础上来考虑XX未来产业选择,主要还是要在“青藏高原特色产业”上做文章,包括青藏高原特色产品加工业、特色文化产业、特色服务产业等等。(2)产业发展的挑战发展时间的滞后性青藏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有优势,有前景,但要成气候,上规模,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不仅需要做长期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做后盾。发展环境的依赖性在先期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时候,需要对环境加强保护力度,不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而留下后患。如果使XX丧失了高原特色,或者将良好的环境破坏殆尽,将对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3.1.3“两高”战略的结合政策(1)产业准入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准入要严格把关,并做好污染的防治工作,引进具有环保能力的企业入驻,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防止污染情况的发生,尽量减少对城市生态和环境的影响。(2)产业布局高污染工业要尽量远离城区,并相对集中,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像有些城市那样的污染工业包围城市的格局。对一些原材料深加工的企业,也要做好布局工作。3.2、大力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主导产业XX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的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战略上宜采取以下措施:3.2.1、优先发展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中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中虽然大部分属于传统产业或基础产业,但是从产业链来看,其下游产业链延伸得非常长,是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材料产业。并且,其中有些产业本身就属于高科技产业,或者说,在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中也包括一些高科技产业。因此,在产业导向上,应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特别是被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政策目录》中的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提高产业整体的科技含量,并朝深加工、高附加值、高技术方向发展。按照规划,到2010年仅甘河工业园的工业产值就将达到近300亿,政府应该有引导性地监督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表10电解铝下游产业体系3.2.2、严格控制高效型资源转换初级产品总量扩张,并延伸高效型资源转换表10电解铝下游产业体系现阶段我国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粗放发展、低水平扩张现象较为严重,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项目。一方面低价出口初级产品,另一方面又高价进口下游产品,导致我国高效型资源转换产品虽然在世界市场占有量大,但效益并不高。某些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其产业链非常长,下游产业纵横交错,形成网络状,而我国只能在这一网络中占据很少部分。如磷化工,世界精细磷化工产品近200种,加上不同规格,品种达上千种,而我国只能生产60多个品种,100多个规格,大量精细磷化工产品需要高价从国外进口。再如电解铝产业,其下游产业也极为复杂,很难理出一个明晰的体系,大体上如下图所示。以上产品,从初级产品到终端产品要经过很长的产业链及经过很多道加工工序。XX可以积极向下游产业扩张。做好产业链延伸工作,从单一产品向复合型产业链发展,降低未来市场的风险。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链不完善所造成的结果就是高、精、尖的下游产品生产能力薄弱,产业技术水平低,在国际分工、进出口和产业利润分配上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向下游产业扩张是XX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3.切实重视生态环保,推进生态型园区和循环经济的建设随着现代工业条件下新的环保技术、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使得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污染不断得到控制、环境保护越来越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3.3、打造高原特色经济体系建设高原特色经济、文化创意和旅游经济职能,促使城市高级职能的强化和主体地位的实现,即通过特色经济、文化创意、旅游经济建设,使XX城市功能的一级职能更具个性和地方特色。高原特色产业体系的建立主要包括以下十大系列。高原特色加工业:依托高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盐湖、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资源,进行青藏高原资源的深加工。要加快研究开发步伐,集中资金,加快技术起点高,产业规模大,产业延伸性强,国内外市场大,对全市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加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藏医藏药业:依托高原特有的中藏药资源,运用传统的制药技术,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药品和保健品。关键要解决藏药内在机理的问题,提高市场认可度,扩大市场份额;培育龙头企业,做精做强,塑造品牌;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市场营销。高原特色生物制造业:重点发展沙棘饮料、虫草药、大黄饮料、土豆淀粉、土豆及蚕豆产品、色拉油、水果蔬菜浓缩汁、牛羊绒制品、骨胶、牛羊肉精加工产品、牦牛骨髓壮骨粉、干酪素、青稞麦片、虎骨替代--高原鼠骨加工及奶制品等系列产品。高原民族服饰加工业(轻工产品):伊斯兰特色服饰加工(可依托高原民族宗教优势,扩大产品类型);藏毯加工贸易业:颇具独特优势的产业之一。高原特色旅游业:高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体验和高原消夏避暑休假。高原休闲康体服务业:可以加大宣传海拔2200米地区对增强人体机能的突出效果,提出建设青藏高原健康城的发展目标。着力宣传去拉萨需先在XX进行调节适应的重要性。也可通过建设高原健康城,提升人居环境,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高原会议、会展业:依托青藏高原门户的卖点和资源、消夏避暑的气候优势等,发展成为高原会议会展中心地。高原物流业:依托青藏高原门户和重要交通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交通物流业。高原特色文化产业:把XX各地的民俗风情汇聚XX,将玉树、果洛最有藏族风情的康巴歌舞汇聚XX,集中展示、展演、展汇。

高原特色旅游商品:结合高原文化发展一些特色纪念品的加工制造业,如铜、硅、铝制旅游工艺品等。3.4、塑造高原特色城市形象和品牌XX未来的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的树立,也应该体现高原这样最重要的特色,形成“中国夏都--天路起点、青藏门户”、“湟金谷地高原夏都”特色鲜明又内涵丰富的城市形象和品牌,做到经济产业和城市文化协调发展。要突出高原特色的城市形象。应做好“点、线、面”和“软、硬”结合的工作。“点”即城市中的景观节点,如制高点的景观处理。“线”主要是要突出各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体现一种特色的走廊形象,东部从机场进入城区的河谷林地的自然风光;城区向西109国道的天路形象;城区向南到塔尔寺之间又是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走廊的形象,由现代文明向藏传佛教的过渡,可以通过一些节点的处理,逐步加强人们对塔尔寺的向往,到塔尔寺达到高潮。在这些走廊上可以设置最有特色的高原产业,前店后厂,这种“体验经济”形式可以让游客更深入的了解XX的高原特色,并在产业发展上实现远近结合。提高机场、车站的高原风情氛围,在市中心区、旅游区、海湖新区都应该感受到这种氛围。相关软件和硬件都要提升和配套,要把高原特色符号注入其中。3.5、未来的产业体系转变3.5.1、注重产业的特色化XX的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眼前的情况,应该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树立远大的发展抱负和目标。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XX的产业特色集中就表现在“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和“高原特色”产业这“两高”上。3.5.2、注重产业体系的水平分工XX由于其本身的地域特点,在产业上形成了不均衡状态,即原料和销售都在外地,而仅仅生产在XX进行。这种单一的功能模式,导致XX的产业回报率低下,很难高效地发挥XX的资源优势。而垂直分工以地区自然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优势为基础,一般发生在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而水平分工则意味着同一行业在地区之间的产品差别化,以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分工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近的地区通过优势竞争,能更快地促进结构优化。因此,XX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注重扩大内需,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实行生产、销售、科研一体化的产业分工体系,以达到在同一行业中形成较强的竞争力。3.5.3、注重产业核心组织--集群化当前,在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突破和化解制约的因素,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要通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把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与壮大的基本依托和切入点,积极搞好园区的新建、整合、扩容和提升。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工业园区,突出产业、行业特色,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结合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进驻园区,促成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从而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对既有工业园区抓好定位和整合,明确主导产业,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促进园区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思路4.1、总体发展目标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到2020年,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很大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继续向集约化、高新化、特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在增强。4.2、大力推进工业化“十五”以来,XX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强有力支持下,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总体来看,XX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经济总量还比较小,没有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支柱产业。在城市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寻适合自己特色的道路。加快工业发展是XX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所在。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进程。大力培育具有XX特色的工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后劲。把XX建成“青藏高原的工业中心”。4.2.1、大力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充分发挥电力能源优势,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强化具有现实优势的载能产业和下游延伸产业的发展,构建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把XX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型材料产地之一。扩大电解锌、电解铅、铁合金等产品产能,积极发展电解铜、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等系列产品;以重金属、轻金属和合金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铝、镁、铜等精深加工产品。构建延伸油气、盐湖化工产业链,积极培育油气化工、盐湖化工和煤化工等产业的精深加工产业,做大PVC、电石、氯碱、氯酸盐等产品规模,加快锂、锶、镁、钠、硼酸镁晶须等盐湖资源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大力发展煤焦化、煤间接液化清洁油等煤炭精深加工产品,拓宽化工产业发展空间。4.2.2、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机械行业,积极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工艺,提高制造业的生产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化和专业化分工,加快发展机床、环卫车、量具刃具、石油机械等有一定行业竞争力的产品,形成经济规模。建材行业,按照“关小建大、合理布局”的要求,依靠技术进步,开发节能环保、附加值高的产品,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有色及冶金行业,立足于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效益,发展西钢、西部矿业、桥头铝电等矿山与钢铁、矿山与有色金属冶炼和电力与冶炼等为一体的联合企业集团。

4.2.3、突出发展高原生物资源及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按照“突出优势、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的要求,优化高原生物资源加工产业链。围绕沙棘、菊芋、大黄、蜂产品等具有显著优势的高原生物资源,加快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发新产品,建立现代营销网络,开拓市场领域,加快生物制品产业的发展。整合现有中藏药企业,优化现代中藏药产

业链,促进传统中藏药产业向现代医药发展。优化以食品(饮料)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把基地建设与发展行业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展油菜、蚕豆、马铃薯及牛羊肉制品、奶制品等特色产品的精深加工,通过产业化经营,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4.2.4、加快发展具有特色的轻工产品利用XX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特色轻工业,促进纺织、藏毯、皮革、包装印刷、醋等产业向高档次、精加工、多品种方向发展。做大藏毯业的生产规模,开拓国际市场,把XX建成全球藏毯生产基地。以沙特帽等穆斯林生活日用产品开发为契机,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反映民风民俗的服饰、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把小商品做成大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2.5、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产业,围绕生物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和军工配套产品等领域,引进、开发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提高企业生产、销售和服务的自动化、网络化水平,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降低生产、管理、交易成本,从整体上提升工业的综合素质。4.3、扩大提升三产的规模和层次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围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继续深入实施“服务业活市”战略,充分利用XX市的门户位置优势和中心城市地位优势,利用目前的三产服务业基础,面向周边区县、XX省、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大力发展生产服务型和生活服务型的第三产业,把XX建设成为“青藏高原的现代服务业中心”。4.3.1、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通过发展服务业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人尽其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走上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壮大城市商业银行,积极引进省外金融机构。规范发展信托、保险、租赁、基金、担保等非银行金融业务,开拓金融业发展空间。推进资本市场稳步发展,支持优势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培育和发展证券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逐步完善个人信贷消费制度,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买房、购车及大宗耐用消费品等方面的信贷消费规模。积极调整优化保险业险种结构,提高保险密度,充分发挥保险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快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物流园区和专业型配送中心,提高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整合朝阳物流园区资源,建设好以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主的运输平台、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信息平台、规模仓储为主的存储配送平台和高效快捷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把朝阳物流园区建设成全省现代综合物流基地。进一步加快集加工、交易、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城南国际藏毯城和保税仓储区建设。加快XX藏毯会展中心改扩建、藏毯专业展馆、保税仓储区、羊毛交易中心、藏毯产业研发及培训中心建设进度,大力延伸藏毯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规模优势。办好藏毯展览会,打造藏毯研发、生产、销售、交易平台,努力把城南新区建设成为“世界藏毯之都”。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加快信息服务业发展,全面提高政府、企业、产业、公共领域及社会的信息化水平。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扩大规模、拓展领域、提高素质,增强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加快中介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和完善财务与资产评估、科技、法律咨询、公证等市场中介服务体系。4.3.2、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围绕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大力发展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社会化养老等服务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新闻出版、邮政、电信、广播影视等服务事业,以农村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城乡区域服务业结构,逐步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围绕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和休闲娱乐等服务业,优化服务消费结构,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业是今后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要着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鼓励其他服务业更多吸纳就业,充分挖掘服务业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

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优势产业。以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推进旅游产业市场化进程,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湟金谷地、中国夏都”的品牌效应。积极做好青藏铁路世界顶级旅游带开发的配套建设工作,推进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协调发展,构建食、宿、行、娱、购、游紧密结合的旅游产业链,逐步把XX建成全国知名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集散地和区域旅游生活娱乐服务区。加强高档次旅游星级宾馆的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档次和水平。加快开发和丰富XX主城景区、湟中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塔尔寺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区、湟源历史文化旅游区及大通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项目。抓好大南山公园、藏文化博物馆、北山寺、鲁青公园、宁湖扩建、XX特色餐饮一条街和浦宁之珠等市区旅游景点建设。结合藏文化博物馆和生物科技产业园的特色企业,大力开展藏文化旅游项目。结合南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XX—塔尔寺—群加旅游经济带;结合西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XX—多巴—日月山旅游经济带;结合北川河绿化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形成XX—大通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带。精心打造以XX为中心的十条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以市区为中心,集自然与人文为一体,覆盖XX湖和贵德、循化、同仁、互助、乐都等地两小时通达的旅游辐射圈。积极开发会展资源和市场,以“环湖赛”、“青洽会”、“郁金香节”、“国际藏毯博览会”为基础平台,促进会展旅游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改造传统商业,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抓好专业市场建设,提高商业科技含量,实现商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提高行业综合竞争能力。加快城市中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成水井巷、商业巷等商业区改造。以发展连锁经营为重点,推进商贸流通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专业延伸,向社区、农村延伸,不断拓展消费领域。积极吸引内外资知名批发、零售和贸易企业在XX市开设直销连锁网点,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带动和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整体水

平。积极适应居民饮食消费社会化和旅游消费扩大的需要,加快富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街(城)及具有民俗风情的农家乐和度假村建设,开发特色餐饮产品,扩大经营规模,促进餐饮业向重特色、重文化、重品牌方向发展。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以健全服务网点,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服务功能,扩大就业规模为主要内容,推动社区服务业发展。加大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建设,引导和促进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房地产的发展。加强城市房地产业的区域布局规划,把新城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结合起来,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联合开发,以扩大需求、改善供给、搞活流通为重点,健全、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高一级市场调控水平,大力发展以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城镇住房供给体系,不断优化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进一步激活二、三级市场,完善各级房屋交易市场功能,实现住房买卖、交换、抵押、评估一条龙服务。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全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延伸房地产业消费链,强化房地产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4.3.3、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加快构建和完善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积极开展种子统供、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生产性服务。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加快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检测与认证、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农业技术支持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保险。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其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农村水利、交通、渔港、邮政、电信、电力、广播影视、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推进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鼓励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事业,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扩大出版物、广播影视在农村的覆盖面,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丰富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搞好农民和农民工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结合城镇化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4.3.4、大力培育服务业市场主体,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鼓励服务业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业,积极扶持中小服务企业发展,发挥其在自主创业、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优势。5、构建高原特色城市空间格局XX的空间发展要体现高原特色,不能让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的发展影响到城市空间的拓展,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和谐处理人、空间、环境、景观、交通之间的关系。空间发展上应该突出以下重点:5.1、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规划5.1.1、完成环状核心区建设以XX主城区、鲁沙尔、甘河、多巴为点,以宁果公路、鲁多公路、109国道为线,组成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核心区,贯穿市域中心城市(XX市)、旅游商贸中心(鲁沙尔)、省级工业区(甘河滩)、综合型休闲基地和副中心(多巴)。以商贸、旅游、康体休闲、工业、农副产品生产与加工工业为主。成为整个市域的环状核心发展区,带动市域经济的整体发展。5.1.2、形成辐射状的次级发展极核以环状核心区作为市域中心,以315国道,227国道,兰西高速公路等为辐射轴,逐步形成桥头、湟源城关、平安、威远等市域次级发展极核,带动地域经济发展。以大通桥头为中心形成北部次级城镇经济区,包括大通、互助两县,以商贸、工业、旅游为主。以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滨湖城市旅游经济区,以旅游、商贸为主要产业方向。5.1.3、建立核心外缘状县级城镇布局分别以桥头、湟源城关、平安、威远为中心,建立县级城镇组团,形成众镇拱卫的态势。以桥头为中心形成城关、塔尔、长宁、衙门庄的拱卫;以湟源城关为中心,形成东峡、大华、和平、巴燕拱卫;北部和东部分别以平安、威远为中心形成各自拱卫。加快推进城市由单中心结构向多单元、多中心、多功能城市格局转变。按照东西和南北两条十字交叉型的城市发展轴线,采用带状组团式结构,向东,以东川工业园为依托,进一步扩大规模,加快形成东川产业片区;向南,以城南新区为重点,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步伐,加大产业和人口聚集力度,不断完善新区功能;向北,以北川工业带和朝阳物流园区建设开发为契机,加大各种资源整合力度,加快形成城市新的特色功能中心和片区;向西,沿现有发展轴,以海湖新区开发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新的城市服务中心。重点完成海湖新区及其它新区的开发建设,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在加快新区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结合道路建设,统一规划,整体集中改造,综合开发,提升老城区形象,严格控制零星改建,以城东区危旧房改造为重点,加快完成周家泉片区、饮马街片区、建国路片区等旧城改造项目。5.2、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区XX各区县都应注重特色功能产业的培育,实现优势互补,和谐发展。5.2.1、城东区位于XX市区东部,湟水河下游,面积114.平方公里。该区目前是XX重要的盐化工、中藏药、

畜产品、房地产、旅游餐饮基地,也是XX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所在地。城东区以建成全省的商贸专业市场中心为目标,重点建设小商品、粮油、畜产品、副食品批发和机动车交易五大专业市场,加快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城区。要进一步体现XX“东大门”的特色,利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的条件,建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区。5.2.2、城中区位于XX城区的中心,省、市党政机关集中于此,面积约22平方公里。该区是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服务行业最集中的地区。以建成全省的商贸精品、名品消费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中、高档商贸业、娱乐业、服务商务中心,加快建成功能齐全、三产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商贸城区。要通过实施“三产富区”战略,建成社区功能齐全、第三产业发达、城市管理规范的现代化文明城区。5.2.3、城西区面积84.2平方公里。是集科研、文化、教育、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重点发展生态人居环境、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通讯、商业以及与居住相配套的餐饮、娱乐等各类服务业,要凭借教科文化优势,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建成城市化示范区和现代化园林城区。5.2.4、城北区位于XX市北部,面积137.7平方公里。XX特钢集团、XX生物科技产业园和部分机械加工企业集中在该区。要立足现有优势,以建成全省最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和XX的重要工业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以建材、陶瓷、小商品和仓储、交易为主的流通业,依托区内大企业和生物园区,加快建成现代工业聚集、物流和都市农业较为发达的现代化城区。5.2.5、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XX市北部、祁连山南,面积3,090平方公里,是XX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500家粮棉大县之一,也是XX重要的电力、建材和电解铝工业基地。要以提高工业化水平、发展第一产业、发挥水源涵养地作用为重点,建成全省综合实力最强县。5.2.6、湟中县位于XX市东南部,面积2,700平方公里。著名的塔尔寺、湟中县农民画和手工编织的藏毯驰名中外。湟中县要充分发挥环围XX市区的有利条件,依托甘河工业园区发展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产品为主的其它相关产业;以塔尔寺和高原体育训练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民族宗教特色旅游业、体育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冶炼、化工、建材、藏毯等优势产业,利用农业用地相对较多的条件,加强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蔬菜、豆薯类、奶牛、生猪为重点的种养业,建成全省绿色农业大县、工业大县和旅游观光大县。5.2.7、湟源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结合部,面积1,509平方公里,是内地通往XX牧区、西藏的必经之地,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要突出地处农牧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发挥连接青藏高原和内陆地区物流“中转站”、“集散地”的作用,建成集特色农牧业、酿造、建材和矿产品精深加工、旅游、商贸为一体、综合发展的经济强县。5.2.8、城南新区新区位于XX市南郊水磨地区以南、湟中县徐家寨三岔路口以北,面积30平方公里。要成为一个集房地产业、商业贸易、信息产业、行政办公、观光旅游、文化娱乐、生态园林、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的现代化生态城区;成为一个设施配套、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居住舒适的生态居住区,旅游休闲娱乐中心及“世界藏毯之都”。5.2.9、西川新城区在西钢工业区以西,本区是XX市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组团之一。作为XX中远期发展新城区,规划发展成为全省、区域性的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服务中心。随着多巴组团、甘河滩组团相继成为XX市城市型组团,西川新城区将直接为它们提供后勤服务。5.2.10、多巴副城提升多巴成为XX市的一个城。5.3、工业园区布局5.3.1、指导思想工业园区需要注重内涵式开发,而不是扩展规模。由于XX是一个高原河谷型城市,土地资源很有限,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所以必须注重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现阶段“一区三园”和北川工业带、西钢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工业用地包围城市的态势。所以,XX未来工业布局应该更加重视集约化,高度集聚在一区三园(东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甘河工业区)。XX的工业布局还必须与XX市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相吻合,根据XX市新版城市总体规划,XX城市发展方向为近中期向东、向南发展,远期向西、向北发展。因此,本次战略规划建议对北川工业带的定位重新进行慎重研究,XX的高效型资源转换产业最好是在其他地方选址,本地块还是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空间战略预留地更为合适。这有利于保护北川上游的水源和有利于大通生态涵养林的保护,工业园区可以考虑在湟源大华工业园区选址或者转移到XX的卫星城镇平安、互助土族自治县更为合适。5.3.2、用地规划原则(1)集中原则工业用地和仓储用地集中布置,有利于其本身发展,也可以消除对居住生活用地的干扰,有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2)环境优先原则市区应避免建设用地大、耗水量大并对环境影响大的生产企业。在发展工业项目时,应以保护环境为第一原则。对原有已对环境有影响的工业项目,应采用限期改造和搬迁或停产等措施。(3)分类原则同类性质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减少不同类工业的相互干扰。5.3.3、工业布局突出特色,推动工业园区经济规模扩张。围绕XX建设“半小时经济区”,综合考虑XX工业

生产力现状,按照“一区多园、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政策、加快发展”的要求,整合工业园区资源,优化工业布局。东川工业园:以新型材料、生化制药、高原动植物等精加工为主的开放型、出口创汇型工业基地。重点要利用全省的优势资源,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重点安排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形成现代化高新技术工业区。(2)生物产业园:建成中藏药、保健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与陶家寨文物保护区重叠部分作为生物种植基地。利用高原独特的动植物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农畜产品深加工和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特色民族服饰轻工产品,积极发展藏文化旅游。(3)甘河工业园:建设成以有色金属冶炼、新型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高耗能产业等为主的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铅、锌、铜等有色金属冶炼和下游加工及其它相关产业。(4)大华工业园区:是市域次级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湟源县城城关镇的工业职能和部分高效型资源转换工业,同时作为重要的物资集散与贮备地。用地规模:近期3平方公里;远期5平方公里。(5)北川工业经济带:合理控制发展规模,优化工业布局,发展以电力、轻金属冶炼和机床、非标设备制造等为重点的产业。(6)西钢工业区:以XX钢铁厂为主体,采用技术改造和产业更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产业产品转型,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的优质特殊钢,搞好节能、节水、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在远期,可以通过转产或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污染,促进城市再适时向西发展,现在留下的开阔地带是将来的黄金地带。(7)城南新区:作为XX国际藏毯展览中心和保税仓储区,将城南新区建成集加工、交易、出口贸易为一体的“世界藏毯之都”。(8)临空经济区:依托曹家堡机场建设临空经济区。5.4、服务业布局5.4.1、商贸金融业十字街商业中心(老城商业、服务、居住综合区):以老城区为主体,南川河以东和民和路之间区域,承担XX市金融商贸中心、商业零售中心功能;逐步疏解旧城行政办公、居住功能;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及公建、绿化等第三产业设施;搬迁调整现有污染和不适合在老城区内的企业。以打通和拓宽旧城道路为契机,采取集中形成小区的方式,进行老城区的改造更新,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要求,逐步疏解行政办公和居住功能。5.4.2、行政文教城西新城中心(行政管理、文教综合区):南川河以西至通海路以东区域,重点安排行政办公、文化娱乐、文教、科研等职能,配套建设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形成全市新的城市中心区,展现XX市的城市形象。北川文教区:利用现有的XX大学及科研机构,形成全省的文教科研基础,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5.4.3、旅游业依托全省及青藏高原的旅游资源和XX市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XX夏季凉爽的气候、丰富的历史文化、多样的风土民情,突出XX夏都“清凉、健康、人文、生态、旅游”的内涵,打造以高原特色旅游为主,集避暑度假、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宗教朝觐等多元多彩而有机融合的旅游产品体系,逐步把“中国夏都--天路起点、青藏门户”品牌逐步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品牌,提高XX旅游业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XX作为全省旅游中心的承载功能和龙头作用,增强旅游业发展活力和产业带动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市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优势产业。旅游业布局形成“一个中心、两个王牌、三条黄金旅游线路和四个旅游区”的格局。(1)一个中心:打造以XX为中心,两小时辐射圈范围内的“中国夏都”旅游经济圈。(2)两个王牌:围绕塔尔寺国家级旅游景区和XX湖国家级旅游景区日月山景点。(3)三条黄金旅游线路:XX—塔尔寺—多巴体育训练基地—日月山—XX湖—鸟岛—金银滩草原—原子城—互助土族民族风情—返回XX这条主打旅游线;XX—日月山—XX湖—天峻草原—茶卡盐湖—格尔木—万丈盐桥—昆仑山—瑶池—可可西里—三江源--格拉丹冬—唐古拉山口—羌塘草原—布达拉宫这条青藏铁路沿线国际级的自然风光旅游线;XX—同仁—热贡艺术—循化民族风情—孟达天池—返回XX这条民族风情旅游线。(4)四个旅游区:XX市城市综合旅游区主要旅游景区点有:大十字、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南禅寺、大佛寺、虎台、沈那遗址、人民公园、南山公园、植物园以及南北两山。市区划分为北山旅游区、南山-南酉山高原盛夏避暑度假旅游区和市郊高原农业观光旅游区。北部自然生态旅游区范围包括大通县全境及牛场。森林分布范围较广的鹞子沟林区、察汗河林区等,森林植被茂密,广阔的优良草原牧场,在林间草丛中栖息有珍稀野生动物,百余种药用植物,使该区成为省内自然生态环境最佳的生态旅游区。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