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_第1页
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_第2页
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_第3页
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_第4页
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中物理百科知识_生活中的物理热学知识

生活中物理百科学问

1、铁块的体积在夏天会变大吗?

答:会的,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2、电闪雷鸣的时候,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

答:先看到闪电,由于光的速度比声音快。

3、为什么真空包装的东西不简单坏?

答:细菌不能在无氧的环境中生存。

4、车座子下面为什么要有那么多弹簧?

答:弹簧具有缓冲作用,可以减震。

5、为什么纸包不住火?

答:纸达到肯定的燃度就会燃烧。

6、前进的车子突然刹车,人往为什么往前倒?

答:由于停车时的加速度是往前的。

7、自行车、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答:为了增大摩擦。

8、为什么小小秤砣能压千斤?

答:利用的是杠杆原理。

9、汽车的方向盘上为什么会有花纹?

答:主要是为了增大摩擦。

10、冬天脱毛衣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火花?

答:这是摩擦产生的静电。

生活中的物理热学学问

1.燕子低飞有雨

下雨前空气湿度很大,小飞虫的翅膀潮湿,不能高飞。燕子为了觅食,也飞得很低。

2.下雪不冷化雪冷

下雪是高空中的小水珠在下落过程中,遇到低温凝华而成的。凝华过程是放热过程,空气的温度要上升。这就是我们感觉到“下雪不冷”的缘由。

下雪后,雪要熔化,雪在熔化时,要从四周空气中汲取热量,因此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就会感觉到“化雪冷”。

3.真金不怕火炼

金(晶体)的熔点比较高,一般的炉火温度不能达到金的熔点,所以不能使金熔化。

4.瑞雪兆丰年

掩盖在地面的雪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爱护小麦平安过冬。雪花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凝聚了很多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灰尘,对小麦具有肯定的肥效。雪化成水渗人土里,对小麦的生长极为有利。故小麦来年必定丰收。

5.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处于西风带,降雨云大多由西向东运行。早晨看到西方有虹霞仗,表明西方有降雨云,由东方射来的阳光照耀在西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了虹。而西方的降雨云很快会随着西风移到本地,所以本地很快要下雨。到傍晚看到东方有虹,这是西方射来的阳光照在东方天空的降雨云的水滴上形成的,这种虹的消失,说明西方已没有雨了,天气将晴。

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渐渐缩小至消逝。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高中地理,到水面后裂开,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7.墙内开花墙外香/酒香不怕巷子深

由于分了在不停的做无规章的运动,墙内的花香就会集中到墙外。

8.破镜不能重圆

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时(大于几百埃),分子间的引力很小,几乎为零,所以破镜很难重圆。

9.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快速下降,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很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分散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简单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10.水火不相容

物质燃烧,必需达到着火点,由于水的比热大,水与火接触可大量吸收热量,至使着火物温度降低;同时汽化后的水蒸气包围在燃烧的物体外面,使得物体不行能和空气接触,而没有了空气,燃烧就不能进行。

11.“霜前冷,雪后寒”

在深秋的夜晚,地面四周的空气温度突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汲取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而形成的;雪在溶化时需要吸热

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由于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2.纸里包不住火

纸达到燃点就会燃烧。

13.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

夏天扇扇子时,加快了空气的流淌,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快。

14.水缸出汗,不用挑担

水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在水缸外面.晴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而假如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消失了.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需要挑水浇地了。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消失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

15.钻木取火

内能的转变方式

16.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溶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准时溶化.所以下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掺?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17.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

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当整个水温都降到4℃时,水的对流停止.气温连续下降时,上层水温降到4℃以下,密度减小不再下沉,底层水温仍保持4℃,上层水温降到0℃并连续放热时,水面开头结冰.由于水和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光明的冰面又能防止幅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当然需要很长时间的天寒。

18.火场之旁,必有风生

火场四周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远处的冷空气必将来填充,冷热空气的`流淌形成风。

19.十雾九晴

时至初冬,我们常常会发觉早上有雾当天多半是晴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雾九晴”。

“十雾九晴”指的是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大雾多发生于晴天。雾与晴天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要想搞清晰这些问题,先得从雾的成因上说起。

雾是指在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聚成的悬浮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据资料表明,依据成因,雾一般分为四种:

①辐射舞。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冷却使贴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凝聚而成的雾,日出前雾最浓,日出后随地面气温上升而渐渐消散或上升为层云,其厚度一般为100—200米,最薄者只有2—3米。

②平流雾。暖空气移行到较冷下垫面上,其下部分水汽冷凝聚成雾。平流雾的生、消和进展主要取决于暖湿平流的特性,一般说它比辐射雾范围广,厚度大,时间长,日变化也不很明显。平流雾形成于冬季热带暖湿气团移行在高纬寒冷地区时;春夏大陆暖气团移行到较冷海面上时;冬秋季海洋暖湿气团移行到较冷陆地时;海洋上暖湿空气移行到冷海面和冷暖洋流交汇时。

③蒸发雾。冷空气移到较暖水面上,水面蒸发加快,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而形成雾。

④锋面雾。是暖锋锋前降雨蒸发后使低层空气达到饱和形成的雾

很明显,这里所指的“雾”应当是“辐射雾”。它的形成是由于晴朗的夜晚,无云或者是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地面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聚形成雾。同时由于无云、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减小,特殊是云层的反射作用减弱,直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因而当天多半气温较高、天气晴朗。

20.大树底下好乘凉

阻挡辐射,通风对流,水分蒸发吸热

生活中物理小学问简短

一、与电学学问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匀称,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学问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依据声音知水量凹凸。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上升。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由于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上升,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学问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上升快,是由于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由于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准时排出去,避开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裂开。这是由于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快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匀称,故易裂开。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由于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立刻跳一下。这是由于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