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故事教案好饿的小蛇1、小班故事教案好饿的小蛇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外形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看、猜想与想象,感受幽默好玩的情节。愿意和教师一起共享故事。
预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过程:
一、导入
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毕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觉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觉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叙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教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嬉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教师带着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2、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好饿的小蛇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欢乐的阅读中,情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想象,并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2、感受夸大,滑稽的故事气氛。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进展连贯表述的力量。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预备:
大图书、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今日,教师请了一位小客人,幼儿摸摸、猜猜。(蛇)(引导幼儿问好)
师:小蛇是怎么走路的?(学小蛇扭一扭)
师:原来,小蛇由于没有脚,是通过扭动身体来走路的。
二、大书阅读
P1
1、师:小蛇走了很久,感觉肚子很饿了,于是它打算到果园去找吃的。
1)小蛇遇到好吃的东西,它会怎么样吃下去呢?
2)这个圆圆的东西可能是什么呢?幼儿猜想。
3)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
小结:啊呜,咕嘟,小蛇吃了一个红红的苹果。
师: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扭来扭去找吃的,
P2
1)看,它发觉了什么?
2)小蛇会怎么做?
3)它的肚子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啊呜,咕嘟,小蛇吃了一根黄黄的香蕉。
小蛇还是没饱,它又扭来扭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东西。
P3
1)小蛇发觉了什么?是什么样的饭团?
2)小蛇吃了饭团,它的身体会变成什么外形?
P4
1)你猜它可能吞下了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串圆溜溜的紫色葡萄)
小结:啊呜,咕嘟,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小蛇还是很饿,他又一口吞下东西。
P5
1)它可能吞下了什么?
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真的菠萝,请幼儿观看体验。
小结:啊呜,咕嘟,小蛇吃了一个黄色的菠萝。
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还是觉得没有饱,它又扭来扭找吃的。
P6
1)它发觉了什么?
2)它会怎么样?
P7
1)小蛇尾巴那有什么?那三条线表示什么?
2)小蛇到树上去干吗?
P8
小蛇的嘴巴怎么了?它想要干吗?
P9
1)这回他吃了什么呀?(一颗苹果树)
2)他的肚子怎样了?
啊呜,咕嘟,小蛇吃了一颗高高的苹果树。
小结:其实,小蛇吃东西是不用牙齿的,它是直接啊呜一口吞下去的,所以它吃了什么外形的东西,它的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外形。
三、总结
小蛇吃东西是啊呜一口吞下去的,我们宝宝吃东西跟小蛇一样吗?我们是怎么吃的?
小结:我们吃东西要一口一口地吃,而且要用牙齿把东西嚼碎了,才能咽下去,这样才吃得安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在选材上特别适合小班的幼儿,幼儿很喜爱故事内容,在大书阅读时更是实行了丰富的形式,如先猜后验证、带着疑问看下页等,把幼儿的兴趣完全都激发出来,最终环节的创新阅读,更是让幼儿体验了一番制造的乐趣,让幼儿在互动、自主的阅读背景下,完成了整个教学活动,有些细节方面还需要深究,特殊是对于每一页叙述时,侧重点过多,导致活动有些累赘。
3、小班语言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外形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看、猜想与想象,感受幽默好玩的情节,愿意和教师一起共享故事。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风光前大胆叙述。
5.鼓舞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预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毕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觉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觉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叙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教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嬉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教师带着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活动反思:
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大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舞幼儿学习仿照小蛇好玩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真好吃”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好玩与特殊,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意小班幼儿“能听懂、情愿想、喜爱说、爱表现”的活动乐观性。
4、小班语言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幽默、滑稽的风格。
2、能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颜色与外形,愿意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想象并学会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嬉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能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颜色与外形,愿意表达自己的猜想和想象并学会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活动预备:
PPT课件、故事的动画视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小蛇图片,幼儿观看。
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ppt图(1)看,是谁呀?(小蛇)这条小蛇的身体是怎么样子的?(细细的、长长的)小蛇是怎么样走路的呢?(扭来扭去的)一起来学学小蛇走路的样子。
师:今日一大早呀,小蛇的肚子就开头咕噜噜的叫了,怎么回事呀?(肚子饿了)我们小朋友肚子饿了,会怎么样啊?(找好吃的东西)看看,好饿的小蛇去哪里找好吃的东西了呢?出示ppt图2。
二、观赏PPT,熟识故事内容。
1、通过观赏图片,理解小蛇吃苹果的故事的第一局部内容。
(1)出示苹果,观看苹果的样子。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小树林里发觉了什么?出示ppt图3(苹果)
师:你看到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幼儿依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进展自由叙述。)
小结:小蛇见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苹果。
(2)出示小蛇吃过苹果过后的样子,幼儿探究发觉原来是小蛇将苹果吞了下去。
出示ppt图4。师:咦,小蛇怎么了?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为什么你知道是苹果呢?(小蛇把苹果吞进了肚子)(小蛇肚子中间像一个苹果的样子)
(3)出示小蛇张开嘴巴的图片,幼儿观看。
出示ppt图5。师:这么圆圆的、红红的苹果真好吃呀,小蛇是怎么吃的呢?(张大嘴巴,“啊…呜——咕嘟”,把苹果整个吞到了肚子里去。)
(4)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并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通过观赏图片(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反推故事相关内容。出示小蛇吃过香蕉、葡萄和菠萝后的样子的图片,幼儿观看。师:小蛇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还吃了许多的水果,你们猜,它都吃了什么水果呢?
(1)出示ppt图6。咦!小蛇吃了什么东西呀?为什么你觉得是香蕉呢?(弯弯的)出示ppt图7。真的是香蕉啊,这是一只怎么样的香蕉?(黄黄的、弯弯的)
小结:原来小蛇是吃了黄黄的、弯弯的香蕉,变成了弯弯的香蕉蛇了。(请幼儿仿照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出示ppt图8。小蛇吃了什么呢?(幼儿猜想)出示小蛇见到葡萄的图9。你看到的葡萄是怎么样子的?(紫紫的,一颗一颗圆圆的)
小结:原来小蛇是吃了葡萄,变成了一条葡萄蛇。(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并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出示ppt图10小蛇吃了菠萝ppt图11
3、出示小蛇见到苹果树的图片,幼儿争论小蛇见到苹果树后会怎么样。
(1)师:小蛇在树林里吃了苹果、香蕉、葡萄还有菠萝,它连续在小树林里扭来扭去的漫步,突然它发觉了一棵长满红苹果的树,(出示ppt图12)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呢?(幼儿迁移前期阅历,叙述小蛇会把苹果树给吃掉。)
(2)观赏小蛇吃苹果树的ppt图13—15,并学一学小蛇吃树的样子。
三、播放动画《好饿的小蛇》,体会故事的幽默好玩。
1、播放动画《好饿的小蛇》,在幼儿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并且做一做小蛇吃水果时夸大的样子。
2、小结:故事里的小蛇真好玩,也很贪吃,它观察什么就吃什么,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真好玩。)
四、延长活动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
2、幼儿去漫步查找水果,完毕教学活动。师:小蛇漫步的时候见到了许多的水果,我们也去散漫步找找水果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深厚,生动形象的PPT图片及动画,能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力量,但是有一些语言表达力量较弱的孩子,没有能够得到重视。
5、小班绘本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外形,愿意表述自己的观看、猜想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气氛,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欢乐。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FLASH、PPT截图)一套,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PPT:这条小蛇长什么样?看看,它在什么地方?它会干什么呢?
二、观赏PPT课件,熟识故事趣味内容。
1、观看小蛇吃苹果图片PPT: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森林里漫步,它发觉了什么?什么样的苹果?(教师小结苹果的外形和颜色)师:好饿的小蛇看到苹果会怎样呢?(幼儿自由想象答复)师:苹果哪儿去了呢?小蛇的肚子变成什么样了?(幼儿自由答复、请幼儿来指一指画面)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它发觉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仿照,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2、观看小蛇吃香蕉图片PPT:其次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漫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师:假如是香蕉,那香蕉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仿照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它发觉了一根黄色的香蕉,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3、观看小蛇吃掉葡萄的图片师: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漫步,这次小蛇会吃掉了什么呢?假如是葡萄,那葡萄是什么样子的?
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这次好饿小蛇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4、观看小蛇吃掉菠萝的图片PPT:,好饿的小蛇还是没有吃饱,它扭呀扭呀,这次它吃掉的又会是什么呢?瞧,这一次,小蛇变成什么样了?多惊奇的小蛇呀,小蛇究竟吃了什么东西才变成这样惊奇的样子呀?
PPT:假如是菠萝,那菠萝是什么样子的?菠萝的头上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颜色的?菠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PPT:小蛇果真吃掉的是菠萝教师帮忙幼儿归纳:菠萝的头上是绿绿的,长着很多长长的叶子;菠萝的身上是黄黄的、摸上去刺刺的,菠萝吃起来酸酸甜甜的,很好吃。
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菠萝的体态动作。
5、观看PPT小蛇吃掉树的图片。(教师重点引导,鼓舞宝宝夸大表现。)PPT:第六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漫步,你们看它又发觉了什么?这回,它发觉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你猜猜好饿的小蛇会怎么样?
PPT:小蛇到哪儿去了?(请幼儿来指指,小蛇的尾巴呢?头呢?)小蛇变成了什么?
师:小蛇真淘气。教师觉得很惊奇,小蛇是怎么把小树吃下去的?
引导宝宝用简洁的语言讲出小蛇爬树、翻身、吞等等动作。
请幼儿仿照小蛇吃小树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真淘气,它扭来扭去,扭来扭去,爬上小树,爬到高高的上面,张开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整棵小树都吞了下去,变成了一棵惊奇的小蛇树。哈哈!
三、完整观赏,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1、师:我们再一起看看小蛇吃了那些东西?
2、教师简洁针对故事内容进展提问,帮忙幼儿进一步体会故事的滑稽与幽默。
鼓舞宝宝再次观看故事结尾处(小蛇背后)的小树林。
师:宝宝认真看,小蛇背后的小树林好象有什么变化呀?怎么会少一颗树的?你们觉得这棵树好吃吗?
教师小结:真是一只好饿的小蛇,竟然连小树也吃掉了,它观察什么吃什么,吃了什么外形的东西,肚子就变成什么外形,真好玩,真好玩。吃饱了的小蛇呼呼大睡起来。
四、仿照小蛇找东西吃,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1、看着小蛇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教师也饿了也想找些好吃的东西来吃,你们想不想啊!那我们就学这小蛇的样子来找些好吃的好不好呀!
2、(将水果放在的不同位置)请小朋友带上头饰,仿照小蛇进展情景表演。
3、提问:你吃了什么,肚子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五、引导孩子,学习吃东西的正确方法。
1、你们觉得小蛇这样吃东西好吗?为什么?
2、教师归纳幼儿叙述内容,进展简洁小结:我们小朋友吃东西的时候,肯定要细嚼慢咽,千万不能学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吞到肚子里,小肚皮要撑坏的。
六、幼儿仿照小蛇的各种动作,随音乐自由出活动室。
教师带着幼儿仿照小蛇的各种动作,在欢快、悠扬的音乐声中自由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深厚,生动形象的PPT图片及动画,能提高幼儿融入活动的力量,但是有一些语言表达力量较弱的孩子,没有能够得到重视。
6、小班故事教案:好饿的小蛇
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外形等。
2、能大胆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看、猜想与想象,感受幽默好玩的情节。愿意和教师一起共享故事。
预备:
绘本书《好饿的小蛇》;课件;其他食物图片(西瓜、)
过程:
一、导入
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故事。
二、看课件,讲故事
1、封面上有谁?小蛇饿了,它会找什么吃呢?
毕竟小蛇会发生一件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苹果,小蛇发觉了什么?谁能用好听的话说说是怎样的苹果?小蛇会怎么吃呢
3、吃下苹果的小蛇的图片,苹果到哪儿去了呢?谁来指一指
4、翻开香蕉图片,小蛇又要去吃东西了,发觉了什么?它会怎么吃?
5、翻开吃下香蕉的小蛇图片,香蕉到哪儿去了?像什么?
6、师:小蛇还要去找吃的呢!这次小蛇吃了什么?
7、出示三角形的饭团,原来小蛇吃了一个三角形的饭团。真是一条贪吃的小蛇
8、原来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
9、出示菠萝图片。
10、出示一棵苹果树,小蛇会怎么去吃呢?
11、翻开吃了大树的小蛇图片,小蛇到哪儿去了?
三.完整叙述故事
这个好听的故事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你知道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
完整看图书讲故事。教师讲,幼儿大胆表演
四.嬉戏:
小朋友,你肚子饿的时候你会找什么好吃的呢?我们也来学学小蛇,出去找东西吃吧!
教师带着幼儿学小蛇扭啊扭的去找吃的东西,学小蛇“啊呜”吃掉,说说自己的肚子变成了什么?
7、小班绘本活动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外形、味道等,感知物和形的匹配。
2.感受夸大滑稽的情境气氛。
3.学习有序、认真的观看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晰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读散文。
活动预备:
PPT课件,小蛇教具;苹果、香蕉、麻花、棒棒糖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演示小蛇教具:小蛇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扭呀扭呀去找吃的了。
二、观看叙述1.播放PPT1(1)好饿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苹果?
(2)你猜猜,好饿好饿的小蛇它会怎么做?
(3)好饿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苹果后会怎样呢?
2.播放PPT2(1)小蛇还是觉得好饿好饿,它又找到了什么?这是一根怎样的香蕉?
(2)好饿的小蛇一口吞下香蕉,你猜他的肚子会是怎样的?
三、猜想嬉戏好饿的小蛇还是没吃饱,它扭啊扭到另外的地方去找吃的了。他又一口吞下了什么东西,你来猜猜它吞下了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
四、观看叙述1.播放PPT3吃了那么多东西,小蛇有没有吃饱呢?最终由吞下了什么?结果小蛇怎样了?
2.教师:小蛇还会到别的地方去找吃的吗?我们跟着小蛇
教学反思:
1、《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故事,适合小班幼儿的听赏与仿照。为了能让幼儿感受到故事的幽默与诙谐,我用极其夸大的语言、表情及动作表现小蛇吞东西的样子,并且鼓舞幼儿学习仿照小蛇好玩的吞咽动作,通过拟声词“啊呜--咕嘟“的重复表演,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东西的好玩与特殊,激发孩子情境性表演的兴趣,满意小班幼儿“能听懂、情愿想、喜爱说、爱表现“的活动乐观性。
2、在教学重点环节处,让幼儿依据自己观看到的内容,发散思维大胆猜想小蛇的肚子里究竟吃了什么东西?这个环节也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生活阅历,在孩子仔细观看“身体变样了的小蛇“的前提下进展合理猜想,鼓舞每个孩子都能投入到猜想活动中,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发觉小蛇肚子的变化,而不单单只是引导宝宝猜对了没有。最终,教师出示图片揭晓答案,形象地归纳出变样后的小蛇为:苹果蛇、香蕉蛇、葡萄蛇、菠萝蛇、小树蛇……让孩子直接关注故事背后所蕴涵的幽默与滑稽
8、小班语言故事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目标
1、帮忙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洁的事情。
2、情愿观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美丽,幽默。
一天,好饿的小蛇在树林里扭来扭去。突然,它发觉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啊呜--咕嘟,真好吃。其次天,好饿的小蛇又扭来扭去在漫步。它发觉了一根黄色的香蕉。于是,它一口把香蕉吞了下去……啊呜--咕嘟,真好吃。第三天,呀,真美味,原来它发觉了一个带刺的菠萝。第四天,哇,真好吃,这回它发觉了一串紫色的葡萄。第五天,啊呜--咕嘟,真好吃,好饿的小蛇发觉一个红红的草莓,第六天,有大收获了。这回,它发觉了一棵结满红苹果的树。它连续扭来扭去地爬上树。然后……张开了大嘴……一口把结满红苹果的树吃掉了。好饿的小蛇吃饱了,呼呼呼地睡大觉?
反思:
1、元素的奇妙构建:为了帮忙幼儿理解故事,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在故事叙述中,我奇妙地渗入了多种元素:肢体语言元素(如“扭来扭去““在漫步“),情景元素(发散性趣味嬉戏),这些元素将整个故事的学习理解过程进展了有效的串联,充分挖掘出原着故事中诙谐、幽默的情感元素,让幼儿在倾听、观赏和嬉戏的过程中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使整体课程层层递进,环环精彩。
2、课程整体环节设计上,我注意师幼心情、情感的吸引与融通。如:当我从口袋里引出仆人公小蛇时的那种神奇,瞬间点燃了孩子们奇怪心和探究的欲望;如:蛇宝宝与大蛇之间好像不经意的碰碰头、抱一抱、拉拉手、跳一跳等,让孩子们不由自主的和小蛇成为亲切的朋友;这种心情与情感的吸引与融通,充分满意了幼儿心理进展的需要及语言表现的欲望。
3、活动细节的精致设计:
1、教具选择来源于生活:我上课的道具是来源于生活中常见的不经意的一些小物品:围裙,袜子。“屈.教师.教.案网出处“一条围裙稍加装饰就是一片草地,一个小口袋就是小蛇的家,袜子套在手上,神形活现的小蛇砰然出洞,这些教具简洁新奇,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具量大,繁琐的缺点,变繁为简而又布满无尽的情趣。
2、将身体作为一个支架,围裙穿在身上,把物品粘在围裙里面,全部的物件通过粘帖瞬间跃于眼前,过程奇妙而幽默,当每一件物体从我身上变出来时,孩子们的眼神是那么的惊异和惊喜,被我和道具深深吸引了。
3、创编环节:幼儿创编遵循其思维开阔进展的科学原则,从有形的蔬菜园到无形的超市,层层推开幼儿思维创想的空间,为其更宽阔的后期创想活动打下坚实的根底。
总之,这节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是欢乐,在孩子的欢乐学习中,我也倍感欢乐和幸福!
9、小班主题好饿的小蛇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感受、理解小蛇吃各种水果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学习用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与外形,愿意表述自己的观看、猜想与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滑稽的气氛,初步体验趣味阅读的欢乐。
4、运用已有生活阅历,依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想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育孩子认真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用长袜子制作成的小蛇一只(也可以用图片代替)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好饿的小蛇》。
1、教师:看,今日我们班来了一条小蛇,它出来漫步,可是现在它觉得好饿好饿啊。这条好饿的小蛇来到了树林查找食物,小朋友们猜猜看,好饿的小蛇会找到什么好吃的?
2、小朋友们真棒,现在一起来看看好饿的小蛇究竟找到了什么好吃的吧!
二、观赏PPT课件,熟识故事趣味内容。
1、观看PPT图片3~图片4。
①PPT图片1:哎呀!小蛇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小蛇吃了什么呀?
②PPT图片1:丰富幼儿对苹果的认知阅历。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苹果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依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进展自由叙述。)教师帮忙幼儿归纳:苹果是红红的、圆圆的、吃起来甜甜的、脆脆的。
③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苹果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苹果吞(念这个字的时候,略慢、强调一下,并理解吞的意思)到肚子里去了。
通过提问、仿照,幼儿集体学说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鼓舞幼儿张开大嘴巴,把嘴巴张得圆圆、大大的,仿照小蛇“吞“苹果的动作。
2、观看PPT图片5~图片6。
①PPT图片3:其次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漫步了,它扭呀扭呀,看看小蛇变成什么样了,你能猜出它吃了什么呢?
②PPT图片4:丰富幼儿对香蕉的认知阅历。
师:哪个宝宝告知我,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幼儿依据看到的图片及自己的生活阅历进展自由叙述。)教师帮忙幼儿归纳:香蕉是黄黄的、弯弯的、吃起来甜甜的、软软的。
③请幼儿仿照小蛇吃香蕉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香蕉吞下去了……通过提问、仿照,幼儿集体复习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鼓舞幼儿想想香蕉是长长的,所以要把嘴巴张圆圆的(如小鱼吸水泡的样子),把长长的香蕉渐渐吞进小蛇的肚子里。
3、观看PPT图片7~图片8。
①PPT图片7:第三天,好饿好饿的小蛇又出去漫步了,这一次,小蛇找到了一串葡萄,小朋友猜猜看,小蛇吃下葡萄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②PPT图片8:丰富幼儿对葡萄的认知阅历。
师:我们宝宝都吃过葡萄,谁来告知我,你吃过什么样的葡萄呢?
教师帮忙幼儿归纳:是圆圆的。有些葡萄是紫紫的,圆圆的葡萄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③请幼儿仿照小蛇吃葡萄的体态动作。
教师语言指导:小蛇吃葡萄的时候,由于葡萄一个一个许多,小蛇的嘴巴要不停地张开、吞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都吞到肚子里。
鼓舞幼儿迁移前面阅历,集体说出短句:啊呜--咕嘟,啊,真好吃。
教师动作指导:教师带着宝宝一起,一手仿照拎着一大串葡萄,仰着脑袋,张大嘴巴,“啊…呜“一口,“咕嘟“一下,“啊…呜“一口,“咕嘟“一下……,鼓舞宝宝学着“蛇妈妈“的样子吞葡萄,把葡萄一个一个全都吃到小肚皮里,吃完还可以用手抹抹嘴巴,表示“真好吃“的样子,增加情节表演的趣味性。
4、观看PPT图片9~图片10。(教师重点引导,鼓舞宝宝夸大表现。)①PPT图片7:你们瞧!小蛇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小蛇究竟吃了什么东西才会变成这样的呀?(教师重点引导宝宝认真观看画面上的小蛇,找一找小蛇的头到哪里去了?小蛇的尾巴?小蛇怎么变成小树的样子了呢?)②PPT图片8:呦,好饿好饿的小蛇,怎么把小树也吃下去了呀?师:小蛇真淘气。教师觉得很惊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周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某通信公司产品策略概述
-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实务培训课程
- 水源热泵空调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 学前儿童发展 课件 第9章 学前儿童人格的发展
- AutoCad教程总结模版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北石家庄石门实验学校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北京十一学校数学八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概念第一册L121-130短语总结模版
- 心功能不全试题库及答案
- DL-T5159-2012电力工程物探技术规程
-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北师大版选拔卷
- MOOC 信号与系统-西安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1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新课标卷1(附答案)
- 室上性心动过速护理
- 《电动汽车充电站设施与服务分级评价规范》
- MOOC 生物化学-代谢与营养-南京医科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522英语国家概况答案及评分参考
- 施工安全的协议书4篇
- (正式版)SHT 3225-2024 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完整性等级设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