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NUMPAGES17《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要精心保护这人类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朴实流畅,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又饱含着深情。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为后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从内容上看,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二三年级同类主题单元的延续和发展。二年级上册“保护环境”主题单元,写的是与儿童生活直接相关的环境保护,如《红领巾真好》《清澈的湖水》。三年级下册“爱护周围的环境”主题单元,把视角扩大到社会,关注更大范围的环境保护,如《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次六年级上册的“珍爱我们的家园”主题单元,更是放眼全球,关注人类未来,提升对人和环境的认识:“只有一个地球”,“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属于地球”。从语言学习的价值上看,这个单元同样也是二四年级主题单元的延续和发展。二年级下册“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主题单元的训练点是“能边读边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主题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本组课文,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五上册说明文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课文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本单元的读写训练点是“把握说明文的主要内容,联系实际。”即训练学生在阅读说明文时要能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将是小学阶段最后一次集中学习说明性科普文章的单元,既可以作为对学生学习科普说明文成效的检测,又可以作为小学阶段科普说明文学习的一个小结或提升。【学情分析】

学生知道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道理,但对地球面临的危险和“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感受还不深,还没有认识到保护地球的迫切性。字词教学方面,学生已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个别难读、难写的字词仍容易出错,需提醒注意。学生在四、五年级就学过科普文的几种常用的说明方法,在本课教学中虽不作为重点,但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复习,并渗透在后面各段的教学中。学生一般能基本读懂说明文的主要内容,但抓住要点概括说明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在五上学习说明文单元时,就要求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同时通过朗读,体会句子中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学习本课,要求学生把握主要内容,读有关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师生接触不到一周,彼此还缺少默契。班级学生上课参与不够积极,阅读理解和口头、书面表达水平相对较弱。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设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晶莹、滥用、威胁”等词语,正确书写“恩赐、枯竭”;梳理说明文的脉络,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抓住“枯竭”、“本来”等关键词,运用联系上下文、背景知识等方法,读懂“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

领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尝试写一写地球资源的有限;凭借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保护地球的紧迫性。【教学重点】1.

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2.

利用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阅读课文和相关资料,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难点】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章中语言的准确,严谨。【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打印作业纸、补充阅读材料

学生:课前查阅关于地球的资料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11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滥用、枯竭、威胁、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并理解词语含义。2.

梳理说明文的脉络,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举例说说课文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

从宇航员的介绍中理解地球的美丽与可爱,体会作者对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的无限热爱。【预设教学流程】一、检查预习成果

1.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小品文,题目是……(齐读)2.

我知道你们都进行预习了,看看课文中的这些新词,你能不能自己小声地读一读。(出示课件)还想看看大家预习的成果,拿出作业纸,快速完成1-2题。3.

检查自学情况,完成作业单1—2题。作业题:①看拼音写词语

ēn

jié(

)②“枯”和“竭”的意思一样。这篇课文的新词里,还有像这样由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4.作业交流:我们来看看自己做得怎么样。①校对,有错订正——一个偏旁之差,意思发生了什么改变?——师:虽然已经六年级了,但在字词学习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关注偏旁和读音。②“枯”和“竭”的意思一样,刚才我们读的新词里,还有像这样由意思一样的字组成的词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出示所有新词语)威胁、破碎、目睹、交错——一生领读。过渡:师:预习得不错!“枯竭”的意思是(全没有了)。“资源枯竭”就是指(资源全用光了)。课文那些部分内容是说地球资源快要枯竭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如果请你给这两个自然段写个小标题,你会怎么写?默读一下,在旁边写一写。板演。哪些同学跟他差不多?你们是从课文什么地方找到依据的?三四两个自然段的前面讲了什么?后面讲了什么?你能不能也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一下,就写在练习纸第三题的第一列上。2.

教师随机批改一些同学的小标题,请几个学生写到黑板上。提醒动作快的同学,可以看看贴在黑板上的小标题,如果觉得自己概括的小标题更好,你也可以写到黑板上。3.

同学们来评一评,你认为这些小标题概括得怎么样?(抓住语言简洁、意思准确两方面作重点讲评,最后可提一下字数能对称更好。)4.

修改自己的小标题。——教师再批改一组,展示一个学生的作业。5.

这些小标题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什么作用?小结:说明性的文章,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比较方便、完整,语言也不会太啰嗦。6.

你能借助小标题,完整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交流。三、细读精思,重点感悟1.

布置自学: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采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方法?(生答)请同学们找找看,这篇课文里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一边默读,一边在句子的旁边做上记号。2.

自学后交流感悟重点一:地球的美丽壮观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1)我们先来看这段文字,出示:交流自己找到的说明方法——板书:打比方指名一生读,齐读。(2)想看看宇航员遨游太空时看到的地球吗?播放视频。(3)如果现在再请你来读刚才这段文字,你会怎么读?请你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4)小结。过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文章中哪里还有?感悟重点二:地球的渺小出示: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灿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1)生读,谈感受。——这样的打比方,是想告诉我们什么?(2)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3)除此之外,作者还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向我们说明地球的渺小?找到句子,读给大家听。

*在列数字的同时,还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与钱江新城国际会议中心的大小作比较,初步体会其辩证思维方法。其实这个地球是挺大的,为什么作者说地球是渺小的?(生答)作者在一二自然段用了这么多的说明方法,向我们说明地球很美丽、又渺小,他的用意是什么?(生答)连起来读读一二自然段。感悟重点三:地球的资源有限过渡:在下面两个自然段中,作者笔锋一转,马上就写到了地球上资源有限。(1)这一部分内容要请大家自学,老师提供两道题目,请你先看一看这两道题,看明白了就可以开始了。课件出示:①这一部分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②请将“本来”一词圈出来,读一读有这个词的句子,小组讨论:“本来”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又是什么?(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预设:第一题:分小组汇报

板书:举例子,体会举例子的好处。(交流:你发现作者采用了什么方法写地球自然资源的有限?)根据你的了解,地球上还有哪些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么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为什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只写了矿产资源,其他都不写呢?(生答)(最有代表性、跟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快要枯竭了……)都写可不可以?如果都写上去,课文的第三段就会好长好长。作者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语言不要太啰嗦。第二题:1.有“本来”一词的这句话你有没有找到?出示,谁来读这句话。2.“本来”:——(“本来”这个词什么意思?)人类所需要的这些自然资源,原先是……(读这句话)你知道现在人类是怎么利用矿物资源的?(就像我们第四自然段说到的,不需要用而滥用)(贪图一时的方便,不考虑长远利益。——在这方面你还有哪些了解?——陈老师在课前也找了资料,发现网上这样的图片真的很多。出示人类破坏环境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看了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和文字,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如果人类不随意毁坏、不滥用化学品,那地球上的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出示句子朗诵。——可现在,我们只能说“本来”……,作者想借“本来”这个词,表达怎样的意思呢?怪不得宇航员要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小结存疑: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四、布置作业,课后拓展:A

自主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关注“蔼”与“胁”的字形。B在作业纸的表格中摘抄表现地球美丽可爱的句子,可以试着背一背。*C.搜集人类在保护地球方面所做的努力。板书设计:学生的板演

课文前两部分出现的说明方法

抓住主问题,让课堂更有整体感

——《只有一个地球》教后反思《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打头课文,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课件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通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对比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学生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兴趣。教学时,我参考了郦云、王敏莉老师去年执教这一课的设计。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先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先列小标题,然后依据小标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借助表格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探究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中,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帮助学生感悟宇航员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发觉在本课教学中整体感还不够强。本文有一条明显的主线“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本文的中心句,也是课后第一题要求学生理解的。在教学中,因为与本班学生基础不到一周,出于对学生学习参与习惯的了解和担心,我的设计虽然步步稳健但缺少一根主线,没有引导学生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中心句,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文本,理解文本。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我完全可以从课后一这个主问题出发来串起整个课堂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感悟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写地球外观美丽的句子,抓住“晶莹”、“纱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