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好未来,从心理健康开始TOC\o"1-3"\h\u一、什么样的才算是心理健康 3(一)没有疾病≠健康 3(二)健康心理给你带来“神助攻” 31、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 32、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就 4(三)你的心理健康吗? 4健康心理的十大标准 4(四)心理不健康有三个层次 51、心理状态的层次 52、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63、测试你是否心理健康 7(五)你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 7二、高中生常见典型心理问题 8与自己对话 8【学习上的心理问题】 8(一)压力过大 8(二)拖延 10(三)注意力不集中 12【个性上的心理问题】 13(一)自卑 13(二)抑郁 14【行为上的心理问题】 14过分依赖手机——低头一族的异军突起 15与他人交往 15(一)高中生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 15(二)与老师的交往问题 16(三)与父母的交往问题 16(四)与同学的间隙 17三、健康心理塑造模式 19(一)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 19(二)我们为什么快乐或者不快乐? 20(三)如何调节情绪 20开场:

首先我要给大家再现几个情景,大家认真听一下,看是不是很熟悉:

第一个: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拖拖拉拉、得过且过(互动:觉得说的就是我本人的请举手示意一下)

第二个:虽然每天都待在教室里上课、做题,但是常常很迷茫:我到底是为什么而学啊?(互动:有这样的同学吗?)

第三个:一听到要考试就吃不好、睡不着、整个人处于一种十分紧张、烦躁的状态(互动:自觉举手哦~)视现场情况,穿插案例:某考生临考事件

第四个:经常嫌父母唠叨,管不住自己冲他们发脾气,最常吼出的一句话是:“你烦不烦啊”,经常吼完就后悔了,但是下次忍不住还会这么来。(互动:这个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看来“中招”的人不少,其实出现这些问题很正常。

因为事实上,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压力过大、拖延症、考试综合征、假日综合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等等,各种琐碎的心理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经常有人调侃: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精神多了。但事实上,有心理问题跟有精神病是两码事,真正有精神病的并不知道自己有精神病。

你还“清醒着”,说明你的“病”不是病——此病乃心理“病”。有“病”咱们就要治。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心理病不是病”。今天我们就是跟同学们进行交流,帮助大家发现自身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帮同学们消除心理上的障碍,轻装上阵,顺利度过高中这段关键的时期,迎接高考的挑战。一、什么样的才算是心理健康(一)没有疾病≠健康(根据现场同学回答的情况)在大多数人眼里,没病似乎就是健康。其实这是不准确的,没病并不等于健康。那么什么样的才算心理健康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短片。

【播放《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动画视频】

一则短视频生动地告诉:心理健康也是人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这里,那我们就来刷新一下对健康的认识。关于“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是这么定义健康的:

“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地指身体没有疾病。”

其中,身体机能的良好属于生理健康,而后两者则常常属于心理健康范畴,只是人们通常会忽略后者。

【过渡:那么,经常被人无视、存在感可以说非常低的心理健康,我们为什么要重新提起它呢,这是因为它有着神奇的“功效”】

(二)健康心理给你带来“神助攻”

1、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

研究表明:你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越好。在学习活动中,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干;非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肯不肯干;做得好不好则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而后者,就常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概率统计,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大都是应届生(引出心理健康问题)案例:高中室友的故事三个室友考上了武汉大学,但他们的目标是北大,所以又复读了两年。其实他们的成绩水平是可以上北大的,但是由于心理素质不好,而没有考上。因为他们每次面临考试时,就高度紧张。2、心理健康与人生成就

(1)快乐的人眼界更开阔、思维更灵活;

(2)快乐的人工作效率更高、收入更高;

(3)快乐的人抗压能力更强,更少请病假;

(4)快乐的人更长寿。(举例:重庆人的年轻、长寿秘诀之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身体更好,由于他有比较完善的情绪调节机制,他的工作效率与眼界也比他人更开阔。

【过渡:既然心理健康这么重要,那么,你的心理健康吗?让我们先看下这个案例】(三)你的心理健康吗?案例:谁的心理更健康?

老王中了500万彩票,开心得手舞足蹈。但是老王媳妇儿却想着:别人知道我有钱了就会来借,于是开始担心如何应付前来借钱的人,反而变得愁眉苦脸。后来老王媳妇儿愁苦到生病,老王担心媳妇儿的病情,于是整天闷闷不乐借酒浇愁。

提问:在这个例子里,你们认为谁的心理更加健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看一个小短片

【播放《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视频】

对于自己心理是否健康的判断,我们常常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你心理才有问题呢,我心理素质好得很”。所谓“当局者迷”,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测量标准。从视频里说的这些,我们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有十大标准。健康心理的十大标准(1)智力正常。

(2)正确的认识自我。(3)擅长与他人相处。(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5)承担学习的责任,能够体验其中的愉悦。(6)能适当地表达情绪,该哭就哭、该笑就笑。(7)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力、性格等能够适应社会。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和性别特征。(9)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接上面的案例分析:

我们再来回到上面的案例,对照着这十大标准来看看,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

案例答案:两个人心理都不健康。老王相对来说更健康一些,因为他的想法相对协调,中500万是好事,他就开心。媳妇儿病了,就担心。当然借酒浇愁肯定也是不健康的。相反,老王媳妇儿的认知和情绪是不协调的,属于不健康的心理表现。

【过渡:我们都了解老王他媳妇儿是属于不健康的心理,那么,她这种心理不健康严重吗?她离传说中的“精神病”有多远呢?估计很多同学们没有这么个概念,那么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下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四)心理不健康有三个层次1、心理状态的层次

如图所示,心理状况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

精神分裂、神经症这些我们称之为心理不正常。所以我们要骂人是神经病,一般会说他不正常,这其实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当然,骂人是不对的……心理不正常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案例:尼采——原名: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人们常称他“疯子”,他曾自诩“我是太阳”——精神分裂症,最终因此而致生命终结。

上面这两个就是心理不正常的典型代表。当然心理正常也并不是说你的心理就是健康的,这只是意味着你还没到神经症、精神分裂这种地步而已,因为心理正常还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下面我们就来讲讲不健康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2、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从严重程度由重到轻,心理不健康分为: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一般心理问题。

(1)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

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都属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又没达到神经症那种地步。比如我们常说自己有强迫症。如果你经常在出门后就开始想有没有带钥匙、有没有锁门,并只持续一段时间,那么这不叫强迫症,强迫症是要你每天无时无刻都这样,而且持续半年以上(举例: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敲门强迫症,他每次敲门一定要敲三次)。

当然,这两种在我们一般人身上发生的比较少,出现这两种情况就应该考虑找专业人士的指导,今天就不做细讲。我们重点要讲的是一般心理问题。

(2)一般心理问题

(举例:自卑、厌学、焦虑、叛逆、网瘾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心理问题)。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觉得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这种心理问题一般持续较短,你能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会影响效率。【过渡:说了这么多心理问题估计大家听得心里有点发毛了:“我不会心理也不健康吧?”,吓得赶紧翻出讲义上面的心理健康十大标准对照下。其实除了对照上面讲到的十大标准外,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第三方的测试工具来对自己的心理做一个小测试。】

测试你是否心理健康

【现场互动心理小测试】测试:你第一眼看到的是女孩还是女巫?

现在请大家摸着良心告诉我,你现在心情是愉悦还是低落?(针对现场回答稍作评价:今天来听讲座大家心情这么低落/开心啊!)心情低落的同学请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看到的是女孩?下面我们揭晓答案测试结果是女孩:此刻的心情是平静愉悦的。是女巫:心情比较低落,有压力。

然而很多心情并不怎么愉悦的同学并没有看到女巫,可见这个所谓的心理测试不怎么靠谱。

对于网上的那些趣味心理测试,同学们抱着乐一乐的心态即可,但是有一些靠谱、实用的还是值得一测的(推荐大家课后关注“升学在线微信公众号”,回复“心理测试”来做一个自我测试,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个认识。)【过渡:知道了是不是有心理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来探索下,我们高中生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呢?】(五)你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问题?两对矛盾导致高中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一、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你的生理已经发育成熟,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了,有了异性交往、运动、学习能力等的需要,但是你们的心理却还不够成熟,比如:缺乏理智、容易冲动,所以家长也仍然把你们当成不成熟的孩子,这样的矛盾导致了很多同学的叛逆。第二、你开始有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但人际交往需要时间,这就与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产生了矛盾。

【过渡:好了,认识了什么是心理问题,我们就要来“对症下药”,聊点“干货”:作为高中生,我们常见的典型心理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应对呢?】高中生常见典型心理问题

我们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既包括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包括与别人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自身的问题就体现在学习、个性、行为各方面;我们主要的交往对象包括老师、家长、同学和异性,因此主要问题也出现在这些方面。

与自己对话

【学习上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因此学习导致的问题是高中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压力过大、拖延、注意力不集中。

(一)压力过大

1、高中生学习压力的个人因素:个人目标太高,实现难度过大。学习计划不合理;学习方法不科学,性格因素;对竞争对手的心理感知情况。案例:快慢班中的经历高中分到了快班,每天只有三点一线的生活,身边的同学整天都在学习,非常有压力……外在因素:学业任务增加,考试难度加大带来的压力;同学竞争的压力;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2、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考试前的三人:

小晨一脸轻松:下学期我降到国外读书,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成绩了!(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进步)

小华平时很努力,但是每逢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过度压力,不利于复习和考试正常发挥)

小玉喜欢迎接挑战,她有条不紊地复习,对自己充满信心。(适度压力,既重视考试,又善于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有利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适度压力(思维活跃、反应快、急中生智、适应力强、追求卓越)VS过度压力(厌学、考试焦虑)

(1)适度压力的积极意义

适度的压力能让你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反应快(例:急中生智),对人是有益的。如果完全没有压力,生活如同死水一般的纹丝不动,你永远不会想去做任何事情,你也永远不知道你还有这么大的潜力。比如:你常常会感觉到,在考场上精力更集中,表现比平时更好。还有一种说法:“deadline(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在考试来袭的紧张日子里,你效率更高,学到了更多东西,这个法则尤其被一些做事拖拖拉拉的“拖延症”患者奉为“至宝”。

(2)过度压力带来的两大问题

压力最终都会产生学习动机,对于厌学的同学来说是学习动机太弱,对于考试焦虑来说,则是学习动机不正确。厌学: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作业态度不积极,容易开小差,厌恶考试。厌学往往是主动的,是你自己不爱学习。考试焦虑:表现为一考试就紧张,考试成绩比平时差,拒绝参加考试,考前身体不适。考试焦虑往往是被动的,不想焦虑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案例:我们学校有位姓林的同学高中时就读于他们市最好的高中,她在初中曾是父母及老师心中的骄傲,升入高中后在高手如云的年级考试中,也依然能保持年级前四十名的成绩。但如此优秀的成绩却带给她极大的压力,她害怕被别人追上,放弃了许多娱乐时间,一心扑在学习上。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成绩,导致过度紧张,睡眠不好,心跳过快。一直到大学她还有这个问题……案例分析:林同学对学习成绩过分关注及对成绩不合理的理解,就自己给了自己过大的压力,导致学习活动成为负重的竞赛,因此越来越累。总结:我们需要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更有针对性地学习。要释放一部分的压力,努力在学习中获取愉悦感和成就感。格言:“如果你想走到高处,就要使用自己的两条腿!”如果你想变得更好,就要直面问题,勇敢面对压力,解决问题。

那么对于学习压力,我们该怎么办呢?

3、如何调节学习压力

(1)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要量力而行。

(2)学会有效分配时间,将学习任务按轻重缓急排个序,然后依次逐步完成,获得阶段性的成果肯定比你同时展开多份任务而又无法完成感觉要好。

(3)课余时间做适当运动,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以减压。如在学习的间隙时间可进行伸伸腰、踢踢腿、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4)遇到困扰或者情绪低落时,建议多向家人或者朋友倾诉,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也可以发泄情绪。

(5)即使再忙,也要有必要而充分的睡眠,这对松弛紧绷的神经至关重要,对于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同学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作业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大多数同学睡眠质量都很差。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应该选择多时段睡眠。对脑力劳动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6)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太大,不妨去听听音乐放松一下,转移下注意力。

(7)科学饮食。可以从日常的膳食中选取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食材。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所以学生在日常应该适当吃一些诸如草莓、洋葱头、菜花、菠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另外,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同学们学业的紧张与疲劳。

压力小测试:

你的压力是过渡还是适量呢?心理学上有一个比较专业的测量方法,叫PSTR压力测试方法,这个在升学在线的平台上也有,建议大家课后通过升学在线微信平台测试自己压力是否正常,然后对自己的状态作出对应的调整。

(二)拖延

1、拖延症的表现你有没有出现这种状况:作业也不是不想完成,但总是最后一个上交;做事也不是不干,但总是拖到最后一秒完成;明明有一堆着急的事要做,你却拿起了手机玩去了……如果你有以上情况,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拖延症。

学习上的拖延症,就是你在明明具有时间和精力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非得把一项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网络流传,拖延症最佳图解:

拖延症是很多人的通病。而且它古已有之,如我国古代也有一首著名的描述拖延症的诗歌——《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看来古代人也被拖延症虐得不轻。

2、拖延症的危害

正常(雷厉风行、有计划有执行力、说到做到、效率高)VS拖延(拖拖拉拉、后悔、焦虑、浪费时间、效率低下)

(1)那些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一辈子都没去做——悔恨和遗憾

(2)总在deadline前冲刺,之前的时间“东搞西搞”——浪费生命

(3)你以为学习任务按时完成就是没有拖延?

那些明知有益的事情,我们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去做——背单词、阅读、归纳总结、补习薄弱科目——拖延症的本质还是:缺乏行动力!

(4)有一小部分拖延症患者享受在deadline前冲刺的刺激(难道不是在自欺欺人?),大部分人在拖延的过程中感到十分焦虑和痛苦!

(5)当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中,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

所以,我们科学对抗拖延症,首先就要知道拖延是如何产生的

3、拖延是如何产生的?(1)情绪不好,容易导致拖延;(2)对学习任务缺乏兴趣,没有积极性;(3)懒惰。单纯的因为懒,懒得去学、懒得去做;(4)害怕面对任务的失败,不敢去做,所以一拖再拖;例如:“如果我付出所有努力,结果还是不够好,我无法承受这个结局”“我的潜力很出色,如果再多给我一星期,我会做得好多了”(5)高估自我的能力,认定自己能在最后时刻完成任务。4、如何打败拖延?(四部曲)(1)计划:要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计划要具体清晰、切实可行,把时间划分节点,详细到每个节点该完成什么事情;(2)行动:将待完成事项划分归类,先做简单的、重要的,以避免止步在任务的开头;(3)奖励:在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给予自己适当的奖励;(4)信念: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坚持任务的信念。对他人公开自己的计划,这样有利于你坚定地去完成。

(三)注意力不集中

网络上有一张流传很广的图举例:数学课开小差后(动图)【对动图进行讲解】

“只是闭了一下眼,你就错过了全世界。”然后数学就挂科了……

我们平时上课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对学习的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1、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表现

(1)上课或者考试时不能专心听讲,易受环境的干扰而分心,频繁地改变注意对象;(2)做作业时不能全神贯注,常常以喝水、吃东西、找东西等理由中断;(3)走神、发呆、凝望老师,脑子里不知在想些什么。2、高中生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原因(1)个体注意品质的差异。(2)学习目的不明确。(3)对学习不感兴趣。(4)自控力差,容易受内外环境干扰引起注意力分散。(5)强迫思维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思维是青年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类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明知道没有必要想的一些念头,就是不由自主地出现在脑中,而且越想控制,念头越强烈。【注意力小测试】

3、注意力不集中的自我调节(1)明确学习任务,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2)培养学习兴趣。针对学习内容、重点,逐步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兴奋点始终集中在学习任务上;

(3)深入理解。对学习任务、内容,要自觉深入地钻进去,使思维、动作统统集中在对问题的探讨理解上。听课做到专心有一个技巧是养成提问的习惯,一边听课,一边将老师讲到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及时记录在笔记本上,这非常有助于你跟随老师的进度,防止走神。

(4)镇定情绪、排除干扰。在进入学习时,要切实镇定情绪,及时地把注意力转移到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尽量减少学习时的各种干扰,学会建立一个积极的、强大的心理屏障,把与学习无关的干扰排除在学习活动之外;(5)认识强迫思维的发生机制,减轻心理负担,顺其自然。

(6)加强意志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一门学科都感兴趣,这就要靠意志来控制。我们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来改善和提高。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少年为了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和意志力,他有意识地拿着书本到人声鼎沸的市井之中去看。

①自我提示法。找几张小卡片,在上面分别写上:“专心听讲”、“别讲话”、“不要走神”等句子,然后把它们放到你平时容易看见的地方。无论你上课听讲还是在家中温习功课,只要一看到它们,就会提醒自己“别走神!”

②抗干扰训练。挑一篇平时背熟了的课文,一边背诵一边在旁边制造干扰,干扰刺激可以是:电视、电台广播、录音机、喧哗的运动场等,然后测一下背诵的正确率。这一训练也可以换成阅读课文、阅读课外读物等,至于干扰的强度、持续时间、训练次数的安排要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个性上的心理问题】(一)自卑

1、自信VS自卑

自信的表现:活泼、坦诚、虚心、大度、轻松、开放、幽默、果断,不但自己充满生气,而且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带来一种乐观的鼓舞。

自卑的表现:不敢与同学老师交往、做事遮掩、生怕别人笑话、行为怯懦、自我封闭、敏感多疑……

2、自卑产生的原因自卑往往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而造成的。比如说,一些人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家里条件不好,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低人一等。其实,这些同学都是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

同学们你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一枚硬币,有正面有反面,你不能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况且在你看来的不好之处,可能别人还很羡慕。比如我就非常羡慕你们现在还很年轻,还有机会去奋斗、去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正确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没有优点创造优点也要去发现。你不去在意自卑,自卑根本就不会存在。

3、消除自卑的方法(1)了解自卑的症结所在,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或短处;(2)寻找自己身上的发光点,挖掘自己的潜力,有时候就是要有迷之自信。(岳云鹏的例子:“我没文化怎么了?我骄傲了吗?我自豪了吗?”有时候就是要有这种迷之自信。当然,你也不能说小岳岳没有文化都这么成功了,就开始质疑学习的意义,因为全国只有一个小岳岳,他之所以敢这么说,因为他有资本,人家相声说得好。所以你也要能挖掘自己的潜能。)(3)多寻求展示优点的机会,即寻求自己的“舞台”。有表现的机会你就上,让大家都看到你的优点,你也可以在别人的认同中获得自信。举例:近年来草根的崛起,比如王宝强、星光大道参赛选手。(二)抑郁

举例:明星(张国荣、崔永元、乔任梁等)抑郁病案例引发的社会关注

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明星患抑郁症的新闻。其实,抑郁症并不专属成年人,许多青少年也承受着抑郁的痛苦。数字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为0.4%~8.3%。其中,高中生最容易“中招”。

1、正常状态VS抑郁状态

正常状态:乐观、积极、自信、人际关系融洽、正确看待挫折

抑郁的表现: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运动延迟、似病非病、反抗父母、缺少好奇心、自杀倾向……2、产生抑郁的原因

从内因来说,你们现在正处于心理矛盾期,容易出现一些心理疑惑;外因上,你们学习压力大,容易将心理问题激化、放大。从发病“导火索”通常就是学习压力或者人际关系问题,比如,处理不好同学关系、在学校找不到快乐,与父母关系糟糕,等等。

案例:小杨同学一直是师生共同关注的优等生,但在高三前后,由于过分的焦虑,她开始心情忧郁、头昏无力、入睡困难,身体状况不佳,后诊断为抑郁症。经一段时间治疗后,有所好转。可是在毕业前,她再次坠入深渊,最终不得不放弃高考。案例分析:小杨同学性格内向,喜欢妄想、忧郁、焦虑是她产生抑郁的根源,来自高考的压力是诱因。而情绪敏感、思想和行为自闭又加重了她的忧郁。3、避免抑郁的方法(1)积极规律地生活,寻找生活学习目标;(2)寻找可靠的人际关系,寻求朋友的帮助;

(3)寻找心理宣泄的地方,创造情绪宣泄的机会;(4)如靠自己无法排解,要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咨询和治疗,切勿“讳疾忌医”。

【行为上的心理问题】过分依赖手机——低头一族的异军突起

“一离开手机就感觉不安”,“最怕的就是手机没信号、电池没电或手机不在视线范围内”,我们高中生行为上主要存在的问题主要就是过分依赖手机,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上网都不用担着被老师抓包的风险去网吧,直接一个手机装兜里就行了。虽然有的学校不让带手机,我相信很多同学回家或者放假做的最多的一个动作,就是掏出手机,低着头,这里点一下,那里戳一下。

对于同学们来说上网、玩手机最常见的大概就是网络交友、网络游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高中生上网用于社交/聊天的比例是66%,用于网络游戏的比例是34%,用于学习的比例是38%。

(1)依赖手机的原因在现实中找不到情感发泄、倾诉的出口,不愿意同父母、同学、老师交流,觉得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更能够说出内心的话,希望在虚拟世界里寻求自我认同。

(2)如何防止过度的依赖手机①自律,把握好上网时间。上课和睡觉时间不要玩,控制上网时长,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②转变消遣方式,将与网友的聊天时间多花在与同学、父母、老师的交流之上,或者在空闲时间去跑步、阅读课外书籍。回顾小结:以上这六大问题(学习压力大、拖延、注意力不集中、自卑、抑郁、过分依赖手机)都属于个人问题,而人是群体动物,不可避免要跟人打交道,一些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与他人交往(一)高中生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同学们现在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与老师的关系,与家长的关系,与同学、朋友、异性的交往,面临的问题也是与这些对象相关的。

人际交往产生问题的原因通常是:

1、自我孤立。这样的同学一般不是很自卑就是很清高。很自卑以后导致极度的自尊。往往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太好或是外表不太好。很清高带来的要不就是很孤僻,要不然就是跟谁都很好,但是没有知心朋友。这是两个极端,结果就是把自己跟其他人隔绝开来。

2、没有交往的技能。对自己的不自信,不敢与人交往,比如不敢主动与人说话;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缺少交往经验,不知如何与人友善相处。

3、缺乏自我价值观点,容易被外界潮流影响审美。

(二)与老师的交往问题

同学们肯定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你喜欢的老师和一个你不喜欢的老师,你肯定是上前者的课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写前者布置的作业更具有积极性。但是有个问题你需要认识到,老师他不可能去适应每一个同学,只能你去调整自己适应老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与老师相处?

1、与老师的交往产生问题的原因(1)老师的原因老师的能力、学识水平不够,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同;教师的行为方式不当。同学们自身的个性心理因素比如惧怕心理、戒备心理、从众心理等。案例:小学生的故事小木木(人物可变换)因为在课堂上说小话,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从而对老师产生了惧怕心理,性格也渐渐变得内向。2、怎样与老师相处?(1)主动与老师沟通。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③积极寻找与老师有效沟通的“中介”。(3)注重与老师交往的礼仪。①礼貌待师;②注意场合;③勿失分寸。(三)与父母的交往问题

网络图片:你眼中的自己VS你妈眼中的你(虽然有一定恶搞成分,但我们不可否认,我们与父母多多少少确实存在一些代沟,当然,产生代沟是有一些原因的)

1、与父母的交往产生问题的原因(1)生理和心理的差异。父母的生理和心理都已成熟,但高中生尽管日趋成长,但思维容易偏执,时而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2)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差异。父母经受过多种人生的挫折,人生经验更加丰富。(3)知识上的差异。无论父母是否接受过教育,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父母拥有的知识已经显得陈旧和过时;而高中生的知识结构却很新颖、很现代,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度高于父母。(4)思想方法的差异。父母思想倾向保守,追求稳定;而高中生思想开放,追求创新。(5)思维方式的差异。举个例子,父母更喜欢纵向比较,同过去比较;高中生却更喜欢与同时代比较。(6)行为方式上的差异。父母处事更谨慎、守准则;高中生不拘传统、追求效率。【播放泰国公益短片:女儿和妈妈吵架后离家出走】

短片点评:

陌生人的一点小恩惠就可以让你感激涕零,而对养育我们近20年的父母,我们有感激过吗?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相处。毕竟,你的眼里是整个世界,而他们的眼里世界是你。

2、如何消除与父母交往中的隔阂?(1)理解父母的“不入潮流”,最好能将你的“潮流”分享给父母,万一他也很感兴趣,那你又多了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何乐而不为;(举例:子女与父母微信表情包聊天的图)(2)对父母态度要温和,耐心沟通;

(3)沟通的结果要求同存异。不是非要争出个对错,有些东西,父母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去消化、去理解。(四)与同学的间隙1、高中生之间人际交往的类型

一般来说,高中生群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形成这些类型,来对号入座,看看你是哪一种:(1)小团体,指两三个或四五个交往甚密、义气相投的同学,且一般排斥其他同学。(2)人缘型,在班级中最受欢迎的人。(3)嫌弃型,班级中最不受欢迎的人。(4)首领,在一些活动中自然涌现出的能担负领导这些活动的同学。(5)孤独者,很少与他人来往,他人也很少与其交往的人。(6)互拒者,相互怀有敌意或歧视的同学。

我再来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当你遇到问题觉得无法解决时,会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吗?”(学生回答完后)“那么通常情况下你得到你需要的帮助了吗?”看来大家同学之间都相处得不错。来自同学、朋友的鼓励和帮助有多重要呢?可能大家都只是知道这么个正确的观念,却很少有比较直接的感受。那么,就请一群小朋友来给大家做一个演示。【播放日本小男孩跳马(视频)】(视频播放时老师可对画面进程进行相应解说)

然而除了这样正面、积极的同学友谊外,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报道。有时候两个好朋友可能就因为一点小误会,互相置气,拉不下面子道歉,最后形同陌路,好好的友谊说没就没。因为同学间关系处理不好而影响到学习的例子也有很多,相信很多同学或多或少体验过。所以,我们今天就要来聊一下与同学的相处之道。2、与同学交往的这些“套路”你要知道

(1)不能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在家里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觉得所有人都应该让着自己;在学习上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自己是班上的尖子,看不起一般的同学;在社会活动、集体活动中以自我为中心,总希望别人依照自己的“吩咐”去做。这样的交往方式最易导致孤立的局面。这样的同学应该有意识地去向他人学习。(2)友谊需要用真诚换取和维护维护友谊,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交朋友必须坚持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议,建立真正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3)尊重别人的价值观人是复杂的,各人的价值取向也会各不相同,所以很难、也没有必要千人一律。尊重对方的价值观是交友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多换位思考当观点不一致时,应想办法心平气和地向别人讲明你的想法,增进相互理解。凡事多从他人角度着想,自己有错时应主动承认、道歉,对同学的缺点也要给予宽容。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5)时刻反思自我的交往方式有的同学只跟自己喜欢的人交往,对自己看不惯的人根本不理。这样较为情绪化的交往方式很容易造成交往障碍。所以,同学们要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和不同的人多接触,多看别人的优点。

(五)与异性的交往谈到这个话题,特别是有很多老师在场,有些同学们大概会觉得这个话题太敏感了,觉得不好意思,其实没有必要。他们也都是从你们这个年纪过来的。WHO(世界卫生组织)否认早恋的定义,他们认为这是人到青春期生理完善后产生的生理需求。但是我们国家还是有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的道理,毕竟作为高中生,我们正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需要全身心地来面对。

1、早恋的原因爱慕心理:爱慕对方的容貌、能力、品行好奇心理:对异性的好奇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心理:模仿他人产生的早恋现象从众心理:迫于周围人的压力的早恋现象逆反心理:在两性关系中受到干预后产生的早恋现象

爱慕心理是由于人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无可厚非。你喜欢的是大家都喜欢的,你的审美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能从对美的向往转变为自身对美的追求会更好。例如:一个向往美的同学,可以让自己从追求人,变为追求人身上的优点。模仿心理和从众心理,是最常见的,是高中生缺乏自我价值观念的表现,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不想要的,是缺乏自我标准造成的。最容易产生这两种情况的同学一般都是平时成绩不上不下,纪律不上不下,没有自己的观点,长大后对自己的事情缺乏判断。例子:偶像剧很美好,但不是现实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青春偶像剧,里面的高中生既能谈恋爱、学习又好,还有时间到处浪,最后还考上了好大学。什么好事都被他们占尽了。但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故事很精彩,但它不是现实。现实里多的是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导致大学和恋人两样都没落着的例子,只是知道播出来你们不会爱看而已。

对异性同学产生爱慕心是很正常的,但不容置疑的是,在高中阶段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先做好该做的事,才能去做好想做的事。

在这里,我要分享一位老师的话给大家:

不用我说,你也知道,高中三年你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投资到哪里,就算你已经有十足的把握进入心仪的大学,你能确保你不会影响到对方的人生轨迹?你能确保,你给她的就是她想要的人生?爱一定要促进彼此的成长,要让彼此比想象的更优秀。如果因为你的这份“爱”,使两个人不能在合适的时间全力以赴做合适的事情,而遗憾的错过了人生应有的高度,那就是对爱的亵渎。请你收回这份假冒伪劣的爱。其实大家应该感谢高考,给你一个自我成长,自我证明的机会。从高考开始,你的人生真的开始由你做主。大学给你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你用四年的时间认清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不同的大学会带你走不同的人生之路。很多学生的人生,就是从大学开始截然不同。所以,现在再怎么努力也不为过。你还舍得将时间和精力侧漏吗?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准备,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请离爱情远点,请保持一个光棍的节操。

2、如何正确面对(1)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特点,平衡学习与爱慕之情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2)真诚与家长和老师沟通;(3)将爱慕之情转化为让自己变得优秀的动力。案例:儿子(人物身份可变换)的“转变”星星有天过来悄悄告诉我,班里有个女孩总是给他买吃的,时不时看他,觉得女孩子肯定是喜欢自己。我问他,喜不喜欢那个女同学。他说喜欢。过了两周后,我再问星星还喜不喜欢那个女孩子,他说不喜欢了,现在再看她也没有那么好看了,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优秀。所以啊,同学们在这个年纪,都是很善变的,人家今天喜欢你,可能过两天又不喜欢你了。

好了,沉重的心理问题终于分析完了,我们再来聊点快乐的话题。没有心理问题我们怎么保持快乐?有了心理问题的困扰我们怎么获取快乐呢?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塑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三、健康心理塑造模式

即塑造快乐、积极、进取的心理。用俗气一点的话说,就是使你的内心更强大。这就需要调节你的情绪。

(一)调节情绪的常见方法1、助人为乐:

在助人为乐之间感受到愉悦2、适当宣泄:

将负能量“倾泻”给别人3、转移情绪:

看书、听音乐、看电影、逛街4、释放能量:

大量运动,将能量释放5、代偿心理:

在这方面受挫,但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就。(二)我们为什么快乐或者不快乐?

快乐的人往往是按照内心的想法来行为的,快乐在于你内心的需求能够被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这五个层次必须要在前一个层次满足后,才能往上走。对于年轻人来说(16岁-26岁),最能够获得幸福感的是社交,其次是被需要。这就是大学生和高中生最容易被忽悠起来去搞政治运动的原因。所以,在进行情绪调节时,就要从社交上开始。(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