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其直接原因是()A.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B.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C.美苏争霸的战略需要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2011年7月28日,中国“蛟龙号”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以上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27日,中国“蛟龙号”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7062米。这说明()A.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B.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4.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C.无线电技术 D.电子信息技术5.1960~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由40.1∶54.6变为47.8∶49.3;日本由28.2∶71.8变为41.9∶58;西德由30.1∶65.7(1961年)变为45∶53(1975年)。这直接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A.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B.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C.对社会结构带来的影响D.召唤了知识经济的到来6.人工智能(AI)是计算机信息科学的一个分支,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力活动。人工智能的应用,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这表明信息技术()A.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B.避免了工伤事故的发生C.给从事单纯重复劳动者带来失业风险D.提升了人类的智力水平7.“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2016年3月,该程序与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下列科技进步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的是()A.蒸汽机的发明与运用 B.电气技术的发明与应用C.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D.原子能与航天技术的应用8.美国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奇幻森林》等电脑动画电影给中国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体现了信息技术与电影艺术结合的非凡效果。以下有关信息技术和电影艺术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都诞生于美国B.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C.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影片擅长以幽默的语言打动观众D.电影艺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9.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10.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这说明()A.信息化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B.信息化的出现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C.信息化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D.信息化是科技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11.王大妈要组织一个广场舞团队参加比赛,为了尽快购齐比赛服装,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网上订购好了服装,这说明推动人们生活生产方式改变的是()A.互联网的发展 B.报纸的宣传C.电视的普及 D.智能手机的普及12.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二、非选择题(共24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重只有5%~10%,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到60%~80%……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没有在发达国家出现以往的物耗和能耗大幅度同步增长的情况。1983年西方国家先后走出经济“滞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新科技的发展。材料二197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由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科技革命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2)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西方中国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1解析:选A据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结合所学可知,二战时军用技术在二战后迅速转为民用,促进了新科技革命的产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A项正确,排除D项;战后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是新科技革命的动力,但不是直接原因,B项错误;美苏争霸的格局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C项错误。2解析:选B材料描述的侧重点并没有体现“双刃剑”的意思,故A项错误;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用于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战争胜负”的信息,故C项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故D项错误。3解析:选A中国“蛟龙号”两次刷新“中国深度”,实际上不仅仅是科技的进步,这也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展示,故选A项;B项不符合史实,C项说法绝对,均排除;单凭中国“蛟龙号”这一方面的成就无法得出D项结论。4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无线电技术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三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5解析:选C20世纪六七十年代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百分比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直接”体现的是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项正确,B项错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故A项错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是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而形成的,故D项错误。6解析:选A依据材料“让机器代替人类进行单纯重复的工作或危险和劳动条件恶劣的工作,既能减轻劳动强度,又能避免工伤事故”,可见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故A项正确;B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人工智能能辅助人类劳动,但不能提升人类的智力水平,故D项错误。7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C项正确。8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电影艺术诞生于法国,故A项错误;由材料电脑动画电影的发展可知,电脑动画发展证明,人工智能可部分取代人类的创作劳动,故B项正确;卓别林是默片喜剧大师,擅长用表情和动作打动观众,故C项错误;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互联网技术,故D项错误。9解析:选C材料信息“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反映了互联网信息传播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故C项正确;A项只反映迅速传播信息,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排除B项;D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10解析:选C根据材料“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迈进”可知信息化推动了人类社会全方位的进步,C项正确;信息化使人类社会分工更加精细,而非分散,A项排除;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而非原因,B项排除;D项脱离材料主旨,排除。11解析:选A材料“她用了不到一小时就通过手机从网上订购好了服装”说明互联网推动了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改变,故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智能手机的普及”,排除D项。12解析:选A由材料信息“蒸汽驱动机械制造设备的出现”“第一架纺织机”“基于劳动分工的、电力驱动大规模生产的出现”“第一条生产线”“用电子和IT实现制造流程的进一步自动化”“第一个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可知,科技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技而不是科学,排除B项;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应该是越来越小,排除C项;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不能涵盖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13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信息分层归纳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各产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变化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科技发展、国家政策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缓解了经济危机。(2)变化:美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14解析:本题的关键是要就某些历史阶段进行中外对比。基于三次科技革命对中西产生的多重影响,比如科技革命始发于西方既推动了西方国家工业化,也对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及被迫近代化转型产生了直接影响。再比如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既受西方先进科技影响又在一些重大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伟大成就。故可拟定论题:科技(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在阐述环节,可以从近代以来我国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作答。答案:论题:科技(工业)革命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阐述: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风险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巧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信息处理技术员职场技能提升策略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考2025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重要论点及反论点试题及答案
- 探寻计算机二级VB考试的有效复习及试题及答案
- 认真学习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未来商业战略的持续创新试题及答案
- 全面解析法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的文化背景与试题及答案联系
- 消防工程包清工合同范本年
- 《无痛消化内镜》课件
- 卫生院三基三严培训计划
- 中央空调改造项目施工方案
- 2025年巴中发展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课题申报书: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币图像的国家形象视觉构建研究
- 年产10万吨高盐稀态发酵酱油车间设计
- 2024-2030年中国对苯二甲酸工业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 T-CBDA 70-2023 中小型体育馆室内装饰装修技术规程
- 社区食堂租赁合同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