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试题:模拟试题精编(一)_第1页
地理大试题:模拟试题精编(一)_第2页
地理大试题:模拟试题精编(一)_第3页
地理大试题:模拟试题精编(一)_第4页
地理大试题:模拟试题精编(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一)(考试用时:4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1~3题。1.此时,哈尔滨的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A.气温日较差较大 B.云量较大C.降水较多 D.气温较高3.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区是()A.呼和浩特 B.昆明C.广州 D.上海下表为我国黄淮、江汉部分地区冬小麦物候期(部分)统计表.据此完成4~5题.主产区播种期越冬期返青期成熟期黄淮地区10月上旬~10月下旬12月中旬~次年2月中旬2月下旬~3月中旬6月上旬江汉地区10月下旬~11月中旬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缓慢生长)5月下旬~6月上旬4。江汉地区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冬小麦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下降 B.热量不足C.病虫害多发 D.灌溉水源短缺5.与正常年份相比,下列天气变化最容易造成华北地区冬小麦减产的是()A.播种期短时大风 B.越冬期降雪偏多C.返青期异常干旱 D.成熟期连续晴天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6~8题。6.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根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可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8.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A.毁林开荒 B.围湖造田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增多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1题。9.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类型: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B.成因:流水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C.海拔:最高、最低、较高D.特征:山高谷深、地势平坦、地势低平10.乙、丁两地农业地域类型虽然不同,但其农业生产特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其相似点不包括()A.家庭经营 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较高 D.商品率低11.丁地地面交通建设的成本远高于乙地,主要原因不包括()A.丁地高寒缺氧 B.丁地冻土广布C.丁地生态环境脆弱 D.丁地拆迁安置费用高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是传统的农矿国,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渔业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材料二下图为秘鲁矿产、人口分布简图。(1)分析秘鲁东西部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6分)(2)简述秘鲁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粉出口国的原因.(8分)(3)我国欲加大对秘鲁矿产开发的投资力度,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8分)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灵渠位于广西桂林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凿于秦代,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盘山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岭南与中原地区间的水路交通要道.灵渠通过高度为2。24米的“人"字形滚水坝将兴安县东面的湘江上游河道—-海洋河按三七的比例分为两股,其中三分通过南渠入漓江支流,七分通过北渠归湘江,形成南渠和北渠两条相互连通的航运水道,沟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材料二下面图甲为灵渠及其附近水系图,图乙为灵渠水利工程示意图。(1)推测南渠的地势特点,并说明推测理由。(8分)(2)从图乙看,可选择在A处或B处修建南渠,把湘江水系与漓江水系连接起来,为什么灵渠实际施工选择了B处而不是A处?(4分)(3)人字坝与南渠的修建已将湘江与漓江沟通起来,为什么还要另外开凿一条北渠作为航道?(4分)(4)近代以来,灵渠的航运地位已经显著下降,而其灌溉作用却明显增大,试分析其原因.(8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3.(10分)【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舜王坪是山西省历山自然保护区的主峰,其草甸是华北最高的亚高山草甸,有“山西的神农架”“华北九寨沟”之称。山间泉水流淌,当游人乘车沿环山公路上到山顶时,在万仞高山之上,竟然出现一片意想不到的大草甸,人称“舜王坪".舜王坪有5400余亩草地,绿草如茵,每年4~11月适宜游玩。据调查,舜王坪的客源主要来自山西、陕西和河南。下图为舜王坪位置简图.分析山西舜王坪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并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44.(10分)【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材料一雪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岩羊、北山羊、盘羊等高原食草动物为食,处于高原生态食物链的顶端,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食肉动物。它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毛皮珍贵,人工繁殖极其困难。目前,雪豹的数量正急剧减少。材料二长江源头附近的烟瘴挂峡谷内沟壑纵横,人迹罕至,降水汇集,草甸灌丛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是雪豹的主要聚集区之一.目前,当地政府计划在该峡谷建设一个水电站。下面图甲示意烟瘴挂峡谷的位置,图乙为电站建成前后的水位及峡谷的淹没范围图。(1)雪豹数量急剧减少的可能原因有哪些?(6分)(2)建水电站对雪豹的保护有何不利影响?(4分)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编(一)1.C由图可知,此时哈尔滨位于低压中心的南侧,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其位于北半球,风向应向右偏,所以哈尔滨的风向是西南风。2.A图中乙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甲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云量较少,降水较少,气温日较差较大。因为甲地是高压中心,所以气温可能较低。3.B由图可知,呼和浩特、上海、广州位于高压脊处,多晴朗天气;而昆明受低压中心控制,多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降水。4.B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江汉地区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冬小麦处于越冬期,生长较缓慢。5.C返青期如果遇到异常干旱天气,将会影响小麦正常生长,造成小麦减产。播种期短时大风天气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越冬期降雪偏多,春季时冰雪融化,能够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小麦产量的增加.成熟期连续晴天,有利于开展农田管理工作,为小麦创造良好的灌浆条件,使小麦颗粒饱满,产量增加.6.A根据图例,比较四处1880~1945年的沙洲0米线位置可知,①处看不到1945年的沙洲0米线,说明此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②③④三处1945年沙洲0米7.D根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可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扩大,河口变窄,河道可能变深;沙洲向海洋推进,说明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始终比南航道差;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从而使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扩大.8.C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流含沙量减小,河流输沙量减小.9.D甲地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的作用,地壳抬升,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山高谷深的大峡谷;乙地位于恒河中游,地形为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海拔最低,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地势低平的三角洲。10.B乙、丁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河谷农业,都是家庭经营,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不高.乙地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力较多,精耕细作,单产较高;丁地由于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单产较高.乙地农业生产需要灌溉,水利工程量较大;丁地以种植小麦、青稞为主,属于旱作农业,水利工程量较小。11.D丁地位于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造成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乙地位于恒河平原,人口较丁地稠密,地面交通建设需要拆迁,安置的费用比丁地高,但总体上交通建设成本比丁地低。3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区域资源开发等知识.第(1)题,人口分布特点读图即可得出,原因从交通、资源、气候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原料、交通、劳动力、产品质量、市场等方面回答.第(3)题,本问为开放性设问.如果赞成,主要考虑秘鲁的矿产资源、劳动力成本、交通条件以及我国的政策支持等.如果不赞成,从秘鲁工业基础、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答案:(1)特点:西部人口密集,东部人口稀少.(2分)原因:秘鲁西部临海,交通便利,且资源丰富,因此人口密集;东部气候湿热,不适合居住,因此人口稀少。(4分)(2)西部沿海有秘鲁渔场,原料丰富;靠近海洋,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产品质量好;市场广阔。(8分,4点即可)(3)赞成.理由:秘鲁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秘鲁西部临海,交通便利;秘鲁劳动力成本低;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8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或不赞成.理由:秘鲁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内市场条件差;劳动力素质较低;科技水平较低.(8分,其他回答合理亦可酌情给分)]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势、水利工程建设等知识。第(1)题,地势特征可根据图中河流与山地的相对位置及河流流向进行分析。第(2)题,可从南渠与湘江的水位差、自流引水的难易、筑坝拦水的工程量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建坝拦水后的水位变化、水流速度变化、船舶航行的难易与连续性等方面来分析.第(4)题,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可从水运的缺点、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可从山区的储水条件、季风区的降水特点、农业用水需求的变化等方面来分析。答案:(1)南渠地势特点:东高西低,北高南低。(2分)理由:灵渠处于两条南北走向河道的分水岭位置,故南渠地势东高西低;又由于西侧的大溶江自北向南流,故南渠地势北高南低。(6分)(2)不选A处的原因:A处附近有越城岭,地势较高,该处湘江水位比南渠低得多,无法直接自流引水到南渠以实现湘江与漓江的水体汇合;若靠修筑大坝抬高水位,工程量大.(2分)选B处的原因:B处位于湘江上游,该处湘江与南渠的水位差小,建坝工程量小,便于通过筑坝拦水实现湘江与漓江的沟通。(2分)(3)南渠地势高,为向南渠引水而修建了人字坝,这进一步加大了大坝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使得两大水系的航运难以连通;另外开凿一条北渠,既能减小大坝附近湘江上下游的落差,起到降低水流速度、便于船只航行的目的,又能稳定水量,确保通航的连续性.(4分)(4)航运地位下降的原因:水运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泥沙淤积,使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公路速度均较快,公路的灵活性强,两者发展迅速,逐渐取代了水运。(4分)灌溉作用增大的原因:山区坡度大,地表水不易存留;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大,农业用水需求增大;地处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因而灵渠的灌溉作用明显增大。(4分,两点即可)43.解析:有利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旅游资源的独特性等方面来分析。建议主要从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有利条件:旅游资源质量优,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地处河南、山西和陕西三个人口大省交界处,游客众多.(4分)建议: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景区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规范景区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6分,3点即可)44.解析:第(1)题,可从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工程建设、偷猎等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水库水位抬高对雪豹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生存环境等的不利影响方面来分析。答案:(1)全球变暖,雪线上升,雪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