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

3.欧洲的穴兔被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由于环境适合和没有天敌,每年以112.6千米速度向北扩展,经过16年后澳洲东岸发现有穴兔,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属于()A.种群爆发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周期性波动

4.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5.下列属于r-对策生物的是()。A.老虎B.大熊猫C.猫头鹰D.蝗虫

6.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A.大气圈的上层B.全部水圈C.岩石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

7.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8.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石油C.天然气D.煤

9.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10.下列有关次级生产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级、三级消费者不能同是次级生产

B.生态学中没有三级、四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的过程

D.动物性生产都称为次级生产

11.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

A.多种生物种群B.共生生物种群C.伴生生物种群D.共建种群落

12.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3.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A.养分制约的结果B.空间制约的结果C.密度制约的结果D.人为影响的结果

14.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15.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

1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

18.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19.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20.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2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2.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23.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特点。

A.防卫反应B.补偿作用C.协同进化D.他感作用

24.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25.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26.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27.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

28.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尔明C.达尔文D.奥德姆

29.海洋中植物的分布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植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B.温度、光照C.光照、海拔D.温度、海拔

30.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二、填空题(20题)31.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______链。

3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33.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或生态要素。

34.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35.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36.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两者的差异是十分________的。

37.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38.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39.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生物的一生中所需要的生态因子是随着生物______阶段的推移而变化的。

40.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______。

41.在一定地区内,群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整个取代顺序,称为______。

42.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43.______是指生物体内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44.在年龄金字塔图形中,宽窄代表了种群数量的______。

45.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2%,草原生态系统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______。

46.植物受到动物啃食的受伤枝条,在短期内尖端木质化或整枝掉落,这是植物______的特点。

47.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______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48.体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是______的重要特点。

49.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______。

50.酸雨是指pH值低于______的降水。

三、判断题(10题)51.生物的生态位置重叠必然导致竞争。()

A.正确B.错误

52.食用菌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

A.正确B.错误

53.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54.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55.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56.进入海洋的物质可以由一些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态系统而重新回到陆地。()

A.正确B.错误

57.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58.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A.正确B.错误

59.群落中的竞争物种越多,竞争的各物种所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就越少。

A.否B.是

60.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根据全球森林植被对温度的适应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类型?

62.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63.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6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5.按照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几类?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67.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68.论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69.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0.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六、单选题(0题)71.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生态旅游D.提高木材产、蓄量

参考答案

1.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A

3.B

4.C

5.D

6.A生物圈的范围是全部水圈、岩石上层和大气圈的下层。

7.A

8.A

9.C

10.A

11.D

12.A

13.C

14.B

15.D

16.D

17.C

18.C

19.A

20.C

21.B

22.B

23.B

24.C

25.C

26.D

27.A

28.B

29.A

30.D

31.腐屑

32.气相

33.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34.定居

35.土壤肥力

36.明显

37.平衡状态

38.趋同

39.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40.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41.演替系列演替系列

42.内禀增长率

43.内环境内环境

44.大小

45.0.24

46.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47.不均匀性

48.旱生植物旱生植物

4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0.5.6

51.B

52.B

53.A

54.N

55.B

56.A

57.Y

58.A

59.Y

60.B

61.全球森林植被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硬叶林、夏绿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此外还有红树林和竹林两种特殊的森林。全球森林植被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硬叶林、夏绿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此外,还有红树林和竹林两种特殊的森林。

62.(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

63.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64.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65.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66.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物吸收CO2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状态的C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再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绿色植物也能够通过呼吸作用把产生的CO2和水排出体外返还给无机环境CO2又可以被绿色植物直接再利用。绿色植物在C循环中的作用巨大。③太阳能和化学能通过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才能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物吸收CO2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状态的C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再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绿色植物也能够通过呼吸作用把产生的CO2和水排出体外,返还给无机环境,CO2又可以被绿色植物直接再利用。绿色植物在C循环中的作用巨大。③太阳能和化学能通过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才能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67.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食物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食物链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比如在一个只有草—鹿—狼这样一个简单食物网的岛屿上,鹿一旦消失,狼就会饿死。如果除鹿以外还有其他食草动物,那么即使鹿消失,对狼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仍可以保持稳定。因此,一个生态系统越稳定,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也越复杂。

68.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再生资源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再生资源能

69.(1)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的三大功能类群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生产者是指利用太阳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植物及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的微生物等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光合生产即初级生产,提供第一性产品。太阳能和无机营养物质只有依靠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成为系统中能流和物流的主要源头。(3)消费者是指以初级生产产物为食物的大型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消费者的功能:①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②调节物种间的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③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70.(1)森林是环境的净化器;(2)森林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3)森林能够防风固沙;(4)森林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5)森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1)森林是环境的净化器;(2)森林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3)森林能够防风固沙;(4)森林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5)森林中的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轻温室效应。

71.B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A.寒温带B.热带C.亚热带D.暖温带

2.虫媒植物与其传粉昆虫的关系属于()。A.互利共生B.偏利共生C.捕食关系D.寄生关系

3.欧洲的穴兔被引入澳大利亚西南部,由于环境适合和没有天敌,每年以112.6千米速度向北扩展,经过16年后澳洲东岸发现有穴兔,从种群数量变动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属于()A.种群爆发B.生态入侵C.不规则波动D.周期性波动

4.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

5.下列属于r-对策生物的是()。A.老虎B.大熊猫C.猫头鹰D.蝗虫

6.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A.大气圈的上层B.全部水圈C.岩石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

7.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

8.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生物质能B.石油C.天然气D.煤

9.影响冬小麦春化的主导因子是()

A.光照

B.水分

C.温度

D.氧气

10.下列有关次级生产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二级、三级消费者不能同是次级生产

B.生态学中没有三级、四级生产力

C.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的过程

D.动物性生产都称为次级生产

11.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

A.多种生物种群B.共生生物种群C.伴生生物种群D.共建种群落

12.在环境条件相同时,落叶松幼龄林的净生产力比成熟林()

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13.在一定范围内按不同密度播种的三叶草,其最终产量与播种密度无关,这是()

A.养分制约的结果B.空间制约的结果C.密度制约的结果D.人为影响的结果

14.我国东部地区成为湿润森林区,主要受()

A.山风影响B.季风影响C.谷风影响D.海洋风影响

15.下列生态因子中,属于间接因子的是()。A.温度B.光照C.水分D.海拔

16.人类对作物补加能源的作用主要是()。A.改善环境B.消灭竞争者C.增加总生产量D.增加净生产量

17.下列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属于典型沉积型的是()

A.碳B.氮C.磷D.氧

18.根瘤菌和大豆的种间关系是()。A.寄生B.竞争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

19.相同的群落类型()

A.可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B.不会重复出现在相同生境中C.只能出现在同一地区D.只能出现在不同气候区

20.有关种群容量,下列说法中有误的是()

A.种群容量指的是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

B.温、光、水、养分等因子或食物、空间等资源所构成的环境决定了种群容量

C.种群数量低于环境容量时,种群数量趋向于减少

D.食性、行为、适应能力等种群的遗传特性也决定了种群容量

21.分布在寒冷地区的内温动物比生活在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大,这在生态学上称为()。A.阿伦规律B.贝格曼规律C.谢尔福德定律D.林德曼定律

22.炎热夏季的中午,玉米苗会出现暂时性萎蔫现象,关闭气孔以减少水分蒸发,玉米的这种适应是()。A.行为适应B.生理适应C.结构适应D.形态适应

23.当植物的一些组织受到损伤,自然落叶是减少植物体内液体外渗的方式。这是植物的()特点。

A.防卫反应B.补偿作用C.协同进化D.他感作用

24.引起种群数量非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

A.水因子B.光因子C.气候因子D.土壤因子

25.经验证明,要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其森林覆盖率要达到()

A.10%B.20%C.30%D.40%

26.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

27.当潮湿气团越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称为()

A.焚风效应B.山风效应C.谷风效应D.陆风效应

28.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尔明C.达尔文D.奥德姆

29.海洋中植物的分布随着海洋深度而变化,高山上植物的分布随海拔升高而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A.光照、温度B.温度、光照C.光照、海拔D.温度、海拔

30.群落演替在后期的成熟阶段()。A.总生产量大于总呼吸量B.总生产量、净生产量达到最大C.总生产量与生物量的比值最高D.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二、填空题(20题)31.大多数情况下,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大部分要进入食物链中的______链。

32.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气相型、沉积型和水循环三种类型。碳循环属于_______型。

33.自然环境中,一切直接、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环境要素,称为______或生态要素。

34.生物群落的发生一般要经历入侵、______、竞争和反应等过程。

35.土壤满足生物对水、肥、气、热要求的能力称为______。

36.营养物质循环的后期与前期相比,两者的差异是十分________的。

37.耗散结构是指在远离______下,系统可能出现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结构。

38.生态型是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反应,而生活型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_______反应。

39.生物对生态因子的需要是分阶段的,生物的一生中所需要的生态因子是随着生物______阶段的推移而变化的。

40.通过与环境交换物质和能量形成的有序系统结构叫______。

41.在一定地区内,群落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整个取代顺序,称为______。

42.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种群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增长率称为______。

43.______是指生物体内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44.在年龄金字塔图形中,宽窄代表了种群数量的______。

45.世界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22%,草原生态系统的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______。

46.植物受到动物啃食的受伤枝条,在短期内尖端木质化或整枝掉落,这是植物______的特点。

47.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___________,是群落镶嵌性的主要原因。

48.体内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叶片退化而由绿色茎代行光合作用,是______的重要特点。

49.元素和化合物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叫______。

50.酸雨是指pH值低于______的降水。

三、判断题(10题)51.生物的生态位置重叠必然导致竞争。()

A.正确B.错误

52.食用菌是属于生产者的生物。()

A.正确B.错误

53.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壤土。()

A.正确B.错误

54.与K对策生物相比,r对策生物的内禀增长率低。()

55.硫(S)属于气相型循环。

A.正确B.错误

56.进入海洋的物质可以由一些海洋生物通过食物链进入陆地生态系统而重新回到陆地。()

A.正确B.错误

57.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

58.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性范围是可变的。()

A.正确B.错误

59.群落中的竞争物种越多,竞争的各物种所占有的实际生态位就越少。

A.否B.是

60.趋同适应的结果是使同种生物形成多种生态型。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根据全球森林植被对温度的适应可以将其划分为几种类型?

62.简述农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63.简述顶级群落的特征。

64.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5.按照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几类?

五、论述题(5题)66.论述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67.论述食物链食物网结构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系。

68.论述食物链与食物网是怎样构成的。

69.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有哪三大功能类群?试论述各类群的生态功能。

70.生态环境恶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请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

六、单选题(0题)71.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出退耕还林(草)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畜牧业B.改善生态环境C.开展生态旅游D.提高木材产、蓄量

参考答案

1.D落叶阔叶林的纬度地带性分布区域是暖温带,在中纬度湿润地区,年平均气温是8~14℃。

2.A

3.B

4.C

5.D

6.A生物圈的范围是全部水圈、岩石上层和大气圈的下层。

7.A

8.A

9.C

10.A

11.D

12.A

13.C

14.B

15.D

16.D

17.C

18.C

19.A

20.C

21.B

22.B

23.B

24.C

25.C

26.D

27.A

28.B

29.A

30.D

31.腐屑

32.气相

33.生态因子生态因子

34.定居

35.土壤肥力

36.明显

37.平衡状态

38.趋同

39.生长发育生长发育

40.耗散结构耗散结构

41.演替系列演替系列

42.内禀增长率

43.内环境内环境

44.大小

45.0.24

46.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47.不均匀性

48.旱生植物旱生植物

49.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50.5.6

51.B

52.B

53.A

54.N

55.B

56.A

57.Y

58.A

59.Y

60.B

61.全球森林植被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硬叶林、夏绿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此外还有红树林和竹林两种特殊的森林。全球森林植被可以划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硬叶林、夏绿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此外,还有红树林和竹林两种特殊的森林。

62.(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1)种群比较单一;(2)系统稳定性差,比较脆弱;(3)物质流动量大;(4)抗逆能力差;(5)受人工控制、利用和改造,这是农田生态系统决定性的特征。

63.群落演替最终形成的稳定群落,称为顶级群落。顶级群落的特征为:(1)在系统内部和外部、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已达到平衡的稳定系统。(2)结构和物种组成已相对稳定。(3)有机物的年生产量与群落的消耗量和输出量之和达到平衡。(4)顶级群落若无外来干扰,可以自我延续地存在下去。

64.①种类组成。②结构特征。③动态特征。

65.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66.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物吸收CO2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状态的C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再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绿色植物也能够通过呼吸作用把产生的CO2和水排出体外返还给无机环境CO2又可以被绿色植物直接再利用。绿色植物在C循环中的作用巨大。③太阳能和化学能通过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才能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①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就是绿色植物。绿色植物也是生态系统中最积极和最稳定的因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也叫初级生产者。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把CO2和水转变成糖类,即通过光合作用把一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并利用。②绿色植物吸收CO2和水,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状态的C固定成有机分子的C,再被动物、细菌和其他异养生物所消耗。绿色植物也能够通过呼吸作用把产生的CO2和水排出体外,返还给无机环境,CO2又可以被绿色植物直接再利用。绿色植物在C循环中的作用巨大。③太阳能和化学能通过绿色植物,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唯一能源。太阳能输入生态系统后,能量才能不断地沿着生产者、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等逐级流动,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67.自然界中食物链总是相互交错而成网状结构即食物网。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