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成考专升本2023年生态学基础第一次模拟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系统功能的整合性是指()
A.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B.整体功能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C.整体功能小于各组成部分的分功能之和
D.以上三者都不是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
3.苔藓、蘑菇、白蚁、蜘蛛等均以林中枯死的朽木为生,这些生物组成了()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食物链
4.某一时刻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的总量称为()。A.周转率B.生物量C.生产量D.生产力
5.“-3/2自疏法则”描述了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A.密度效应B.产量效应C.温度效应D.边缘效应
6.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
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
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
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
7.群丛是植物的基本单位,相当于植物分类中的()。
A.种群B.群落C.物种D.生态系统
8.种群的个体数量在短期内异常迅速增长(如蝗虫大发生),这种现象称为()。A.种群平衡B.种群大爆发C.种群衰退D.周期性波动
9.光照的长短在植物的发芽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开花阶段则是必须的。这是由于()。
A.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求不同
B.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需要的多种因子
C.各因子之间的补偿作用不是经常存在的
D.由于某一因子的数量产生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的变化
10.下面关于动物婚配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单配偶制B.群婚制C.一雌多雄制D.一雄多雌制
11.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曲线是呈()
A.J型B.S型C.直线D.抛物线
12.对人来说,住址是(),职业是()。
A.生境;生境B.生境;生态位C.生态位;生境D.生态位;生态位
13.甲乙两个群落的交错区中的物种数通常()。A.少于甲的物种数B.有多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C.等于甲的物种数D.有少于乙中物种数的趋势
14.第一次把植物营养体型称为生活型的人是()
A.洪堡德B.瓦尔明C.达尔文D.奥德姆
15.下述记录有效积温的方式正确的是()
A.马铃薯1000~1600度
B.向日葵1500~2100日·度
C.玉米2即0~4000日
D.柑橘类4000~4500时·度
16.根据生态学原理,要使能量在食物链传递时损失最小,人类应采取的食物结构是()
A.喝牛奶、吃牛肉B.禽蛋C.水产D.谷物
17.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D.水能
18.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区在()
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寒温带
19.我国新疆地区瓜果较甜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B.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小C.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D.光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小
20.地衣的生活型是()。
A.内生植物B.一年生植物C.浮游植物D.高位芽植物
21.与昼夜变化相适应,动植物常常表现出节奏行为,由于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A.似昼夜节律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D.光周期
22.由染色体的变化引起生物特征改变的变化是()。
A.DNA突变B.RNA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23.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由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是()。A.前顶极B.后顶极C.分顶极D.亚顶极
24.单元顶极学说中的“顶极”是指()。A.气候顶极B.偏途顶极C.地形顶极D.土壤顶极
25.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A.石油农业B.传统农业C.生态农业D.机械农业
26.下列群落中,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A.北方针叶林B.草原C.苔原D.荒漠
27.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A.维持恒定B.产生波动C.逐级降低D.逐级升高
28.若种群的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A.增长型B.稳定型C.衰退型D.下降型
29.动物斗殴的行为属于()。A.干扰竞争B.共生C.利用竞争D.竞争排除
30.下列不属于种群的主要特性的是()
A.空间特性B.数量特性C.遗传特性D.年龄结构
二、填空题(20题)31.具低丰富度和高均匀度的群落与具高丰富度和低均匀度的群落,可能达到______的多样性指数。
32.群落中优势层的优势种起着构建群落的作用,所以常称为________。
33.在大气上空的()能吸收过滤掉紫外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34.节律变温包括昼夜变温和一年内的______两方面。
35.群落内由于环境因子水平分布的差距,形成各种不同的小型的生物组合叫__________。
36.很多鸟类的迁徙都是的变化引起的。
37.沿海“赤潮”是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主要成因是近海海水污染和______。
38.在原有生物群落被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叫__________。
39.如果我们了解某作物需要的______总量,就可以根据播种节令、苗情和当地气象预报的气温资料,估计该作物的成熟收割期,以便制定整个栽培计划。
40.某种群在一个有限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即为该环境对该种群的____________。
41.在大气上空的______能吸收过滤掉紫外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42.竞争可以分为资源利用型竞争和______两类。
43.旱生演替从裸岩开始。裸岩表现的生态环境异常恶劣:没有______,光照强,温差大,没有水分,十分干燥。
44.陆生植物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类。
45.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______生态因子。
46.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____________和人为凼于。
47.依靠风作为媒介传播花粉的植物称为______。
48.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错误批判了学者______,导致我国人口多增加了几个亿。
49.群落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等重要的建群种,这样的群落称为______。
50.苍耳的种子具有勾刺,其种子传播方式为传播。
三、判断题(10题)51.全球变暖与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无关。()
52.生物群落是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53.种群呈“s”型增长时,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1/2时,种群的密度增长越来越快。()
54.根据优势种的定义,热带稀树草原中的大树为优势种。
A.正确B.错误
55.种群是指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A.正确B.错误
56.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57.种群平衡是指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
A.否B.是
58.氟元素含量过高的地区人畜常易患“克山病”。()
59.湖水的DDT浓度为0.09mg/L,在吃鱼的水鸟体内,DDT浓度会高达98mg/L,比湖水中的DDT浓度高出一千多倍。这是生物富集放大作用的表现。()
A.正确B.错误
60.种群增长率的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A.正确B.错误
四、简答题(5题)61.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
62.简述土壤的生态学意义。
63.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64.什么是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65.减少大气中CO2增加的对策有哪些?
五、论述题(5题)66.试述土壤质地对生物的影响。
67.什么是初级生产力?论述环境条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68.论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与转化的规律。
69.论述与传统农业比较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哪些。
70.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核膜破裂和重装配的调节机制。
六、单选题(0题)71.我国内蒙古草原的优势种属于()
A.常绿乔木B.常绿灌木C.落叶乔木D.草本植物
参考答案
1.A
2.A
3.B
4.B
5.A“一3/2自疏法则”描述了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由于竞争而产生的密度效应。
6.B
7.B
8.B种群大爆发是指动物密度比平常显著增加的现象。
9.A
10.B动物的婚配制度存在单配偶制、一雌多雄制、一雄多雌制。
11.B
12.B解析:生境是指生活环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而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的时空位置,也指某种关系中的位置,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13.B
14.B
15.B
16.D
17.D
18.B
19.A
20.A
21.A
22.D
23.B超顶极也称后顶级,是在一个特定气候区域内,南于局部气候条件较差(热、干燥)而产生的稳定群落。例如,草原区内出现的荒漠植被片段。
24.A
25.C
26.C
27.D难降解的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其浓度将逐及升高,属于有毒物质的富集。
28.A
29.A竞争可分为资源利用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相互干涉性竞争如动物之间发生格斗。
30.D
31.相同相同
32.建群种
33.臭氧层臭氧层
34.季节变温季节变温
35.小群落
36.日照长度日照长度
37.富营养化
38.次生演替
39.积温
40.环境容量
41.臭氧层臭氧层
42.相互干涉型竞争相互干涉型竞争
43.土壤土壤
44.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
45.间接
46.生物因子
47.风媒植物
48.马寅初
49.共建种群落
50.沙漠和深海洋沙漠和深海洋
51.N碳循环是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机制的循环,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种自我调节机制已经受到强烈的干扰。CO2的急剧增加使全球变暖,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52.Y
53.N
54.B
55.A
56.N
57.N
58.Y
59.A
60.B
61.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一些物种侵入,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发展的变化过程,称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群落从演替初期到形成稳定的成熟群落,一般要经历先锋期、过渡期和顶级期三个阶段。
62.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1)土壤是许多生物栖居的场所;(2)土壤是生物进化的过渡环境;(3)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质和营养库;(4)土壤是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场地。
63.(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不同物种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是简单的物种集合;
(3)形成一定的群落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
(5)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6)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7)具有边界特征。
64.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①大气中的某些痕量气体具有吸收近地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称之为温室效应,具有这种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②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等,可以让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层进入地面,但对其散发的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这是自然温室效应,它为地球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可能。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的破坏等,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从而人为地导致气候变暖,即温室效应增强。
65.(1)恢复和扩大绿色植被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现有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必要时要采取退耕还林、草等强制措施来恢复原来的植被提倡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种花种草等绿化手段扩大植被面积。使绿色植物固定CO2的数量和速度大大增加;(2)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3)努力开发生物能源的利用途径和利用率实现多途径、多层次的循环使用。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实施生态农业。(1)恢复和扩大绿色植被,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现有的森林、草地和基本农田;必要时要采取退耕还林、草等强制措施来恢复原来的植被,提倡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种花种草等绿化手段,扩大植被面积。使绿色植物固定CO2的数量和速度大大增加;(2)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三废”的排放;(3)努力开发生物能源的利用途径和利用率,实现多途径、多层次的循环使用。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实施生态农业。
66.(1)砂土类土壤中以粗砂和细砂为主,土壤黏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能力差,抗旱力弱。砂质土含水少,热容量比黏质土少,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也快,昼夜温差大,对块茎、块根作物的生长有利;砂质土通气好,好气微生物活动强烈,有机质迅速分解并释放养分,使农作物早发,但有机质累积难、含量低,土壤动物也少。
(2)黏土类土壤中以粉砂和黏粒为主,结构致密,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能力较强,通气透水性差。黏质土含矿质养分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好气微生物活动受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腐殖质和黏粒结合紧密,难于分解,因而积累较多。
(3)壤土类土壤质地较均匀,是砂粒、黏粒和粉粒大致等量的混合物,物理性质良好(不太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有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土壤生物也较多。
67.(1)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生产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的总量。(2)环境条件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①光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直接影响初级生产力的高低;②水分: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水最易成为植物生产力的限制因子;③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初级生产力;④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因子,其理化性质(如温度、水分、pH、质地、结构、养分等)均影响初级生产力;
68.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命的各种表现都依赖于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与转化,没有能量流动和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能量在生态系统的流动和转化都是严格服从着热力学的两个基本定律的。(1)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指出:“在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而只能以严格当量的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对于生态系统来说也是如此。由生产者所固定的生物化学潜能,经过自身呼吸消耗,消费者的呼吸消耗等作用,大部分转变为热能的形式散
69.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技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结合起来而建立的具有高功能、高效益的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的优点如下:①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②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农业生物,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又注意保护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夏中学宁县达标名校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仿真卷:生物试题试卷(6)含解析
- 辽宁理工学院《室内陈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灌口中学2025年第二学期期中七校联考高三物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参考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影视与文学作品创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医学综合素质能力考试试卷及答案
-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市场营销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影视创作与策划职业资格考试卷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5月初三第三次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语文作文:五感法描写课件
- 2022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解析版
- 国开作业公共关系学-实训项目5:赞助活动(六选一)-赞助方案参考(含答案)2
- 老年人的饮食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饮食
- 动态血糖监测知情同意书
- 光伏发电安全预评价模版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实用文档】生产制造过程流程图
- 水利水电工程高压喷射灌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示范文本)
- 根管治疗-根管治疗的概述
- 环保知识危废固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