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物质文明-农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1页
明清物质文明-农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2页
明清物质文明-农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3页
明清物质文明-农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4页
明清物质文明-农业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的物质文明考纲考点: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繁荣。明清时期工商业的发展与市镇的兴起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及“海禁”政策。课时1一、农业经济:小农经济(一)明清时期的农耕经济发展1.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大量荒地的开垦,耕作技术的进步,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赋税制度的改革,导致明清时期人口急剧增长。2.耕地数量增加明显

14世纪末15世纪初时,耕地数量约3.7亿亩,至17世纪初增加到5亿亩,18世纪后半叶达到近9.5亿亩,300年间增加了约1.6倍。——《中国历史新编》(明清时期)在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和三年四熟制。在南方长江流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二熟制。在闽江和珠江流域气温较高的地区则出现一年三熟制。——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史》轮种、套种间种3.农业技术的提高19世纪中期,玉米、番薯仅提供人均粮食占有量43.83市斤,能够养活2473万—2798万人,至少太平天国(人口峰值)之前的人口压力(刺激人口增长)并非源自美洲作物。——李昕升《美洲作物与人口增长》4.美洲作物玉米、甘薯等推广种植;5.粮食总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宋、明、清三代全国平均亩产量(斤)估算提出者宋明清吴慧309346367徐也非110.98221.34史志宏165243.48310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范成大《吴郡志》楚固泽国,耕稼甚饶……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明]吴学俨等《地图综要》6.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7.专业化生产区域出现。材料: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10.灌溉工具——风力水车11.农业著作:徐光启《农政全书》体现了当时农业科技的水平。8.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9.租佃关系普遍.12.赋役制度:明中后期实施“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

清前期推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2018江苏卷)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耕织图》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君主的欣赏而广受重视。他们都请人再度绘制《耕织图》,将图增至46幅,耕图、织图各23幅,并都亲自配写诗词,加以推广传播。——贺耀敏《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思考:明清农业发展的影响①农业生产的发展,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