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1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2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3页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浙江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学设计象山二中冯雪莹【教学内容解析】本课选自必修五的第一板块——科学之光,在单元小结中,它强调了“热爱科学的人们不仅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享受发现与探索的无穷乐趣,更能养成科学的精神”,“对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审美的多样化的理解”。所以我把本课的讲解划分为三个板块:1.写了什么,通过对文章脉络和结构的把握,从题目入手明确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锻炼学生快速收集信息能力;2.怎么写的,通过一则案例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同时挖掘文本,研究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3.为什么写本文,通过案例和情境,体会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文章最后作者的忧虑,感悟科学家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教学目标】1.捕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对说明对象形成综合理解,并理解文章的结构。2.领会本文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理所运用的语言的特点及其效果。3.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和科学探究中的人文意识。【学生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说明文本来就枯燥,本文的对象又是离学生日常生活比较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虽然文本文字并不难,但学生研读起来不免觉得乏味。所以适当穿插案例,可以让学生的了解更直观,感悟更深刻。【教学策略分析】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总结转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长寿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我们之前学过庄子的《逍遥游》,里面有一位以长寿而为人所称道的人是谁?【明确】彭祖师:对,相传他活了八百八十岁,不过这是按当时66天为一年的纪年法算得的,如果按现在365天为一年纪年,他将近160岁,哪怕放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也是极为少见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疾病尤其是癌症一直困扰着人类。

二、整体感知其实,美国从70年代起已启动了“肿瘤计划”。但是,不惜血本的投入换来的是令人失望的结果。人们渐渐认识到,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人类疾病都与基因直接或间接相关。测出基因的碱基序列,则是基因研究的基础。这时,科学家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零敲碎打”地从人类基因组中分离和研究出几个肿瘤基因,要么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1986年3月,诺贝尔奖获得者杜伯克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测序人类基因组》的文章,这篇短文后来被称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书”。杜伯克说,正确的选择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全测序,这样大的项目也应当由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携手完成。参与这个计划的有美、英、日、法、德、中六国。师:我国是该计划的六个成员国中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这正是本文作者杨焕明博士争取而来的。杨焕明,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后为法国INSERE-CRNS马塞免疫中心博士后;1989年~199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1992年~1994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博士后。现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暨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中心主任,为争取和主持完成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定下汗马功劳。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协调人。2003年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为年度领袖人物。师:今天我们就随他走进基因世界,去领略基因世界的奥妙!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梳理文章脉络(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明确】1)(1-2)交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及其宗旨与目标。

2)(3-10)这一计划的意义(六个方面)

3)(11-18)这一计划带来的冲击。(可从文章的题目引导)2.请分析文章的结构,并谈谈这样安排的作用【明确】总分结构,先总体介绍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然后分述这一计划的重要意义条理清楚,解释严谨,一目了然,特别是对学科以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归纳总结,分纲列目更容易把握文章内容。三、文本探究3.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请下定义解释。【明确】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以测定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亿个核苷酸序列,从而奠定阐明人类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解读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揭开人体奥秘的基础为科学宗旨和具体目标的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工程。4、这个”人类基因组计划”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意义呢?先请看案例一:早在2009年1月9日,英国就诞生了一名特别的女婴,她是名副其实的首位经过基因筛选的“定制婴儿”。该位女婴的母亲表示,孩子父亲家庭3代中所有女性都患有乳腺癌,患病最早的年仅27岁,为了避免后代被乳腺癌困扰,2008年6月夫妇二人决定采取行动。英国媒体也因此将该女宝宝成为“无癌宝宝”。师:这就是该计划在医学上最直观的意义的体现,文章中也有相应的阐述,请看第8段。请自由朗读第八段并分析作者是如何阐明人类基因组计划在医学化中所体现的意义的。请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其表达效果和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明确】已经、已、近、将、有可能、肯定会、在一定程度这些词的运用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四、拓展提升5、这“无癌宝宝”无疑是该计划的成功运用,但是接下来这个案例却饱受争议。案例二:美国生殖科学家帕纳伊奥蒂夫·扎沃斯已经打破了把克隆晶胚植入人类子宫的最后禁忌。他透露,他合成了3个死人的克隆晶胚,其中包括一个死于车祸的叫卡迪的10岁孩子。小女孩曾在美国死于撞车事故,孩子的亲人悲痛不已,请他帮忙创造卡迪的生物克隆。扎沃斯从她的尸体上取到细胞,然后与取走遗传物质的母牛卵子结合创造了一个人兽晶胚模式,这些混血晶胚在试管里培育,可用来研究克隆手术。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如果克隆人被普及,你又怎么看?【明确】利:1)克隆人是人类繁衍的一种方式和权利。全世界共有7000万男子没有任何形式的生育能力。2)可以挽救濒危动物3)可用于器官移植,解决排异反应的难题,还可以减少乃至杜绝器官买卖等黑市交易现象。弊:1)生命的珍贵性将得不到尊重2)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3)会威胁基因多样性的保持4)走在路上连掉根头发丝都会担心被不法分子用于克隆6、这就是“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所以作者在文章最后发表了自己深深的忧虑,请齐读第17段,思考作者最担心什么?【明确】作者最担心信息落入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其他人类公敌手里,信息被滥用或错用。那么,请看以下情境:有记者问杨焕明:现在转基因技术用于植物可以种出抗感冒苹果、防肝炎的梨,如果用在人身上,可以创造“新人类”从事特殊服务。比如刀枪不入的机器警察、不吸氧的太空作业者、不吃不拉埋头苦干的转基因奴隶……而他们又有人的思维,会不会为了争取平等权利而最终引发战争,会有这么一天么?如果真的有,怎么办?如果你是杨焕明,请答记者问。【明确】杨焕明:那就把科学家都毁掉、把科学家都杀掉!因为他们干了坏事。我们探索自然的奥秘,是为了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使我们更平等、更健康、更幸福,使我们的人类社会更和谐。但我们也认识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好的前景,也可能带来灾难。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整个社会从心理上、伦理上、法律上都没有准备好,而某些科学家就完全是利益主义者,他要的只是推广挣钱,而不是真正考虑这些东西对人类有多少好处。如果人类都用商业的原则,这是人性的堕落,如果人类都用生物学的原则,就更是人性的堕落。师:基于这样的意识,再回头审视刚才的“克隆人”话题,你觉得是该支持呢还是反对呢?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说:“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没有理由反对科技的进步。”现在人们迫切需要做的是以严肃的科学态度理性的看待克隆人,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加快有关克隆人的立法,将其纳入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中。目前,许多国家已明确表态,支持“治疗性克隆”技术研究,希望这一技术最终能造福人类。但是,“生殖性克隆”被大多数国家所反对。师小结:据此,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们的原则和高度,也看到了科学家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