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三篇_第1页
社会调查报告三篇_第2页
社会调查报告三篇_第3页
社会调查报告三篇_第4页
社会调查报告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调查报告三篇社会调查报告篇1

年月日到月日,这一个月的时间,大学生社会调查问卷实践报告。学校组织在校的级新生参与双休日社会实践活动,接到通知,班里就开了班会,把各项活动的计划都布置好,并分成了5个小组,每小组人。我们讨论的课题是《当代〔深圳〕礼品—工艺品及家庭用品设计趋势》。而我所在的小组是“问卷组〞,但“问卷组“又是由两个小组组成的。主要负责制定与派发调查问卷,并统计好数据。组长是周映娜和叶佳欣。组员有:李薇、邵莹莹,翁雅雯、陈勃、黄淑娴、李敏英.王丹琳洪玮司徒碧婵孙雯琴林冠荣。

在确立工作分工后,我们就开始收集全部有关的资料,每个人制定出个问题作为调查问卷的问题,然后再把大家的问题都集中在一起,并商量当中最正确问题的选取。我们从两个方面去考虑这些问题的选取:第一,既要简洁明了,又要有针对性;第二,包括设计者与消费者的针对性问题。经过一番的商量。我们最终选出了10个问题。最终我们决定复印张,分给我们组的成员在月日到会展中心做问卷调查。那天会展中心会有一场关于“工艺品与家居用品〞的产品展会。

月日这一天,早上点钟我们“问卷组〞的成员。带着复印好的问卷统一从学校北们坐车去会展中心。

在车上我发觉,我们都没有关于做调查问卷此类的阅历,但大家始终是信念满满的。到了会展中心我们才发觉。原来是要售票参观的,但我们身上并没有带钱,后来派了两位同学跟展馆的负责人进行协商,但他不允许我们免费入内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我们决定直接在会展馆的各个入口处对行人们进行调查访问。看似简洁。却又很难。没有阅历的我们并不能自然地对行人进行调查,并且,不会选择性的进行调查,所以经常被拒绝。拿着厚厚的问卷,心里充满了委屈。但又期望能尽快完成任务,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鼓足士气向生疏的行人走去。渐渐的,就不觉得是多么难为情的事情,越来越自然,填写好的问卷数目也越来越多,虽然有点累,但是听到“您好,我们是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这句话的时候,他们都会自然的给我们一个微笑。当看到他们接过递过去的问卷的时候,心里真的很满足。

最终,虽然问卷还没有完成,但我们去社会实践的目的到达了。因为我们这一天的确学到了许多东西。离开会展中心的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而且越下越大,我们都没有带伞,却在努力爱护我们手上的问卷。数着今日的成果。

这次的实践中,我接触了许多不一样的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从事工艺品制作的老先生,他很仔细的做完了这份问卷,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缺乏的地方,并细致解说了。这让我认识到了我们工作中的缺乏地方,真的很感谢这位老先生。

回到学校后,我们开了一次会重新商量了这次问卷调查活动。发觉其中有许多做的不够的地方,就如之前对会展中心的状况没有仔细核实好,以致于不能入内参观调查。就问卷本身而言,一些“问题〞也存在问题。最终通过大家的商量,我们决定重新制定问卷,再做一次调查。但数目削减到份,虽然数目少了,但我们想要做到更精。

第二次的调查,我们组分散行动。当然这次没有“工艺品展〞这样的活动了,所以我们决定去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场对路人进行调查。因为是第二次。有了上一次的阅历。所以,这次的问卷调查进行得比较顺利。陆陆续续地,问卷最终都做好了。

社会调查报告篇2

孝亲,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进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妙的道德。古人还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亲敬老是各种道德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孝亲敬老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把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感恩赡养、敬重扶助,不仅作为责任和义务,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成为人类美德和亲情的需要。

XX年年不知不觉地到来了。时间过得飞速,斗转星移。我长大了很多,常常被别人误认为是大学生。爸爸常说,才把你抱在怀里,没想到这么快就长这么大了。再看爸爸,鬓角也生了很多白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岁月不饶人,今年爸爸妈妈都四十一、四十了,正是所谓中年危机的时刻,事业、生活的压力。我期望自己能够为他们减轻一些压力。也证明自己不再是智慧衣来生手、饭来张口地人。

今日,我预备自己来做一次饭。我对做饭还是颇有兴趣的一个人,曾经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呢。我妈的手艺也很好,她说没人教她,结婚后被迫自学会的。我平常也喜爱看我妈做饭,所以“看过猪跑〞,心里还是很胸有成竹的。先洗菜,这真是一道麻烦的工作。提早一个小就泡菜、去污染物。快到中午时洗菜。冬天的水真是凉到骨头了,我用一个手指拨了拨,半天没洗多少,这下算是体会到妈的麻利与奇妙了。预备好菜后,我就解冻肉。淘米、煮饭。切菜是个技术活,暑假我演习过。切肉,先剃掉肥肉、在瘦肉的横截面一片片的切,码在盘子里,整整齐齐的,真像艺术品啊。我妈最喜爱郑的胡萝卜,我抓紧切了一盘,放在饭上蒸。青椒去了蒂,斜着切。大蒜、姜、手撕白菜,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预备活动最终做完了,埋着头切菜的脖子酸得要命,但终于等到我最喜爱的部分——炒菜。

开电磁炉、放肥肉榨油、放盐,以免炸锅。八角、肉下锅。翻炒至红色退掉。酱油、姜,炒呀炒,还挺有神厨的感觉。青椒下锅,没一会儿,青椒肉丝,胜利!炒白菜就简洁多了。爸妈喜爱酸辣,我拿了一把黄色的泡椒,切碎,辣手啊,看着辣汁挤出来,舌头就条件反射的分泌口水。酸辣白菜也炒好了,不老也不青,太好了!

中午,爸妈都回来了。他们都说我炒得好,“懂事了〞“要是每天都能吃到就好了〞“厨艺得我真传〞……真是太高兴了。妈今日唠叨得仿佛也少了些。让我觉得,父母爱唠叨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许多我们不能体会到。但经过这次做饭,我也觉得十几年如一日的做饭是多么的辛苦。他们这么做,是毫无理由的。出于一份责任和关爱。有家的孩子最美好。感谢父母给我的家。

感恩,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群众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导,没有国家爱惜,没有群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永存人们心间。它,是黑暗中的火焰,给我们光明;它,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给我们滋润;它,是沙漠中的一弘泉水,给我们期盼。感恩祖国母亲,在这片黄土地上洒上了世界的颜色,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姿,灿烂辉煌。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

社会调查报告篇3

捐赠及其他公益公益行动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传统美德。公益象征的是爱心、公益与社会责任。作为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作为社会将来的中坚阶层,大学生是将来社会公益捐赠的主要群体。

他们对目前周边的公益行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如何评价呢?是什么因素影响到他们进行公益活动?又是通过哪些渠道、方式参加到公益中?为此,笔者通过对红河学院100多位各领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来了解当代社会公益观念和行为现状,并分析其缘由及提出建议,这对于促进建设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益事业,加强培育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红河学院学生对公益事业的观念行为

1.红河学院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热情度

笔者在对100位红河学院学生的调查中发觉:支持参与公益活

动的同学有90%,表示不支持参与公益活动的则有2%,表示无所谓的占8﹪。另外,在对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同学中调查得知,每周参加公益活动的占60﹪,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的占51﹪,节假日参加公益活动的占30﹪,而只要需要,任何时间都参加的占11﹪。在对表示没有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同学调查以后是否会参与公益活动的问题中发觉,43%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会主动参与,53%左右的同学表示遇到有价值的公益活动会参与,4%左右的同学表示对公益活动不感兴趣。在调查假如学校组织公益募捐活动,或者街上有公益募捐活动的问题上,有79.2%的同学表示会参加,有20.8%的同学则表示不会参加。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红河学院大学生能够主动参加公益活动,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对公益活动不热衷。但是,从关注公益活动的主动度上看,现今的红河学院大学生仍缺乏热情,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表示常常关注公益活动,主动找机会参与。这一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公益观薄弱,对公益活动的热情度缺乏。

2.红河学院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能力

笔者在对上述100位同学的调查中还发觉:红河学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调查中男生占43﹪,女生占57﹪,而且大多数女生对公益活动更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调查中根据年级来比较,大一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占4﹪,大二参加公益调查的占28﹪,大三占公益调查的41﹪,大四占公益调查27﹪。其中大部分同学参与过现场捐资和捐物活动,其数量和捐款金额只在同学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3.红河学院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渠道

调查发觉,对于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同学,有71.5%的表示曾经通过由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参与,有27.7%的通过同辈群体及其他志愿者参加活动。,有13.8%的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50%的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加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7.7%的则表示通过其他途径参与。而在对没有参与过公益活动的同学中调查得知,只有26%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会现场捐赠或者通过手机、银行、网络等方式捐款,高达90%左右的同学表示以后情愿以志愿者、义工身份参加义卖义演等公益活动,也有50%左右的同学表示情愿加入红十字会等社会公益机构。

在询问参加公益活动遇到的阻碍因素时,76.9%的同学表示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是时间因素,与个人生活或工作学习相冲突,表示主要是经济因素,参与志愿服务还要花钱的占53%,而有35.4%的同学以社会因素,多数人对志愿者有偏见为主要因素,另有6.2%的表示是外界压力造成的。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主要是捐赠和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而从大学生选择公益方式的考虑因素也看出了当今大部分大学生还是能够以接受帮助者的立场上考虑问题,选择最优公益形式帮助他人,但也仍存在不少同学是为了个人的方便或受外界影响而选择的方式,不能够做到真实帮助他人。

在调查能让大学生最便捷地参加到公益中的渠道——校内组织公益活动,发觉:22.3%的同学表示学校里常常举办公益活动,75.4%的同学表示学校有时或很少举办,而有2.3%的同学则表示学校从没举办过公益活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在提供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方面做得缺乏够,让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渠道少。

4.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认识与看法

笔者在调查中又发觉:多达38%的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的风气很一般,少部分同学,占5%认为参加公益机构活动风气很好,而16%的同学觉得不太好,认为公益机构活动风气比较好的同学只有16%,觉得风气很差的占4%。这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公益事业的风气和现状存在着不满。

问卷调查中发觉,过半同学对公众诚信度缺乏信念,对需要帮助者和主动参与公益者都产生了怀疑的心理。在对大学生对中国公益事业的进展作用的观点上41﹪的人认为有重大作用,55﹪认为有肯定作用,但大部分靠社会其他力量,4﹪的人则觉得不太清晰。在对参加公益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上当作锻炼自己,更加振奋的同学占43﹪。接受教训,继续训练的占53﹪,受到打击退出活动的占3﹪。感到委屈,再不参与活动1﹪。这说明大部分同学对社会公益事业看法很好,具有很大的热情。

二、红河学院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缘由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红河学院高校学生产生这种公益事业观念和行为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因素

〔1〕大学生的能力有限,这与家庭经济来源有肯定程度的影响。红河学院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靠家庭提供生活费的,都是消费一族,经济收入直接影响到参加公益事业的行为与观念,有稳定充裕生活费的大学生更情愿通过捐赠的方式帮助别人,因为这种方式比较方便且能给予接受者最为实际的帮助;相反,生活费来自打工兼职的大学生,相对比较少参加公益捐赠,但他们也情愿通过当志愿者等方式参加社会公益事业,为接受者提供实际的帮助。

〔2〕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了解甚小,直接影响到其参加行为与观念。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现状、参加途径等信息了解甚小,并且极少主动关怀公益事业的进展。他们通常是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公益活动才会参与,对不了解不感兴趣的则完全不理睬,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行为和观念。

2.社会影响

〔1〕参加社会公益事业渠道单一。目前社会上参加公益事业的方式比较少,只有捐款、志愿者等,无法调动公众参加到公益活动的热情。特殊是在学校的大学生,学校只是偶然有组织参加公益的活动,校内宣扬缺乏,缺少参加公益事业的渠道,难以调动大学生参加到公益活动中。

〔2〕社会的诚信度缺失。当今社会出现很多“伪〞穷人,他们本来能够自食其力,不需要帮助的,但却欺骗公众捐款,导致大学生对社会上的捐款持怀疑看法。公益透亮度不高,对捐款的使用状况、流向不明确,导致大学生对公益事业诚信度的缺失、对公信力的下降。

〔3〕公益事业进展缓慢。社会上的公益机构数量不多、质量不好,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效率低下,缺少有效的管理,导致大学生不敢投身到此类的公益事业中。

〔4〕政府重视程度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是最近十几年才进展起来的,在监管程度上存在缺乏,政府对此缺少足够的关注、宣扬。因此,关于公益事业的相关法律和制度还不完善,无法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

三、对进展红河学院高校学生公益事业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上述调查及缘由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逐步增添红河学院高校学生的公益观念意识,使大学生投身于公益事业中来:

1.学生自身角度;

大学生需要增添自身的公益意识,主动主动关怀公益事业的进展。

在校大学生的经济实力有限,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多余的经济物资收入来救援他人,但是大学生需要提升公益意识,主动主动的发掘身边可以进行的较为实际的参加公益方式,并投身其中帮助他人。

大学生进行公益的方式不止捐款一种,例如参与网上公益机构,进行义演义卖活动,加入社会志愿者团体等等,都是每个大学生可以做到的较为便捷可行的公益方式。另外,大学生作为如今中国社会上一个大开销群体,并没有想象中的贫困。大学生可以在平常生活中做到节俭,学会理财,并把其中一部分投入到帮助他人的公益事业中,信任人间真爱,以提高个人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