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 优秀奖_第1页
《诗词五首》 优秀奖_第2页
《诗词五首》 优秀奖_第3页
《诗词五首》 优秀奖_第4页
《诗词五首》 优秀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行路难》——李白《凉州词》——王翰《咏煤炭》——于谦《虞美人》——李煜《破阵子》——辛弃疾山东临朐沂山中学陈玉华宋光美262624学习目标:⒈朗读背诵古代诗词。⒉整体了解各首诗词的主要意思。⒊体会诗词所表现的情志或意趣。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五首古代诗词,感受我们的先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的魅力。学习《行路难》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天宝(742年)由友人道士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学习《行路难》作者诗风及写作背景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债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学习《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诗句分析珍羞:珍美的菜肴。羞同“馐”。直:同“值”赏析:这句诗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不仅酒具,杯盘珍贵,酒菜也很值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箸:筷子:四顾:环看四周。赏析:“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这时却“停杯投箸”不能饮,足见内心的不平静,继而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学习《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赏析:

这一句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诗人空怀一片报国之心,非但不被皇帝任用,反被“赐金还山”,此情形不也是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显示着不甘消沉之心。“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说明自己的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学习《行路难》赏析: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添了信心。“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学习《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然而当他的思绪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诗句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唱出可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赏析: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小结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古诗表现出来的曲折迭宕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学习《凉州词》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生卒年不详。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他恃才不羁,性情豪放,以豪放之情写军中生活。

写作背景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战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有一次欢聚的酒宴。偶尔有这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畅饮一醉方休的场面,实难让人想象。这首诗就是对这种生活的写照。学习《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赏析:这一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酒香四溢的宴席场景,并渲染美酒佳肴的给人的诱惑。正在大家欲饮未饮的时候,琵琶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夜光杯:传说中周穆王时西域胡人用晶莹的白玉精制而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这里泛指西域用白玉制成的酒杯。赏析:这一句像是席间的劝酒之辞,虽有几分戏谑,却也透出一种豪放、开朗、兴奋。这种视死如归的勇气和宴席上那热烈的气氛是一致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那更是一种悲壮。学习《凉州词》小结

《凉州词》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厚的边塞军营生活色彩。本诗在表达方式上是以赋的形式以了景写哀景,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但主题鲜明深刻,表现的是一种悲壮的豪迈。诗文以边塞生活为体裁,但诗人对于所要表达的观点,却是从侧面衬托显示出来。先写美酒宝杯,次写欲饮不能尽兴,由平静中一下转入紧张激昂的气氛中去了。第三、四句的潜台词,诗人以豪迈的语言表达出沉痛的心情,显示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学习《咏煤炭》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己任之志”。于谦相貌英伟,善谈吐,声音宏亮,每次奏对,极有条理,引起了明宣宗的注意。他又淳朴忠厚过人,忘身忧国,性格刚强,才思的畅通敏捷,考虑的周到仔细,一时没有人能比得上,他又看不起怯懦无能之辈,在朝中颇遭忌妒。

学习《咏煤炭》[1]混沌:指世界还没有开辟以前的状态。古人认为天地未开时“混沌如鸡子”。乌金:指煤炭。阳和:原指暖和的阳光,这里借指煤炭。意最深-有深层的情意。[2]爝火燃回一句:煤炭燃烧给人们带来温暖,就象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广大的样子。洪炉照破一句:炉火能够冲破沉沉的黑夜。[3]鼎彝:烹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元:依赖。生成力:煤炭燃烧生成的力量。铁石一句:古人以为铁石蕴藏在地下可以变成煤炭。意思是说:铁石虽然变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予人类。此句和上面一句还有另一层意思:朝廷必须依靠臣民的忠心,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为国家出力。[4]苍生-老百姓。参考注释学习《咏煤炭》古诗简析

这首咏物诗,是作者以煤炭自喻,托物明志,表现其为国为民的抱负。于写物中巧妙结合着咏怀。第一句咏煤炭点题。第二句便正面抒怀,说这里蕴藏着治国安民的阳和布泽之气。“意最深”,特别突出此重点的深意。“春浩浩”承“阳和”来,“照破夜沉沉”,对照着写,显示除旧布新的力量。古人称庙堂宰相为鼎鼐,这里说宰相的作为,有赖于其人具有生成万物的能力,仍从煤炭的作用方面比喻。“铁石”句表示坚贞不变的决心,也正是于谦人格的写照。“但愿苍生俱饱暖”,从煤炭进一步生发,即杜甫广厦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之意而扩大之。末句绾结到自已出山济世,一切艰辛在所甘心历之的本意,是说人,也切定煤炭。通篇寄托深远,而语言质朴明畅,无疑是于谦的力作。

学习《咏煤炭》

诵读《石灰吟》,体会诗人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习《咏煤炭》教师小结作业布置:1.背诵并能默写本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2.搜集李白的《将进酒》、王之涣的《出塞》诵读,并和课文的古诗进行对比阅读,并选择一句写一段赏析性的句子。第二课时

检测回顾1.小组内检查上节课学习的三首古诗。2.小组内朗读剩余的两首词。学习《虞美人》

词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因此也称曲词、曲子词、长短句。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有多种词调(词牌),各种词调规定了各种词的声韵的固定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词的基础知识学习《虞美人》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朗读感悟根据提示,小组内朗读《虞美人》,感悟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学习《虞美人》

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史称南唐后主。即位后对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则穷奢极欲。

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侯命,实已沦为阶下囚。太平兴国三年七月卒。据宋人王至《默记》,盖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所毒毙。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前期词多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题材扩大,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清新,极富艺术感染力。其中以《乌夜啼》、《虞美人》、《浪淘沙令》、《相见欢》等几首词最为流传,成为他的代表作。作者简介学习《虞美人》作品分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这就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全词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的音调和曲折回旋艺术结构,使作者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美感效应。虽然他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但这首作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学习《虞美人》重点语句分析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起首两句情景交融,不胜感慨。这两句紧扣“壮”字,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使得作者虽然罢职闲居,但目睹国事则忧心如焚,惟有以酒浇之。醉酒之时,词人

还拨亮灯火,深情地端祥着心爱的宝剑。可惜的是自己的宝剑却是没有了用场。”灯光映射下的宝剑透射出逼人的寒气。这句足见作者抗战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

“挑灯”“看剑”的举动,真切地表现了词人此时内心的郁愤。就是因为醉态,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他日夜梦萦的战场和那难以忘怀的岁月。梦回吹角连营”渲染了士气的高

涨,军心的振奋。

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部下的官兵分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出雄壮的战歌。这两句进一步渲染军中的战斗气氛,部队给养充足,官兵同甘共苦,一起分那些食烤熟的牛肉,军乐队奏响雄壮的战歌,以鼓舞斗志。我们分明看到威武如山的军营里,斧戟从立,直指苍穹;旌旗翻飞,哗哗作响;将士们铠甲发亮,一个个雄姿英发。这场面是何等壮观、热烈!

沙场秋点兵,它使人

感到这支士气高昂的队伍的赫赫军威。到了秋高马肥,正是用兵杀敌的好时节,战场上正检阅军队,准备长驱出征。

学习《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战马,手持狠有力量的弓箭,飞

驰战场,英勇杀敌。“的卢”,良马名。据《世说新语》载,刘备在襄阳遇难,的卢载他一月三丈,脱离险境。后来用“的卢”形容善战的良马。“霹雳”,比喻响

声如雷。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让我们好象看到的卢快马在飞驰电掣般前进,强弓劲矢在霹雳般震

响。一幅紧张的战斗情景便跃然纸上,爱国将士

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目前。这是壮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