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单项选择题
1.(200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良好的储油构造一般是
A.盆地B.断层C.向斜D.北斜
【答案】D
【解析】以“我国新近在冀东发现储量10亿吨的南堡油田”这一社会热点为素材,考查地
质构造的相关概念及其实践价值,即:地质构造与找油、找水的关系。储油构造一般是背
斜,储水构造一般是向斜。正确选项是D。
2.(2007年高考广东卷地理)下列选项与图3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答案】A
【解析】内力作用主要有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火山、地爱等;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
性、雌、沉积、翦成岩等,具体由风、流水、海浪、冰川、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策造
成.过程①主要翻!为在冰川、风、热喉缩的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函轿崩解为碎屑,
属于韧理风化过程;遍②主要表现为松散的碎屑物,变成沉积锄,必然要磔海运、沉
积作用才的勰.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右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
3.(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答案】A
【解析】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易形成褶皱山脉;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别主要为海龄;大
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神边界海沟;大陆板期高的生长边界主要是裂谷带.
4.(2DD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以下胭&单元中,成因与图示机理相关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日本列岛C.阿尔里斯山脉D.落基山脉
【答案】C
【解析】阿尔里斯山脉为一褶皱山脉,由亚欧板块和三创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5.(2DD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板块构造学说有助于人美距等认识
①海陆间水循环的机理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爱分布和活动规律④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太阳辐射与重力作用是水循环的基本动力;盛行风是引起海水初!模运动的主要
动力,洋流分布的规律与风耨切相关;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地壳活跃的板块边界处;矿产
资源的分布有一定的地质规律.
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6.(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
【答案】D
【解析】沉积岩是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下
形成的,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风化作用即成化石。
7.(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A.石林B.沙丘C.海蚀柱D.V型谷
【答案】B
【解析】石林位于云贵高原,属喀斯特地貌,由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形成;沙丘是风的堆
积地貌;海蚀柱是海蚀地貌;V型谷是流水的侵蚀下切形成的。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南天一
柱”照片。读图,回答第1题。
8.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答案】A
【解析】以景现图为情境,考查蟠成因与旅游知识,较易试题.蠲(从图中可以看出
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嗓度很好)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
9.(2DD9年高考广东文科基岫卷)由于河水和海水的相互顶托,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水下沙
坝”.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侵蚀作用B.堆积作用C.风化作用D.搬运作用
【答案】B
【解析】此题注意题干中在入海口形成的“水下沙坝”,沙坝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因而其
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
【考点定位】该题考彭卜力作用不同类型的区别.
10.(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D.出现侵蚀后退
【答案】D
【解析】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则在河口三角洲淤积速度减慢,泥沙堆积量减少,受海
丽潮汐的身明,会飒河口三角洲受侵蚀面积减少后选,而对地下水位和河水箭速没有
勒哨.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河融鸵的成因及其变化.
11.(2DD1年普通禹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关于陆地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不定项癖)()
A.环太平洋高山带大多是古生代形成的巨大禧皱山系
B.巴西高原是以古陆块为基的高原
C.密西西比平原和东欧平原都属于冲积平原
D.陆地上最高峰与最低洼地的海拔之差超过8848米
【答案】BD
【解析】
12.(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平原中,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
是()
A.东欧平原B.亚马孙平原
C.密西西比平原D.印度河TS河平原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平原成因关系的理解能力。明确平原成因。这四个平原
中亚马逊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印度河一恒河平原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而东欧平原
属世界上典型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
13.(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
象的解释,正确的是(不定项选择题)()
A.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B.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D.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答案】BC
【解析】地球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
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边界分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海岭处为生长边界往往形
成海洋如大西洋,而北冰洋则不属于板块张裂形成的。板块碰撞处(消亡边界)往往形成山脉、
岛弧或海沟。所以只有B、C正确。
14.(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全球地壳共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漂浮”在上地幔的软流层上
C.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
D.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答案】BD
15.(上海市普通高校2010届高三春季招生综合能力测试,12)我国首次在陆地发现的“可
燃冰”赋存于细砂岩、泥岩中,这表明陆地“可燃冰”的形成环境最可能是()
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玄武岩
【答案】B
16.(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大综广东卷(新课程))日本多地震是由于()
A.位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触带上
C.火山活动强烈
D.多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答案】B
17.(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石灰岩受岩浆烘烤变质形成
A.砂岩B.板岩C.玄武岩D.大理岩
【答案】D
【解析】根据三大岩石的转化规律,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可形成变质岩,其中,石灰岩
形成大理岩。
18.(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
A.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是化学作用的结果
C.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形成于各地带的石灰岩地区
【答案】C
【解析】喀斯特峰林、醯峰平原地荻既有流水的化学溶蚀作用,又有流水的物理冲刷作用,
它的形成条件最基本的应该具有:05灰岩地区;②降水、热量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
19.(2DD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岩石中,有可能耦翎化石的一
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岩石的分类的理解能力.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花岗岩、
玄武岩、石英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20.(2DD4年普通高等学机复李招生考试大除广东卷(着课程))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麻挤
压形成了()
A.东非痕谷B.喜马拉砌
C.大西洋D.红海
【答案】B
2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
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答案】A
【解析】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
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
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植物根茎撑大的岩石裂
缝属于生物风化作用。故A项正确。
2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
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平原B.大陆架C.黄土高原面D.沙丘
【答案】B
【解析】三江平原是由于流水沉积作用而成,高原面的沟壁则是流水侵蚀作用而成,沙丘
则是由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它们都由外力作用而成.即使用拄除法也不难解答.
(2008年高粗晾卷弼综合能力测试)谑5,回答9-11题.
囹5
23.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期睽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皿、流水作用
【答案】D
【解析】触瞟遮往往作为高考试题的情境或切入点考查地理双察或现赏能力、描述或
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评价的能力.景双图是传统地理用的最多的,
也承载着更多功能。作为高考用图,天津卷等做了有益探索。本题图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判
断出来为喀斯特地貌。调动所学知识-----其成因一一可溶性岩石和流水作用,9题正选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24.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答案】C
【解析】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和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
本图是喀斯特地貌无疑但认定是(我国)南方喀斯特还是稍有疑义。但作为选择题其选项也
有一定的指向性,故本区域为西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
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2007年,“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通过第31届世界遗产大
会的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5.与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的地区是
A.西欧平原B.湄公河三角洲
C.五大湖沿岸D.墨累一达令盆地
【答案】B
【解析】四个选项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A.西欧平原畜牧业,B.湄公河三角洲水稻
种植业,C.五大湖沿岸乳畜业,D.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显然只有B与南方农业地
域类型相近。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I(新课程))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石
油进口国,随着需求的增加,石油进口量还将继续增长。近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持续走
高。回答1〜4题。
26.图1为某地地层示意。从P点向下钻井,当钻头位于①、②、③“层”时,可能分别
探测到
P
-
.■■••••••■•…j一■••••••*•••--•>•«IM^***-............•
C力1隔水层后寻透水层
图1
A.天然气水石油
B.水石油天然气
C.石油天然气水
D.天然气石油水
【答案】D
【解析】天然气、石油、水的比重大小关系为天然气〈石油〈水,因此在地下的分布规律
为天然气、石油漂浮在地下水上方,天然气又分布于石油的上方。
27.一艘油轮从波斯湾驶往我国沿海。6月下旬经马尔代夫附近海域、马六甲海峡到新加波,
该油轮
A.先顺水航行,后逆水航行
B.桅杆的日影始终出现在南侧
C.可以不经过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间,雨少晴多
【答案】B
【解析】6月下旬(6月21—30H).太阳直射在21。、“23竺6、之间,马尔代夫、马六甲海
峡在赤道附近,桅杆日登应在南边,B项一船上的桅杆当然也是始终朝南,正确;此季
节,轮船解海区的南亚、东南亚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溶S呈醐J针方向丽],因此,轮
船是顺风、顺水航行,A错误;此时,为南亚、东南亚地区高温多雨的季节,D错误
吉隆坡为马来西亚的首都,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中北连沿海地区,是该轮船前往新加坡的必
经之地,C错误.
28.我国西气东输工程已于2004年建成通气.该工程主线的西部起点位于
A.塔里木盆地B.准噂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D-鄂尔多斯高原
【答案】A
【解析】“西气东输”有干线和坟之分,干线的西部起点位于我国南童塔里木盆地的经
济重镇库尔勒市的轮南,东承点位于上海市西部的青浦白鹤镇.柴达木盆地东普的涩北
气田是“西气东输”的重銮廉气源之一.
29.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①运输成本增加②垄断的加强
③供需关系的改变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
【答案】B
【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最近三四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
要是由供求关系的改变引起的,③正确。而垄断的加强又影响供求关系,②正确。应选B。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卷)图4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4,回答8~
10题。
甲
30.图中高速公路遂道穿过
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背斜山
【答案】D
【解析】从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越地区的岩层弯曲状况可以看出,岩层向上隆起,为背斜成
山,所以选D。
31.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A.页岩B.板岩C.石灰岩D.花岗岩
【答案】C
【解析】(石)芽、溶洞等地形为喀斯特地貌区,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受到流水侵蚀作用的结
果。
32.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D.针叶林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得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广布,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所以常见
植被类型最可能为常绿叶林。
33.(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下列地理事物中,属地质构造的是
()
A.角峰B.三角洲C.地垒D.峡湾
【答案】C
【解析】
2007年高考上海卷地理)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34.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煤是古代植物遗体的堆积层埋在地下后,经过长时期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属于
外生矿。其所在岩石为沉积岩。
35.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答案】D
【解析】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岩浆岩的一种)、砂岩为沉积岩,而石英岩则由石英砂岩或硅
质岩变质而成的变质岩。
36.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I岩浆岩I岩浆岩
jporipaiTparuxii
ABcD
【答案】c
【解析】本题的解答要抓住三大类岩石转化的关键点,即:岩浆形成的只能是岩浆岩,岩
浆岩只能由岩浆而形成。
2007年高考江苏卷地理)下图为我国江南园林小景.读图,回答5~6题。
37.图中的太湖石是由石灰岩组成,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变质作用
【答案】C
【解析】太湖石本身取自自然,其玲珑剔透独特形态的形成与喀斯特地貌的成因相同,即
石灰岩遇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对石灰岩进行溶解和冲刷形成的,故
属于流水的侵蚀作用。
38.江南园林中常用太湖石构景,形成奇峰怪石的山景。这种山景属于
A.喀斯特地貌景观B.水文地理景观图C.地质地貌景观D.人文景观
【答案】D
【解析】我国古代园林,要求再现自然,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人地和谐的效果。
再现自然,而非自然,故从旅游资源的分类来看,属于人文景观。太湖石在园林中比较常
见,属于人文景观中的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中的重要标志。
39.(2007年高考山东卷文综)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
目S3后自E3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
的结果
【答案】C
【解析】在图2中,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图上层是石灰岩为主的喀斯特i峻,中间是水平
的页岩,底部是砂岩和砂页岩.从岩层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地壳运动中经历了
沉降、上升、又沉降又上升的谑.在第一次沉降之后受内力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并上
开成陆地,在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内力
瞰科卜力作用下基本趋于平坦,随后该地区又甥?了下沉运动,在其上面沉积了页岩和
石灰岩,随后该地区又上升成陆地形成图中地貌.城为地面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魏
为地下喀斯特联中的港祠,都是含有二量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A、
B选项错误;嵋示的岩层分界面曾在上升后受过风化作用,故选项C正确;④©层弯曲现
象是受到内力作用形成的祜皱构造,故D选项错误.
(2007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图1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西北东南---►
单位:米
4000H
6―&千米流动沙半固定沙^■冲积层缪巡洪积坡
片麻岩页岩石灰岩
40.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处的古地理环境是
A.沙漠B.沼泽C.海洋D.苔原
【答案】C
【解析】本题以我国一山脉的地质剖面图为情景,考查考生区域定位和读图分析能力。由
甲处的岩石类型(石灰岩)推知形成古地理环境为海洋。
41.由图1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B.山麓气温比山顶约高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答案】C
【解析】由图中银川所在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山脉为贺兰山,东西两侧地形为宁夏平原和内
蒙古高原。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该山地东坡河流虽然落差大,但流量不大,
故选项A错;该山麓与山顶海拔分别为1500m、3500m,高差2000m,气温相差12℃,考
试选项B错;该山地以西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绿洲农业生产特色突出,选项C正确;
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与400mm等降水量线吻合,该山地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
地处我国的牧区,选项D错。
误区点析:第1题,一些考生不明白石灰岩的沉积环境,错选B(沼泽)或D(苔
原)。石灰岩为海相沉积岩,沼泽、苔原的沉积为陆相沉积。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北京卷)图1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
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42.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本地形的认识与判读。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山脊和山谷:如图所示,山谷和山脊几乎具有同样的等高线形态,因而要从
等高线的高程来区分,表示山脊的等高线是凸向山脊的低处,如图中A处.表示山谷的等
高线则凸向谷底的高处,如图中B处。
因此,由题图,可以判断出①是鞍部、②是山坡、③是山脊、④是山脊、⑤是山谷,选项D
正确。
43.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一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固结成岩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运动与循环过程,以及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
等.
【解题思路】由题意,题干上讲:该雌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这说明该地区的
花崩岩从形竭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质历史上的岩石形成,后来发生蝴球内部
物质的上升湖b岩浆上升涌出侵入翦地壳中,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即花岗岩侵入体),后
来发生地壳上升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甄外力的风化、侵蚀,然后是隆运等过程,选
项C正确.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安徽卷)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西安市隋唐时期用水充足,
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图7示意古长安(今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
置。完成25~26题.
图7
44.“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A.水平错断B.褶皱凹陷C.断裂陷落D.水平张裂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及地貌。渭河平原为断裂陷落的地堑。
45.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强,人们为了要开垦荒地,增加耕
地,大量破坏了植被,使得古长安"陆海"不复存在。
(2007年高考海南卷地理)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矮舟相占关系。回答11~12
题。
46.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l^火成岩2、沉积岩1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内力作用与岩石的形成,岩层的分布,沉积岩的分布规律,火山
岩的形成,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沉积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布,由老到新,故沉积岩
顺序为,沉积岩3、沉积岩2、沉积岩1;火成岩1侵入到沉积岩3、沉积岩2中,说明火
成岩1形成晚;火成岩2形成了火山,属喷出岩,说明沉积岩1还未形成,因此答案为D。
47.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3中
A.火成岩1为喷出岩B.火成岩2为喷出岩
C.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
【答案】B
【解析】火成岩1为侵入岩,火成岩2为喷出岩(形成了火山)。
48.(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1),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D.背斜、向斜、断层
【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岩层的弯曲情况,可知乙处是背斜,丙处是向斜,甲处岩层断裂并发生
明显的位移,即为断层,所以选B。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读图1,完成1〜2题。
49.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答案】D
【解析】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桨冷却形成的火山岩,岩
浆直接来自地幔。
5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答案】C
【解析】山体岩石是火山岩,属于岩浆岩,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在地球表层在外力
作用下可转化为沉积岩。
51.(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答案】A
【解析】弯道凹岸侵蚀而凸岸堆积;平直河道北半球右岸侵蚀而左岸堆积,南半球反之.故选
A.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图6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
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8、9题。
图6
52.图中
A.河流形成与距今2300万年前B.①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
C.②处底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③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答案】D
【解析]以地质结构示意图为情景,考查地质过程以及侬羽聚落形成的瓢(本题有人教
版痕迹),趣能力的要求是推理、判断能力.第8重崛的地质过程应该是距今110万年
前,依次形成了四个比较明显的沉积层,后来地层朝挤压上升,形成向斜构造,并伴随
噫发生,沿断裂面左角维续抬升明显,右例相对较低区域发育了河流,外力作用以下切
侵蚀为主,由于时间相对较长,形成侵蚀宽谷和阶地,在河漫滩处伴随沉积.拍于距今2300
万年岩层被侵蚀,可以判断河流形成于后,择除心根据地质过程推断,①ffl!应该为先沉积
后侵曲拄除B,磁地层由下向上明显分为三层,不可能1连续的,拄除C,根据河流流
向和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特点,D项正确.
53.该聚落
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爱河流冲积平原上
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答案】C
【解析】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阶地上,应该是外力侵蚀发生后,排除A、B;河滩地区易发
生洪涝灾害,不适宜聚落的发展,排除Do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欧洲北纬50°中部应该
为落叶阔叶林,故选C。
图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I、n、m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
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5〜6题。
右宗若臾I・.....I义旗者天
>(m]
•・・・・・
图3
54.(2009年高考江苏卷)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
【答案】D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的理解。图3中箭头①表示固结成岩,
箭头②表示沉积岩受高温熔融作用(重熔再生),箭头③表示熔岩冷却,箭头④表示熔岩在
内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箭头⑤表示变质作用,箭头⑥表示变质岩受到外力作用。作答
第5题,学生对玉石的形成了解甚少,但大理岩是典型变质岩,故据题干提示“昆仑玉与
大理石的形成过程同属“,选择及
55.(2009年高考江苏卷)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I——®B.II——(§)
c.m——⑤D.@——I
【答案】A
【解析】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的化石环境为沉积环境,通过箭头①固结成岩作用完成。
故第6题选A。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
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
答7-8题。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
到了几千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4题。
图2古海蚀地貌位置示意图
56.据图2判断,古海蚀地貌在此出现,反映了几千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C.海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难度容易。
【解题思路】据题图,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出现古海蚀地貌,说明该地的陆地部分早期
是海底,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较强,后来因地壳运动作用而相对上升所致,选项A正确。
57.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
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剖面图、比例尺等知识.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也就是我们
平常所说的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是指图上高度比冥际高度的缩小程度.即图上1厘米
代表愚高度多少米.在地形剖面图上垂直比例尺一蜥于水平比例尺.据题意,由学生
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地形起伏不明显,湖铀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当采用的方祛是
水平比例尺不变,而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选项B正确.
58.(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
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底坝前建坝后
图3
A.侵蚀一搬运作用B.搬运一堆积作用
C.风化一侵蚀作用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
【答案】B
【解析】流水的搬运作用与流速相关,三峡大坝的建设,使三峡大坝下游流速稳定,搬运能力
增强,从而减少了颗粒较小的泥沙沉积.故选B.
图4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4完成7—9题
丙丁戊
59.(2009年高考北京卷)图中
A.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戊处位于背斜谷内
【答案】D
【解析】乙处为河流入海口位置一般发育河口三角洲;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地转偏向力、河
流的凹凸有关,一般凹岸比凸岸严重;丁处位于花岗岩附近,易发生变质,石油和天然气
一般贮藏在沉积岩中;从岩层的形态来看戊处是背斜构造,顶部因受张力破碎易侵蚀,故
选D。
60.(2009年高考北京卷)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
①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②商业从业人口多
③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④人口数量大
A.①②B.①④C.②@D.③④
【答案】B
【解析】商业中心的形成要有便利的交通和大量的消费人口故选B,
61.(2009年高考北京卷)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
A.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矿产资源限制
B.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需要防范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
【答案】D
【解析】人口容量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技术、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随科技水平
的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是不断变化的;甜菜不适宜种植在热带海岛。河流入海口容出
现泥沙沉积,水位深度不够,不宜建深水港。热带海岛易出现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
灾害。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图9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
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25~26题。
时56°
11
PfekWmm)径8国m'/s)vUff..16-
—30001辜士.笠送3/
300II口雨彳
-------或由三三谣拄经六\
100-7-^1---------/、-1000黑卜三柒鑫塞要券l、
°__J___J__i111i__j__i「1
_U0.ziiziztXia三SXtmn.i..i.i
101112123456789月份.20-
图9
62.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
【答案】A
【解析]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则是河流流量爰想流速最慢的时期,从左图中径
流量各个月份的变化特点可知,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是畸能力最弱的时期.
63.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储
【答案】D
【解析】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说明降水量没有马上转化成河流的流量,即该
地区降水量被其它形式储存起来,根据右图中图例的提示,血流的中上游地区多沼泽分
布,而沼泽属于湿地,湿地具有水量的调蔗作用.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图3为一典型褶曲剖面,读图回
答9—10题。
E
田闻口第三纪岩层
图例
ZEZ侏罗纪岩层
图3
64.图示褶曲中,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
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
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
D.自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答案】D
【解析】显然,第三纪岩层较侏罗纪新,所以由图可知,岩层分布由中心向两侧由新到老。
65.图示山岭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答案】B
【解析】由上题可知为向斜,槽部岩石无变化,说明坚实抗侵蚀而没有裂隙。故为B。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卷(新课程))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
图回答7〜8题。
abcd
图4
66.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答案】C
【解析】由四幅景观图地表特征可判断a、d为石灰岩地貌,b为火山地貌,c为坚硬的花
岗岩地貌,故C选项正确。
67.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a图石灰岩地貌。地表峰林,地下溶洞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即D选项正确。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
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1趣。
图1图2
68.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位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秘
【答案】B
【解析】冰川分布在高纬度的大陆和中眸度的高1111舲上瞽.冰川作用可分为冰川侵蚀、
搬运、堆积三大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珠峰大本营位于雪线附近,其碎屑堆积物主要是
冰川从高L111舲上部搬运来的冰川堆积物.雁荡胜境中的陡崖峡谷是在流水的侵恺和风化
剥饨作用沿其断裂破群带和软性岩石不断的深切,使其强烈的剥落、崩埸形成的.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II(新课程))读图2回答3~6题。
海拔(m)
69.九州一帕劳海岭
A.位于亚欧板块上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界线
【答案】C
【解析】依据图中的维镀可以判断该地反映的是菲律宾及其以东的太平洋海底剖面地形
图.因此,图中的九州一帕劳海岭位于太平洋板块中.
70.因板用济压引发的地恚多位于图中的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附近
【答案】A
【解析】④附近是海岭,海岭是年轻的海底山脉,其岩浆活动频繁,岩浆活动也会造成地
震,但不是因为板块运动的结果;③〜④、②〜③之间为较为广阔的洋盆,并不位于板块
交界地区;©-②之间是坡度较大的班区,而且马荣火山就位于该区域附近,硼更表
现出海沟的特征,属于典型的板触动的消亡边界.
71.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A.1400B.1200c.iooo^F^D.SOO^FTK
【答案】c
【解析】太平洋的西岸,位干板块的交界地区、经纬度的提醒都能帮助作出马荣火山属于
菲律宾的正确判断.
72.马荣火山与九州一帕劳海岭的距离约
A.1400千米B.1200千米C.1000千米D.800千米
【答案】B
【解析】马荣火山与九州一帕劳海岭,经度相差10度左右,该地区靠近赤道地区一一111km/1
度经度。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旧课程))读图2和图3,图2中著名的古
代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回答5〜7题。
图2
图3
73.大理石()
A.因变质作用而形成
B.按成因属于岩浆岩
C.因外力作用而形成
D.形成于地壳硅镁层
【答案】A
【解析】大理石按成因属变质岩,故A选项正确。
74.该建筑位于图3中的()
A.①
B.②
C.③
D.@
【答案】C
【解析】此建筑为泰姬陵,位于印度新德里,即图中③处,故C选项正确。
75.图3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
A.①、②两地均为荒漠
B.②地年降水量最少
C.③地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D.④地比①地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C
【解析】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条件相比①为热带沙漠气候,②属地中海气候,③④属热带季
风气候,有明显干湿季,故C选项正确。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图2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
的地球剖面示意。读图2回答8〜9题。
亚欧大陆
图2
76.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答案】A
【解析】
77.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B.L<N<>C.L>KD.M>N
【答案】D
【解析】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
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回答1〜
4题。
78.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1中的()
A.①B.②C.③D.④
ea
3
【答案】D
【解析】
79.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B
【解析】根据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这个位置,可判断不是位于
太平洋板块的边界,所以排除A.C选项。再排除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应选择B选项。
80.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
区时约为()
A.6时B.9时C.12时D.15时
【答案】B
【解析】
81.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B.①@C.②©D.③④
【答案】C
【解析】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沿海人口密度大,缺
乏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全国卷in(新课程))2005平3月28日23时9分(东
7区区时),印度尼西亚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又相继在该岛西略
偏北100千制廊该岛正南约190千米海底发生强烈余恚,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
板块界线的地方.据此回答3—5题.
82.该8.7级地恚发生时,瞄05区)为
A.29日10时9分B,27日11时9分C.27日12时9分D.28日11时9分
【答案】D
【解析】东7区与西5区区时相差12小时,且西5区时期陈7区迟,其计算方法为:
23时9分一12小时=11时9分,而且日期不变.
83.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B.东北一西南向C南北向D.西北一东南向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两次余爱,①发生在岛阴的西略偏北100千粮底,②发生在该岛
正南约190千米海底.而且地震均发生由t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综合以上的推理,尽
管不知道该海沟的名称,也能作出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判断.
84.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D.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事业单位招聘3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劳动力中心市场有限公司招聘劳务外包人员工程岗位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川渝国际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中层管理人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天津市西青医院招聘编外派遣制2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化妆毕业论文总结
- 2025标准附期限借款合同样书
- 安向毕业论文
-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网
- 广州大学金融系毕业论文
- 2025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监察委员会招聘监察辅助人员(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齐河经济开发区马寨小区安置楼工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5月10日改)
- 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第二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教学指南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共建协议书范本
- 马凡综合征个案护理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肉豆蔻丸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药效预测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第七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