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_第1页
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_第2页
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_第3页
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_第4页
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演示文稿1当前第1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优选)肝脏弥漫性病变感染性病变诊断当前第2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病理与临床肝脏正常的脂肪含量不超过5%,肝脏的代谢和功能异常时,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积聚过多,严重时脂肪含量可达40%~50%,称为脂肪浸润。通常与糖尿病、肥胖、酗酒、营养不良等有关。脂肪浸润可为局灶性或弥漫性,程度不一,病因解除后可恢复。3当前第3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CT表现密度降低:脂肪肝的密度与脂肪积聚量成正比。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越高,CT值越低,甚至负值。正常肝的密度高于脾脏5~10Hu,如果肝脏CT值低于脾脏,即可诊断脂肪肝。4当前第4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CT表现肝内血管影变化:正常肝实质密度高于血管密度,血管呈条状、点状低密度影。肝实质密度降低接近血管密度时,血管影模糊不清。重度脂肪肝时,肝密度低于血管密度时,血管影清晰可见,类似血管增强。5当前第5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CT表现病变类型:弥漫性脂肪浸润:多见。局灶性脂肪浸润:可累及一段、一叶或多叶,也可呈单发或多发小片状分布。局灶性脂肪浸润须与肝癌等占位病变鉴别,前者低密度影分界清楚,增强扫描见低密度灶内有血管穿越,局部无肝轮廓改变,后者侵犯血管,低密度影中有血管中断及密度不均。脂肪肝中偶尔见到正常密度肝,称为肝岛,呈圆形、条形或不规形,一般小而薄,多位于胆囊附近和叶间裂附近肝段,勿误为病变。6当前第6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中度脂肪肝7当前第7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8当前第8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局灶性脂肪浸润9当前第9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脏脂肪浸润10当前第10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脂肪肝伴正常肝岛11当前第11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硬化概念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多由乙肝、酒精、胆汁淤积等多种原因导致肝细胞损害后自身修复的结果。病理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和再生肥大,致肝结构紊乱。肝细胞由再生结节和再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使肝脏萎缩变硬。12当前第12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硬化分类①小结节性肝硬化;②大结节性肝硬化;③胆汁性肝硬化;④於血性肝硬化;⑤色素性肝硬化;⑥血吸虫病性肝硬化;⑦少见类型肝硬化。13当前第13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硬化CT表现肝脏大小、形态轮廓改变:肝脏体积缩小,肝裂增宽,胆囊移位和各叶比例失调,肝边缘呈结节状或小锯齿状。肝密度减低或正常:增强扫描再生结节的强化表现为与肝实质相等的密度。间接征象:脾大、门静脉高压、腹水。14当前第14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大结节性肝硬化15当前第15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cirrhosisoftheliver16当前第16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弥漫结节性肝硬化,平扫,3例17当前第17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弥漫结节性肝硬化,增强扫描18当前第18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硬化结节,四期扫描19当前第19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布-加氏(Budd一Chiari)综合征病理与临床常由于血液凝固性过高、妊娠、炎症、肿瘤压迫肝静脉、下腔静脉或先天性血管异常,致肝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肝脾肿大、腹水、腹胀、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等。20当前第20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布-加氏(Budd一Chiari)CT表现肝弥漫性肿大、肝硬化和腹水,以肝尾叶增大更为明显。下腔静脉肝内段或肝后段狭窄或闭塞。增强扫描肝尾叶早期明显强化,继而其它部位强化程度高于尾叶,肝实质这种增强呈区域性不同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奇静脉、半奇静脉或下腔静脉扩张。21当前第21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布加氏综合症,伴双下腔静脉22当前第22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布加氏综合症23当前第23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布加氏综合症24当前第24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脏感染性病变肝脓肿肝包囊虫病25当前第25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病理与临床分细菌性和阿米巴性,前者多见。细菌性肝脓肿多继发于全身感染,尤其是门脉性、胆管炎性肝脓肿。早期充血、水肿、继而坏死液化形成脓腔。纤维肉芽组织增生构成腔壁或腔内分隔。阿米巴性肝脓肿继发于肠阿米巴病,经门脉系统进入肝脏产生溶组织酶,导致肝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腔,内壁不光整,充满褐色脓稠坏死物。临床上表现为发热、腹痛、肝肿大。26当前第26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CT表现典型表现:①平扫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或模糊,中心见更低密度灶,CT值10~30Hu;②脓腔周围有不同密度的环形影,称环征或靶征,可以是单环,双环或三环;③单房或多房性低密度灶构成“花瓣状”或“蜂房状”是早期肝脓肿多个脓腔相通、融合结果;④腔内出现小气泡或气液面,占20%,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⑤脓肿壁及腔内分隔有明显增强。27当前第27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典型CT表现28当前第28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2例29当前第29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hepaticabscess30当前第30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CT表现不典型表现:①脓肿早期或蜂窝组织炎阶段,呈斑片状或多个小液化灶状低密度区,边缘模糊,灶周偶见环形水肿带。②病灶呈不均匀性强化,无明确脓腔形成,略呈蜂窝状。31当前第31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脓肿,介入治疗前后32当前第32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包囊虫病病理与临床肝脏包虫分为细粒棘球幼虫和泡状棘球幼虫。细粒棘球幼虫引起包囊呈膨胀式生长,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为肝组织中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纤维性囊壁,内层系幼虫本身的生长层的角质层形成,分泌囊液和产生雏囊,头节发育成包囊,囊蚴死亡,囊壁钙化。泡状棘球蚴病浸润生长,在肝内形成无数、细小囊泡,聚积而成海绵状病灶,囊泡内充满胶状液。伴肝门淋巴结内感染时,可产生淋巳结增大。33当前第33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包囊虫病CT表现囊肿征象:单囊或多囊,大小不一,边界光滑,囊壁不厚略伴分叶,囊内密度均匀的低密度影,CT值0~20Hu,干涸或合并感染时CT值升高。囊中囊:母囊内出现子囊为细粒棘蚴病的特征表现,一传子囊位于母囊的一侧壁上,而子囊的密度低于母囊,子囊多而重叠类似蜂房状。34当前第34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包囊虫病CT表现水上浮莲:囊肿感染、损伤破裂,内外囊分离,内囊塌陷,蜷缩,并悬浮于囊液中或子囊游离于母囊中随体位变化,呈“水上浮莲”或“飘带状”征象。囊壁钙化:囊外壁呈半圆形或蛋壳状,内囊蜷缩成线状,点状致密影,包囊全部钙化呈团块状。增强扫描多无增强,但在囊周肝组织强化衬托下,囊壁而被显示。35当前第35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脏包虫囊肿,2例36当前第36页\共有38页\编于星期五\12点肝脏包虫囊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