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_第1页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_第2页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_第3页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1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解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当肯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与。

7、四时:四季。

8、耘田:锄地。

【译文】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

农家男女都帮着父母做事,干家务,让父母休息。

小孩子哪里懂得种田织布之事,

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季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绩'是搓的意思。"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宠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密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爽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急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2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朝代:宋朝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洁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通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洁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上升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围着篱笆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颜色鲜丽。诗的第三句,

从侧面写出了农夫劳动的状况:初夏农事正忙,农夫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终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四时田园杂兴》译文及赏析3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译文

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的`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农夫欢乐唱歌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农夫整夜挥舞连枷打稻子,响声始终到天亮。

解释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