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_第1页
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_第2页
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_第3页
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_第4页
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免针对传染病课件第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维持无脊灰与AFP病例监测第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主要内容(一)维持无脊灰开展的工作(二)面临的形势(三)工作要求第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维持无脊灰开展的工作1、常规免疫2、AFP病例监测3、强化免疫第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面临的形势相关疫情:新疆脊灰野病毒疫情脊灰疫苗变异株:2011年中国4起VDPV(福建:高危AFP病例接触者;宁夏:免疫缺陷,至今仍在排毒;贵州:AFP病例VDPV感染;西藏:健康儿童)、2012年四川1起脊灰疫苗高变异株循环(脊灰疫苗Ⅱ型变异株:4株(5-8个碱基)分布:阿坝州阿坝县3株,达州开江县1株;时间:2011年10月-2012年1月;免疫史:均为0剂次)第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1年全球脊灰野病毒病例分布非洲区部分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年份本土非本土合计2010232112013522011340310650中国周边国家病例占全球病例43%(279/650)第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

尼泊尔

我国与脊灰流行国家接壤情况新疆西藏四川贵州广西缅甸塔吉克斯坦云南第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云黔川桂4省交界地区VDPV情况2002年攀枝花VRPV2011-2012年高变异株2006年缅甸野毒2010年VDPV2004年贞丰cVDPV2011年VDPV2006年大化VDPV第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维持无脊灰面临的问题随时存在脊灰野病毒输入的危险AFP病例监测系统仍存在薄弱环节局部地区常规免疫薄弱,脊灰强化免疫工作不扎实,可能发生cVDPV第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维持无脊灰工作要求工作内容1、加强常规免疫2、加强AFP监测及病例报告3、实施强化免疫/查漏补种活动第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加强AFP病例监测-医疗机构加强病例报告、开展病例主动搜索(每旬),并按时上报旬监测报表。要求防保科医生及临床医生1、掌握AFP监测病例的定义2、掌握神经系统检查的基本内容3、提供病例的相关信息4、协助疾控人员做好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随访(主要参与神经系统的检查)和粪便标本的采集第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加强AFP病例监测-疾控机构掌握《全国AFP病例监测方案》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开展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随访、粪便标本的采集、上送对高危和重点病例所在地开展接种率调查第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二、麻疹监测与控制第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主要控制措施和效果(二)监测分析(三)困难与挑战(四)2014年主要措施和要求主要内容第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一)主要控制措施和效果第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省市区下发关于麻疹监测控制文件省疾控中心《贵州省2013年1月麻疹控制工作情况通报》(黔疾控办发【2013】20号)贵阳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筑卫发【2013】40号)贵阳市卫生局《关于开展2013年第2次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筑卫发【2013】285号)云岩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13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的通知》(云卫局发【2012】124号)云岩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麻疹防控工作的通知》(云卫局发【2013】9号)云岩区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云岩区2013年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实施方案》(云卫局发【2013】58号)第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3年我区麻疹确诊/疑似病例基本情况2013年我区共确诊4例麻疹病例,发病率0.41/10万。F:\工作资料\2014年工作资料\培训\免规上半年培训2014年2月\2014.2培训班潘春柳讲稿\2013年云岩区疑似麻疹病例发病情况统计表.xls第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病例呈散发趋势个别社区/村发病较多麻疹发病仍以小年龄组未及时接种麻疹疫苗者为主麻疹发病高发季节不明显病例中大部分为流动儿童,提示流动人口是麻疹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均有到医疗机构就诊史,提示部分医疗机构很可能成为麻疹传播的重要场所之一(二)监测分析----麻疹发病特征分析第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4年赫章发生麻疹暴发疫情原因分析一是常规免疫接种低二是免疫规划管理不规范三是督导考核不到位四是少数地方有作假的情况第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三)困难与挑战麻疹发病率与消除麻疹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麻疹监测指标尚未达到标准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仍存在免疫薄弱地区,存在小年龄组儿童免疫空白人群积累流动人口管理麻疹流行特征发生新变化,为消除麻疹提出新课题第二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4年主要措施和要求麻疹发病率<1/100万第二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加强监测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所有发热出诊病例均是监测对象专人、每日监测及时分析,发现潜在风险无疑似麻疹病例报告的县(漏报调查)只报告风疹的县,应抽查血清标本核实风疹爆发疫情应有血清学确诊及时调查、采样、检测病例周围接种率调查,及时发现免疫薄弱地区传播链调查快速、彻底处置疫情对单例麻疹病例按照麻疹暴发疫情规范开展相应调查、处置工作,并参照“麻疹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模板”规范撰写调查报告医院感染控制主要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及CDC第二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麻疹监测方案(修订版)麻疹疑似病例定义为: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所有麻疹疑似病例均作为监测对象。采用标准麻疹定义和统一分类标准将麻疹疑似病例分为三类: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排除病例。第二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麻疹监测方案(修订版)---病例报告1﹒快速报告:传染病法定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麻疹病例或麻疹疑似病例,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等规定进行报告。在消除麻疹阶段,为提高报告及时性,根据《行动计划》的要求,已经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对尚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采取最快的方式进行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2﹒常规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参照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AFP)专报系统的要求,地区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执行麻疹疑似病例旬、月报制度(包括“零病例”报告)。第二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麻疹监测方案(修订版)-----标本采集和检测医疗机构负责对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采集合格血标本,完整填写“贵州省麻疹疑似病例标本送检申请表”,并立即通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转运标本。未就诊的麻疹疑似病例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采集血标本。出疹后3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阴性或可疑的病例,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采集病例出疹后4-28天的第2份血标本。采集的血标本应在24小时内送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格血标本的基本要求是:出疹后28天内采集,血清量不少于0.5ml,无溶血,无污染;2~8℃条件下保存、运送。标本采集和运送方法见附件4。第二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麻疹监测方案(修订版)---关于外地病例本地病例:在发病前14天(包括14天)在当地居住的病例,计为当地发病数。外地病例:在发病前14天不在当地居住的病例(包括外地到当地就诊的病例),计为病例“来源地”发病数。第二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单位常规免疫基础(8月龄及时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补种查漏补种3月摸底调查及查漏补种平时应急接种加强流动儿童管理,提高建卡建证率,麻苗及时接种率加强培训、督导----疾控机构主要控制措施-预防接种单位及CDC接种率、及时接种率>95%第二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8/23三、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控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9/23国际乙脑研究进展我国乙脑病例报告情况我省乙脑防控工作2014年乙脑防控工作要求第二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村庄水塘猪圈稻田MosquitoBreedingregion

第三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23/6/631蚊传疾病儿童脑炎主要流行于亚洲乙脑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脑研究国际进展1950年代日本首先研制灭活疫苗(Nakayama;Nakayama+Beijing1;Beijing-1)目前多个国家开始乙脑疫苗的研究与生产,目标人群是旅游者(Parsitu,3期临床)(Novartis,2011)日本和韩国乙脑基本被控制(每年数例患者)乙脑病毒起源于马来西亚地区(Tom,JV,2003)世界卫生组织将乙脑纳入重点防控疾病,预计到2015年流行地区15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低于0.05/10万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建立乙脑参比实验室(日本,中国,韩国)2023年6月6日32/23第三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乙脑病人?(2)WHO西太平洋地区办公室5年(2004-2008)间共收到11个国家报告34585例乙脑病例2004-2008年间,中国,越南,印度和泰国是WHO两个办公室报告乙脑病例最主要国家,这4个国家报告病例数占同期WHO报告病例总数99.84%。中国:47.38%(26195/55285)印度:34.24%(18930/55285)越南:15.02%(8306/55285)泰国:3.2%(1770/55285)2023/6/633/23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中国乙脑发病概况6月初报告发病数开始增多,7月达高峰,8月开始下降病例主要分布在西南、华中地区流行区10岁以下儿童最为易感,中国乙脑病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95%我国近年来乙脑病例年龄结构发生变化,一些地区持续出现大年龄组乙脑病例2006年山西运城乙脑爆发流行中80%(66/84)为成年人乙脑病例,症状严重,病死率高34/23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有研究(AMES监测)报告显示,根据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结合病例居住地流行季节所推算出的乙脑发病率是实际报告乙脑发病率的2-3倍,即每年中国乙脑监测网络所报告的乙脑发病率较乙脑的实际发病率低2-3倍以上研究结果与当年实际报告数字的差距可能是多方面的,如报告的程序复杂,临床医生诊断水平,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信性,病例报告及时性等均可影响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结论目前乙脑病例数或发病率准确性均有待提高和完善我国报告的乙脑发病数准确吗?(2)35/23第三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近年发病情况2012年发病率数据统计到2012年11月31日36/23第三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近年发病情况—地区分布37/23第三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近年发病情况—年龄分布贵州省2012年乙脑病例年龄分布年龄病例数发病率(/10万)男女合计男女合计0-3251.0180.7200.8741-6282.1610.7731.4922-135184.9342.0373.5373-1410245.5554.2654.9334-111124.4800.4382.5335-107174.0873.0793.6016-1010204.0344.3404.1817-83113.1421.2642.2368-92113.3900.8032.1389-6391.7000.9091.31810-117180.5860.4200.50815-1010.061-0.03220-011-0.0650.03125-------30-1010.079-0.04135-1010.066-0.03440-------合计104531570.5790.3160.452第三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贵州省近年发病情况—时间分布2012年从29周开始上升,较2011年提前两周39/23第三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我区2013年无确诊乙脑病例。第四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乙脑监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存在的问题病例报告不规范。专病管理系统的使用仍然不够规范。个别地区接种记录较为混乱,常规免疫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个别地区冷链运转存在问题,疫苗的效价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接种无效。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监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何加强适龄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是十分迫切的问题41/23第四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14年乙脑防控工作要求加强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发病率加强培训敏感监测、及时处置疫情、规范报病进一步提高录入“专病系统”数据质量通过高质量的病例监测,及时发现免疫薄弱环节,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按要求完成病例病情动态报告和6个月随访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录入专报系统。42/23第四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控第四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主要内容2013年贞丰县流脑疫情情况疫情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近期工作要求2012年全省流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情况2012年全国流脑发病情况第四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此次疫情情况2013年11-12月,黔西南州贞丰县发生一起流脑暴发疫情。省疾控中心下发了《关于2013年黔西南州贞丰县一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暴发疫情的情况通报》(黔疾控办发[2014]5号)第四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此次疫情情况疫情情况:2013年11月17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报告贞丰县首例C群流脑病例,12月13—21日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兴义市人民工人医院、贞丰县人民医院相继报告5例(疑似)流脑病例(均为贞丰县鲁容乡坡帽小学学生)。6例病例分布在鲁容乡2个村,纳腊村3例,落烟村3例;6例病例中3岁1例,9—12岁5例;4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C群),2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无死亡病例。该疫情为一起C群流脑暴发疫情。第四十六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疫情处置中存在问题1、调查处置不及时;2、调查中未按《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的时限及要求开展调查;3、医疗机构处置报告不及时和漏报,传染源管理不严。第四十七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对临床医生开展一次流脑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流脑监测病例定义、临床表现、疑似病例报告和隔离治疗、标本采集、检测和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等。第四十八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及时发现、报告疑似流脑病例,杜绝漏报和瞒报。责任疫情报告人和报告单位发现有流脑监测病例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城市必须在6小时,农村必须在12小时内报告,并及时对疑似流脑病例规范管理治疗。第四十九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及时、规范开展报告病例,尤其是首例病例的调查处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对报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按《全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监测方案》的要求及时、规范采集疑似流脑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脑脊液、血液、咽拭子等标本。当有流脑首例病例报告或发生流脑病例死亡、暴发或聚集时,市疾控中心应及时赶赴现场指导开展相应的调查、处置工作。第五十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切实将流脑防控落实到位。出现流脑疫情时,区级疾控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切实将病例个案调查、密切接触者预防性服药和管理易感人群的预防接种、疑似病例主动搜索和主动监测等措施落实到位。第五十一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预防接种1、2013年1月已开展一次本辖区2002年1月1日-2014年1月31日出生儿童或学生等重点人群的A群及A+C群流脑疫苗的接种率调查工作------从系统调出接种率2、同时对适龄儿童常规应种A+C疫苗者,通知按时接种;------打出未种通知单,对建卡应种儿童通知及时接种第五十二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防控工作要求-预防接种3、近期特别是3月份结合人口摸底调查工作,重点加强对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的调查及查漏补种,一旦发现漏种儿童应及时给予补种------下段搜索目标儿童4、正在报请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2002年后出生儿童流脑A+C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第五十三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省流脑A+C疫苗接种率低2008年流脑A+C疫苗纳入我省免疫规划,要求对2008年4月1日后满3周岁和6周岁的儿童接种流脑A+C疫苗。2008-2010年我省流脑A+C疫苗第一针估算接种率72.6%,黔南州、六盘水估算接种率最低,分别为52.8%和62.8%。我省流脑A+C疫苗第二针估算接种率仅21.8%,9个地区接种率均低。2012年全省目标儿童流脑疫苗报告接种率及调查接种率均达到了95%以上,但估算接种率也不高。非免疫规划目标儿童(即2002年4月1日前出生的儿童)接种率很低。54/28第五十四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2008-2010年贵州省流脑A+C疫苗接种情况流脑A+C疫苗接种率低55/28云岩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五十五页,共六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二全省2012年1~10月常规免疫接种情况汇总表报告单位流脑A1流脑A2A+C1A+C2数率%数率%数率%数率%贵阳市6483299.735540499.705102699.632625999.60六盘水市4435199.423799999.304065399.491625899.49遵义市8097299.887385499.848374399.854144899.83安顺市3562299.832849399.813596099.792058799.61铜仁市4877299.814507499.775348099.723842599.46黔西南州4575998.174112398.204847898.442529797.86毕节市11643499.7810149099.7712268199.746262199.77黔东南州5323299.734541699.815283399.6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