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文再现—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核心思想——

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

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上片写景。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

多英雄人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

峥崂、震惊耳目的感觉。“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浪淘尽、千

古风流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这如同长江

的浪花一样,带着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头。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二字,写出了古代战场的遗址如在目前。“西边”

一词,点明方位,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人道是"三字,借人们的传说加以证实,深化“怀古”的感情

色彩,使人倍感亲切。“三国周郎赤壁”,由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

的画卷,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崂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

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

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

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巩,历历在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是上、

下片转折的枢纽。“江山如画”,是对上面所描写的雄伟江山的总括评价。“一时多少豪杰”,虽赞颂周

郎,但包括讴歌历代的无数英雄在内。诗人在这里,把“如画”的江山和众多的“豪杰”联缀交织成词,

创造出一种高尚隽美的意境,使人肃然起敬,并为之向往、倾倒。

下片怀古。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

词主旨。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三句描写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小乔初嫁了”,这

句写入词中非等闲笔墨。“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周郎与她结婚是在建安三年(公

元198年),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这里写“初嫁”,不是诗人的一时疏忽,而

是着意渲染词的浪漫气氛,这对塑造“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起着稍加点染、全篇生色的艺术效果。以美

人衬托英雄的春风得意、英气焕发、雄杰气概。

“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表明他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

度,这样就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

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橘橹”,指曹操的军队,含有贬义。

“灰飞烟灭”,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象逼真地再现出来了,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心神仿佛游到三国时代周瑜立功的地方,应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

生出白发来了。这三句是诗人抒发的感慨。上面怀古,这里抒情,这个情是由怀古而派生出来的。苏轼神

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34岁就破曹操,立大功,

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一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

重的岁月蹉院、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

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江月”既照应首句,又点明时间,增强了词的优美抒情气氛,使词

的情调刚柔相济、浓淡有度。

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

为历代读者所传诵。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

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

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

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

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理解性默写精选——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一、情景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句)描绘了周瑜的

英气勃发。

2.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三句:“.

"(三句)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

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_

”;③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江流的两句,。

④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3.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三句是:,,

。4.①表达诗人旷达之情(达观超脱的人生态度)的两句子是

②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

"来直抒胸臆,以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两语句是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W人面对赤壁惊险壮哥的自然景象,发出了",

"(两句)的感慨,将自然风景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叹人生无常的悲叹的两句是“,

V

9.一《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

1。苏轼《念奴京•赤壁怀古》云,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

11.苏轼《念云娇•赤壁怀古》百“,”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

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1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1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

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1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答案

1、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2、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④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①②③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7,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8、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

1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原文再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u),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bi)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一简要点评一一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

篇传唱千古之作。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

——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院胄(件:tuo,胄:Zhou),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

感慨,最为沉痛。

词的上片怀念孙权、刘裕。孙权割据东南,击退曹军;刘裕金戈铁马,战功赫赫,收复失地。不仅表

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赞扬,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和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傀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

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

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这种评

价是中肯的。

一一理解性默写精选一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二、情景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

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

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

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

是:,o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

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

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

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

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寿率军追击击

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

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

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

是:,,?

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答案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xu),赢得仓皇北顾。

5、可堪回首,佛(bi)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6、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原文再现----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

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一赏析一一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

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

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

"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

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

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

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

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

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

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

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

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

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

"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

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

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

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

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

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

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

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

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

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

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

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

雨打捂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

说不清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