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课文

教学目标掌握本文重点的文言知识。理解作者抓住要害、针锋相对的行文思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果敢坚定的改革精神。

走近作者学生活动

学生利用教室多媒体在百度网页上输入关键词“王安石”,搜索相关内容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信息。

走近作者活动要求笔记或在课本注释上勾画下列内容。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力主革新,在宋神宗支持下,主持变法,积极推行新法。后遭保守派猛烈攻击,辞官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唐宋八大家之一。

走近作者熙宁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

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所行新法在财政方面有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写作背景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解答答复、回复谏议谏议大夫,官职书书

信答司马谏议书不是“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

初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不要读出声音。遇到难读字词,借助字典、课文注释、多媒体平台上老师的课件扫除读音障碍。

强聒guō

辟pì邪说

难nàn壬

rén人

胥xū怨

改其度dù

度duó义

会晤wù学生活动

疏通文意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解释词义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启:陈述,写信说明事情蒙教:承蒙您赐教(指来信)。窃:我私下,谦词。游处:同游共处,交往。

所操之术:所持的主张。

强聒:勉强唠叨,勉强解释

见察:被理解译文: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同游共处、交往相好时间已经很久了,可是讨论起事情常常意见不合,是因为(我们)所持的见解不同。即使想强作解说,终究一定不被谅解,所以想简略地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

疏通文意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解释词义重念:又考虑到。

视遇:看待,对待。反覆:指书信往返卤莽:“卤”同“鲁”,简慢草率。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缘由、理由见恕:见,代指“我”,原谅我。译文:

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无礼。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疏通文意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解释词义盖:发语词。

儒者:这里指读书人。名实:名义和实际。

所以:......的原因;见:动词前相当于代词“我”。以致:因而招致。

译文:

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在于名气是否符合(实际),名气符合实际后,天下之间的道理就清晰了。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疏通文意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解释词义以谓:以为,认为

议、修、授:议定、修正、交给。有司:负有专责的官吏。

举:施行。辟邪说:批驳不正确的言论。难壬人:排斥巧言献媚的人;

译文:

我却认为接受皇帝命令,在朝堂上公开议定、修改法令,把它交给有关部门官吏去执行,这不属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的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替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至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谤,那本来预料到它会这样的。

疏通文意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解释词义苟且:得过且过。

恤:忧虑,顾念。同俗自媚于众: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乃:才。

量:估量、考虑。抗:抵抗,斗争。

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

译文: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陛下这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因而,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出力帮助陛下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

疏通文意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解释词义胥怨:相怨。

非特:不只是。度:计划。度义而后动:考虑到(事情)适宜就采取行动。是:认为正确。可悔:值得反悔的地方;

译文:

盘庚迁都,连老百姓都抱怨啊,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

疏通文意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解释词义责:责备。

膏泽:施加恩惠。斯:这。事事:做事。前“事”,动词,后“事”,名词。守:墨守。

知:领教。

译文: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陛下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疏通文意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解释词义由:机会。

会晤:见面。

不任:不胜

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向往:仰慕。

译文: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不胜仰慕至极!

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课文,弄清文章脉络。学生活动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和目的。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第三段:分析遭到反对的原因,并表达对一些士大夫不的不满。

第四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缘由: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目的: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再读课文朗读第一段,用原文回答问题:作者写信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学生活动提示答案指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反驳: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再读课文朗读第二段,用原文回答问题:司马光指责作者哪些做法?作者怎样反驳?学生活动提示答案原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再读课文朗读第三段,用原文回答问题:王安石变法遭到反对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提示答案

“名”“实”相符,言之才能成理。王安石提出这个论事原则,为后文的论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以“儒者”的司马光把名实相符当作信条,作者以此来反驳他,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法,置对方于无可回驳之地。研读课文思考问题:1、作者在反驳司马光的指责时,为什么要强调“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学生活动提示答案

这样反驳对方的:首先,提出道理论据,即为“儒者”所公认的判定是非的原则,名与实必须相符,为驳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然后,归纳对方的错误观点,认为改革出现五大问题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为后文的具体批驳树立了靶子。最后,针对以上所归纳的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这些指责名不副实的根本谬误,从而收到了切中要害、势如破竹的驳论效果。研读课文思考问题:2、作者针对司马光的责难是如何进行反驳的?学生活动提示答案

作者批驳司马光的错误观点,高屋建瓴,极具说服力,表现出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作者把自己的改革与盘庚迁都相比,说明了改革的正确性,进而表明了改革的决心。作者批评士大夫“习于苟且”,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决心帮助国君改变这种现状,话语恳切。这些都坚定了自己改革的决心。研读课文思考问题:3、有人说,文章表明了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请分析。学生活动提示答案论证过程:1、司马光的观点:改革产生了“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问题。2、论据:理论论据——名实相副的原则;

事实论据——新法的实际情况,盘庚迁都。3、驳论方法:批驳对方法错误论点。研读课文4、本文是一篇书信体驳论文,作者批驳了司马光的错误观点,说说文章的论证过程。学生活动提示答案课堂小结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针对司马光对变法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谤等指责,进行了简洁有力的驳斥,表达了对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现状的不满,表明了自己坚持改革、敢想敢为、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其文文笔犀利,注意分寸而入情入理,举重若轻而简明扼要,既表明了作者坚持原则的政治态度,又不失答谢之礼。1、解释红体字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②重念蒙君实视遇厚()③而天下之理得矣()④辟邪说()⑤故略上报()⑥故今具道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