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1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2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3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4页
2019-2020高中语文第4单元8木假山记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假山记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指旧历九月九日重阳节。韩魏公名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早年曾同范仲淹一起防御西夏,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先后出知扬州、定州、并州。嘉祐年间还朝,历任枢密使、宰相。韩琦原唱题为《乙巳重阳》,乙巳是英宗治平二年(1065)。这年重阳节苏洵参加了韩琦家宴,席间韩琦赋诗,当晚苏洵写了这首和诗,半年后苏洵就病逝了。【赏析】这首诗的首联从十年来他们的交游,一直写到这天的宴会,语言高度概括,内涵十分丰富。苏洵于嘉祐元年(1056)持知益州张方平、知雅州雷简夫的推荐信赴京谒见韩琦、欧阳修等名流重臣,从此成了他们的座上客。时苏洵已四十八岁,年近半百,故“晚岁登门”。雷简夫称苏洵为“王佐才”“帝王师”,苏洵实际也是以此自居的,而这里却自称“不才”且冠“最”字,并以自己的“萧萧华发”同韩琦宴上的闪闪金罍(酒器)相映衬,看似自谦,实际充满怀才不遇之感。颈联尤为历代评论家所称赏。重阳节历来是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的好日子,但苏洵却在愁里度过。“佳”和“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久”字更有丰富的内容。苏洵在二十七岁以前“游荡不学”,未必怎么“愁”。但从二十七岁开始,他发奋苦读,希望有用于世,却连科不第;最近十年以来,虽然名动京师,却沉沦下僚,无法一展抱负。这个“外”字至少包括了三十年的不得志。现在他已五十七岁,很难再有所作为。“偶傍”,说明他平时已经很少有雄心壮志;“醉中”,说明未醉时已清醒感到壮志难酬。但“傍”“来”二字仍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其意气尤不少衰”。(叶梦得《避暑录话》)而立之年发奋成大器的老苏苏洵,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祐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孽而殇(niè)(shānɡ)汩没(ɡǔ)湍沙(tuān)啮食(niè)·(fén)气数(shù)樵夫(qiáo)踞肆(jù)(sì)庄栗(lì)岌然(j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予见中峰魁岸踞肆(“踞”同“倨”)(2)二峰者庄栗刻削(“栗”通“慄”,谨慎,戒惧)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幸eq\b\lc\{(\a\vs4\al\co1(其最幸者(形容词,幸运),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动词,希望),始皇帝幸梁山宫(动词,皇帝到某处)))(2)徒eq\b\lc\{(\a\vs4\al\co1(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副词,只,仅仅),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名词,同一类的人),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副词,白白地)))(3)肆eq\b\lc\{(\a\vs4\al\co1(予见中峰魁岸踞肆(形容词,指仪态自然、舒展),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动词,延伸),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名词,店铺),开荒地,使民肆力于农事(动词,尽)))(4)伐eq\b\lc\{(\a\vs4\al\co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动词,砍伐),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动词,征讨,攻打),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动词,夸耀),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名词,功劳,功业)))(5)数eq\b\lc\{(\a\vs4\al\co1(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动词,计算),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名词,气数,非人力所控制,的偶然因素),礼、乐、射、御、书、数(名词,六艺之一,算术),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列举罪状),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副词,屡次),骑千余,卒数万人(数词,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命运)))(6)虽eq\b\lc\{(\a\vs4\al\co1(虽其势服于中峰(连词,虽然),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连词,即使)))(7)若eq\b\lc\{(\a\vs4\al\co1(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动词,好像),失法离令,若死,我死(第二人称代词,你),天若有情天亦老(连词,假如,如果)))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名词作动词,当作柴草)(2)而不为人所材(名词作动词,当作木材)(3)或孽而殇(名词作动词,长出嫩芽)(4)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佩服)(5)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古义:到……地步。今义:引起下文,表示另提一事。(2)强之以为山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3)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古义:村野之人,农民。今义:原始人。(4)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古义:神情。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被动句,“为……所”作标志)译文:不幸被大风连根拔起,被洪水冲走漂流。(2)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被动句,无标志)译文:遭到冰浪拍击、蛀虫咬噬之后。(3)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被动句,“为”作标志)译文:并且,它长出芽了却没有死掉,长成两手合抱却没有夭折,可以用做栋梁却没有被伐去。(4)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被动句,“为……所”作标志)译文:却没有被人当作材料拿走,以致受到斧斤砍伐之灾。(5)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被动句,“为”作标志)译文:有的形状就像山峰的样子,就被好事的人拿走。(6)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被动句,“为……所”作标志)译文:却没有被打柴的、种田的当了木柴。(7)强之以为山。(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之”)译文:硬是把(它)加工成木假山。(8)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感叹句,由“其……也”构成感叹句)译文:它们多么令人敬佩啊!它们多么令人感慨万千啊!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eq\f(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树木的生长,有的长出芽就死掉了,有的长到两手合)eq\f(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抱就夭折了。侥幸地长成木材,用作栋梁,那么就被伐去;)eq\f(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不幸被大风连根拔起,被洪水冲走漂流,有的折断,有的腐烂;)eq\b\lc\[\rc\](\a\vs4\al\co1(孽:树木的嫩芽。殇:未成年而死。拱:指,树有两手合围那样粗细。破折:指被折断。))eq\f(幸而得不,侥幸能够不)eq\f(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折断不腐烂,那么就会被人当作材料,于是就要面临斧斤)eq\f(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之灾。其中最为幸运的,在急流和泥沙间漂流沉沦,不知)eq\f(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道经过几百年时光,遭到水浪拍击、蛀虫咬噬之后,有的)eq\f(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形状就像山峰的样子,就被好事的人拿走,硬是把它加工成)eq\f(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假山,从此以后就可以避免泥沙淹没的厄运,远离斧斤砍)eq\f(斤。,伐之灾。)eq\b\lc\[\rc\](\a\vs4\al\co1(斤:斧头。患:灾难。,啮食:指虫蚁咬食。))eq\f(而荒江之,,可是在那荒僻的江)eq\f(如此者几何!,边,这样的形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呢!)eq\b\lc\[\rc\](\a\vs4\al\co1(:水边高地。野,人:村野之人,农民。))eq\f(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不被好事的人所看到,却被打柴的、种田的当了木柴,哪里)eq\f(胜数!,能数得完呢?)eq\b\lc\[\rc\](\a\vs4\al\co1(薪:木柴。此处用,作动词,伐而为薪。))eq\f(则其最幸者之中,,这样看来,那些最幸)eq\f(又有不幸者焉!,运的树木当中,又有许多不幸的呢!)eq\f(予家有三峰,予每思,我家有三座并在一起的木制假山,我常常想起它们)eq\f(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的曲折“经历”,就猜疑在这中间似乎有命运在起作用。)eq\f(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再说,它长出芽了却没有死掉,长成两手合抱却没有夭折,)eq\f(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可以用做栋梁却没有被伐去,大风拔洪水冲却不)eq\f(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折断,不腐烂;不折断不腐烂,却没有被人当作材料拿走,)eq\f(以及于斧斤;,以致受那斧斤砍伐之灾;)eq\b\lc\[\rc\](\a\vs4\al\co1(以及:以,致受到。))eq\f(出于湍沙之间,而,从急流泥沙中出来,却没)eq\f(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有被打柴的、种田的当了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那么)eq\f(其理似不偶然也。,它所经历的一切似乎不是偶然的命运吧。)eq\f(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然而我所以喜爱它们,却不止喜爱它们形似山峰,而)eq\f(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且又有所感触呢;不止喜爱它们,而且对它们有所钦佩呢。)eq\f(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我看中间那一座山峰,高大雄壮,居高临下,神气端正庄重,)eq\f(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好像颇有使它旁边两座山峰倾倒的气派。)eq\b\lc\[(\a\vs4\al\co1(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eq\b\lc\\rc\](\a\vs4\al\co1(“中峰”神态高傲舒展。踞,同“倨”。,服:佩服,这里用作使动,使……佩服。))eq\f(二峰者庄栗,旁边两座山峰,严肃谨慎,)eq\f(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峻峭挺拔,凛然不可侵犯,虽然在形势上对中间高峰倾服,)eq\f(而岌然决无阿附意。,但绝没有屈从依附的意思。)eq\b\lc\[(\a\vs4\al\co1(庄:庄重,严肃。栗:通“慄”,,谨慎,戒惧。岌然:高耸的))eq\b\lc\\rc\](\a\vs4\al\co1(样子。阿附:,逢迎依附。))eq\f(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哎!它们多么令人敬佩啊!它们多么令人)eq\f(所感也夫!,感慨万千啊!)1.树木生长过程中会遭遇许多不幸,都遭遇到哪些幸与不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不幸——“或孽而殇,或拱而夭”“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2)幸运——“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而成了木假山,被“好事者取去”,得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离险恶的环境。(3)最大的不幸——不被人们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了木柴,那又是“最幸者之中”的“不幸者”了。这样的不幸者,相比在生长过程中就遭遇不幸的树木,其不幸程度更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价值,却不被人们发现赏识。2.“何可胜数”一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样的意味?在文章中,作者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者借树木的不幸遭遇来表达对人才不被社会发现重视的一种不满之情。(2)作者借树木成长和演变为木假山的艰难漫长的过程,隐喻人生的曲折和坎坷;借木假山的幸与不幸隐喻人才的怀才不遇。3.在作者家里的木假山的遭遇怎么样?它的幸运在作者看来是什么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为人所材”“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2)自己特别赏识这木假山,联想到社会现实,作者只能归结为“数”,也只能看作是一种命运的安排。4.作者对木假山“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说说作者所“爱”所“感”所“敬”的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爱”字表现作者对木假山的喜爱,是爱木假山本身;“所感”的是由木假山联想到做人;“所敬”的是从木假山身上所看到的值得敬重的“意气端重”“服其旁之二峰”“无阿附意”等可贵的品格。5.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完成下面的问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木之生,或孽而殇殇:未成年就死去B.不腐,则为人之所材材:木材C.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或:有的D.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远:远离[解析]材:名词用作动词,当作木材。[答案]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不同的一项是()A.或仿佛于山者B.则为好事者取去C.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D.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解析]野人:文中指村野之人,农民;今义指那些与文明人相对应的没有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人。其他三项古今意义均相同。[答案]D古今异义词概念: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类型: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如“江”“河”二字,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现在除了指长江、黄河外,更多用于泛指,指一切江、河。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中的“亲戚”,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则表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或利益。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卑鄙”,古代是中性词,“卑”指地位低下,陆游诗“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卑”即此义,“鄙”指见识短浅;而现在则是个地道的贬义词,用来形容人的行为品质恶劣。(3)文章先写树木的不幸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为了引出后面的木假山,衬托出木假山的最幸,为后面的议论抒情做铺垫。(4)翻译下列句子。①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不幸而被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了,有的腐烂了;幸而能够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被人认为是有用之材,于是遭受到斧头砍伐的灾祸。②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樵夫农民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呢?托物言志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述与议论高度结合,使文章变得厚重,耐人寻味。文章先借助树木生长之难、发现木假山之难,象征人才成长之艰难,含蓄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满。然后借对家中木假山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做人应具有的品德和气节。全文笔力雄健,感慨深沉,颇具意味。定义: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作用:能够比较生动直观地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写法指点: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请对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中的树叶进行描写,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你寄寓的情感或志趣。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窗前。忽然,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时间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虽然是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舞出了风姿,舞出了韵味,舞得比鸟更轻盈、更动人……它更像一位吉卜赛少女,虽然衣着陈旧,裙袄破损,却舞得意志飞扬、旁若无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平静的热烈,超脱的欢呼!空中划过一圈一圈的圆弧,那是生命的墓旒!苏洵焚稿奋发有为有一天,苏洵在书房里整理他以前写的书稿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因为连自己也感到不满意,又怎能让它们在世上流传呢?于是他将这数百篇书稿统统抱出屋去,放在一个空地上,点上一把火,化为灰烬。他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坚定从头做起的决心。焚稿后,他如同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更加轻松愉快地刻苦学习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笔顷刻数千”程度。他写了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论文,受到了家乡学者的倾慕,他自己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应用角度】“舍弃与得到”“负担与成功”等。谨防“举报奖2毛”的负激励效应消费者贾某某购买2.02元过期食品后向山东济南某区食药监局举报,食药监局对销售食品的超市没收违法所得2.02元并罚款5万元,向贾某某支付了2毛钱作为奖励。贾某某认为奖励款少了,将该区食药监局告上法庭,要求重新奖励。2019年1月2日,济南中院官方微信号公布该案二审判决结果。济南中院二审审理认为,该案中应适用奖励金额更高的67号《奖励办法》,至少奖励2000元,责令某食药监局对贾某某重新奖励。(1月3日《齐鲁晚报》)【媒体文摘】举报商品市场中的假冒伪劣现象,是法律赋予社会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利,也是公民协助政府部门管理好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一种责任担当。“举报有奖”无疑是对公民履行监督之责的充分肯定与务实鼓励。但透过济南某区食药监局对举报过期食品的贾某某给予的“2毛钱”奖励,人们却丝毫感受不到这种正向激励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被调侃、被嘲讽的异样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公民监督权的不敬态度。——人民网三苏园情思李炳银4月25日,赴郏县为文学培训班讲课。这郏县,此前不闻,到来之后,方知也是古地厚土。早先曾属汝州管辖,如今,连同汝州都划归平顶山市了。郏县的这个郏字,《新华字典》上的解释就是一句话:“郏县,在河南省。”可见,真有点特殊哩!26日上午,主人安排我去“三苏园”参观。“三苏园”也叫“三苏坟”“三苏祠”。是中国伟大历史文化名人、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墓地。对于三苏,很多人都不陌生,他们的诗文成就影响,他们坎坷的人生经历,人们或多或少的都能够说上一些。但是,对于这“三苏坟”,恐怕就不是很多人所知悉了。我本人寡闻,此前只知苏轼被贬琼州,后被赦免病死常州,并不清楚后来安葬在郏县的。20多年前,我曾经在四川的眉州访游过三苏出生成长的地方“三苏园”,在那个风景秀丽,庭院广阔,文雅宁静,文气浓郁的地方,我曾经有过很多的联想和感叹。曾经就“有此处人才出,外人何能及”的感叹!是说,这样的地方环境条件下,不出人才才是怪事呢!有对先贤名士的敬仰,有对自己来路窘况的遗憾等复杂成分。但是,这样的好地方,却没有成为三苏灵魂的安息之地,似有疑惑!这次到了郏县的“三苏坟”,方才知道,宋朝时,凡有朝廷经历的官员,去世后都需安葬于都城开封方圆500里之内的地方。或是一种礼遇,或是一种挂牵,或是一种防范,难以道尽。苏氏父子,俱历宋之仁、英、神、哲之朝,这三苏坟也就只好依朝制,落地此处了。三苏坟落地此处,既是依朝廷规制,也是苏轼的意愿。据历史记载,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讽刺王安石实行的变革“新法”而陷著名的“乌台诗狱”案中,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开始贬官生活。大约被贬四年多时间以后,结束黄州的孤独、清苦生活,调用到中原,距离都城较近的汝州为团练副使。来汝州之后在默对当地风土之时,他发现在郡治之东约60里,一个乡曰钓台里、曰上瑞的地方,有山名峨眉,与故里名近。其地背也雄峙扈阳,其地面也清流汝水。观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在又被谪于海南之后,心情郁闷,加之不习当地酷热潮湿气候,遂染重病。病中曾以书嘱弟弟苏辙:“吾死葬于汝。”病亡常州后,苏辙遵其嘱,安葬兄于此。后来,苏辙故,亦葬于斯。再后来,到了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