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80题)1、下列关于中等生的心理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强烈的荣誉感B.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C.具有较强的超群愿望D.纪律性较差【答案】B2、孔子主张学习过程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即()A.知、情、意、行B.导、学、习、行C.闻、行、忠、信D.学、思、习、行【答案】D3、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的是()A.发展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自我评价【答案】A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大学》D.《师说》【答案】B5、根据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假如考试难度较小,要想取得好成绩,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一般应该()。A.极高B.偏高C.中等D.偏低【答案】B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答案】D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贯彻课外活动的自主原则的要求的是()。A.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B.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C.活动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D.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答案】C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是要培养意志品质的()。A.坚韧性B.自觉性C.果断性D.自制性【答案】D9、“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合作性【答案】C10、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B.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答案】C11、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绘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卢梭的《爱弥儿》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D.洛克的《教育漫话》【答案】C1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答案】C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模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C14、当有学生中暑时,下列选项中做法错误的是()A.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处B.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头部C.让病人躺下,垫高头部D.服用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答案】C15、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A.复式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个别教学【答案】A16、编写小学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标准B.课程目标C.课程方案D.课程计划【答案】A17、通常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之外,还包括()A.研究学生B.设计作业C.设计评价D.指导学法【答案】A18、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借助于头脑中的表现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这种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动作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答案】A19、刘老师在导人《三国演义》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先给同学出一个谜语:“凿壁借光,打一人名。”再由谜底“孔明”引入三国历史的学习。刘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导入方法是()A.悬念导入B.情境导入C.直接导入D.引趣导入【答案】D20、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倡“从做中学”的人是()。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答案】C21、下列对于烫伤的处置错误的是()A.迅速避开热源B.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C.用毛巾擦拭并按摩伤处D.及时去医院就医【答案】C22、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答案】C2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维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答案】C2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A.获得知识B.习得学习方法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D.建立知识系统【答案】C25、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A.《学记》B.《论语》C.《春秋》D.《大学》【答案】A26、虽然小明的期末测试成绩不高,但与期中相比有所提高,老师仍颁给他“学习进步奖”这种评价属于(??)A.相对性评价B.绝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性评价D.综合性评价【答案】C27、“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是学校管理的哪一种方法()。A.行政指令管理方法B.法律约束管理方法C.思想教育管理方法D.经济手段管理方法【答案】A28、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错觉【答案】C29、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他形象地将学习中不注意复习的现象比喻为醉汉拉火车,边拉车边丢货,到家时只剩下一辆空车。这反映了()的教学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答案】C30、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答案】B31、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认知的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生理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答案】A32、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答案】B33、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答案】B3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问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C35、《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A36、我们本来对学习外语没有兴趣,不注意学习,但认识到它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就决心努力学习外语。从心理学角度,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不随意注意【答案】A37、皮亚杰认为,个体适应环境的方式是()A.尝试与顿悟B.同化与顺应C.平衡与守恒D.刺激与反应【答案】B38、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答案】B39、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答案】C40、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答案】B41、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战锻炼【答案】A42、心理咨询的根本目标是()。A.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扰,度过当前危机B.学会自己独立处理类似问题C.建立对咨询人员的信任D.学生对咨询过程的积极参与【答案】B43、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答案】C4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行动研究最早产生于美国B.21世纪初行动研究被介绍到中国C.科特·勒温将行动研究应用到社会心理学研究上D.《改进学校实践的行动研究》标志着行动研究被第一次系统地引入到教育中来【答案】B45、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答案】A46、被苏轼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维C.杜甫D.李贺【答案】B47、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践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C48、三(1)班现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肓方法属于()。A.说服教育法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D49、我国素有“天然鱼仓”之称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答案】B5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A.维持动机作用B.促进和维持功能C.思想教育作用D.培养纪律功能【答案】B51、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A.感知、记忆和思维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D.能力、气质和性格【答案】A52、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属于()。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53、下列学习策略中,哪一项不属于监控策略()A.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C.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D.设置学习目标【答案】D54、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答案】D55、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A.教育目的服务的B.教师和学生服务的C.特定的教学服务的D.当前工作服务的【答案】C5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遗传B.环境C.个体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57、北京某小学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民族体育课”属于()。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C58、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比奈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答案】C5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答案】D60、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A61、假如小学生被狗咬伤,教师首先应采取的处理方式是()。A.立即包扎伤口B.在伤口的近心端用绳子扎紧C.用肥皂水、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等冲洗伤口D.不作处理,直接送往医院【答案】C62、()是记忆的开端,也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答案】A63、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识是情感的基础B.感是认识的基础C.识是意志的基础D.志是情感的基础【答案】A64、教学实践中的“双基”是指()。A.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B.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C.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D.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答案】D65、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答案】B6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要,才能积极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A.准备律B.效果律C.练习律D.条件反射【答案】A67、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以()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B68、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答案】C69、下面情况发生了学习的是()。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C.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D.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答案】C70、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答案】C71、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答案】A72、“5+2=0”的现象,表明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B.理论联系实际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D.正面启发,积极引导【答案】C73、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的是()。A.自然情景观察B.实验室观察C.结构式观察D.非结构式观察【答案】C74、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在校内或校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读书指导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D75、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A.能够理解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B.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C.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D.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答案】B76、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A.社会文化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C.社会意识形态D.生产力水平【答案】D77、根据现代基础教育的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B.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学期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C.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D.学校教学系统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答案】A78、一位老师把自己当作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而不是权威者,这符合()学习理论的观点。A.信息加工B.人本主义C.建构主义D.联结主义【答案】B79、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B80、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从公共秩序,尊重法律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如若违反,就会感觉内疚和不安,这一道德阶段属于()。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C.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答案】C81、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撰作整合D.操作熟练【答案】A8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学记》中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B.教育与科技的关系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答案】C83、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答案】C84、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班级管理是直线式发展的静态过程B.班级管理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C.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D.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班集体【答案】A85、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答案】C86、()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A.小学德育目标B.小学教育目的C.国家德育目标D.基础教育本质【答案】A87、“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C88、王强做实验时不小心烧伤手背,教师应当()A.涂油B.刺破水泡C.用冰水冲洗D.立即送校卫生院【答案】D89、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的个人特点是()。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答案】B90、“天鹅、梭鱼和虾拉车”的故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要贯彻()的德育原则。A.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B.知行统一C.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答案】D9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合作性【答案】C92、科学课上,老师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自己养的蚕宝宝,以此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并在全班交流学习成果。该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和谈论法B.演示法和讨论法C.讲授法和谈论法D.谈话法和参观法【答案】B9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思想品德教育工作B.教学工作C.校外活动D.教师的培养工作【答案】B94、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答案】A95、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地影响个人,又通过直接管理个人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答案】B9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A.华生B.马斯洛C.霍尔D.杜威【答案】B9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这是一种()的观点。A.外铄论B.多因素相互作用论C.内发论D.本能论【答案】C98、在上体育课时脚不慎扭伤,下列做法最好的是()。A.马上用热水袋热敷B.马上揉搓患处C.马上用冷水浸泡D.什么也不做【答案】C9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和自信心。A.写作能力B.写作兴趣C.写作技巧D.写作天赋【答案】B100、小学英语教学应听力先行,这要求教师必须()A.具有较快的听说速度B.进行大量的听力自我练习C.具备标准的英式英语语音语调D.提高自身的辨音能力和听力教学修养【答案】D101、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学者是法国教育家()A.布鲁纳B.斯金纳C.保罗·朗格朗D.赞科夫【答案】C102、预防沙眼的重点是()。A.群防群治B.儿童做到一人一巾,毛巾用完通风晾晒C.不用脏手擦眼睛D.保持室内通风【答案】A103、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陶冶教育法D.说理教育法【答案】B104、“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期间。A.唐宋B.明清C.元明D.战国【答案】A105、刘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她在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进行交流,了解大家的学习准备情况,然后才会设计教学过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体现了刘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中()。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答案】C106、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谈话法C.问卷法D.实验法【答案】A107、关于教育目的,持个人本位论的是()。A.荀子B.赫尔巴特C.孟子D.涂尔干【答案】C108、对于一个非常害怕蛇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蛇的照片,谈论蛇,再让他观看有关蛇的视频,最后让他用手触摸蛇,逐步消除对蛇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A.合理情绪疗法B.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疗法D.肯定性训练【答案】C109、我国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开端是()。A.阅微草堂B.三等公学C.上海正蒙书院D.南洋公学【答案】D110、下列教学评价的类型中。()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教学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定性评价【答案】B111、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答案】C112、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的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答案】D113、“只要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性B.继承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C114、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B.实验法C.调查法D.观察法【答案】D11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A.知识的灌输者B.父母的代言人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答案】C116、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班主任工作B.学科教学C.品德教育D.教学管理【答案】B117、在教学上,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并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杜威【答案】B118、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不取决于()。A.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B.班主任的职权C.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D.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答案】B119、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答案】C120、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做出分析B.做出判断C.进行评估D.做出决策【答案】D121、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等。以便安排教学。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绝对性评价【答案】A122、“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答案】B123、通过对儿童的日记、作文、绘画、各种作业等的分析以了解儿童的研究方法是()。A.作品分析法B.文献分析法C.行为分析法D.调查分析法【答案】A124、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答案】B12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答案】C126、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A.社会实践B.各科教学C.班主任工作D.课外活动【答案】C127、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分()三个阶段进行。A.导入、详述和汇总B.导入、分析和汇总C.分析、详述和总结D.分析、质疑和总结【答案】A128、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A.推动社会发展B.增强人的体质C.增进社会公平D.促进人的发展【答案】D129、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A.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B.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促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C.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学习目标D.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答案】B130、“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A.洛克B.杜威C.斯宾塞D.夸美纽斯【答案】B131、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的学习过程理论。A.“模仿、理论、练习”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A132、在个性心理结构中,()更为稳定。A.兴趣B.价值观C.气质D.性格【答案】C133、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原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播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答案】C134、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A.自主性B.组织性C.趣味性D.创造性【答案】C135、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答案】B136、“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答案】D137、一个孩子出现打人行为,因此父母规定他一个月不准吃肯德基。这种做法属于()。A.负强化B.消退C.惩罚D.强化【答案】C138、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的阶段是()A.学前期B.青年期C.学龄期D.成年早期【答案】C139、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答案】A140、一般认为,()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C.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反馈【答案】A141、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斯纳金C.班杜拉D.桑代克【答案】C142、下列关于中等生的心理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强烈的荣誉感B.信心不足,表现欲不强C.具有较强的超群愿望D.纪律性较差【答案】B143、()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A.操行评定B.成绩评定C.素质评定D.道德评定【答案】A144、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A.修业年限B.教学大纲C.课程标准D.课程设罝【答案】A14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A.勤奋感B.主动感C.自主感D.自我统一感【答案】A146、小亮每次看到白色毛茸茸的物体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害怕,心跳过快,手心出汗,不敢靠近。小亮的症状属于()。A.强迫症B.恐惧症C.抑郁症D.焦虑症【答案】B147、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答案】B148、被誉为“气体化学之父”的化学家是()。A.普利斯特里B.卡文迪许C.舍勒D.哈伯【答案】A149、孟禄认为“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答案】B150、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少先队活动B.教学活动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答案】B151、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的是()。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B.心理治疗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答案】B152、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维果茨基C.杜威D.夸美纽斯【答案】B15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遗传B.环境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答案】B154、(2020年真题)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的是()A.思维的独创性B.思维的灵活性C.思维的流畅性D.思维的深刻性【答案】C155、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工作分析模式B.任务分析模式C.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答案】C156、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的观察力的特点()A.目的性较差B.缺乏精确性C.缺乏顺序性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答案】D157、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答案】C158、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答案】C159、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保护性知识【答案】B160、“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的()。A.义务性B.全面性C.全民性D.法制性【答案】B161、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162、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与科学研究相结合C.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答案】A163、目前我国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答案】B164、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答案】B165、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这符合桑代克的学习规律中的()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学习律【答案】A166、老师当众高度赞誉某学生的助人行为,随后班上出现了更多互帮互助现象,这是一种()。A.负强化B.直接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答案】C167、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答案】A168、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A.发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答案】A169、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答案】B170、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答案】B171、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背诵()。A.2遍B.4遍C.6遍D.8遍【答案】A172、一个人的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思维品质称为思维的()。A.广阔性B.灵活性C.逻辑性D.深刻性【答案】B173、下列有关儿童厌学症不正确的说法是()。A.是一种情绪上的失调状态B.主要表现是讨厌学习C.是先天的,由遗传因素造成的D.治疗时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答案】C17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答案】A175、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答案】A176、在教案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是()。A.教学内容B.教学目标C.教学重难点D.板书设计【答案】C177、我国小学低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性质上属于()。A.活动型综合课程B.校本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答案】A178、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倡“从做中学”的人是()。A.布鲁纳B.康德C.杜威D.卢梭【答案】C179、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化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是()。A.布卢姆B.布鲁纳C.杜威D.桑代克【答案】C18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学生的上进心与惰性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答案】D大题(共50题)一、问题(一):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25分)【答案】【参考设计】问题(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猜想验证结论的方法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量、剪、拼、摆等探究活动,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发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转化迁移思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严谨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并利用其特点在已知两角的基础上计算未知角。问题(二):一、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课件,提出问题:1*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2*两个大小不一样的三角形,形状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比形状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吗?3.三个形状不一样的三角形,内角和各不相同还是相同?二、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知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问题:(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以评析。(2)请你就该校的教学评价作以评析。【答案】(1)动物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首先课程的设置不能有效促进各种动物的个性发展(而是要动物去适应课程)。其次采取统一设置的方式,不注重各种动物的选择与需求(松鼠、老鹰的游泳,泥鳅的跳跃和飞行)。(2)在教学评价上,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不科学。①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跳跃、跑步得了“C”等,飞行没有学会。游泳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飞行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评价方法上,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教育应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②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不注重发展性评价,不注重期望与激励。)③在评价内容上,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甄别与选拔,不注重其他方面(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人的智能是多元的,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一个方面。三、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它在前边跑着,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问题(一):请分析《火烧云》这篇文章的特点。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以上题为例:【参考设计】问题(一):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②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③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教学重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会读写小数。问题(二):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师: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有书包、文具盒、铅笔、彩笔、橡皮擦和日记本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呢?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选代表说明自己的分法和理由。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习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1][简答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答案】作为教师,面对课堂吵闹现象应有的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威结构转变。五、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答案】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给予、羡慕、兜一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趣”等词语的意思。②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知道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的快乐从何而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保罗、小男孩的心灵,陶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情操。2.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问题(三):导入: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乐便是给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一根芝麻糖,他脸上便笑成了一朵花。这时来了个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让他分一半给小妹妹,你们猜怎么样?他自己也非常想吃,没有给小妹妹。是的,这个小朋友还小,不懂道理,怎么说他也不乐意把得到的东西送出去。看来我们的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故事。六、王老师出示问题:毎棵树苗16元,张叔叔要买4棵,经过协商,买3棵送一棵。每棵便宜多少元?学生很快就有了以下两种解法:(1)16x3=48(元),48÷4=12(元),16-12=4(元),(2)16x3=48(元),16×4=64(元).64-48=16(元),16÷4=4(元)王老师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还有不同的解法吗?小杰迟疑地举起了手:“老师,我的方法是16÷4=4(元),但我说不出为什么,”这种解法王老师也没预料到,是否可行呢?是巧合吗?面对这一情况,王老师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组织同学进行探讨。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这个16元也表示买4棵一共便宜的,除以4得到的就是每棵便宜的“有的说“买3棵送1棵,便宜的就是送的这1棵,也就是4棵便宜16元,所以16除以4就是毎堁树便宜多少元,”……小杰困惑的表情舒展了,王老师也露出了笑容。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王老师解决小杰困惑的教学行为。(10分)(2)简述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基本要求。【答案】(1)材料中,王老师的教学行为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首先,王老师的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组织学生回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材料中王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后还引导提出,还有其他解法吗?这些都体现了王老师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主体。其次,王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智,材料中当小杰有自己的想法时,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另外也体现了王老师的生成能力。最后,王老师体现了把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人,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当小杰有想法但是无法表达清楚时,老师并没有遏制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最终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小杰的疑惑的心情疏解了。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岀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教学情况非常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此题从引导、帮助、启发学生、激励鼓励学生这些维度阐述也可得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性资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是能进一步推动知识意义有效生成的“动力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及时采撷,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理念。第一、营造氛围,生成资源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第二、抓住契机,开发资源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迅速思考作出判断,如果是正确的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坚决利用,反之我们要坚决摒除。第三、善于倾听,再生资源新课程要求我们为师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自己也要俯下身子,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提问、为什么这样回答?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再生资源。第四、学会取舍,提炼资源七、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山中访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它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gǔ)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ù)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quǎn)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问题(一):你怎么理解文中“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这句话。(10分)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答案】【参考设计】问题(一):“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矿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梔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问题(二):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2.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问题(三):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检査预习情况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试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他脸陡地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竞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已内心的愤怒。“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地说。他可能考虑到自己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问题:当学生不愿听课时,怎么办?这时如何做才能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答案】【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参考答案】学生不愿意听课不能强行他去听。课堂上提倡教学民主非常重要,师生之间的“换位思考”是协调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只有走进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九、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某小学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是本市人,三分之二是外地人,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生们的学习水平相差很大,某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情感水平、认知水平、学习基础、家庭状况等实施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问题1][简答题]该教师贯彻了什么教学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什么?[问题2][简答题]结合本实例,谈谈如何贯彻该原则。【答案】1、该教师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这条原则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在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方面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该做到: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一十、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向前摇绳编花跳动作方法预备姿势:并脚站立,两手握绳柄自然下垂。练习时,由体后向前摇绳。当绳子摇到前上方时,两臂迅速在体前交叉,同时向后快速抖腕(前臂外旋),两脚立即跳起,绳通过两脚再摇至头上方时,交叉臂还原,用同样方法连续进行。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由。【答案】(1)“向前摇绳编花跳”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臂交叉和还原的时机。难点:两臂交叉后的抖腕摇绳;上下肢配合协调,节奏均匀。(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向前摇绳编花跳的动作方法,掌握编花跳的基本跳法,跳的较轻松自然。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和自主实践,更好地掌握两臂交叉的时机,能够有节奏、均匀地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游戏、比赛中,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及设计理由①自由跳绳练习,学生分成4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到指定位置进行自由跳绳,小组长负责组织好队员练习。②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和要领,组织学生认真听讲。③教师做分解和完整动作示范。④学生集体徒手模仿两臂交叉摇绳的动作练习。⑤学生集体连续做几次正摇绳并脚跳,逐渐过渡到两臂交叉摇绳跳。⑥组织学生分组练习。⑦教师巡视指导,点拨纠错。⑧组织优生展示,师生共同评级。⑨跳绳接力游戏。设计理由:根据水平三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向前摇绳编花跳这个内容是在学习过的跳绳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变化和组合,提高了一定难度,但也增加学生技能学习的趣味性。跳绳是一项简便易行、锻炼价值较大的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跳绳练习,可以促进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功能的发展,有助于保持体态健美,提高反应力和心肺功能,对发展弹跳能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积极作用。一十一、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经被金人占领。辛弃疾从小就目睹了生活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二十年哪!想想看,在这二十年的生活里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可能天天以泪洗面,想一死了之,可想到抗金事业没完成,想到老百姓的苦难,又不能死。师:痛苦,悲愤呀!生:非常难过,可能整天借酒痛骂统治者的无能!师:是呀,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苦闷。在这个时期,辛弃疾写了很多的词,但表现的却是另一番心境与风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是其中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师:古人说,品一壶清茶,读一首好词,是人生的一大乐趣。那怎样才能读出词的乐呢?不能只满足于字面的意思,还要深入字句里,用我们的想象去感觉,去品味,去推敲,去补充,才会品出词的意境与趣味来。咱们再读读开头两句,你看到哪些景……师:辛弃疾在江西农村生活的20年里,深深懂得每年庄稼的收成对农民意味着什么,他多么渴望每一年都是个丰收年,多么渴望农民过上好日子!看,这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里,响奏着群蛙的呜叫声里,你听到了吗?辛弃疾的心也在欢唱着呀,他在为谁欢唱呢?生:是在为老百姓!生: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年”欢唱!师:作者分明是为这预示丰收的场景而欢喜,不直接说出,而是借稻花香、蛙声代自己诉说“丰年”。你觉得是这样的吗?(生纷纷点头)真是妙不可言,再来一起读这两句词,读进辛弃疾的心里去!师:在江西上饶20年的生活里,表现辛弃疾这种快乐欢喜的词还有很多,那么在江西上饶的闲居生活的快乐是否让辛弃疾忘记了家仇国恨呢?忘记了自己的人生抱负呢?师(深情引述):1207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辛弃疾僵卧在病榻上,临终之际,他突然用尽了全身力气,大声呼叫着,你知道他最后呼叫的是什么吗?杀贼!杀贼!(CAI出示)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数重山。(CAI出示)师:你看,一轮明月,几阵清风,两三点雨就让辛弃疾欣喜欲狂,辛弃疾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可他留给历史、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生的眼泪……问题:针对上面的教学片段,评价其优缺点。【答案】回顾这节课的教学,优点在于:能抓住一个“情”字,以情感为主线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对辛弃疾身世的深情引述,引领着学生走进辛弃疾的精神世界,通过品味词韵意趣,想象情景,让学生深刻感悟辛弃疾夜行黄沙道中的欣喜之情。教学中每个环节的设计不仅饱满而且能够紧密相扣,学生亦能为情所动,随情而读,课堂洋溢着浓郁的诗情。但也有一些缺憾之处:(1)缺乏开放性,教学设计过于严谨。驾轻就熟的梳理与密集流畅的引导,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得过于“抢眼”,而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淹没在大容量和快节奏的教学中。学生处处有被“牵”着的痕迹,教学设计显得不够开放。(2)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理念上,我们都懂得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预设目标的完成,往往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例如,本教学片段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诗词,但是预设导语中夹杂着现成理解的直接呈现,因而就忽视了学生品味诗词的方式与过程。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对用词的妙处有亲切而自然的体悟,但是没有主体情感的积极参与,领悟就不会深刻。一十二、材料:著名作家三毛上学时数学成绩不好。有一次,她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小测验的题都选自课后练习题,于是她就在测验前狠下一番工夫背这些题,结果一连考了6个100分。数学老师感到很奇怪,就决定在自修课上临时考她,结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愤怒的老师马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在全班学生的哄笑声中,老师拿来毛笔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三毛在回忆中说:“我情愿老师打我一顿,但他给我的却是自己一生都没有受过的屈辱,这件事的后遗症三天后才显现出来。那天早晨上学,我走到走廊上,见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来越严重。到后来,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觉。”问题:请运用德育的原则对该老师的行为进行评价。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么做【答案】(1)材料中的教师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以及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2)①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材料中的教师对三毛进行讽刺挖苦以及“在三毛的眼睛周围重重地画了两个大圆圈”的做法,并没有做到尊重信任学生。②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应看到学生积极进步的一面,并对此进行鼓励,而不应只看到学生不好的一面。(3)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首先我会肯定三毛的进步,对其进行鼓励;其次,我会针对她的缺点以及学习上的困惑对其进行指导。一十三、某学校把某年级的差生全部分到了一个班级,学生都非常不满,但该班的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学生的成绩差而对他们失去信心。相反,该班主任经常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注意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段时间后,该班的成绩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试用所学理论,论述该学校和班主任的做法。【答案】(1)该班主任的做法值得肯定。后进生往往自尊心强,好胜,有上进心,而意志薄弱。在班级管理中,该班主任能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以表扬、激励为主,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因而该班能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取得较快进步。(2)针对该班级的特殊情况,班主任要能够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工作。只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集体才能健康地发展。一十四、问题(一):试分析“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与算法。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答案】【参考设计】问题(一):“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只有相同的计数单位才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异分母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因此要先通分再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问题(二):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归纳等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问题(三)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一十五、材料:我在读《在南极的日子》这篇课文前,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把作者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表达出来。”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今天,纪念碑揭幕,智利、苏联、乌拉圭和民主德国的考察队的队员和孩子们都来了’这一句中有几个国家,我就没有听清楚。”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他们觉得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问题:请根据文中教师的课堂表现,谈谈你对课堂评价方式的理解。【答案】材料中的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创造潜力。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每一次评价都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伴心诚意切、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嗣,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调动所有的学生关注评价、参与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这样才能在评价中得到进步,共同提高,全面发展,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课堂评价体系也一定会变得更加完善、具体,在《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的驱动下,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也一定向着人性化、平等化、科学化发展。一十六、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材料: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你可以把自己当成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也可以当成一种自然现象;想想它们在大自然中是怎样生活或变化的,想象它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并融入自已的感受写下来。请根据上述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概述为学生的习作拟写评语的注意事项。(10分)(2)如指导六年级学生进行习作,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试为本课设计一个写作教学的过程。(20分)【答案】(1)为学生的习作拟写评语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表扬学生习作的优点,如在本次作文写作中同学们都能进行大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用独特的视角去展示“自然中的自己”所见、所思、所想,内容新颖独特,描写具体有趣。②适当指出缺点,注意用词,注意保护学生的情感和信心,指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如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但是在具体的描写过程中,存在顺序混乱,语句不通,错字和标点误用等问题。③就问题提出寄语,激励学生改正错误,再接再厉。如:希望同学们改正错误,再接再厉,继续加油哦。(2)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成员,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和具体的事例表达“自然中的自己”的真实感受,能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