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古诗词诵读-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有关《涉江采芙蓉》的段落,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2.下列选项中没有读音错误、字形错误的一项是(

)A.城阕

深闺(guī)

春宵苦短B.绸缪

玉簟(dàn)

渌水荡漾C.皓腕

栖身(qī)

豆蔻词工D.金尊

虞美人(yù)

水面清圆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C.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林觉民《与妻书》)D.灭六国者,六国也(杜牧《阿房宫赋》)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g)

静女其姝(shū)

修我矛戟(qǐ)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guǐ)

与子同泽(zé)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g)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斑纹无处不在,将两极秘蜜地衔接,像族徵,凝聚着世袭的生和死,荣与辱。B.中国军人的屠戳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工,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C.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侯、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碍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D.我借着爱的轻翼飞过园墙,因为砖石的墙垣是不能把爱情阻隔;爱情的力量所能够做到的事,它都会冒险尝试,所以我不怕你家里人的干涉。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曾说:“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这话确有见地,人生一世,除了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不可缺的。因为________。A.友情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B.友情是一种纯度,爱情是一种深度,而亲情则是一种广度C.爱情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深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D.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而友情则是一种广度7.下列对《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以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远方丈夫的忧思源于对故乡妻子的思念。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的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B.“醉花阴”与“声声慢”都是词牌名,这两首词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D.李清照生活在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B.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演奏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引C.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终止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随意D.侵晓窥檐语

侵:渐近燎沉香,消溽暑

溽:炎热二、课内经典阅读理解10.《鹊桥仙》“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11.《鹊桥仙》一词中“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12.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话说《诗经》之“风”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在自然界中,因为大气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大地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1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不是先考虑符不符合法律法规。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只有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的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其目的是更好地生存。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C.《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四、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满意足之后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离骚》中,屈原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却表示“________________”,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五、语言表达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许多细菌和病毒会给人类带来传染病,但是如果人类对这类细菌和病毒的毒素加以利用,就会产生以毒攻毒的结果。如_____,使人产生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这种用来小剂量注射的毒素,就是疫苗。疫苗可以刺激人体产生一种与其相应的抗体物质,这些抗体物质_____,这样就使人体获得了免疫力,____。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C.“环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中的“环”应该为“还”。A、B、D三项没有错别字。故选C。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城阕”中的“阕”应写作“阙”;B.“玉簟”中的“簟”应读作“diàn”;D.“金尊”中的“尊”应写作“樽”,“虞美人”中的“虞”应读作“yú”。故选C。3.B【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于”为标志的状语后置句。A.判断句兼被动句。此句大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B.与例句相同,状语后置。此句大意:女孩含羞不语多么秀丽,她在城脚边等我相见。C.省略句,省略代词“汝”“之”,应为“望(汝)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此句大意:希望(你)以后远行的时候必须要把(这件事)告诉我。D.是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此句大意: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故选B。4.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氓之蚩蚩”的“氓”应读“méng”,“修我矛戟”的“戟”应读“jǐ”。故选A。5.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秘蜜”的“蜜”应写作“密”;“族徵”的“徵”应写作“徽”;B.“屠戳”的“戳”应写作“戮”;“武工”的“工”应写作“功”;C.“气侯”的“侯”应写作“候”;“狭碍”的“碍”应写作“隘”。故选D。6.D【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和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前后文对应原则,前文是“亲情,爱情外,友情更是……”,因此后文也应一一对应,先说亲情,再说爱情,最后是友情,据此排除ABC。且亲情深厚,爱情纯粹,友情广泛。故选D。7.C【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C项,“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错,“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接上面两句,写远方的丈夫此刻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通过想象,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故选C。8.B【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题干要求选出“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B项,“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错误;“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故选B。9.B【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本题A项,“岁暮阴阳催短景”是说“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景”意为“日光”;C项,“人事音书漫寂寥”是说“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漫”意为“徒然、白白地”;D项,“燎沉香,消溽暑”是说“焚烧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溽”意为“湿润、潮湿”。故选B。【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10.“金风”是指秋风,“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连相逢时候的“风”都如“金”,“露”都如“玉”,可见相聚的宝贵难得。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详解】本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以及意象作用的能力。“意象”指客观事物经诗人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而言之,“意象”的作用就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情感的结合体。“意象”主要分三类:一是比喻性意象;二是象征性意象;三是描述性意象。“金风”是指秋风,因为秋天在五行中属金;“玉露”是指白露,“金风玉露”就是指秋风白露。好处:用“金风”和“玉露”衬托了两人相聚的宝贵难得,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抒发了真正的爱情绝不会因两人的分别而损伤毫厘的情感。【点睛】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意象”的作用:一,营造气氛;二,塑造意境;三,奠定情感基调;四,借景抒情;五,衬托人物性格品质;六,诗歌的线索。11.“飞星传恨”意为那些闪亮的星星正在飞驰长空,仿佛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用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飞星传恨”的句意是:那些闪亮的星星划过天际,让人想象是它们在传递着牛郎织女的离愁别恨。《古诗十九首》有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其中“盈盈一水间”,表明近在咫尺,能相视,却不能相守的感觉,一个“恨”字,突出了相思之苦,而“爱”字不能很好的表达这种情感。所以是“恨”而不是“爱”。【点睛】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这些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不同的诗歌有时候也会运用同一个词语,但是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及效果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比中鉴赏,体会其不同的用法,就显得非常重要。12.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上片“春花秋月何时了”写的是眼前景物,这是实景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表明词人已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这是虚写。忽然又转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遥望,词人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下片一开始是词人想象中的“故国”图景。他把“雕栏玉砌”和“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水到渠成,把一切都集中到一个“愁”字上来。【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指出手法,其次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写出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本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现实是实写,回忆是虚写。“实写”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虚写”有“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虚实结合,抒发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词人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多而不绝的愁绪被形象地表达出来。【点睛】诗歌鉴赏的常见手法主要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夸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乐景写哀情、象征(用象征化抽象为具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联想映衬、寓情于景、虚实结合、用典、视听结合、时空结合等。13.A14.B15.D【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可见并非“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故选A。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所有人”错,文本第二段中说的是“大部分人”:“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错。根据原文第四段“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可见,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故选D。16.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宁溘死以流亡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