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挑山工一等奖创新教案
25.挑山工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泰、仗、敞、拘、蕴”5个生字,理解“饱览流连心悦诚服意味深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而先登山顶”的行动中,学习挑山工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地向上攀登的精神。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语言应用:美读课文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思维能力:运用抓住体现中心的句子来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培养领会中心思想的能力。
审美创造: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奋力登攀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片说职业的游戏吧!
1.说说职业
赴汤蹈火、舍己救人的消防员
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教师
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医生
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战士
出示《挑山工》课文插图,知晓挑山工的职业。
挑山工
挑山工就是靠肩挑货物上山的人。在泰山没有缆车、索道、盘山公路等交通设备之前,游客在山上买的水和食物都得靠挑山工一步一步挑上去。
3.揭示课题。
著名作家冯骥才去泰山游玩时,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泰山的雄姿和胜景,而是挑山工。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冯骥才爷爷去泰山寻访挑山工吧。来,跟老师读课题——第25课《挑山工》。
二、目标导学
《挑山工》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导读给了我们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能结合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三、知识点讲解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知晓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后,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同学们,读完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挑山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冯骥才爷爷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由此产生了疑惑。后来通过与一位挑山工的交谈才解开了心中的困惑。回家之后,作者还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像,以此激励自己。
这位同学真会学习,抓住关键信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楚了。《挑山工》这篇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
作者登山时心生疑惑;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一位挑山工聊天解开疑惑;第三部分写作者绘画自勉。
(二)再读课文,知“登山”
学习活动一:了解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找出挑山工登山的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挑山工登山的语句,用“——”画出来。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画一画。
同学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读一读描写挑山工登山的语句吧!
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2.抓住动作,知晓“登山”
同学们,读完这些语句,你有什么感受?是从哪些关键词中感受到的?请你说说好吗?
你说得非常好!“光溜溜的扁担”说明因扁担担的时间久,被磨光滑了。而“沉甸甸的货物”说明挑山工的工作辛苦。
你还有什么发现呢?请继续说一说。
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这句话中的“搭”“一甩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到台阶,还可以省些力气。
一甩”是对挑山工登山时的动作描写,描述了挑山工挑货物上山的姿态。“胳膊搭在扁担上”是为了稳定,而“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是为了使身体保持平衡。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挑山工登山的图片,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我们也来听听这些同学是怎么说的。播放新增录音:挑山工被肩膀上的货物压弯了腰,他们一定很辛苦。播放新增录音:这条山路弯弯曲曲的,看起来非常长,要走上山顶,估计要走一天吧。
生:挑山工挑着几个重重的大西瓜还要走那么陡峭的山路,真是太不容易了。这几位同学的感受很深刻。通过阅读课文,你知道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线是怎样的吗?
是的,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线。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描写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画一画登山的路线图。快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同学们画好了吗?你们看,这就是挑山工登山走的折尺形路线图。通过这幅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挑山工登山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
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就这样一直曲折向上登。
我们登山都是沿着山路直接向上走的,挑山工为什么要这样走呢?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很快就从文中发现了挑山工这样登山的优点和缺点,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聚焦语言,体会哲理
学习活动二:理解挑山工话中包含的哲理。
同学们,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挑山工登山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冯骥才爷爷对此也有疑惑,他的疑惑是怎样解开的呢?请继续默读课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出来。
1.聚焦语言,解开疑惑
同学们,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请说说吧!
原来是一位山民的话帮我们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请同学们读一读挑山工说的话,在旁边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快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写一写。
生: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功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读完挑山工的话之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你的感受很深刻,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同学是怎么说的吧!
生:这段话将挑山工和游人登山进行了对比,写出了游人登山东看西看、玩玩闹闹、高兴怎么就怎么,而挑山工登山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功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我从中明白了挑山工登山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
你真会读书。通过挑山工的话语,我们可以知道挑山工登山比游人快的原因并非是他们有近道,而是因为他们一个劲往前走。
这段话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写出了挑山工登山和游人登山的不同,衬托出挑山工登山时的专注。
其实上文还有一处写了游人是怎样登山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之后用“”画出来。请按下暂停键,试一试吧。
同学们找到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以为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
工登山总是不声不响,一个劲地往前走。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吧!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挑山工的话。
生: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功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2.领会语言,体悟哲理
听完挑山工的话之后,冯骥才爷爷心悦诚服地点点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那“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含了什么哲理呢?你能试着将山民话中蕴含的哲理准确地提取出来吗?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可以将哲理用四字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走过,以为把他们远远地甩在后边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已经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了。
词语总结噢!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再读读他的话,用上“小妙招”填一填这个表格吧
山民朴素的话包藴的哲理
同学们,表格填好了吗?我们来听听这几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生:我认为“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功夫”可以用“脚踏实地”来概括。
生:我有补充,这位山民朴素的话中“一个劲往前走”告诉我们做事要像他登山一样,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可以用四字词语“认定目标,坚持不懈”来概括。
生:这位山民朴素的话中提到的“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功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包蕴的哲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这几位同学的总结太精辟了,老师都忍不住想要给他们点赞。除了刚才这几位同学提到的四字词语,你还可以用什么四字词语概括呢?是的,我们还可以用“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等词语来概括。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把这些词语记录在你的书本上。
山民朴素的话包藴的哲理
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脚踏实地、步步踩实
一个劲往前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包藴的哲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同学们记录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并把这深刻的哲理牢牢地记在心里,付诸于行动。
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四、借物说理,知“精神”
学习活动三:感知“挑山工精神”。
师:挑山工给冯骥才爷爷留下深刻印象。从泰山回来,冯骥才爷爷画了一幅挑山工登山的画像,并把这幅画一直挂在自己的书桌前。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1.这个“它”指什么呢?
冯爷爷说“因为我需要它”。这个“它”指什么呢?请你说一说!是的,这个“它”并非指作者画的画,而是挑山工认定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
2.为什么作者说“因为我需要它”?请你说说自己的见解。
为什么作者说“因为我需要它”?请你说说自己的见解。你的理解很准确,作者把这幅画一直挂在他的书桌前,是希望挑山工的精神一直鞭策、鼓励自己。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最后一段。
3.联系生活,内化精神。
相信这幅画也会给你带来很多启示。同学们,你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时候也需要这种精神呢?
你的收获真多,相信挑山工的精神会一直鼓舞着你。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几位同学是怎么说的!
当我想偷懒时,这幅画告诉我:我也要像挑山工一样,定了目标就坚持下去,不偷懒、不放弃。
当我在学习时遇到难题,感觉自己怎么都学不会,想放弃时,这幅画告诉我:遇到难题,一时不会不要紧,只要用心听课,勤奋刻苦,坚持不懈,所有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我没有及时完成作业,想偷看其他同学的答案时,这幅画告诉我:学习不能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路得一步一步走,学习也得一日一日坚持。
4.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同学们,泰山这一方热土,孕育了挑山工这一独特的群体,也孕育了“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挑山工精神。这种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请看,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的人具有挑山工的精神,如: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用实际行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中交通模拟训练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的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商业赞助谈判与价值实现考核试卷
- 碳酸饮料产品包装设计创意考核试卷
- 电影拍摄中机械装置的节能降耗措施考核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桥教育联盟2025届普通高中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喷雾与燃烧光学诊断技术(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昌工学院《食品安全检测综合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盐城市新洋第二实验校2025届初三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数字图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届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答案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巡察知识讲解课件
- 芯片销售入职培训课件
- 苏丹草品种与栽培技术
- 智能垃圾桶教学课件
- 基于ITU-R P.1546传播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视化研究
- 厂房出租合同简易范本
-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励志教育主题班会
- 2023年健康医疗大数据行业调研分析报告
- 拼多多民事起诉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