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老师24补虚药_第1页
中药学老师24补虚药_第2页
中药学老师24补虚药_第3页
中药学老师24补虚药_第4页
中药学老师24补虚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章补虚药—定义二分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三配伍规律四、使用注意第一节补气药—定义二性能特点三适应证四配伍规律五使用注意补气药掌握:人参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熟悉:西洋参山药大枣了解:太子参扁豆(附扁豆花、扁豆衣)蜂蜜参考:饴糖刺五加绞股蓝沙棘红景天人参与党参、西洋参、太子参共性:四药均有甘昧,均能补气生津用于气津两伤之气短、烦倦、口渴及肺虚久咳等。人参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

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二

应用三用法用量入汤剂5-10g,急重证

15-30g,宜文火另煎顿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四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不宜同吃萝卜或喝茶。西洋参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二应用三用法用量另煎服兑服3—6g党参甘平归脾肺经—功效益气生津养血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10-30党参无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功。凡气虚欲脱之危重病症当用人参。不可用党参代替>太子参甘微苦平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二应用

(补气益阴生津之力均远逊于西洋参)三用法用量煎服10-30g。人参:①补脾益肺力较大,故多用于中焦虚寒者或脾肺气虚重症;②善大补元气,用于气虚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③安神益智,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④此外,用于血虚证、气不摄血的出血证及阳痿证,分别具益气生血、益气摄血和益气壮阳之效。党参心性平和,补中益气力较弱,一般脾肺气虚证多用②养血,用于气血两亏证。西洋参;①味兼微苦,性寒凉,故中焦虚寒者不宜用之;②善养阴清火生津,故热病气阴两伤之烦倦、口渴及阴虚火旺之咳喘痰血证多用太子参:补气之力最小,性平和而有益气生津功病后气阴不足者多用。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9-30,蜜炙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白术苦微温归脾胃经—

功效

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10-15g。山药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10-30g白扁豆甘微温,归脾胃经—功效补脾和中化湿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10-15扁豆衣偏于消暑化湿。扁豆花多用于暑湿泄泻及带下。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二应用三用法用量煎服3-10蜜炙长于补益心脾和润肺四使用注意大枣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

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二

应用三用法用量劈破煎服10-30或去皮核捣烂为丸。

治脾虚食少便溏倦怠乏力配党参白术。治血虚萎黄配熟地阿胶。治妇女脏躁神志不安―配甘草小麦。

用于药性较烈的方剂中可减少烈性药的副作用,保护正气。入解表剂-调和营卫,入补益剂-调补脾胃--配生姜。补益心脾之气,治心动悸,脉结代治脾气虚食少便溏祛痰止咳,治咳嗽(风寒肺寒湿痰)缓急止痛。治脘腹四肢挛急作痛缓和药性能缓和烈性和减轻毒副作用5、清热解毒(生用)治热毒疮疡治咽喉肿痛药食中毒配-绿豆。炙甘草汤【组成】炙甘草

生姜

桂技

人参生地黄 阿胶麦门冬

麻仁 大枣

酒【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主治】①阴亏血少,气虚阳弱证。脉结代,心动悸,虚赢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②虚劳肺萎证。干咳无痰,或咯痰不多,痰中带有血丝,形瘦气短,虚烦眠差,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复脉饮治愈心悸一例齐X,男,57岁。初诊:1980年5月22日。主诉:患高血压、冠心病五年。1978年曾出现心肌梗塞,心力衰竭,长期服用地高辛。1980年5对此日出现心房纤颤。因对奎尼丁有特异性反应,又难以耐受电除颤,邀请余诊治。诊查:心悸不安,眩晕,胸闷气短,神疲乏力,面色暗滞少华,上腹部浮肿,纳少;舌质胖嫩,有齿痕;苔白润,脉结代。测其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心率110~120次份,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额;ST-T段改变;Ⅱ、Ⅲ、aVF异常Q波。辨证:病属心血不足,心阳不振之心悸证。治法:拟益气养血,温阳复脉法,复脉饮主之。处方:炙甘草50克红人参15克柏子仁15克桂枝10克麦冬10克 生地20克 阿胶15克(烊化)鲜姜10克 大枣10克二诊:服上方药四付后,症状明显改善,心悸偶尔发作,脉象沉弱偶有结代。效不更方,续进药六付。三诊:两周后,稍有胸闷乏力,神疲,上腹部仍见浮肿。复查心电图正常。原方加茯苓10克、泽泻10克。嘱服药三付,以冀巩固。四君子汤【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功用】

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音低微,四肢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虚弱。1、湿盛脹满不宜用。3、浮肿者不宜用4、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5、急攻峻补方中不用。1健脾化湿(炒)治脾虚湿盛泄泻脾虚带下证2化湿和中(生用)治暑湿吐泻阴暑配香薷厚朴。1补脾胃之气,又益脾胃之阴,治脾胃虚弱证。便溏,带下,小儿泄泻。2既补脾肺之气又益肺肾之阴,治肺虚证和肾虚证3、益气养阴生津(生用)用于气阴不足证消渴证四君子汤加山药治疗低烧庄某某,女性,患长期低烧症。于7月24日就诊低烧37.5℃,脉微数,舌布薄白苔,腹时时胀痛。认为是脾虚之证,以四君子汤加山药予之。一周后复诊,低烧,腹胀均减。持续服前方至8

月14日,低烧 与腹胀痊愈.庄之低烧有腹胀痛,予《和剂局方》四君子汤加山药,兼旬而两证均愈。1967年曾有一女孩,年6岁,患低烧不退证半年之久,住院3月余,凡西药之退热剂无不历试,而未能获效,到我院小儿科求诊。我与赵锡武医师同被邀会诊,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多脾阴不足,久热更有所耗损,共商予四君子汤加山药以滋脾阴,不数剂而热平。参苓白术散【组成】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白术

山药白扁豆

茯苓 人参 甘草大枣【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气虚挟湿证。饮食不化,胸腔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苦白腻,脉虚缓。1健脾(炒)治脾胃气虚兼水湿内停治脾胃虚寒腹满泄泻,治脾虚而有积滞2燥湿利水(生用)治脾虚水停痰饮水

肿小便不利。3止汗治脾虚卫弱化,肌表不固之多汗,4补气安胎治疗胎动不安玉屏风散【组成】防风

黄芪

白术【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证。汗出恶风,面色断白,少气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体

虚易感风邪者。泰山磐石散川续断糯米黄芩【组成】

人参 黄芪

白术

炙甘草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砂仁【功用】益气健脾,养血安胎。【主治】妇女堕胎,或妊娠胎动不安证。

屡有堕胎宿患,或妊娠胎动不安,伴见面色淡白,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苦薄白,脉滑而无力或沉弱。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或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病机:中阳不足,饮停心下。水心病(冠心病)陆XX,男,42岁。形体肥胖,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而住院,抢治两月有余,未见功效。现症:心胸

疼痛,心悸气短,多在夜晚发作。每当

发作之时,自觉有气上冲咽喉,顿感气

息窒塞,有时憋气而周身出冷汗,有死

亡来临之感。颈旁之血脉又随气上冲、

心悸而胀痛不休。现其舌水滑欲滴,切其脉沉弦,偶见结象。辨为水气凌心,心阳受阻,血脉不利之水心病。处方;茯苓30克桂枝12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此方服三剂,气冲得平,心神得安,心悸、胸痛及颈脉胀痛诸症明显减轻。但脉仍带结,犹显露出畏寒肢冷等阳虚见证。乃于上方加附子9克,肉桂6克以复心肾阳气。服三剂手足转温,而不恶寒。然心悸气短犹末全瘳,再于上方中加党参、五味子各10克,以补心肺脉络之气。连服六剂,诸症皆愈。。防己黄芪汤【组成】防己黄芪白术炒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风水、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病机表虚不固,外受风邪,水湿郁于肌表经络之间。水肿王X

X,女,41岁,营业员。

1993年1月29日初诊。常年久立,双下肢浮肿,尤以左腿为重,按之凹陷不起,两腿酸沉无力,小便频数量少。查尿常规(一)。伴有自汗,短气。疲乏、带下量多。患者面色白虚浮,神色萎靡。舌胖大,苔白润,脉浮无力。诊为气虚挟湿,水湿客于肌肤。当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治用防已黄芪汤加茯苓:黄芪30克,防已15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4枚。服药十四剂,下肢浮肿明显消退,气力有增拟上方加党参10克,又进七剂,浮肿全消,亦不乏力。舌脉如常,病愈。长于补气升阳治脾气虚证。治中气下陷证、久泻脱肛、内脏下垂气虚血亏,消渴便血崩漏

补肺气益卫气固表止汗用于肺气虚和气虚自汗证。补气利水治气虚水湿失运。益气托毒透脓。治疮内陷脓成不溃, 久溃不敛,脓出清稀。此外还可以治疗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黄芪桂枝五物汤【组成】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功用】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主治】血痹证。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1清补之品益脾气养胃阴,治脾气虚弱胃阴不足证配山药石斛(补脾气之功不及党参)

2益肺气生津液治气虚津伤肺燥咳嗽配北沙参麦冬治心气阴两虚心悸失眠多汗配-酸枣仁五味子1治肺脾气虚证2益气生津治气津两伤证3益气生血治气血两亏证4治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证配解表药或攻里药1养阴清火生津尤其适于气虚而阴津耗伤有火者2治肺、心、脾、肾气虚3治热病气阴两伤口渴及消渴1大补元气复脉固脱治气虚欲脱2补诸脏气治脏气不足3益气生津治热病气津、消渴证4补气安神益智心悸失眠健忘5益气生血益气摄血益气壮阳治气血虚证气不摄血之出血证。阳萎证。

6扶正祛邪治体虚外感或邪实正虚证-配解表攻里药邪实正不虚者不可用湿盛中满者慎用不要时配理气除湿药。气虚兼血虚-配补血药气虚兼津亏-配养阴生津药气虚兼阳虚-配补阳药气虚不摄血-配止血药气虚兼汗出-配敛汗药气虚兼小便不禁-配缩尿药气虚兼便溏-配固涩药3正虚邪实-配解毒、清热、泻下药等。补脾气-治脾气虚证补肺气-治肺气虚证补心气-治心气不足证补元气-治气虚欲脱证补气生血-治血虚证益气生津――治津亏阴伤证。益气摄血-治失血证。性味多甘温或甘平,主要归脾肺二经,对脾肺气虚证疗效最为显著。具有补气功效,用以治疗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