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过关检测_第1页
高三地理过关检测_第2页
高三地理过关检测_第3页
高三地理过关检测_第4页
高三地理过关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地理专题过关检测—大气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北方某地气温水平分布图(图1),回答1一3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应在

A.①附近B.②附近

C.③附近D.④附近

2.若该锋面为快速移动的冷锋,会带来雨雪天气,则

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

A.①②③B.③©⑤

C.①©⑤D.①②⑤A

3.此快速移动的冷锋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有

①暴雨②沙尘暴③寒潮④梅雨⑤对流雨⑥大雪

A.①@@B.②③⑥C.②④⑤D.①③④

下图表示我国110。E以东地区某年月降水量变化情况,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

为一地区处于雨季的标志,回答4—6题。

4.最早进入雨季的地区是

A.华南B江南

C.黄河中下游D也对华下游

5.图中M处降水较少的原因是

A.M地处冷锋之前B.M地受气旋控制

C.M地受高压脊控制D.M地处暖锋之前

6.雨季最短的地区是

图2

A.海河流域B.辽河流域

C.江南地区D.华南地区

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

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回答7—8

7.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季节

B地球公转到近II点附近

C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D低纬度太平洋东部海区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8.下列地区中臭氧含量最多的是

A.南极地区上空B.青藏高原地区上空

C.北极地区上空D.赤道地区上空

分析下图(图3)所示的的天气系统,据此回答9一10题

图3

图3

图4

10.最能反映P地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图5

11.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图6

12.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

68米高的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20m40m60m80m100m

A16.3℃16.6℃16.8℃17.0℃17.1℃

B21.0℃21.0℃20.9℃20.9℃21.0℃

C20.9℃20.8℃20.6℃20.2℃20.0℃

D15.2℃14.8℃14.7℃14.9℃15.2℃

13.读下图中(P)地的五幅图,判断P地气候类型是下列中的

图7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14.下面四幅图分别代表一种气候类型,哪幅图代表温带海洋性气候

图8

15.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

图9

16.下列表示暖锋过境气压变化曲线是

17.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图12

19.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

A.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酸雨

B.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人口增多、资源枯竭、森林锐减

D.水源短缺、粮食缺乏、噪声污染

20.图13表示①地处于北半球的低压区,箭头表示①地的风向。四幅图中风向正确的

是:

图13

21.北纬30°—40°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

A.高温同期、多雨同期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

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D,高温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22.下列四幅图(图14),表示地中海气候特点的是

图14

读右图(图15),回答23—25题。

23.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该月的降雨

类型主要是

A.地形雨B.锋面雨C.台风雨D.对■流雨

24.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图16

25.位于同一纬度的开罗,降水量和蒸发量均与武汉相差悬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

B.开罗深居热带大陆内部,潮湿气流很难到达

C.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季风形成

读下图(图17)(图中各点的标号表示月份),据此回答26〜27题

30

范。

-21

406080FOO

降水量(mm)

述4种气候类型在中国有分布的是:

①②B.③④C.②③

图17卜4种气候类型的代表性城

市依次是:

A.伦敦、罗马、北京、武汉

B.开普敦、伦敦、莫斯科、上海

C.罗马、纽约、北京、上海

D.北京、伦敦、罗马、上海

下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图18)。读图并

回答28〜29题。

28.“温室效应”会使

A.A部分增大B.B部分缩小

C.C部分增大D.C部分缩小

29.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烧,并向大气排放,则会使

A.A部分增大B.A部分缩小

C.B部分增大D.C部分缩小

辐射能力(J/(cms>min•p.m))

30.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

1月1日1月2日1月3日

平均气温120-2

(℃)

气压(百1002.51005.01007.5

帕)

天气现象晴,1—2中雪,6阴转晴,2

级偏北风—8级偏—3级偏北

北风风

下列示意图(图19)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ABCD

图19

二、综合题

31.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0),回答下列问题:

图20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B。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

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由此可见,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等。

32.读漫画“现代女婿补天”(图21),回答下列问题。

图21

(1)现代“女婿”为何要补天?。

(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的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

应使大气中的分解。

(3)此现象产生的严重后果是

①。

②o

33.读“香港、广州、乌鲁木齐和重庆五城市的气候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④⑤

年降水量338210017002761088

(毫米)

最热月平2228282629

均气温

(℃)

最冷月平-71513-158

均气温

(℃)

(1)表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城市名称是

①②③④⑤

(2)表中③④两地最热月气温相差较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中③④两地最冷月气温相差较大的原因是

(3)表中③地降水比④地多的原因是。

(4)③地一般月份进入雨季,月份雨季结束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5)五城市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34.读下图(图22),回答下列问题

o612182430364248(小时)

气压系统移动方向

图22

(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判断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这种天气系统多形成于上,其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这种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时间一般在__季节,对我国江南农业生产的有

利影响是

(4)世界上地区和地区也是该天气系统盛行的地区。

35.读“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形成的“气压分布示意图”(图23)回答下

列问题

①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绝对值最高的

是O

②A.B.两点较高的是。

③A地是——天气因为此时A地空气处于状

态。

④图中A.B.C.D.四点中的天气状况与长江中下游

平原伏旱天气类型的是点。

36.图2-4-28中Pl、P2.P3表示三条数值不同的等压线,箭头表示A点处的风向。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此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图上反映的是

(高空或近面)的情况。

②此系统属于(高空或低压)中心,属

旋或反气旋)

③若图上的冷.暖锋面随气旋的运动而移动,那么A地将经历(冷锋或暖锋)天

气过程。

④如果图中的冷.暖锋面活动均引起降水那么主要雨区将出现在(选择填空)。

A.甲区域B.乙区域C.丙区域D.丁区域

37.读图(图25)回答:

(1)前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的雨水称为酸雨。

(2)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等,不断向

大气中排放和等酸性气体所致。

(3)我国酸雨主要是______型酸雨,酸雨区已覆盖了我国土地面积的%。我国

南方还出现大片的PH值小于的重酸雨区。在我国酸雨区有扩大的趋势。

(4)酸雨危害很大,不仅使水酸化,影响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而且使酸化,危害森林和生长,腐蚀和古迹,并危害健

康。

(5)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物和物的排放,有效措施是研究

煤炭中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6)我国已经采取发展技术和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38.完成下列要求:

(1)按下表资料,在下图(图26)上绘出气温年变化曲线。(答案图27)

月123456

气温。C-1.0-1.52.28.013.518.

3

月789101112

气温七22.524.219.13.07.01.7

3

月123456

气温℃-1.0-1.52.28.013.518.

3

月789101112

气温七22.524.219.13.07.01.7

3

(2)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这种气温年变化情况,

反映该地气候受的影响较突出。

(3)该地年降水量1780毫米,该地降水量虽然比较均匀,但从总体上看,降水的季节

分配特点还具有特点,属于气候。

(4)这个地方最有可能位于洲(国家)。

雷里

迎覆■

■懿

8意

4醒

23456789影

图26

39.图28是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分析完成下列要求:图2-4-31

(1)图中EF是脊线还是槽

线o

(2)A.B.C.D是四条锋线,属于冷锋的

是O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

是,就气流状况而言属

于,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

行风。

(4)如果A锋移动速度较快,这时我国北

方常出现天气。如果B锋能形成降

图28

水,那么雨区在B锋的哪一侧。

(5)G点和A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o

40.1781年,西班牙航海者在图示地区创建洛杉矶镇。这里每年有200多天逆温现象,

在人口不太多时,是宁静、环境优美的小城镇。读图29回答下列问题:

(1)洛杉矶的地理坐标为纬度,经度。当地气候属于气

候类型。

(2)经常出现逆温现象是因为这里属于地形。20世纪初随着电影业、

石油开采和加工业、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城市面积、人口、汽车拥有量急剧增加,空气污染

日益严重。

(3)在上述地形条件下,每当出现大气逆温现象时,大气的扩散条件,

空气中污染物积聚,其危害便格外明显。

41.读图2-4-33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①-⑧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2)对比①、②两地的气候特点。

从降水分析:①地②地。

从气温分析:①地②__________。

(3)比较⑤、⑦两地气候的异同。

相似点:全年气温__________一年有明显的两季。

不同之点:⑦地的降水比⑤地

42.据“世界各大洲工业CO2排放量示意图”、“世界CO?排放量最多的I-国柱状图”

(图31)及有关资料,回答: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该议定书规

定,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

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8%,日本6%。

(1)图中CO2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和

(2)上图所示十国中,CO2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最少的亚洲国家是。

(3)C0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其能源消费结构

以为主»

(4)在工业发达国家中,C02人均排放量法国仅为英国的52.5%、德国56%,从法

国能源消费结构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5)大气中C02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6)最近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消息传出即引起世界

众怒,这是因为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

是o

(7)你认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会给世界沿海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8)要降低大气中CO2,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至少写两条)。

高三专题过关检测——大气环境

1.解析:锋面两侧气温差异最大,从图可看出③附近气温变化最大,所以锋面的位置

应在③附近。

答案:C

2.解析: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①②③在锋后,所以降水最集中的区域可能为①②③。

图2-4-6

答案:A

3.解析:快速移动的冷锋不可能形成梅雨和形成对流雨,所以与④、⑤搭配的选项都

是错误的,所以排除A.C.D选项。

答案:B

4.解析:该题重在考查读图能力,从图看出华南地区首先进入雨季。

答案:A

5.解析:该题重在考查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伏旱的原因,是由于受太平洋副高的影响,

所以选择M地受高压脊控制。

答案:C

6.解析:该题重在考查我国东部地区雨季的长短,总的说来,我国东部地区从南向北

雨季越来越短,从图上可以看出图中雨季最短的是海河流域,而不是辽河流域,所以选择A

选项。

答案:A

7.解析:南极臭氧空洞出现在9—H月份。长江中下游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到7

月上旬。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在每年的1月初。厄尔尼诺现象通常出现在圣诞节前后。

答案:C

8.解析: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的平流层中。对流层薄的地区,氟氯烧等破坏臭氧层的

物质容易通过空气运动到平流层,那里的臭氧也容易遭到破坏。两极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因

地面气温低,对流运动弱,臭氧层容易遭到破坏,所以这几个地区是全球臭氧的低值区,而

赤道地区对流运动强烈,氟氯烧等破坏臭氧层的物质不容易运动到平流层,那里的臭氧层也

就不容易遭到破坏,因而形成臭氧值的高值区。

答案:D

9.解析:如果把A.B.C.D完整地补充起来,则B.C.D属于气旋,沿槽线可以发育成锋

面,B.D为北半球的气旋,但沿D发育的是暖锋,沿B发育的才是冷锋;C属于南半球的气

旋,沿C发育的是暖锋。所以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B

10.解析:沿P地往上首先是在冷空气下,然后经过锋面,再进入暖空气,所以经过了

一个逆温的过程。

答案:C

11.解析: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北半球的的盛行西风带,是西

南风。

答案:A

12.解析:在对流层中,按越往高空气温越低的规律,这样有利于对流,有利于灰尘扩

散;反之则称为逆温,不利于灰尘扩散。有60米以上的高度,A.B.D都是逆温,只有C有

利于对流。

答案:C

13.解析:1月气温在0℃以上,各月降水都较平均,年降水量在600—700之间,判断

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C

14.解析:1月气温在0℃以上,7月均温不高,各月降水量比均平均,能体现此特点

煌是D选项。

答案:D

15.解析:热的地方盛行上升气流,冷的地方盛行下沉气流,依此原则可推出C图是错

误的。

答案:C

16.解析:暖锋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暖锋过境后,则受暖气团控制,气压

下降,所以D曲线表示暖锋过境气压变化曲线。A表示气旋过境,B表示反气旋过境,C表

示冷锋过境。

答案:D

17.解析:A图表示暖锋天气示意图;B图表示暖锋天气示意图;C图表示地形雨示意

图;D图表示对流雨。

答案:B

18解析:工业区应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而且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要有卫生防护

带,依此原则D选项是正确的。

答案:D

19.解析:当前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

变暖、臭氧层遭破坏、酸雨。

答案:A

20.解析:北半球的低气压(气旋)水平气流应该是逆时针往里辐合,依此原则A图是

正确的。

答案:A

21.解析:北纬30。-40°大陆东岸的气候是季风性气候,高温多雨同期;西岸是地中

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B

22.解析: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特点。图中A为热带雨林

气候,B为地中海气候,C为热带草原气候,D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B

23.解析:6月份武汉的月降水量超过200毫米,是因为梅雨天气,梅雨是由于准静止

锋形成的,是锋面雨。

答案:B

24.解析:当武汉正值图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是江淮地区的伏旱天气,是受太平洋

副高控制形成的(属于北半球的反气旋)。

答案:B

25.解析:由于开罗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C

26.解析:从①②③④四幅图的月降水量和月均温配置情况分析,①为温带季风气候,

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这四中气候中,中国有温带

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27.解析:根据上题的四种气候类型,D选项的四个城市分别与之对应。

答案:D

28.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则吸收的太阳红外线部分越多。

答案:C

29.温室效应增强了地面长波辐射能力,C部分的范围增大。氟氯烧破坏大气臭氧层,

使臭氧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而到达大气上界的紫外线总量是没有

变化的,因此图中A部分范围应减小。

答案:B

30.答案:从图看,气象站经历了冷锋过境前和后的整个过程,1月1日是过境前,A

图反映的是过境前的情况,处于冷锋锋前;B图画的是暖锋,所以是错误的。C图是气旋过

境,所以也是错误的;D图是冷锋过境后的状况。所以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

的天气形势的是A图。答案:A

31解析:从图中看,亚欧大陆出现高压中心,说明是北半球的冬季,太平洋上强大的

是阿留申低压。由于冬季大陆温度低,形成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它把副极地低压带切断,

使之保留在海洋上。根据处于反气旋的不同位置,可判断出C点盛行西北风,D点盛行东北

风,我国的天气以寒冷干燥为主要特征。D地7月盛行西南风,其形成原因是夏季印度气温

高、气压低,印度低压吸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季风气候的形

成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1)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2)冬季大陆温度低副极地低

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印度气温高、气压低,印度低压

吸引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

32.解析:这幅漫画是取用了“女蜗”补天的故事作成的。现代女蜗补天是由于臭氧层

遭到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大量的太阳紫外线到达地面对人类和生物界造成危害。

答案:(1)臭氧层遭到破坏,形成臭氧层空洞(2)氟氯燃平流臭氧(3)①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②对生态系统和农林牧副渔造成破坏

33.解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我国主要城市的气候情况及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等知

识的掌握情况。

答案:(1)兰州香港广州乌鲁木齐重庆

(2)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比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昼时

间比南方长,得到的太阳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的正

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也短,得到的太阳光热自然比南方少,加之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受冬季风影响大

(3)③地地处南方,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③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大,因

此降水较多;而④地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降水少(4)510亚热带

季风气候(5)③(兰州)④(乌鲁木齐)温带大陆性气候

34.解析:根据图形,可以读出,是一个低气压中心过境,产生了狂风暴雨,推测为台

风•台风影响我国是在夏秋季节,此时江南丘陵地区正值伏旱天气,旱情严重,台风带来的

降水能缓解旱情,有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1)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是气旋

(2)热带洋面狂风暴雨(3)夏、秋季节缓解伏旱天气(4)加勒比海孟

加拉湾

35.解析:①判断那一地的气压绝对值,首先要明确同一气柱的气压分布规律是由地面

到高空递减,因此比较四地,实际上是比较A.B.两点,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可判断出A

地受热B地冷却B地为高气压。②第二题承接第一题B为高压A为低压,冷高压热低压故

A热。③A为低气压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至雨,所以是阴雨天气。④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伏旱天气是受副高控制的,而此图中近地面高压是B地,B地气流下沉,天空晴朗干燥。

答案:①B②A③阴雨,上升④B

36.解析:这是大气运动中综合性很强的一道读图题,该题对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

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有较全面的要求。①通过阅读上图,明确图中提供的解题“条件”

②运用已知条件,联系所学有关知识,逐一解答图中的各项设问。

从上图A点处风向及风与等压线呈斜交关系,可以推断出该图反映的是近地面的天气系

统情况;从风由闭合等压线“外”向“内”吹,可推断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近而确定该系统

为底气压中心,属于气旋;又依据图中提供的风向右偏,可明确此天气系统地处北半球;依

据气旋运行方向,可推断出A地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通过对上图中表示的两个锋面的分析,

可以看出甲区域位于冷锋的锋后,丁区域位于暖流的锋前,甲.乙两地为主要的雨区。

答案:①北半球近地面②低压气旋③冷锋④A(甲区域)D

(丙区域)

3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酸雨分布及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等。目前人们一般把

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燃烧石油、煤、天然气等,不断

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氧化氮等酸性气体所致。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己覆

盖了我国土地面积的40%。我国南方还出现大片的PH值小于4.5的重酸雨区;酸雨区

并有扩大的趋势。

答案:(1)5.6(2)石油煤天然气二氧化硫氧化氮(3)硫酸4

04.5

(4)江湖鱼土壤农作物建筑物文物人体(5)硫氧化物氮氧

化物硫

(6)洁净煤清洁燃烧

38.解析:从表格中的气温分布看,最高月均温出现在8月,说明受海洋影响大,最

低月均温低于0℃说明是处于温带地区,从气温和降水的配置情况可以看出雨热同期的气

候特征,可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这分布在亚洲的日本。

答案:(1)见图(2)82海洋(3)雨热同期温带季风(4)亚日

39.解析:(1)图中EF是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部分,是高压脊线。(2)A.B.C.D是四

条锋线,属于冷锋的是A.C两条锋线,判断方法是北半球A以北的地区纬度更高,因此气温

更低,按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是冷气团推动锋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因此为冷锋;同理

可推出C为冷锋。(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就气

流状况而言属于反气旋,这时我国广大的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