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_第1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_第2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_第3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_第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开篇得益课前预习文本精解课堂演练美文赏读素材积累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开篇得益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鉴赏:苏轼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是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上片写死别之痛和相思之苦。前五句分别从时间(十年)和空间(千里)两方面直叙死生隔绝的思念;后三句通过假设写生死离别的相思。“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刻画出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煎熬,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片写梦。诗人抓住“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却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千种哀愁、万种凄凉尽在其中。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却一切化为乌有,便又重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冷月清光洒满大地,这是一种怎样孤寂凄哀的情景啊!以虚映实,虚中见实,是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的显著特色。这首词写情如春蚕吐丝,如幽山流泉,朴素真挚,自然奔流。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课前预习一、资料卡片1.走近作者恩格斯(1820—1895),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他与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共同战斗,在革命理论上共同创造。从1870年以后,恩格斯和马克思一直住在伦敦,他们两人始终过着充满紧张工作的精神生活。作为马克思伟大事业的终身战友的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他出色地完成了《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卓越地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2.写作背景卡尔·马克思,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和导师,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的组织者。他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马克思主义。本文是1883年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安葬马克思时,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讲话。3.相关知识(1)演讲词演讲词,实用文体之一。就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演讲稿。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弄清集会的意图或活动的目的,了解听众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感兴趣的问题,明确演讲者身份、所处的地位,从而确定演说的主题。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2)悼词悼词,演讲词的一种。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在追悼会上发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文稿。悼词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标题写“悼词”二字,或写“在×××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正文部分,首先要写明死者生前的身份或各种职务名称,去世的原因、时间、地点和终年岁数,表明用什么样的心情悼念死者。其次按时间顺序或其他顺序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对其一生做出正面评价,以表彰死者的优秀品德和主要贡献,进而说明其逝世后带来的损失,再次说明从哪些方面向该同志学习,怎样以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最后另起一行,用“×××同志安息吧”或“×××永垂不朽”作结。悼词,要切合死者的身份特点,在表达上要求把记叙、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语言应精练而富于感情色彩,措词应恰如其分。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二、知识积累1.字音字形(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答案:(1)wú

zǔzhòu

zhé

dào

fěibàngfū

zhuó

kòng

huò

huō

gěi

suí

suì

sāi

sài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答案:(2)损失陨落殒命摸索冷漠寂寞榜样傍晚磅礴估量沽酒怙恶不悛(2)形近字组词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2.熟语集释(1)繁芜丛杂:

(2)豁然开朗:

(3)浅尝辄止:

(4)坚韧不拔:

(5)卓有成效:

(6)永垂不朽:

答案:(1)原指(草木)茂盛繁密,杂乱而没有条理,文中是错综复杂的意思。(2)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朗,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而心情十分舒畅。豁然,开阔的样子。(3)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辄,就。(4)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5)成绩、效果显著。卓,杰出而不平常。(6)(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文本精解一、整体感知1.结构图解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2.整体把握文章概括了马克思哪些方面的贡献?根据悼词的文体特征谈一下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参考答案:马克思一生对共产主义革命运动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文章第二段论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实际上就是概括揭示了他的伟大贡献。概括性的语句为:“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第一个“对于”突出了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领导作用;第二个“对于”则突出了作为科学家的马克思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杰出贡献。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就全篇来看,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情况和他的革命实践活动,采用叙述的方式;对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及其评价,采用议论的方式;而抒情则贯穿在整篇文章之中。如:第八段先叙述反动阶级对马克思的仇恨、诽谤,再抒发无产阶级对他的爱戴和悼念的浓厚感情,最后直接议论,三者结合得很完美。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二、局部揣摩1.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参考答案:(1)因为这是在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逝世的准确时间。(2)交代具体时间,就强调了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应当永远不忘的时刻。(3)这个具体的时间,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参考答案:(1)因为马克思是一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最为准确。(2)用“去世”“老了”“走了”显得太一般化,用“死了”不符合马克思的伟大身份,不尊敬。(3)用“与世长辞”不合演说辞的语体色彩。恩格斯没有直接说出马克思的逝世,而是用这些词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这在修辞上叫“讳饰”,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也就蕴涵其中了。2.为什么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而不用其他表示死亡的词语?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参考答案:作者在评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的时候说:“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所以马克思的逝世,首先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说,课文正文部分的安排是恰当的。所以,从马克思逝世造成的损失上说,第二段总领部分的安排(先说“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后说“对于历史科学”)是恰当的,在展开论述时,先理论后实践的安排也是恰当的,两者并不矛盾。3.在“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总领性的句子中“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在前,“历史科学”在后,而文章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却先谈马克思在“历史科学”方面的贡献,后讲马克思对“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上的贡献,语序前后不一致,这是为什么?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参考答案:“因为”一词把课文第7、8自然段与上文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上文用较长的篇幅介绍“科学家”马克思在“历史科学”等方面的发现以及对“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的热情和关注。这个“因为”便揭示了马克思研究科学、关注科学发展的原因,即指导革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首先”是相对于“科学家”而言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不仅说明了“科学家”和“革命家”之间的关系,更说明了马克思的一生都是为了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也是他“最遭忌恨”“最受诬蔑”的原因。4.怎样理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一句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参考答案:(1)阐述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时,使用了“繁芜丛杂”这个比喻性词语。“繁芜丛杂”,本义是杂草杂树生长杂乱,这里指马克思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有的宣扬人类社会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发展的,有的宣扬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创造的,但万变不离其宗,他们总是把物质和精神、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颠倒了,这些无稽之谈,“掩盖”了人类历史的“简单事实”。是马克思划时代地揭示了这个真理: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人类就不能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繁芜丛杂”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极为贴切、准确,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5.恩格斯在介绍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两个发现时,运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具体内容及其表达效果。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2)阐述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使用了“在黑暗中摸索”的隐喻句和“豁然开朗”一个比喻性词语。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剥削工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对此虽也作过研究,但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顺应自然的、永恒的。这是由于他们受时代的局限和带有阶级的偏见,他们不可能发现真理,不可能正确解释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说他们“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学说彻底否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的说法,所以作者用了“豁然开朗”这个词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强烈的对比,从而热烈赞颂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这两个形象鲜明的词语,把抽象的事理表现得可感可见。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三、开放探究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耗尽了全部心血,也正是这一正义、光荣而又伟大的事业成就了马克思,“马克思”这三个字也就成了最伟大的代名词。当诽谤、诅咒、驱逐等万般的阻力来临时,他就代表最高意义上的胸怀宽广与刚毅不屈。同学们,你们是新世纪的一代,在你们的成长路上遇到过或者即将遇到许多挫折与不顺,面对绊脚石,你能否从更高更远的层面思索?请发表你的看法与感想。思路提示:许多青年人大都心怀高远,意欲成就不朽事业,但面对成长路上的挫折和不顺,只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青年人应该认识到,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当代青年,应该思考担负的时代使命,并付诸持续的行动,在点滴小事中发展自我,奉献自我,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课堂演练剖析:DA项,诅zǔ;B项,量liang;C项,偌ruò。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剖析:AA项,“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以身徇职”应为“以身殉职”。B项都正确。C项,“蛛丝蚂迹”应为“蛛丝马迹”。D项,“冠冕堂黄”应为“冠冕堂皇”。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吊唁嫉妒好高鹜远以身徇职B.爱戴衷心豁然开朗坚韧不拔C.诽谤摸索蛛丝蚂迹量体裁衣D.悼念缄默含英咀华冠冕堂黄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

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2)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

(3)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

和最受诬蔑的人。

A.掩盖摸索忌恨B.覆盖探索记恨C.掩盖探索忌恨D.覆盖摸索记恨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剖析:A

“掩盖”是遮盖的意思;“覆盖”也是遮盖的意思,但一般指有形之物。“摸索”一词非常形象,并且与“黑暗”呼应。“记恨”,把对别人的怨恨记在心里,略带贬义;“忌恨”,因忌妒而怨恨。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剖析:D①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②扺掌而谈:原来也写作抵掌而谈,形容毫无拘束的畅所欲言。③细大不捐:大的小的都不抛弃。使用错误。④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此处望文生义。⑤亦步亦趋:比喻没有主张,贬义词。⑥赤膊上阵:形容作战英勇,全力以赴地进行战斗;也比喻不讲策略或毫无掩饰地做某事。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5.(2017·全国Ⅲ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天参观的石窟造像群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堪称当时的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B.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人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C.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情绪平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D.经过几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创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剖析:A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结构混乱,应删除“看”,让“一个人的吃相”作主语。C项,介词掩盖主语,删除“在”“身上”。D项,动宾搭配不当,“开创”与“成就”不搭配。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美文赏读马克思之墓南帆在英国,可以见到许多名流的塑像。威灵顿、丘吉尔、司各特、牛顿,如此等等。牛津大学的图书馆是某一个富豪捐赠的,图书馆门前就有一尊这个富豪的铜像。伦敦的某一个地铁站口甚至塑起了一尊福尔摩斯像。海德公园里矗立了一座金碧辉煌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如此之高,以至于拍照时不得不用广角镜头。纪念碑纪念的是一个叫做阿尔勃特的男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生平事迹,他最为重要的身份是女王的丈夫。据说他去世之后,伤心的女王大约有七年的时间不理朝政。这座纪念碑应当是爱情和皇家财富的共同象征。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

其实,英国人更为热衷的是另一桩爱情纠葛——戴安娜王妃的故事。纪念戴安娜的活动至今不衰。戴安娜逝世的周年忌日,无数人自愿地献上了鲜花和花圈。海德公园几条主干道的路面上,不远的距离就钉有一面铜牌子——因为戴安娜曾经从这几条路上走过。人们爱戴安娜的原因不仅是她的美貌,更重要的是她的平民精神。她时常以王妃的身份从事多种慈善活动,她不太在乎皇家装腔作势的清规戒律,也没有刻意将那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作为摆脱平民世界的仪式。可是,这种爱戴之中是不是仍然隐藏了某些势利之心?戴安娜的传奇寄托了众多凡人的白日梦,而且,戴安娜故事的后半段仍然是这种故事的延续。她可以大步跨出肯辛顿宫的大门,然而,接走她的仍然是埃及巨富多迪的奔驰轿车。本文档共33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4点28分热衷于戴安娜平民精神的英国人大概不会想到马克思了。没听说英国的什么地方有马克思的塑像。马克思说了一些权贵们不爱听的话,有钱人当然不想为他树碑立传。令人感叹的是平民的沉默。穷困的马克思为无产者呐喊了一辈子,风雨无阻;然而,那么多人却慷慨地将鲜花和花圈掷给了象征性参加过几次慈善活动的戴安娜。这个世界肯定有什么地方出了差错。当然,还不是所有的人都被电视或者报纸上表演的消息所收买。还有人懂得马克思和《资本论》。英国的BBC主持了一项调查——谁是影响二十世纪的十位名人?广泛投票的结果,马克思竟然名列榜首。这个消息令许多人意外,也令许多人惊喜。这个消息令人恢复了一些信心:历史的天平仍然存在。前往拜谒马克思墓的时候才知道,马克思所安葬的海格特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