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练习_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练习_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练习_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练习_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及题型训练

近三年高考小说阅读考点的分布

年份卷别选篇及作者题材主观题考点文体

人们的革命乐观小说的情节结构

新高考I卷《石门阵》卞之琳小说

主义精神意象的含意

新高考11儿童的纯真来看语言艺术特色散文化

《放猖》废名

卷待人与事小说的主题探究小说

2021《当痛苦大于力量的对痛苦和人生的次要人物

全国甲卷散文

时候》王小鹰思考小说的线索主题

全国乙卷理解内容

人性的温暖与包

《秦琼卖马》谈歌小说人物心理变小说

容、宽厚与善良

年轻人对生活的心理描写

全国I卷《越野滑雪》海明威小说

激情小说的情节

心理描写

普通匠的工匠精

全国II卷《书匠》葛亮概述人物形象特小说

神和道德的坚守

2020

《记忆里的光》蒋子普通劳动者对信分析文本脉络散文化

全国III卷

龙仰的追求标题作用小说

分析文本艺术特

城市对传统文明

新高考1卷《建水记》于坚色作者创作意散文

的传承

人物形象塑造手

中国脊梁的实干

全国I卷《理水》鲁迅法小说

精神

体裁特征

人物塑造手法

2019小人物的人世沧

全国II卷《小步舞》莫泊桑自然环境描写作小说

《到梨花屯去》何士基层干部的责任情节作用散文化

全国III卷

光担小说

►►新教材及近五年高考真题试卷主旨梳理《

《百合花》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哦,香雪》乡村生活新变化;青春的纯真和质朴;生命的美好

《祝福》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反抗精神)

《套中人》讽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惧怕改革

批判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表现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

《促织》

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对被成功标准同化的忧虑,人成为名利金钱追逐的奴隶,从而人纯洁善良

《变形记》的一面彻底被抹灭;揭露在现代社会里人对生活压力的畏惧和逃避;对于

命运无力改写的强烈苦恼与愤慨。

《荷花淀》歌颂善良勇敢的抗日军民形象

反对封建思想;歌颂了民主政权的力量,歌颂了农村社会的长足进步,歌

《小二黑结婚》

颂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

《党费》革命的艰辛和革命者对党的热爱与忠诚

《大卫•科波菲尔》赞美人世间的善良、宽厚、仁爱等美德,同时蕴含对社会批判

《复活》对沙皇统治阶级及当时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老人与海》赘颂“人的灵魂的尊严”、永不言败的精神

展现拉丁美洲几个世纪生活和奋斗的历程;表现出马孔多在文明洪流面前

《百年孤独》

受到的巨大冲击;通过一个家族的孤独,隐喻了现代人所处的困境。

《阿Q正传》批判国民“劣根性”,即麻木、愚昧、自轻自贱等。

《边城》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秦腔》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保家卫国才能守护家门;人民群众对日寇的同仇敌,吒,对国泰民安的渴望。

《石门阵》

《放娼》《莫须有先生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尊重孩子的天性;遵循规律

教国语》

《越野滑雪》普通年轻人对运动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

《书匠》普通匠人对职业道德的坚守

《记忆里的光》普通劳动者对信仰的追求

《建水记》普通市井生活的诗意

《大师》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中体现的亲情

《理水》赞扬“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实干奋斗精神

《小步舞》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

《到梨花屯去》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农村社会的新变化;批判官僚主义作风

《有声电影》对公共意识的深入思考

《微纪元》对人类文明延续的思考;宏大与微小的思考

《赵一曼女士》对革命精神的赞扬;革命精神的当下意义

《天嚣》生命意志的顽强;艰苦环境下互助精神的可贵

《窗子以外》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世界的隔膜

《我们的裁缝店》生活的琐碎与幸福;劳动的收获感;超越买卖利益的人情温暖。

《锄》工业化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冲击

《战争》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战争中人的坚强、人性的美好

《玻璃》法治、诚信、人性欲望的探讨

»考点对应真题试卷集锦《

一、情节手法(包括叙述手法和结构手法):

【必备知识】小说常见结构技法

悬念、伏笔、双线结构、时空交织、虚实结合、首尾照应、情节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

中的结尾、线索贯串等。

【情节类考点的题型及变化规律】

2014年1《古渡头》: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2017年1《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

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2019年2《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

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9年3《到梨花屯去》: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

全文分析。(6分)

2020年1《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

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

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2021年新高考2《大师》: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一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

凳”的用意。

(1)2014-2017:某情节的作用、效果

(2)2019-2021:情节+环境结合、情节+结构结合、依据评论赏析情节安排效果(3)启

示:明确把握某情节与另一小说要素之间的关系,依题作答,不能停留在套路上。

【情节结构艺术典型题型】

【典型题型】情节设置、结构艺术、悬念、线索、伏笔、结尾艺术

【答题角度】

①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Q)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③)在揭示主题上的作用;+带

给读者的阅读感受

例1:【2017年全国1卷《天嚣》】

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

受,使主题更突出。

例212017全国1卷《天嚣》】小说以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

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

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情节类考点的题型及变化规律】

例3:【2016年全国2卷《战争》】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一个电话将两个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偶然与必然交错,凸显了战争背景,强化了戏剧

性情节;②主人公言行要通过电话聊天呈现出来,便于透露人物心声,使人物形象更真实:③

电话交流的限制性给小说留下了较多空白,丰富了人物与主题的想象空间.

例4:【2015全国1卷《马兰花》】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

好处?(6分)

【参考答案】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①

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认可展现他们的品质,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

例5:【2014年全国1卷《古渡头》】

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①在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

在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

在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

④在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答题角度]①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②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③在揭示主题上的

作用;+④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

例6:2020年1《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

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本小说只描写了这露出水

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6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解释题干)

②通过小说已有的情节安排,可以推测出其背后蕴藏着更为丰富的内容,尤其是两人在滑

雪之外的生活;(情节安排)

③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带给读者的阅读感受)

[答题思路]解释题干理论+情节安排(1/8+7/8+1)+读者感受

二、小说人物形象

【归纳1】人物形象类考点的题型及变化规律

【2014年1《古渡头》】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14年2《鞋》】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

析。

【2015年1《马兰花》】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

要分析。(6分)

【2015年2《塾师老汪》】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6年2《战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6年3《玻璃》:】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9年1《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

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19年2《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

现手法。(6分)

【2018年1《赵一曼女士》】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

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2《有声电影》】请结合三姐笠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

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2019年1《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

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2019年2《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

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020年2《书匠》】老董的匠△精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

(1)2014-2016概括题:人物形象特点(2)2017-2021:人物形象变化(与情节发展结合)

、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需要结合人物形象)

(3)启示:既要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又要把握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同时重视对人物的

心理分析。

【答案思路】(人物形象特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人物形象)+人物心理分

典型题型: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细节)、心理;(必备知识)

【侧面描写】(他人、环境);对比手法(必备知识)

例1:【2019年全国1卷《理水》】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

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①形象描写:将大禹及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②造

言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③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

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脊梁”形象。

例2:[2019年全国2卷《小步舞》】

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

是一个怀I日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

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衬托了老舞蹈师

失落的心态。

【补充】人物的多面性(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三、小说语言艺术

1.语言风格(口语化、生活化、富有地方色彩、人物语言富有个性化、质朴、平实、清新、

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

2.三个特色(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语体特色)

3.个性化语言(口语、地方特色、体现人物个性);句式(长短句、整散句)

4.表达技巧(用词、句式、修辞);词语(叠词、动词形容词、文言词、成语)

例1【2018年全国2卷《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

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①借用并改换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

②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

④用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

⑤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夸张手法,令人忍俊不禁。

【例题2】(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局部考察语言特

色)

【参考答案】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

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四.含义类

1.标题含义

【建模】表达技巧(双关、象征、比喻)+表面义+深层义+主旨义

【例题6】(2019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

以分析。

【参考答案】

①呼伦贝尔草原大自然的春天;

②羊羔生长期的春天;萨丽娃事业的春天;

③以萨丽娃为代表的新一代牧民未来生活的春天。

2.赏析

【建模】句子含义手法+关键词+表面义+深层义

【例题7】(2019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

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

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手法)

②突出呼伦贝尔草原无霜期短暂的特点。(表层义)

③生动形象地描绘植物竞相生长的情景,赞美大草原旺盛、顽强的生命力六(深层义)

五、概括类

1.概括人物特点

【第一人称“我”的作用】

①贯穿全文的线索,事件的见证人,增加故事真实性;

②对主要人物起陪衬作用;

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

④推动情节发展。

【例题7】(2019浙江卷《呼兰河传》)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参考答案】

①友善: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

②调皮可爱:“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③乖巧:想吃粘糕,又听话。

④矜持: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

2.概括或者梳理文章行文思路G青节)

【例题1】(2018全国卷3《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文章

行文思路题)

【参考答案】

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

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

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例题2】(2021全国乙卷)《秦琼卖马》9.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

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6分)【实则是对情节的梳理】

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鹰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②然后

是有意相帮: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

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例题3】(2018年卷II)老舍《有声电影》5.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

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

自大;

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

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

步自封的心态;

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

焦虑不安。

【例题4](2020新课标I)海明威《越野滑雪》8.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

相约的对话。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①两人一再相约,表明他们对此有强烈的望;

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也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

③但已经感觉到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例题5】(2015年卷I)李德霞《马兰花》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

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的委屈与隐

忍;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

气愤与不满;

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

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

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现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

的主题。

六、作用类

1.题目带有“什么作用、什么好处、为什么以**为情节”等字眼或者“探究哪个好”等题

型答题模板都是:

①人物上: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衬托人物心情、暗示人物命运+分析

②情节上: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贯穿全文线索、照应上文+分析

③环境上:交代时间、地点、背景,渲染氛围,奠定基调+分析

④主题上:深化主题+分析

⑤读者角度:开头,设置悬念,激发阅读者兴趣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一、情节作

用。

2.单一作用的具体表现:

【例题9】(2019全国卷2《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行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开头,“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

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贯穿情节始终,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结尾,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3.开头作用:

【例题10](2017山东高考《七岔椅角的公鹿》)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读者上: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两人冲突开篇可以吸引读者,将读者快速带入文章

的具体情境;

②情节上:为下文作铺垫。因为有两人的争吵与冲突,才有了我拿着父亲的枪打猎的结

果。

③人物上:表现了我刚毅不屈的人物形象,同时也突出了特吉好酒并且与我关系不是很

融洽的人物个性。

4.结尾作用:

【例题11](2017全国卷1《天嚣》)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

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①情节上: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翻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

张力。(文本角度)②读者上: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

的想象。(作者创作角度)

③主题上: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

主旨,深化了各族人民支持祖国科研工作这一主题。(读者阅读感受角度)

5.线索作用:

【例题12](2017全国卷1《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

要说明。或者问:小说为什么以“渴”为中心谋篇?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①情节上:作为线索贯穿情节始终,全文情节围绕“渴”这一中心。从队员受困受渴,到

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展开故事。

②人物上:通过队员受困受渴这一事件,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

作者形象。

③主题上:围绕受困受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揭示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人生哲理。

6.细节作用:

【例题13】(2016江苏卷)文中多处写到“插军旗”,请说明这个细节在全文中的主要作

用。

【参考答案】

①情节上:文中多处提到“插军旗”,在情节上起到线索作用,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

展;

②人物上:表现出会明对当初生活的眷恋;

③主题上:从主题上看,凸显主旨。

7.叙述方式作用:

【例题14】(2018全国卷1《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

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主题上: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

使主题内蕴更深刻;

②人物上: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③效果上: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8.人物作用

①主要人物作用:

【例题15】(2012全国卷《马裤先生》老舍)小说开今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

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人物上: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②情节上: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

③读者上: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次要人物作用:

【例题16】(2016全国卷3《玻璃》贾平凹)“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情节上:“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人物上:衬托主要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9.物象作用:

【例题17】(2016全国卷2战争【美】迈尔尼)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

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情节上: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有条不紊地发展。两人通过电话

相知相恋到分离。

②环境上:交代战争时期的特殊环境。俩人因为战争不能经常见面,只能通过电话联络

感情。

③主题上: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同时书写了人性的美好。

④读者上: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情节的发展因为电话的

联络而得以层层推进。

⑤人物上:对塑造人物性格有帮助。两个人的性格特点在一次次通话中得以渐渐丰满起

来。

七'小说标题

【标题内涵】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题)

【标题作用】①表现人物:②环境、背景;③线索,情节;④主题:⑤手法艺术效果。

例1:[2016年全国1卷《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

析。

①锄作为一种农具,是六安爷的精神寄托;(表层含义)

②锄喻丞劳动者与土地的亲密关系;(深层含义)

③锄作为一种劳作行为,蕴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又暗含着他对土地的告别。(作者

表达情感)

例2:【2016年全国2卷《战争》】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

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合适。

①情节:战争是故事发生的契机与悲剧的根源,是小说构思的基础;②主题:小说写的

虽是爱情故事,但主题却是对战争的“失望”与反思:

③手法效果:小故事冠以大题目,以小见大,对比鲜明,强化了艺术张力。

例3(2019年高考浙江卷《呼兰河传》)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

是“冯歪嘴子”?为什么?“冯歪嘴子”。

【理由】

①人物上: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

②情节上: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主题上:

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八'小说的主旨

(-)小说常见主旨指向

1.人性指向:塑造艺术形象,生存现状和心理状态,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如:

《马兰花》《玻璃》

2.社会指向:描绘社会百态,歌颂、揭露、鞭挞现实生活中或丑或美的社会现象及观念;

如:《赵一曼女士》《天嚣》《有声电影》

3.哲学指向:虚构一些寓言性的情节,揭示人生中人类命运中的重大问题或哲理;如:

《微纪元》

4.作者指向: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思考关注、警示呼吁。如:《锄》《战争》

(二)把握小说主旨的方法

1.褒贬评价法:语言上直接的评价、饱含色彩的描写一一《理水》《赵一曼》《天嚣》《马

兰花》;

2.典型代表法:形象上的典型代表性,情节上的隐喻性一一《理水》《小步舞》《到梨花屯

去》《锄》《药》:

3.环境分析法:题材环境的选取、背景的构成等一一《赵一曼》《天嚣》《锄》;

4.原因分析法:情节上事态的原因、悲喜剧结果的分析一一《锄》《小步舞》;

九、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①小说是虚构的艺术,虚构是小说的生命。

②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想象和虚构的真实,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③小说在本质上是一种想象的艺术,它经由想象所呈示出的那个世界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现

实的虚构世界。

1.高考题中的“真实”与“虚构”:

【2019全国1卷《理水》】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①大禹治水的“故事”本身于史有据,作品查考典籍博采文献,富有历史韵味;(叙事空

M)②“新编”表现为新的历史讲述方式,如细节虚构、现代语词掺入、杂文笔法使用,作品

充满想象力及创造性;③对“故事”进行“新编”,着眼于对历史与现实均作出观照,作品具

有深刻的思想性。(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讲述方式。)

【2018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1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

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

更深刻;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以现代人的视角来写

历史故事,理解其作用。)

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叙事空间)

【2018全国3卷《微纪元》】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是“幻想”的基础,本文情节的基本框架,即地球

灾难及文明重生,就是在宇宙科学基础上演绎的;②而文中细节如宇宙飞船的星际航行、虚拟

游戏、视频眼镜等,都已是或部分是科学事实。③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虽然立足于“科学”,

但更要突破具体科技的限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人文关怀与科学意识融汇在一起,本文幻想

出来的“宏纪元”与“微纪元”,有一定科学因素,主旨则是对人类文明的思考。

2.小说虚构的表现形式及手段

①小说的虚构是一种超越性的想象,虚构不等于虚假。

②小说的虚构必须给人以真实的感觉,必须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也就是必须达到艺术

(心灵)的真实。实是虚构的基础和文学目的。

【答题要领】

①内容上从情节的提炼、细节的想象或人物的综合及变形分析小说所虚构的内容,如《狂

人日记》内容上的虚构;

②技法上从分析小说通过想象、夸张、变形及一系列叙述手段营造的或映射或荒诞的艺术

效果,从而更深地揭示小说的特定主题,如《变形记》的夸张与异化。

2.小说真实的表现形式及手段

[命题形式]本文是如何在虚构的故事中又突出浓厚的现实感和历史感的,请谈谈你对此

的理解等等。

【答题要领】

①内容上从环境的营造,题材的选取,情节的借鉴、细节的想象或人物的综合分析小说所

表现出的历史感真实感;

②技法上分析小说利用时空营造、视角人称等叙述手段营造的真实感十足的文学情境,从

而更深地揭示小说的特定主题。

十、小说叙述手法

叙述手法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人称、叙述视角、叙述方式(顺序)、

其他叙事技巧。

1.叙述人称

类别特点

第一人称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与"有限视角"一样会受到一定的叙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

第一人称

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净发感情。

严格来说,第二人称算不上一种叙述视角。第二人称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净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

第二人称

情交激

第三人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与束,相对自由。它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

第三人称

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

使用第一人称的,往往穿插第三人称的转述,以进一步犷大表现的时空领域:使用第三人称的,则常常夹杂人物的独、对

人称交叉a

话等,从而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人称交叉叙述的方法,可以扬长补短,使叙述的对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

•犯火/丁\八上7,

类别程义特点

|嬲按照时间(空间)的先后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敝

制造悬念,弓人入胜.(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

不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面的情节或结局1IB

倒叙福》,熠的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

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

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就是演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塾、照应、补充、说明,

解线而插入的另外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叙述完插使情节繇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的内髓

入的事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基本事件之外的,去掉它,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④回忆与现实交织

⑤历史与现实交织(《赵一曼女士》)

⑥叙述时空(历史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

⑦以……话题引入

5.叙事节奏

节奏是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情节的进展也应张弛有致、起伏有序、缓急有度。

特点:紧凑

①人物的简化(群像)/利用人物前后勾连

②场景的集中

③线索

④悬念、照应、铺垫、伏笔等手法的运用。

⑤细节反复出现,彼此勾连成整体。

⑥对话

⑦围绕某一核心事件/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叙事。

【典例】(2020浙江卷)《雪》: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

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

应。

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迅速拉近。

③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

④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小屋。

6.延迟

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提

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

【典例】(2021年新高考1卷)8.王木匠讲石门阵时,多处使用反复手法,这种讲述方法

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4分)

①具有渲染效果,把故事描述得更充分;

②具有延宕效果,迟迟不讲下文,引发听众的好奇与追问。

【例1】(2019年浙江《呼兰河传》)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参考答案】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叙述人称)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叙述视角)

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脉络清晰(叙述顺序)

④叙述与场景的细节描绘相结合,细腻、生动、传神,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其他特殊

叙述技巧:叙述与写景结合)

[例2](2014年全国1卷《古渡头》)《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审题】怎样叙述?考查叙述手法及作用。

【参考答案】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叙述视角)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话题引入)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对话形式)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叙述与写景结合)

【例3】(2018年全国1卷《赵一曼女士》)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

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审题】叙述手法鉴赏题,理清文本中“历史”“现实”的叙述内容。现实:开头交代写

作缘起和“我”在赵一曼纪念碑前与陌生老人的对话;历史:文中间回忆赵一曼及结尾书信部

分。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

蕴更加深刻;(表现主题)

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塑造形象)③灵活

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表达效果)

【例4】(2016年全国3卷《玻璃》)

“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叙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例5】(2014年全国2卷《鞋》)文末“后记”是独立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

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一:“后记”是独立小说外的写作说明。

①从形式上看,“后记”与小说没有直接关系,两者都是各自独立的文本;

②从内容上看,小说是乡土生活的诗意想象,“后记”是作者的自我忏悔,两者无法融为

--体;

③从人物塑造看,“后记”的真实事实,限制了小说的想象空间。

观点二:“后记”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①从形式上看,小说是一个开放性的文本结构,“后记”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从内容上看,“后记”的“真实”改变了小说的田园牧歌风格,于诗意中多了一丝冷峻;

③从创作倾向上看,“后记”中的自我审视,将传统与现代联系起来,深化了小说的思想

主题。

十一、小说环境描写

【环境本身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暗示社会环境;

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③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

④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

⑤对人物形象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

⑥对主题的作用:深化作品的主题

【典型题型】

例1:[2019年全国3卷《到梨花屯去》】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自然的背景;

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

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例2:【2019年全国2卷《小步舞》】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

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

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

»反套路题阅读对策《

1.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读懂作品。

2.了解文学创作基本原理,对相关技巧术语能准确理解和判断,构建结构化的知识系统。

3.能掌握各类鉴赏评价题(文学形象、表达技巧、审美特色等)的答题角度和思路。

4.读懂题目,灵活应对新题型,把握核心原理,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

道组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要求是: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

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

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近八年高考真题试卷】

2014年:《古渡头》《鞋》

2015年:《马兰花》《塾师老汪》

2016年:《锄》《战争》《玻璃》

2017年:《天嚣》《窗子以外》《我们的裁缝店》

2018年:《赵一曼女士》《有声电影》《微纪元》

2019年:《理水》《小步舞》《到梨花屯去》

2020年:《越野滑雪》《书匠》《记忆里的光》《建水记》《大师》

2021年:《石门阵》《秦琼卖马》《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系统梳理小说创作理论知识】

1.叙述: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方式

2.场景:在场景中生活、场景的功能

3.主题:主题的形成、主题的实现

4.人物:揣摩人物的心理;“贴着人物写”;“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

5.情节:以情节为主线的小说;情节运行的方式

6.结构:以故事为中心的纵式结构:以人物为中心的跳跃式结构;以心灵活动为中心的结

构;

7.情感:情感的魅力;情感的处理8.虚构:小说的虚构与真实

【小说阅读重点题型(必备知识、常式题型、变式题型)】

1.小说主旨2.小说人物

3.小说情节结构艺术

4.小说叙述手法

5.小说环境描写

6.小说标题

7.小说语言

»非典型题答题要领《

对于缺乏典型答题技巧的题,把握核心原理

【文学类阅读】分析综合类的题目,多要求提炼概括,而不是简单地摘句组合。答题时应

该考虑所列举的对象、行为的上位概念。

例1【2016年全国1卷文学类阅读《锄》】“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

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六安爷层面:①六安爷用这句话来回应村人的劝阻,由此能感受到他温和又固执的性格特

征;②百亩园即将不复存在,六安爷的眼睛也快要失明,他要过在百亩园劳作的“瘾”,由此

能体会到他内心的隐痛。

小说主旨层面:①在大地上劳作是一种“瘾”,即劳动者的精神需要;②随着传统的农业

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束,耕种的意义只剩下“过瘾”,令人叹惋又发人深思。

场面连贯法

例2【(新高考1)《建水记》】9.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

过城门,经过街道,商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

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

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鉴赏评价类题目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文章,出题离不开三个点:

①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②作者(褒贬意图)③读者(使读者……)。

【2021年新高考2卷】9.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

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①选题为儿童喜欢的放猖;②在回忆放猖时,选用儿童视角,用儿童的口吻和语言,写儿

童看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