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_第3页
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_第4页
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语文学习知识教案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七篇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如何写?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性的基础和载体;而人性是工具性的升华,使得语文的工具性布满活力与灵性。工具性和人性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七篇,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1

《一字诗》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同学学习古诗词的爱好,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喜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4个生字,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并背诵。

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色,感受诗的意境美。激发同学学习古诗词的爱好,及对祖国悠久诗词文化的喜爱。

教学媒体

录音、生字卡片

课前同学预备

听录音,读古诗,认读生字。

教学流程

一、出示图画,说话引入

1、出示图画,谁能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描绘看到的图片?

2、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一字诗》。(老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同学借助拼音初读古诗,

要求:(1)留意“一”字在不同位置的发音。

(2)圈诞生字,反复朗读。

2、齐读古诗。

3、分组学习生字,沟通争论快速识字方法。

三、理解古诗,指导朗读

1、小组学习:借助插图理解诗意,沟通所见所思。

2、全班沟通补充: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重点体会:一俯一仰的意思)

3、老师指导朗读:

(1)首先让同学运用以往所学的古诗朗读学问,自己练习朗读

(2)指名同学朗读,集体评价,老师赐予相应指导。

(3)齐读,感受本诗的重叠之美,想像古诗描绘的漂亮景色。

4、师生共同完成诗配画:先让同学说,然后在黑板上画出。

四、课外拓展

在同学们背过的古诗、成语里面,有哪些带有数字呢?(指名同学背诵)

老师总结:我们祖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像这样优秀的诗词还有许多许多,盼望同学们以后能连续学习,把这绚烂的诗词文化继承并发挥光大。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2

《秋浦歌》

【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解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这首古诗的也许意思。

2、咀嚼和体悟同类诗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心情和意象,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参读中,初步感受李白与杜甫写作风格的区分。

4、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并能默写。

【学习重难点】

感悟诗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我们在校本课程“名人名诗”中学了近二十首李白的诗。李白成了我们跨时空的伴侣。出示李白图片,对这伴侣了解多少呢,谁来说一说。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秋浦歌》。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李白被权贵排挤出长安后十年,漫游到此,写了一组诗,共十七首,这是其中的第十五首。这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知人论诗、整体观照,实为古诗学习之重要门径。本案设计,巧在开课伊始,即利用同学以前的积累,穿越时空,一千多年前的李白仿佛就是近在身边的伴侣。」

二、初读,了解诗意

1、谁先来跟李白打了招呼,字正腔圆地念一念这首《秋浦歌》。指名读——齐读丈、长、霜是押韵的韵脚,后鼻音读准才有味道。

2、诗读准了,读通了,接下来要了解诗意,大家有什么好方法?多读,借助教材中的解释、图片,结合课内外的资料,争取自己读懂这首诗。

3、课本中有哪几个字的解释?缘,由于,由于。现在我们使用的原因、缘由都有这个意思。谁先来沟通一下自己的理解?

你能读一读这首诗吗?

4、我的白发有三千丈,由于我的愁怨也是这样长。我竟不知道明镜里映出的白发,是从哪里来的?

是啊,我们仿佛观察李白对镜自怜、自悲、自叹,最终竟背转身不忍再看了。你看。

5、播放动画。

「立足于学情,让同学有充分的时间自学、沟通。之后,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播放此首诗的动画,起到理解与感悟的升华。」

三、探究,体悟诗情

1、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诗中用了哪个字?

2、伴侣之间贵在知心。你们知道李白愁什么,以至白发三千丈吗?以你对李白的了解,静下心想想,假如你就是镜子前的李白,见到自己满头的白发,你会想到些什么?

沟通、朗读

3、师激情:往事的种种都涌上心头,自己空怀远大的理想,但屡遭挫折。如今,满头白发,日趋年轻。莫非我的一生就要这样过去吗?我的抱负莫非永久不能实现了吗?他不禁高声吟出:齐读。

4、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经常追随着他,他的很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你能背一首吗?

(1)《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时李白刚被皇帝“赐金放还”,只觉前路茫茫,自己毕竟要往哪里去呀!苦闷忧愁尽于言表。

齐读: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首,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孤独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仆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千古愁。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如今真的是——齐读《秋浦歌》。

(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国家朝政日趋腐败,个人遭受愈趋困惑,功业未成,人日渐年轻,经常感觉心烦意乱,忧愤郁结。齐读“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这呀,这愁是那么深重,如影如随,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乃至“白发三千丈”。齐读《秋浦歌》。

「该诗的解读,紧扣一个“愁”字。李白空怀满腹经纶,却抱国无门,如今,壮志未酬,人已年轻,怎能不倍加苦痛!其实自从天宝三年,李白被“赐金放还”,这份愁思经常追随着他,他的很多诗都表达了这份浓浓的愁,这些长诗,描述更详细形象。教学中整合校本课中所学,使诗的意境不断扩充、丰满,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也。又因诗文可意会但难于表达,老师充分运用精练并富有情感的#二班级#导语激活并引领同学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关心同学一步一步走进李白的心里。」

四、比较,感受写作风格

1、这几首都表达了李白的愁绪浓重,但我们读来却不衰伤,反觉激情奔放,是不是?这也正是李白其人和他的许多诗篇的风格特点。就像《秋浦歌》一开头,“白发三千丈”,奇想特别句,不能不使人赞叹诗人丰富的想像和它极度的夸张,令人为之兴奋。你能说说这与李白的哪些诗句写法一样?李白的诗想像丰富,极度夸张,因而形成了它雄奇飘逸的风格。

2、同是写愁情,同是写白发,杜甫又是另一番味道。出示杜甫的《春望》,指名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杜甫写白发是哪两句?

4、我们比较一下李白与杜甫的诗句,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区分?这个问题比较难,假如谁能回答,那他是特别了不起的诗歌鉴赏家了。

5、李白的夸张飘逸和杜甫的真实刻画风格迥异。但他们都达到了诗歌的境界,所以后人分别尊称他们为“诗仙”和“诗圣”,又把他们合称为“李杜”。

6、分“诗仙”组和“诗圣”组,对比朗读。

「整合之精髓,在于两首古诗蕴含的情感全都,但表达方式迥异。在对比中感悟诗人不同的共性特点,写作风格,即所谓“文如其人”是也。]

五、书法

唐诗,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世间万象,是汉字应用的光辉典范。中国书法是汉字最美的表现形式,以书法壮唐诗,美仑美奂。

首先当然是不能写错别字,你觉得哪些字要提示大家留意。

好,现在开头写。

「唐诗,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世间万象,是汉字应用的光辉典范。中国书法是汉字最美的表现形式,以书法壮唐诗,美仑美奂。」

六、作业:

有感情背诵《秋浦歌》,并能默写。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3

《我是一只小虫子》

一、课时目标

1.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2.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欢乐。

3.能和同学沟通感爱好的部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会写“尿、净、屎、幸、使、劲”6个生字。

难点

1.体会当一只小虫子的欢乐。

2.能和同学沟通感爱好的部分。

三、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

2.出示词语,同学齐读。

四、精读课文,感受想象的奇妙

1.出示第3自然段。

(1)问:你认为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提示:这句话之前的内容在写当小虫子不好,这句话之后的内容会写什么呢?

(3)老师小结: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告知我们下面要写的是当小虫子很好。

2.自读第4~7自然段,选择自己感爱好的。内容讲给同桌听。

3.沟通第4自然段。

(1)(出示相关动画)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一只只小虫子。早上太阳出来了,你在草叶上伸懒腰,来,和老师一起伸伸懒腰吧!舒适吗?现在有一只小狗过来了,快,让我们跳上它的身子,轻轻地,当心地,让小狗毫无察觉。噢,我们上去了,现在我们坐在特快列车上,去周游世界了。

(2)边想象边读课文。

(3)现在,你们觉得当一只小虫子奇妙吗?

4.沟通第5、6自然段。

(1)“特殊有意思”中的“特殊”可以用什么词来代替?(特别)从哪里看出“我的小伙伴特殊有意思”呢?(指名说)

(2)自读第5、6自然段,思索:这两个自然段讲了“我”会遇上谁?会怎么样?(同学自由发言)

(3)课件展现“屎壳郎、螳螂、天牛”图片,引导同学熟悉这些小昆虫。

(4)在与这些小昆虫相遇的过程中,小虫子要做好什么预备?

(不要撞到屎壳郎;碰上螳螂时要跳着逃走;天牛的脾气不太好,不要招惹她。)

(5)读了这两段话,你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当心、乐观、讲礼貌)

5.沟通第7自然段。

(1)齐读第7自然段。

(2)小虫子欢乐的时候会做什么呢?

(3)“草地里的歌声”是谁发出来的?

五、勇于表达,沟通感爱好的部分

1.老师示范。

我最喜爱第6自然段,你看小虫子知道怎样避开被撞倒,怎样避开被螳螂吃掉,还特别有礼貌呢!小的想象真丰富!

2.小组内同学相互沟通。

3.小组推举代表在全班沟通。

4.师生评议。

六、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尿、净、屎、幸、使、劲”。

2.同学自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3.观看这些生字,说一说在书写这些生字时要留意什么。

4.跟随“电脑小博士”书空。

5.在书中田字格里描红、临摹、书写,老师提示书写习惯: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七、课堂小结,拓展延长

同学们,奇妙的想象力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编出这样奇妙的故事,请回家以后以《我是一只________》为题,来编个故事吧。

八、梳理板书

我是一只小虫子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4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二、导入课题

小伴侣们已经学过了不少古诗,谁能背给大家听听?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鹳雀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古时候,常常有鹳雀鸟飞临居住这座楼而得名。它位于黄河东岸,体壮丽,结构奇怪,气概宏伟。许多诗人登上鹳雀楼,俯临黄河,留下很多诗词名篇。而王涣的这首《登鹳雀楼》最为出名。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三、探究新知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诗中带斜线是的作用?(停顿)

同学读题目(登鹳雀楼)所以诗的标题应当这样读,登/鹳雀楼。全班齐读。生再读。录音机范读。

2、诗会读了,要想弄清是的意思就要弄清每个字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登上鹳雀楼看一看你们看。要想学一首古诗,要先把它读好,那你再把诗读一遍,把生字宝宝认一下。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问想不想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

1、检查生字

鹳雀楼一共三层。那么每一层都会给你们带来一些生字宝宝。假如你们读准我们就可以一层一层的登上去了。

①现在看第一层:谁来读?入层其中层是平舌音。

②其次层我要交给你们加大点难度了。三个字了。依河目

③第三关,那我再加大点难度。

最终抽查一下,任凭从中挑几个字。

现在我们三层楼都登上了,没有难住你。那假如你能接受住下一个考验,你就能站在的一层楼上看到漂亮的景色了。你想不想看?

2、再出示易混淆的生字

指导写字,留意笔顺。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同学观看老师运笔,重点区分人、入的写法,强调其次笔捺的位置,可采纳儿歌指导记忆:

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千:去掉一笔是十。

明白区分之后在手掌心写这两个字。

(三)品读诗句

1、刚才让大家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小伴侣们是不是发觉古诗跟我们平常的课文比起来有点难理解啊。但小伴侣别焦急,让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上画了什么呀?(在哪里看他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感觉怎样?)

2、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诗,先读诗的第一句话。

3、那其次句写的什么呢?读黄河入海流

这句诗向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景?指说。从这句诗的哪里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入海流,那我们能用我们的朗读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概吗吗?指名,评,读出气概。

4、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观察——太阳正挨着群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入海。诗人观看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景象是多么壮美啊!我们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好好观赏一下这种壮美的景观。(示第一句话)指名,两边赛读,齐读。

5、真有气魄呀!此时的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丽的情景,诗人在想什么引读——

四、当堂练习

填空:()依山尽,黄河()海流。

欲穷(),更上()。

五、归纳总结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5

《秋天》

教学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观看到的秋天。

2、能按肯定挨次看懂图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看到的秋天。

教学预备:

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夏天过去,秋天就来到了3我们的身边。秋天到了,天气、动物、植物都有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块儿去看一看。

同学齐读课题:秋天

二、讲授与争论

看图

1、出示幻灯,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告知老师,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这幅图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的挨次说说秋天的景象。

初读课文

1、同学们真聪慧,作家叔叔也观看了这幅图,还把它写下来了。

2、请看书,听录音。

3、自己读一读课文。

学习课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看图:谁能告知老师,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

(3)指导读。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过渡语:在高高的蓝天下,有什么呢?我们向远处望,观察了稻田。

2、请同学读其次自然段

(1)看图理解“一眼望不到边”

(2)谁能告知老师,为什么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读其次自然段,然后齐读。

指图过渡:现在我们往近处看,谁能说说近处的景物?(生甲:稻田旁边有池塘,池塘边上有棵梧桐树}还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蚂蚁和落叶,池塘中有小鱼}

师:同学们观看得很认真。咱们看看是怎么写的。

3、同学自读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树是什么样的,秋天来了,梧桐树有什么变化。{树叶黄了,叶子落了}

(2)梧桐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我们一齐读一读下面这句话:

a、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b、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3)其次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当黄叶落下来后

()把黄叶当作()。

同学口头填空,先填课文中的,然后扩展,自由填。

(5)老师导读最终两句。

过渡:小鱼把黄叶当作伞,蚂蚁把黄叶当作运动场,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呢?

4、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1)秋天来了,燕子有什么变化?

(2)燕子把黄叶当作什么?

(3)电报是什么?燕子为什么把黄叶当作电报呢?

(4)指名朗读。

看图小结

秋天来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稻子熟了,黄灿灿的;梧桐树的叶子变黄了,开头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预备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觉很多事物在静静地变化。

六、作业

观看自己身边的事物在秋天的变化。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6

《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熟悉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颖、好玩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爱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太空常识。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预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

2、同学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老师叙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熟悉他吗?(同学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同学奇怪   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熟悉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

2、实行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练读2至4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毕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

(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育自主阅读的力量。)

三、识字

1、请小伴侣拿出字卡,同学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外形,如飞船等(依据同学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相互指认、小组内识字竞赛、全班开火车读。

2、老师相机引导同学沟通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3、老师也可依据同学实际,进行如下训练:

(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太空、宇航员、杯子、失去、半空中、平稳、穿鞋、洗澡

(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空、员、失、半、平、穿、洗

(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争论如何记住这些字。

(4)老师念读字词,同学亮出卡片。用“空、平、洗、杯”等字扩词。

(5)用“要想……必需……、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

(本课要求同学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

四、写字

1、整体指导,发觉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杯、板、浴)老师范写。

2、同学仿写,师生评议。

五、朗读自己喜爱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爱这一段内容的缘由。

二班级语文学习学问教案精选篇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庆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意盎然,草长莺飞,当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遍翡翠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