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和物体质量的估算。2、方法与过程:从生活的实例中体会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初步吨的观念,发展估算思维。在吨的学习中体会到重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并学会与伙伴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3、情感与态度:经历生活的实例中体会重量单位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二、教学重点:建立吨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转换三、教学难点:会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转换、对物体质量的估计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什么吗?生:大象、鲸鱼、虎鲸……师:大家的科普小知识可真丰富!师:今天老师把它带到了我们的课堂,那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它填上一个合适的质量单位么?生1:千克生2:吨师:据老师所知,一头成年的奶牛重500千克,它可是世界上最重的动物,那你们觉得填千克合适么?生:不合适师:那填哪个单位会更合适呢?生:吨师:看来同学们对吨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一下吨。让我们进入吨的世界,听听它是怎么说的。仔细听,一会老师要考考你。二:探索新知(一)初步感知吨多媒体出示:吨的自我介绍(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吨,我像克和千克一样也是一个质量单位,平时你们常用克和千克计量物体的质量,其实,我在生活中也是常被用到的,比如说你们想知道鲸鱼有多重、校车有多重,这个时候我就派上大用场了)师:听完吨的自我介绍,你都听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师:吨在我们生活中也是经常被用到的,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事物的重量可以用吨做单位?学生分享师:通过大家的分享,老师发现同学们都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老师课前也搜集了许多图片,我们一快来看看吧。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师:看完这些图片,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用吨作单位的物体,他们都有哪些特征呢?生:(物体很大)、(物体数量比较多)、(物体重)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到位,书上也给大家概括了一下。多媒体展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师:通过这些特点,我们知道吨应该是一个很大质量单位,它有多大呢?1吨又有多重呢?学生猜想并作答。师:小明同学跟大家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那我们就跟随小明同学一块来看看吧。(二)充分认识吨多媒体展示(小明陪妈妈采购大米,每袋大米重100千克,2袋呢?4袋呢?多少袋才够一吨呢?)生:10袋……师:到底多少袋才够一吨呢?我们一块来验证一下,认真观察动态图,老师一会儿考考你。多媒体展示,学生观看后,分享看到了什么。总结:天平平衡了,两边质量相等,1吨=1000千克。师:通过刚才的动态图,我们对1吨有了初步的感知。你想不想实际感受一下(想),那请你跟随老师进入下面的活动。活动前,老师的温馨小提示。多媒体展示1、抱抱自己的同桌,说一说感受。抱一抱老师,说说感受。2、算一算多少个这么重的老师总质量约为1吨,全班交流。学生实物投影展示并作讲解(三)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1吨有多重,也知道了1吨=1000千克,你能将这个知识活学活用么?老师出个小问题考考你。2吨=()千克,学生作答,并作出讲解5吨=()千克。学生作答,并作出讲解三:巩固提高例7做一做第二题例8做一做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认识吨,吨跟千克、克一样也是质量单位,但是吨是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的。用符号t表示。吨和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1吨=1000千克。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学情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质量单位中的克和千克,了解了有关测量的一些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吨,许多同学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2、三年级的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受到关注,愿意得到表扬,有互相帮助的愿望,自信心不断加强,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3、吨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但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起来并很容易,需要课堂上通过猜一猜、抱一抱等实际活动,体验一些比较熟悉的事物的重量,进而通过算一算,感知1吨的重量,课堂上需要老师在课上及时关注,表扬,引导。教学效果分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效果分析一、初步感知吨本环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运用已有知识猜想世界上最重的动物用什么质量单位合适,猜一猜回顾所学过的质量单位,同时引出今天的课题。这样的猜想活动,既展示了学生的科普知识丰富,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猜完后,教师适当引导,一方面做适当纠正,引导学生走入正确的方向,另一方面引入了课题。为了让孩子们尽快的进入状态,我通过语音播放吨的自我介绍,激发大家的兴趣。如,我在初步引导学生认识吨时,预设了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吨的自我介绍:Hi,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吨,我像克和千克一样也是一个质量单位,平时你们常用克和千克计量物体的质量,其实,我在生活中也是常被用到的,比如说你们想知道鲸鱼有多重、校车有多重,这个时候我就派上大用场了。师:听完吨的自我介绍,你都听到了哪些重要的信息?生:吨是一个质量单位。生:顿时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的质量的。生:吨在生活中也经常被用到。师:你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吨做单位呢?生:大象、鲸鱼、校车……。……以上预设注重学生发现信息和生活小知识的指导,经过你问我答的方式得到升华。这样让孩子们很快就对吨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吨的初步认识,孩子们学的有滋有味。对于第二个即将引出的用吨作单位的物体都有哪些特点的研究,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去悟、总结,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提升自己的平台,将“授之以鱼”转换成“授之以渔场”。2、认识用吨作单位的物体都有哪些特点。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是这套教材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我在这里提出“认真观察图片,老师一会要考考你?”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信息。(孩子们在仔细图片的基础上,从中发现了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并通过全班同学的交流,总结出了用吨作单位的物体的特点:第一是物体很重:依据大象、蓝鲸的体重;第二是物体很大:借助大型的飞机、货轮:第三是很多:依据超市中成堆的面饭、一货架的色拉油;之后展示教材中总结的特点,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二、充分认识吨1、情境体验本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的思想去体验一吨有多重。我先用课件出示:1吨有多重?学生做猜想,之后引出小明同学也有跟同学们同样的疑问,带领大家进入小明的世界,将小明的猜想与同学的猜想对比,为了更准确的知道谁的猜想正确,出示动态图,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察,进行验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实际体验为了让学生对1吨的重量有进一步的感受,我设计了抱一抱,算一算的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实际体验老师的体重,感受50千克的重量。大家实际体验后,会对50千克乃至1000千克物体的重量有一个新的认识。然后学生通过任务单圈一圈,算一算,多少个体重50千克的老师的总质量约为1吨。这样大家对1吨的重量又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最终突破了难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概念。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三、吨和千克间的进率学生通过体验已经认识到1吨=1000千克,此时,我直接考察学生能否将知识活学活用,出示2吨=()千克,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准确,只需要做适当讲解即可。通过考一考的形式,学生会更有兴趣。四、教学效果的预设吨的认识过程中有多处涉及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不同的环节问题难易不同,学生的表现也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每个环节以学生为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通过自己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小组交流,实际体验等多种形式的认识吨,实际体验的过程掀起了本节课的一个小高潮。突破了本次课的难点,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小组交流合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教材分析吨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例7、例8,这单元教材围绕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测量知识编排的。本课时以吨的认识和体验贯穿始终,把数学现实与生活现实融合在课本中有趣的情境图中。例7中首先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火车厢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吨”这个质量单位,并且吨这个质量单位很大,用于计量很重的物体。为了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1吨有多重,后面出示了大米的情境图,经过改造,变成放在天平上(一边放1吨重的大石头,另一边放大米并逐渐增多)能达到平衡的动态图,更能够形象具体的引出吨和千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动态图虽然很直观,但只能在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不应直接感受。需要亲身实际体验。因此在教学中要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和感受。教材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熟悉的“体重”作为参照物作比较,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吨的具体感性认识,让学生抱一抱,算一算,加深学生对1吨=1000千克的认识。同时,增进学生间、师生间的感情。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后的成就感,增强自信。教材中设计例8进一步将1吨=1000千克关系进行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与渔”,真正为学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真实的体验。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评测练习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教学反思“吨”的概念本身十分抽象,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让学生比较形象地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感知“吨”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观看动态图、参加一些体验物体重量的实践活动。通过猜一猜、抱一抱、算一算等活动,使学生能联系实际物体重量进行想象并计算,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吨的表象,感悟“1吨”的重量,并逐步由抽象到具体,可以使学生形象地建立“吨”的重量观念,认识到吨与千克的进率关系。在教学中,我首先设疑: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你能帮它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吗?一方面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引出关于吨的话题,开展新课。之后又通过吨的语音介绍,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接着让学生通过分享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用吨作单位的事物和观看老师搜集的图片,提出他想知道的问题和他发现的信息,全班交流,总结出用吨作单位的物体的特点,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独立思考、共同解决问题的的乐趣。对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了突破重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1吨有多重。我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情景体验和实践体验活动。首先学生先通过天平平衡过程的动态图,对一吨的重量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并且总结出吨和千克间的关系,1吨=1000千克。之后通过抱一抱同桌,抱一抱老师的实践活动,实际体验50千克老师的重量,让学生根据体重大约50千克老师,估估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老师合起来的体重约是1吨,问:大家算完以后,发挥想象了,问一问20个体重约为50千克的老师,一次性抱起来会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考一考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习的1吨=1000千克活学活用。我觉得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体验,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1吨是很重、很多、很大的。让知识与体验共生,数学与生活同在,学生在猜测、体验、探究中生成吨的概念,这就是我这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同时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的信心,从而实现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吨的认识》(例7、例8)课标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向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各个方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花费大量时间放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应该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有目的性的进行猜测、观察、交流、验证。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成为课堂的小主人。1、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知识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知识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因此,数学教学生活化要求在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