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素材期末复习:解决问题应用题
带答案解析
一、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解答题
1.小红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分是97分,数学比语文多4分,语文、数学各得多少
分?
解析:语文:95分数学:99分
【详解】
语文:(97x2-4)+2=95(分)数学:95+4=99(分)
答:语文得了95分,数学得了99分。
2.奶奶和小红爬楼梯比赛,小红的速度是奶奶的2倍,当奶奶从一楼爬到六楼时,小红爬
到几楼?
解析:11楼
【详解】
6-1=5(层)2x5+1=11(楼)
3.小明家、小红家和书店都在振兴路上小明家离书店420米,小红家离书店170米。小明
家可能距小红家多少米?
解析:250米或590米。
【详解】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同一侧:
420-170=250(米)
当小明家和小红家在书店的两侧:
420+170=590(米)
4.马小虎计算40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丢了,算出的得数是43,正确
的得数应该是多少?
解析:43-40=340+30=70
【解析】
【详解】
略
5.现有15吨花生,可用下面的两辆车来运。
车型载质量租金
3吨200元/次
1-6吨350元/次
(1)如果每次运花生的车都装满,怎样安排才能把花生恰好运完?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
的方案列出来。
方案载质量为3吨的车载质量为6吨的车运花生总吨数
①()次()次15吨
②()次()次15吨
③()次()次15吨
(2)方案几最省钱?要老匕多少元?
解析:(1)见详解
(2)方案③最省钱,要花900元
【分析】
(1)让花生的总重量15吨除以各车辆的载重吨数,求解运载次数,如果除不尽,观察计
算余数是否能除以另外一辆车的载重能除尽,据此解答。
(2)根据分析比较看那辆车实惠,掌握那种车更实惠,选方案就尽量多用实惠的车。
【详解】
(1)列表如下:
方案载质量为3吨的车载质量为6吨的车运花生总吨数
①5次0次15吨
②3次1次15吨
③1次2次15吨
(2)3吨的运载车型需要200元/次,6吨的运载车型只需要350元/次,说明6吨的运载
车型比较便宜实惠,所以尽量多用6吨的车型,据此挑选方案③,计算价格如下:
350x2+200
=700+200
=900(元)
答:方案③最省钱,要花90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优化问题的实际应用,选择最便宜实惠的方式是解题的基础。
6.李芳家、学校和刘文家在人民路的一旁,李芳家离学校245米,刘文家离学校788
米。李芳家距刘文家多远?
解析:543米或1033米
【分析】
如果李芳家和刘文家在学校同一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差;如果李芳家
和刘文家在学校的两边,两家的距离即为两家到学校的距离之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两家在学校的同一边:
788-245=543(米)
两家在学校的两边:
788+245=1033(米)
答:李芳家距刘文家有543米或1033米。
【点睛】
李芳家和刘文家可能在学校同一边,也可能在学校的两边,分清两种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
7.学校举办“小小才艺”绘画作品展览。共有304幅作品参与展览,其中共有三个展区,分
别为“地球家园"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三个展区分别有多少幅作品?
“地球家园”区和“科技在身边”区和1
“神奇动物”区共“神奇动物”区共有XTC-
有138福作品253幅作品。J
解析:"科技在身边"区:166幅;"地球家园"区:51幅;"神奇动物”区:87幅
【分析】
根据题意:“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地球家园"
区、"科技在身边"区和"神奇动物"区+"神奇动物"区
把138和253相加,它们的和去三个区共有的展品,就是“神奇动物"区有有多少幅作品;
再根据“地球家园"区和"神奇动物"区共有138幅作品,可求出“地球家园"区有多少幅作品,
同理求出“科技在身边"区有多少幅作品。
【详解】
"神奇动物"区:
138+253-304
=391-304
=87(幅)
“地球家园"区:
138-87=51(幅)
“科技在身边"区:
253-87=166(幅)
答:"神奇动物"区有87幅作品,“地球家园”区有51幅作品,"科技在身边"区有F66幅作
品。
【点睛】
解决本题要注意分析题意,得出“神奇动物"区有多少幅作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彭家河小学组织植树活动,三年级植树152棵,四年级植树185棵,五年级植树的棵
数比三、四年级植树的总和少89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数比四、五年级植树的总数少79
棵,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解析:939棵
【分析】
五年级植树棵树=三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树-89棵;六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
树+五年级植树棵树-79棵;三年级植树棵树+四年级植树棵树+五年级植树棵树+六年级植
树棵树=四个年级共植树棵树。
【详解】
五年级:152+185-89=248(棵)
六年级:185+248-79=354(棵)
四个年级:152+185+248+354=939(棵)
答:三、四、五、六四个年级共植树939棵
9.状状、成成和才才在东湖绿道上同时从同一起点向同一方向骑车游玩。状状和成成相距
多少米?(有两种情况哦!)
♦心分钟后,我和才才相距170米]蕊j
忌|此时我和才才相距240米。,鬻
--------------成成
解析:70米或410米
【分析】
第一种情况,状状和成成都在才才的前(或后)面,因为状状和才才相距170米,成成和
才才相距240米,则状状在成成和才才的中间,如图所示:
24P米
考t「人.优^则
J____一J
170米
240米
财枫状人才才
此时状状和成成相距240-170米。
第二种情况,一人在才才的前面,一人在才才的后面,如图所示:
240米170米
嬴福泰状
170米240米
状柒牙手翅成
此时状状和成成相距240+170米。
【详解】
(1)状状和成成都在才才的前(或后)面:
240-170=70(米)
(2)一人在才才的前面,一人在才才的后面:
240+170=410(米)
答:状状和成成都在才才的前(或后)面时,两人相距70米;一人在才才的前面,一人在
才才的后面时,两人相距410米。
【点睛】
解决本题时要按照三人位置不同分两种情况解答,通过画线段图的方法能更好的帮助理解
题意。
10.小红家、小亮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57米,小亮家到学校有580
米。小红家到小亮家有多少米?(试着画图解决)
小红家小亮家
-----------------空------------
357米580米
357+580=937(米)
学椅357米小红家小灵家
第二种情况:可乂一,
58睐
580-357=223(米)
【详解】
略
11.把两根60厘米长的竹板钉在一起,钉完后的竹板长116厘米,钉在一起的部分是多
少厘米?
解析:4米
【分析】
如下图所示,两根竹板如果不钉在一起的话长为60+60=120厘米;所以钉在一起部分的
长度为:钉之前的两个竹板的长度和一钉完以后的竹板长,列式解答即可。
*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60+60=120(米)
120-116=4(米)
答:钉在一起的部分是4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关整数加减法的应用题,根据题干数量关系,画图帮助理解,列式解答即
可。
12.一条毛毛虫由幼虫到成虫,每天长一倍,16天能长到16厘米,问它几天可以长到4
厘米?
解析:14天
【分析】
每天长一倍即扩大2倍的意思,也就是说明天的长度是今天的2倍,16天能长到16厘
米,那么15天可以长到8厘米,14天可以长到4厘米,13天可以长到2厘米......依次往前
倒推。
【详解】
16+2=8
8+2=4
两天前就长到了4厘米;
16-2=14(天)
答:它14天可以长到4厘米。
【点睛】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增加1倍的意思,增加1倍即扩大2倍的意思,同理,增加2倍是扩大
3倍的意思,二者之间相差1倍,也就是其自身。
13.河边有一群狗追一群鸭子,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
条,狗和鸭子各有多少只?
解析:狗有5只;鸭有20只
【分析】
根据"鸭子的数量是狗的4倍"将4只鸭子1只狗为1组,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
4、2-4=4条,再根据"鸭子的总腿数比狗的总腿数多20条”,用20+4求出分成的组数;进
而求出狗与鸭子的只数。
【详解】
每组内鸭子比狗的腿数多4x2-4=4条
20+4=5(组)
狗有5x1=5(只)
鸭子有5x4=20(只)
答:狗有5只,鸭有20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问题,正确的应用倍数关系分组是解题的关键。
14.鸡兔同笼,鸡和兔子一样多,兔子和鸡的腿数总和为30,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几只?
解析:鸡有5只;兔有5只
【分析】
根据“鸡和兔子一样多”将1只鸡和1只兔子分一组,每组内的腿数和是4+2=6,再根据
“兔子和鸡的腿数总和为30",用30+6求出组数,组数即是鸡兔的只数。
【详解】
30K(4+2)
=30+6
=5(只)
答:鸡有5只,兔有5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和差倍问题,正确的应用倍数关系分组是解题的关键。
15.姐姐的小红花是妹妹的5倍,如果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那么两人就一样多,请问
原来姐姐有多少朵小红花?
解析:50朵
【分析】
姐姐给妹妹20朵小红花后两人一样多,则说明之前姐姐比妹妹多20x2=40朵,且之前姐
姐是妹妹的5倍,那么原来妹妹有40+(5-1)朵,原来姐姐有10x5=50(朵)。
【详解】
20x2+(5-1)
=40+4
=10(朵)
10x5=50(朵)
答:原来姐姐有50朵小红花。
【点睛】
此题是一道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一倍的量求解。
16.学校合唱团成员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而且女生比男生多80人,合唱团里男
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解析: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分析】
首先还是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找出女生比男生多的80人表示的线段,根据份数和数
之间的关系求出"1"份表示多少。
“1”;
里'----*--->
壬|_________|g”
女*1------1!T
1v
;80
“f':80+(3-l)=40人
女:40x3=120人
【详解】
80+(3-1)
=80+2
=40(人)
40x3=120(人)
答:合唱团里男生有40人,女生有120人。
【点睛】
此题是一道差倍问题,根据差+(倍数-1)=一倍的量求解。
17.妈妈买来桃子和滁猴桃共12个,如果再买6个桃子,桃子的个数就是舜猴桃的2
倍,那么妈妈买来桃子和跺猴桃各多少个?
解析:桃子6个;狒猴桃6个
【分析】
把舜猴桃的个数看作1份,桃子的个数是2份,共3份,3份是(12+6)个,先求出一份
即舞猴桃的个数是多少。
【详解】
舜猴桃的个数:(12+6)+(2+1)
=18+3
=6(个)
桃子个数:12-6=6(个)
答:妈妈买来桃子和狮猴桃各6个。
【点睛】
和倍问题
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问题。
解答方法:
小数=和+(倍数+1)
大数=小数x倍数=和一小数
18.图中这条项链,所有的黑珠子有27颗,算一算中间盒子里藏着多少颗白珠子?
ibe*00***^^
解析:12颗
【分析】
这串珠子是3黑2白穿在一起的,也就是3黑2白为一组;
这串珠子的组数=黑珠子的颗数+每组黑珠子的颗数;
这串珠子白珠子的颗数=每组白珠子的颗数x组数:
藏着的白珠子的颗数=白珠子总颗数-外面白珠子的颗数。
【详解】
27+3=9
9x2=18(颗)
18-6=12(颗)
答:金子里藏了12颗白珠子。
19.小玲和小丽想各自拿出自己零花钱的一部分捐给灾区的小朋友。已知小丽有7元零花
钱,小玲给小丽2元,这时小玲的钱数是小丽的3倍,小玲原来有多少零花钱?
解析:29元
【详解】
7+2=9(元)9x3=27(元)27+2=29(元)
答:小玲原来有29元零花钱。
20.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不小心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十位上的"7”看成
了"1”,结果所得的和是746,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解析:801
【详解】
746-(8-3)=741
741+(70-10)=801
答:正确的和应该是801。
21.下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恰好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小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
且相互平行,试求出它的周长。
解析:72厘米
【分析】
如图,将各边分别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平移,得到一个边长是18厘米的正方形,该正
方形的周长等于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18厘米
4+2=2(厘米)
4+7x2
=4+14
=18(厘米)
18x4=72(厘米)
答:该图形的周长是72厘米。
【点睛】
两端的正方形计入周长的是12厘米,中间的每个正方形,计入周长的是8厘米,也可以这
样进行理解。
22.竹篮内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枚给第一人,再取余下的一半又两枚给第二人,
还剩6枚李子。竹篮原来有李子多少枚?
解析:34枚
【分析】
最后的6枚李子是余下的一半少2枚,那么余下的一半是8枚,余下的是16枚;16枚是
总数的一半少1枚,总数的一半是17枚,总数是34枚。
【详解】
6+2=8(枚)
8x2=16(枚)
16+1=17(枚)
17x2=34(枚)
答:竹篮原来有李子34枚。
【点睛】
在求解还原问题的时候,可以画出"火车图",形象地描述每一步的变化情况,再进行倒推
还原。
23.某数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如果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多少?
解析:39
【分析】
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那么扩大3倍是15,原数是5,5加上8得到13,13再扩大3
倍是39。
【详解】
23—8=15
15+3=5
5+8=13
13x3=39
答: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39。
【点睛】
对于列式计算的题目,首先要搞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然后再列算式,
必要的地方要添加括号,最后再正确计算,得到答案。
24.六一儿童节,三位音乐老师带领学生民乐团去省城汇报演出。学生民乐团有15名男
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
(1)去省城汇报演出的师生一共有多少人?
(2)学校要从以下两种载客汽车中租车,如果每辆车都坐满,可以怎样租车?
大型载客汽车可载19人(含司机)
小型载客汽车可载13人(含司机)
(3)如果租一辆大型载客汽车要600元,租一辆小型载客汽车要450元,怎样租车最省
钱?
解析:(1)48人
(2)可以租2辆大型载客汽车和1辆小型载客汽车或租4辆小型载客汽车
(3)和2辆大型载客汽车和1辆小型载客汽车最省钱
【分析】
(1)先用男生人数乘2,求出女生人数。再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和老师人数加起来,即
为师生总人数。
(2)大、小两种汽车的载客人数分别为19一1人和13—1人,可以只租一种汽车,也可
以两种汽车都租,但要每次都坐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运送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
择最优方案。
(3)根据总价=单价x数量,分别求出各方案花费的钱数,再比较解答。
【详解】
(1)15x2+15+3
=30+15+3
=48(人)
答:去省城汇报演出的师生一共有48人。
(2)19-1=18(人)
13—1=12(人)
租车方案大汽车小汽车乘坐人数
①3辆0辆54人
②2辆1辆48人
③1辆3辆54人
④0辆4辆48人
答:可以租2辆大型载客汽车和1辆小型载客汽车或租4辆小型载客汽车。
(3)租2辆大型载客汽车和1辆小型载客汽车:
2x600+450
=1200+450
=1650(元)
租4辆小型载客汽车:
4x450=1800(元)
1650<1800
答:租2辆大型载客汽车和1辆小型载客汽车最省钱。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
方案。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x数量。
25.王叔叔家离公司有18千米,他坐出租车去公司上班需要花多少钱?
千米收L1
J之后每千米收3元J
解析:59元
【分析】
根据题意,前3千米的14元加上之后千米收的3元就是总价,让18千米-3千米=15千
米是3元1千米的部分,然后根据乘法的意义让15x3求解钱数,最后让两部分相加即可
解答。
【详解】
(18-3)x3+14
=15x3+14
=45+14
=59(元)
答:他坐出租车去公司上班需要花59元钱。
【点睛】
本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应用,掌握总价格分两部分,3千米的钱和3千米以外的
钱,是解题的关键。
26.甲地仓库有12吨货物,现在需要把这些货物运送到乙地仓库。
车辆运输价目表
每辆车A型号车载质量2吨,每次运费160元。
每辆车B型号车载质量4吨,每次运费300元。
(1)要把12吨货物一次运走,每辆车都装满,可以怎么样安排车辆?请把所有的方案都
写出来?
派车方案A型号车(2吨)B型号车(4吨)运的总吨数
(2)哪种方案最省钱?请把计算出来。
解析:(1)安排6辆A型号车或者4辆A型号车和1辆B型号车或者2辆A型号车和2
辆B型号车或者3辆B型号车
(2)安排3辆B型号车
【分析】
(1)A型号、B型号两种车的载质量分别为2吨和4吨,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两种车同时
安排,也可以只安排一种车,但要每次都装满。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派车方案一一列举
出来,再选择最优方案。
(2)总计=单价x数量,据此分别求出各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比较解答。
【详解】
(1)
派车方案A型号车(2吨)B型号车(4吨)运的总吨数
①6辆。辆12吨
②5辆1辆14吨
③4辆1辆12吨
④3辆2辆14吨
⑤2辆2辆12吨
⑥1辆3辆14吨
⑦。辆3辆12吨
答:要使货物一次运完,则可以安排6辆A型号车或者4辆A型号车和1辆B型号车或者
2辆A型号车和2辆B型号车或者3辆B型号车。
(2)安排6辆A型号车:
160x6=960(元)
安排4辆A型号车和1辆B型号车:
160x4+300x1
=640+300
=940(元)
安排2辆A型号车和2辆B型号车:
2x160+2x300
=320+600
=920(元)
安排3辆B型号车:
300x3=900(元)
900<920<940<960
答:安排3辆B型号车最省钱。
【点睛】
根据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将所有可能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从各种方案中选择最优
方案。熟练掌握公式总价=单价x数量。
27.下面是某铁路沿线A站到E站的火车里程表.
到站情况里程/千米
A站-B站164
A站-C站322
A站-D站448
A站-E站1142
(1)根据上图完成下表
到站情况里程/千米
B站-C站
C站-D站
D站-E站
(2)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多少千米?
(3)从C站到E站和B站到D站哪段路程长?长多少千米?
解析:(1)
到站情况里程/千米
B站-C站158
C站-D站126
D站-E站694
(2)1956千米
(3)从C站到E站的路程长,长536千米
【分析】
(1)B站至UC站的里程=人站到C站的里程-A站到B站的里程;C站到D站的里程=人站至IJ
D站的里程-A站到C站的里程;D站到E站的里程=人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D站的里
程,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的距离=(A站到E站的里程-A站到B站的里程)x2,据此代
入数据作答即可;
(3)C站至ljE站的里程=人站至IJE站的里程-A站至IJC站的里程,B站至I」D站的里程=人站至I」
D站的里程-A站到B站的里程,哪个数大说明哪段路长,长出的千米数=远的那段路程的
长度-短的那段路程的长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
(1)B站-C站:322-164=158(千米),
C站-D站:448-322=126(千米),
D站-E站:1142-448=694(千米),
(2)(1142-164)x2
=978x2
=1956(千米)
答:从B站到E站一个来回有1956千米.
(3)C站-E站:1142-322=820(千米)
B站-D站:448-164=284(千米)
820-284=536(千米)
答:从C站到E站的路程长,长536千米.
28.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6分米,掉过头来把它的另一端插入水中.这
时,这根竹竿有一半还多4分米的部分是干的.请你计算这根竹竿的长度是多少分米.
解析:32分米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两次竹竿浸湿的部分是6x2=12(分米),然后根据竹竿只有一半还多4
分米是干的,可得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少4分米;最后用12加上4,求出竹竿的一半是多
少米,再乘以2,求出这根竹竿长多少分米即可.
【详解】
(6x2+4)x2
=(12+4)x2
=16x2
=32(分米)
答:这根竹竿的长度是32分米.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浸湿的部分有一半还少4分米
29.弟弟有卡片27张,如果哥哥给弟弟13张他们就一样多,哥哥有多少张卡片?
解析:53张
【详解】
27+13+13=53(张)
答:哥哥有53张卡片。
30.用6张同样的正方形纸按下图方法重叠,每个正方形的顶点恰好位于另一个正方形的
中心,且边相互平行。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求重叠后图形的周长。
解析:140厘米
【分析】
如图,分别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平移,得到边长是35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即
是原图形的周长。
【详解】
如图所示:
35厘米
35厘米
10+2=5(厘米)
10+5+5+5+5+5=35(厘米)
35x4=140(厘米)
答: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140厘米。
【点睛】
首尾的两个正方形给周长提供了30厘米,之间的4个正方形每个提供20厘米。
31.一筐水果,连筐重250千克。吃去一半水果后,连筐还重135千克。问:筐里原有多
少千克水果?筐重多少千克?
解析:有230千克水果;筐重20千克
【分析】
连筐重250千克,吃去一半水果后,连筐还重135千克,减少的这115千克正好是水果的
重量的一半,从135千克里面减去115千克,即为筐的重量。
【详解】
250-135=115(千克)
115x2=230(千克)
135-115=20(千克)
答:筐里原有230千克水果;筐重20千克。
【点睛】
求解本道题的关键是筐的重量是始终不变的,减少的只是水果的重量。
32.一张长方形纸长20厘米,宽12厘米,先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再从余下的纸片中
再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最后余下的长方形(涂色部分)周长是多少?
解析:24厘米
【分析】
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先剪去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剩下长12厘米,
宽8厘米的长方形,再剪去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剩下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
形,求出其周长即可。
【详解】
20-12=8(厘米)
12-8=4(厘米)
(8+4)x2
=12x2
=24(厘米)
答:最后余下的长方形周长是24厘米。
【点睛】
从长方形上面剪去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由长方形的宽决定。
33.将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这些小正方
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多少厘米?
解析:40厘米
【分析】
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剪成4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
米,求出4个小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去大正方形的周长。
【详解】
10+2=5(厘米)
5x4x4-10x4
=80-40
=40(厘米)
答:这些小正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正方形周长增加了40厘米。
【点睛】
相当于是把大正方形切了两刀,增加了4条边,每条边是10厘米,总共增加了40厘米。
34.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层,这个图形的
周长是多少厘米?
解析:60厘米
【分析】
如图,第十层放了10个小长方形,按照图示的方法,分别向上、向左、向右平移,得到一
个长是20厘米,宽是10厘米的长方形,该长方形的周长与原图形周长相等。
【详解】
如图所示:
10即米
匚
20厘米
20+10=30(厘米)
30x2=60(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0厘米。
【点睛】
本题首先要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然后利用平移法转化成规则图形求解。
35.明明用学具盒里的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已知大长方形的周长
是60厘米,长是宽的4倍,求小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28厘米
【分析】
可以把大长方形的宽看成1份,那么长是4份,长加宽是5份,5份是周长的一半30厘
米,求得宽是6厘米,长是24厘米,而大长方形的长是小长方形的3倍,24厘米除以3
得到8厘米,最后再根据小长方形的长和宽计算周长。
【详解】
1+4=5份
60+2=30(厘米)
30+5=6(厘米)
6x4=24(厘米)
24+3=8(厘米)
8+6=14(厘米)
14x2=28(厘米)
答:小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
【点睛】
三个小长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减少4条边,求出小长方形的宽6厘米后,可以用60厘米
加上4个6厘米,得到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除以3得到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
36.一个长方形长24厘米,宽8厘米,沿着两条长的中点之间的线段把这个长方形分成
两个长方形,这两个长方形的周长之和比原来的长方形的周长长多少厘米?
解析:16厘米
【分析】
如图,将大长方形分割成两个小长方形,会多出来两条边(图中红色部分),每条边是8
厘米,那么总共增加的长度是16厘米。
【详解】
如图所示:
8迎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郑中考政治真题及答案
- 模拟联合国笔试题及答案
- 医学知识培训通知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期末题库及答案
- 郑州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抢救病人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技工简答题题库及答案
- 南阳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医学法律知识培训记录课件
- 南通防灾减灾知识培训课件
- GB 18664-2025呼吸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水库枢纽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方案
-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2026年度秋季校园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08)
- 2025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答案
- 2026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复习:实数的混合运算专项训练(60题)解析版
- 任务一 编织平安结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劳动鲁科版五年级上册-鲁科版
-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 成本暂行管理办法
- 202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解读
- 职业病体检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