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1页
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2页
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3页
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4页
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科学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0生物科学毕业论文题目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专业生物科学目录中文摘要 (1)

引言 (1)

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

Ⅱ.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3)

Ⅲ.研究的路线 (4)

Ⅳ.研究的理论依据 (5)

第一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概述 (5)

1.1网络课程的概念 (5)

1.2网络课程的特点 (6)

1.2.1交互性 (6)

1.2.2开放性 (6)

1.2.3协作性 (6)

1.2.4自主性 (6)

1.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简介 (6)

1.3.1生物学教学论网路课程的构建模式 (6)

1.3.2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特点 (7)

1.3.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课的使用 (8)

第二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的选择 (8)

2.1选择原则 (8)

2.1.1科学性原则 (8)

2.1.2学科性原则 (8)

2.1.3适应性原则 (9)

2.1.4典型性原则 (9)

2.1.5共有性原则 (9)

2.2典型案例 (9)

2.2.1探究式学习案例 (9)

2.2.3协作式学习案例 (10)

2.2.4讨论式学习案例 (11)

2.2.5自主式学习案例 (11)

第三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的解析 (12)

3.1探究式案例——“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解析 (12)

3.1.1《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12)

3.1.2《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案例解析 (14)

案例的特性 (14)

形成案例所用的资源 (14)

案例实施建议 (15)

案例设计反思 (16)

3.2协作式案例——“基本教学技能”解析 (17)

3.2.1《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17)

3.2.2《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案例解析 (18)

案例的特性 (18)

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 (18)

案例实施建议 (19)

案例设计反思 (20)

3.3讨论式案例——“生物教育的评价”解析 (20)

3.3.1《现代技术的运用》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20)

3.3.2《现代技术的运用》网络课程案例解析 (21)

案例的特性 (21)

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 (21)

案例实施建议 (22)

案例设计反思 (23)

3.4自主式案例——“现代技术的运用”解析 (23)

3.4.1《生物教育的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23)

3.4.2《生物教育的评价》网络课程案例解析 (24)

案例的特性 (24)

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 (25)

案例实施建议 (25)

案例设计反思 (26)

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 (27)

参考文献 (28)

英文摘要 (30)

后记 (31)

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摘要:21世纪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课程在各高校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建设网络课程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案例解析”是挖掘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不足、完善网络课程设计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把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分为探究式案例、协作式案例、讨论式案例和自主式案例,以科学性、学科性、适应性、典型性、共有性原则节选出不同学习方式的教学案例,从案例特性、形成运用资源、实施建议、设计反思角度对教学案例进行解释、分析,挖掘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中存在的优缺点,制定相关完善措施。关键词: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生物学教学论引言科技的进步带动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出对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有用的人才。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课程的产生及其发展极大程度地缩小了各地区因教育资源不均匀带来的教育差距。2003年,教育部发布建设精品课程的通知,要求精品课的网络课程不设限制,对外公开,由此拉开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工作的序幕,启动了各门类、各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建设[1]。如何建设一门一流的网络课程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生物学教学论》精品课的网络课程,以网络课程的学科性和适用性为切入点而进行的研究,通过对节选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解析,意图为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寻求网络课程设计更新的新方法。Ⅰ.研究的背景与意义问题的提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败关乎国家的兴衰,教育作为国家之本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的发展要符合时代的特征。21世纪,网络成为时代的标志,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手段在我国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对培养新型人才起到促进作用。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决定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3年,又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建设一门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题。该工程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使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得到发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减小地方因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化[2]。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启动高等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精品课程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3]。各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下发了建设精品化课程的通知,在全国高校掀起了建设精品课程的热潮。至2010年3月,全国已有3100多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建立相应网络课程,这些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的建立进一步实现了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化、课程教材立体化等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以学科性和适用性为着手点探讨网络课程建设和应用的研究还不深入。因此,以学科具体的教学案例为研究母本,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自学能力方面分析网络课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课程的自主性和个性化。鉴于此,笔者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作为研究课题。我国研究的现状自教育部开启“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后,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展开。我国教育学者对网络课程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笔者以“网络课程案例解析”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相关文献0篇。以“高校精品课程”为关键字检索到硕士论文2篇,期刊文章96篇。以“网络课程”为关键字检索到文献数千篇,硕士论文数百篇。纵观研究概貌,可以发现,关于对网络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课程本身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对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的研究;▲对网络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研究;▲对网络课程概念、本质、特征的研究;▲对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础、开发现状、发展趋势的研究;▲对网络课程制作技术实现的研究。二是对精品课网络课程的建设做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对精品课的网络课程建设设计策略及应用的研究;▲对精品课的网络课程内涵、特性的研究;▲对精品课的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有的学者把有关精品课网络课程的研究分为三类,分别为:理论探讨类、创新设计类和专项研究类。笔者以“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仅检索到1篇硕士论文。以“网络课程案例解析”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和外文知网中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献。这表明,目前,涉及具体学科网络课程的研究较少,研究力度较弱。对于网络课程案例的研究局限于分析一节教学课程的设计或者是讲解一节网络课程的使用过程,缺乏对整本教材的思考。研究的不足之处▲尚未研究清楚网络课程的定位和基本要求。▲对网络课程开发的研究重技术轻理论。▲缺乏针对具体学科的网络课程的系统研究,对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关注较少。▲对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研究局限于分析案例在网络课程体系中的教学设计,缺乏基于案例特性和网络课程设计与教学环境相适应方面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本课题基于生物学教学论精品课程,力求从具体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网络课程设计的新理念,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反馈机制。▲脱离从技术视角研究网络课程设计的大众化方向,对网络课程展开学科性和适用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生物学教学论学科网络课程典型案例的解析,探究生物学教学论的学科特性,寻找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改革方向。▲扩展网络课程在学科性和适用性方面的研究,挖掘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研究的新视点,为网络课程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为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在自主性和个性化方面的设计提供新理念、素材和范例。▲构建网络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相互反馈机制,挖掘促进网络课程的更新的新方法。Ⅱ.研究的内容与方法课题研究的内容概述网络课程概念及特征,简述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特征及课程设计,选择与解析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典型案例。论文研究的主要落脚点为对节选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解释分析,包括案例的特性、形成所运用的资源、实施建议及设计反思四个方面。同时,论文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进行系统的阐述,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以学习方式进行分类与选择,结合学生使用效果反思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学术论文及期刊文章,对网络课程的概念、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及网络课程的开发现状形成全面的认识。通过对有关网络课程设计原则、网络课程建设、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等方向的文献进行分析与比较,了解网络课程建设的最新发展动态,总结现有网络课程建设中所存在的不足,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浏览各级高校精品课程网,结合所查阅有关精品课程的建设及设计原则等方面的文献,制定生物学教学论精品课程改革方案。▲案例分析法以不同学习方式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进行分类,结合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及使用人员的建议,对此案例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解析:案例课程体系的设计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案例实施过程案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Ⅲ.研究的路线本研究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成果阶段。课题研究路线见图示:具体工作安排具体工作安排阶段设计相关文献的检索和研读了解网络课程设计原则、开发现状等浏览各师范类院校精品课网络课程思考研究方向、确立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归纳,对研究的意义进行提炼,对研究的理论进行阐述,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对研究的方法进行总结,对研究的进度进行安排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的具体实施观察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的变化,访谈部分使用学生撰写论文内容,完成初稿修改初稿,形成终稿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实施阶段成果阶段图示《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研究路线图图示《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解析》研究路线图Ⅳ.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外界的多种媒介,自主建构知识,优化自身发展的过程。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建构自身过程的辅助者[4]。网络课程的特性之一是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网络课程的设计,应适宜学生自我建构过程,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导航性强、操作方便。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当学习与学生的自身发展相符合时,学习过程才会有意义。反之,学习与学生的自身发展相悖或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就不会起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作用[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应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以适宜学生自主学习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宗旨。本课题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目的是修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使网络课程更适宜学生自身的发展。第一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概述1.1网络课程的概念科技的日益发展,带动教学方式的改革。21世纪,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课程这种新生课程模式得到高度重视。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网络课程建设工作在各高校相继开展。对于网络课程的研究成为高校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网络课程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针对网路课程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各学者对网络课程的定义拥有不同的见解。第一种观点为:“网络课程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与学理论的课程”,此定义将网络课程视为静态的文本,从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对网络课程进行说明;第二种观点认为:“网络课程是基于网络的课程,即在因特网上通过WWW浏览器来学习的课程”,此定义同样将网络课程视为静态文本,从学习的方式、工具和手段对网络课程进行归纳;第三种观点认为:“网络课程好似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景的学习、基于协作的学习”,此定义侧重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三个特征;第四种观点认为:“网络课程是指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共享性、自主性等特征的课程”,此定义把网络课程视为一种活动的教学课程,重在从学习过程的特点来分析网络课程[6]。以上几种关于网络课程分别从网络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教学模式、学习环境、教学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网络课程进行定义。但各个理论只是针对网络课程的某一方面特征进行概括,不能很好的囊括网络课程的各种方面,所以各种理论均有其不完善的方面。2000年5月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对网络课程做出具体定义,即:“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这一定义较之上述定义具有一定的深度,它科学、合理、完整地概括了网络课程的特点和功能,该定义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7]。1.2网络课程的特点1.2.1交互性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下载教师的讲义、练习题等参考资料,还以与教师和同学及时沟通。同时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学习,还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大量学习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特性,因材施教,使教学具有针对性。1.2.2开放性网络课程的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更具灵活性,教学对象更具多样性。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加学习,灵活安排学习过程。教学对象不再受到限制,只要是有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人都可以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使教育走出了学校。1.2.3协作性网络课程具有协作学习的功能,学习者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仅可以进行交流探讨,还可以利用相应的软件工具进行协同创作,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信息交流[8]。1.2.4自主性网络课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互动,信息的交互是双向的,适于多种学习方式。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功能,在网络课程导航系统的指导下,学习者可以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活动,并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评价。教师对于学生作业的批改、问题的解答可以很快反馈给学生[9]。1.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概述1.3.1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构建模式本课题所研究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是以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教材为依托,根据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特点及网络课程教学的要求,构建模式见图1-1。《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模块内容模块内容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资源链接课堂录像参考文献作业习题评价测试教师队伍、课程描述、自我评价、课程建设规划等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等点等点教学任务、课时安排、课程进度等教学所参考的文献和网站等各大教育网站、教育论坛等各章节内容的ppt和文字讲义教师授课录像和学生训练课录像等各章节后的课后讨论命题和教学训练任务在线交流、作业上传、自我测评、试题库、等模块设计图1-1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结构1.3.2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特点《生物学教学论》是生物教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设计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教学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技能培训,更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10]。通过学习,学习者应具备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生物学教学基础理论知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不仅提供电子教材和网络课程,而且提供相应的辅助教学资源,如教育网链接、参考文献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兴趣扩展学习内容。(2)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有多种在线交流平台,为加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充分交流提供便利,促进协作学习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开发过程是“建”与“用”并行过程,是动态开发的过程。实时搜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动态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达到学习效果最优[11]。1.3.3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使用《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对象主要为师范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教学时间为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是师范类学生为教学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师范类学生教学技能和教师素养的提高离不开真实课堂的演练,生物学教学论把教师理论知识和教学课堂实践相结合,打造“一体两翼”(以丰富的教学论理论为主体依托,以训练活动和专题探讨为两个辅助翅膀)的课程形态。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采用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即在多媒体教室,教师与学生人手一机(电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可通过相关软件进行交流探讨或解答问题。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针对教学内容,布置讨论命题或教学训练任务。学生在课余时间,可进行在线交流或留言。生物学教学论网路课程分设同步进行的教学实践课程,教师给出教学实践项目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准备,实践课程采用微格录像的形式,录下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加以评论、指导。第二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的选择2.1选择原则对网络课程进行评价,最主要的参考因素是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的使用效果。采取对教学案例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解析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网络课程设计的优与缺,更新网络课程的设计,使网络课程成为一门持续发展、不断创新的课程。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可以达到结果最优化、价值最大化呢?笔者在研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学科性、适应性、典型性、共有性五点原则。2.1.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案例的知识内容要科学,各环节设计也要科学、合理,在教会学生当前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深一层知识的探索。开设《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教授师范类学生如何科学、有效的去教中学生物学课。生物学作为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因此,选择的课程案例环节合理、思路缜密、内容科学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进行解析最具意义。2.1.2学科性原则学科性原则是指,教学案例应具有《生物学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学科特性,即教学理论知识丰富,教学实践力度大。如果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只是单纯的理论知识,那么实践与理论就会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如果所选择的教学案例仅具有教学实践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将被搁置。选择理论和实践都具有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才会得知生物学网络课程应具有的学科风格,解析的结果将更利于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学科性发展。2.1.3适应性原则适应性要求所选择的网路课程教学案例要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相适应。网络教学的教学环境不固定,教学对象多样化。如果所选择的教学案例,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不相适应,那么对案例进行解析起不到促进网络课程更新和发展的作用。生物学教学网络课程是基于生物学教学论精品课的网络课程,具有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能力相似的教学对象,对与之相符的教学案例进行解析,价值更大,得到的结果更具实效性。2.1.4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在把所有的教学案例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在同一类别中的教学案例中节选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例如,把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所有教学案例以学习方式进行分类,节选出探究式学习案例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进行解析,就可以分析总结出具有统一特征或性质的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对一个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分析此类教学案例的设计特点和原则,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1.5共有性原则与典型性原则相同把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以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节选出共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子类的教学案例。例如《教学语言的艺术》案例既属于探究式学习案例,又属于合作式学习案例。对这种性质的案例进行解析,可以从子类间的交集处反思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课程体系的设计,弥补单一性质案例所缺少的综合性,把不同子类的特色融合为一体,完善网路课程的个性化设计。2.2典型案例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把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以学习方式进行分类,主要归纳为探究式学习案例、协作式学习案例、自助式学习案例和讨论式学习案例。以学习方式分类的意义在于与教学模式相对应,网络课程拥有多种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的特点不同,相应教学案例的设计亦应不同。以学习方式进行分类可以更好的探讨不同教学模式下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和设计风格。2.2.1探究式学习案例探究式学习或称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一课介绍了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等十种教学技能的定义、目的及类型,要求学生可以在试讲或课堂中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技能,增加课堂效果。此课不仅要求熟知各类型的应用原则和要点,还应对各种技能的深层效果和各技能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探讨。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技能的教学视频或教学案例进一步认识各种基本教学技能,设计各种技能方案[12]。第六章《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着重讲解了直观教学的优势、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直观教具的使用方法及常用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尝试正确的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并且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1-2件生物教具。本节课适合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已有教具制作方法的探讨及研究,可对教具进行创新,开展对自制教具深一步的研究。第九章《生物教师备课》从备课的意义和依据、备课的内容和程序、教案的编写等方面对生物教师的课前备课活动作了详细的讲解,以详实的范例对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作了具体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设计一节生物学课的教案。通过对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教学案例各个部分的要求,通过各种教学视频分析视频中备课情况的优缺,引发学生对备课进一步思考,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2.2.2协作式学习案例协作学习是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形式参与,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程度的共享个人和他人的习得成果,来进行合作互助的行为。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形成。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则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和合作,为本地的或远程的多个学习者提供不同观点和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环境,使学习者在这一环境中相互强化、共同提高,达到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与掌握的目的()。第三章《生物学教育有关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的教学内容为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概念转变理论四个教学理论进行阐述,要求学生理解教学理论的含义及对教学的指导,学会运用概念教学。对于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者的学习能力不同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不同。采用协作式学习方式,把学习者进行分组,每组内各水平层次的学生都有,选取小组长,针对某一教育理论组织进行小组内讨论。学习者相互交流中,分析、吸纳别人的观点,完善自我认识。第四章《基本教学技能》主要从一堂中学生物学课对教师技能的十大要求为着手点进行教师素养和教师从教技能方面的内容讲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习者能够简述十大技能的种类、特征、使用的目的及对课堂效果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较多,实际操作能力较强,采用协作式学习方式,把班级学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对一种教学技能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的心得,小组长进行总结。每个小组讲解负责的课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第五章《教学策略》分为四节内容,分为为概念图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理论上概述概念图在教学改革中的影响,学会制定合作式教学方案和探究式学习方案,分析STS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采用协作式的学习方式,以教学小组为单位对某一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讲解所学知识,达到全班同学共同学习的效果。第八章《中学生物学实验》介绍了中学实验教学的作用及类型、生物学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讲解了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及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在《中学生物学实验》这节网络课程中采用了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内分别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小组成员各自设计一节生物实验教学方案,小组成立模拟课堂,小组内实施教学方案并进行评价。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可以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教学实践训练。2.2.3讨论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是指教师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素材,设置一定的情景,使其在教学活动中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并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并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相互交流、反思,在交流和协作中相互启发。互动式学习可以分为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两种形式。同步讨论类似与传统课堂的小组讨论,由教师提出谈论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异步讨论则由各个学科的专家或专业的教师在网络站点上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学生随时可以发表见解。在讨论式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及伙伴之间的交流随时解决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学习的感受,同时接受教师的指导,以多种形式参与学习的过程中[13]。第二章《科学的本质与生物学素养》分为关于自然科学和科学素养及生物学素养两节内容。通过对科学的本质、特征、自然科学的四个维度的阐述和对科学素养及生物学科学素养的阐释,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能够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本课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教师组织学生对中学生物教师的必备素质、如何面对未来的教师生涯、大学时代生物素养如何提高等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指导、总结。学生可以在抒发自己见解的同时,与同伴交流、探讨,深层次的了解问题的本质。第七章《现代技术的利用》一课总结了计算机及其相关的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罗列了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资源,举例说明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价值。此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有关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现代技术,课程设计可以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采用讨论的方式,学生可以把想到的所有现代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的实例发表到网络课程的交流平台,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分析此类现代技术手段在生物教学中作用。第十一章《生物学校外活动与教学中的安全》一课讲解了生物学校外活动的总体目标、特征、功能及活动中教师的工作,介绍了常见生物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此教学案例适宜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学生对生物校外活动的各个方面的讨论,教师进行总结、指导,把常见的生物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放在交流平台,由学生思考并提出预防措施,在与别人的交流中完善生物学校外活动的管理与指导,达到可以设计生物学校外活动的方案的教学目标。2.2.4自主式学习案例自主式学习是一种完全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自主式学习为主旨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指导者的地位。教师负责制作本门课程的电子教材,指明每一教学单元的学习重点、难点、作业和参考书籍或者其它教学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学习内容,查阅相关文献,完成作业,从而掌握所学内容。与普通意义上的自学不同,这种自主式学习是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学。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可以借助于BBS、答疑室等交流平台及时得到教师的辅导[14]。第一章《中学生物学课程》中,学生应明确中学生物学课的教学内容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是中学生物教材编写的纲要和参考。只有在充分认识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在生物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才能进行中学生物学课的教学设计。此节课是对中学生物学课程的系统性讲解,教师可以提前制定学习进度表或学习内容流程图,在出示学习目标后,组织学生按照学习内容流程图逐步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指导。第十章《生物教育的评价》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理解四种教育含义的评价,掌握试卷的编写原则及对试题和测验的分析方法,了解实作评价的类型、步骤和方法。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度较低,适宜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活动进行前,教师根据《生物教育的评价》教学目标,把本节课应掌握的教学内容以试卷的形式呈现。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自主学习,边学习边填写试卷答案,运用试卷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指导和评价。第十二章《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及专业素养的发展》要求学生在了解中学生物教师的教育研究的步骤后,思考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发展。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和学术论文的撰写能力。教学过程采用自主学习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对教育研究的步骤和方法等理论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后在交流平台以“中学教师如何进行科研”为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课下要求每位学生从某一方面分析指定的一篇中学生物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在交流平台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案例的解析3.1探究式案例——“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解析3.1.1《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案例《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5](1)简述直观教学的优势。(2)根据各种直观教具的特点说明他们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3)尝试正确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4)能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生物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制作1-2件生物教具。2.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在规定时间进入固定的多媒体教室,进入生物学教学论主页。教学时间为3学时,教学对象为师范类本科三年级学生。(1)出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2)教师通过交流平台创设问题情境,在交流平台出示以下问题串:什么叫直观教学或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那些优势?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的联系?如何选择直观教具?直观教具的制作方法?(3)组织学生对以上问题串进行探究式学习。首先,让学生明确自己探索的问题,即什么是直观教学或直观教学的定义。其次,讲解信息检索方式,组织学生对“直观教学”进行信息检索。检索信息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非网络资源进行查阅如教学课件、教学参考书、教学视频等;二是对网络资源进行检索,如链接的相关网站,"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检索,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等。再次,组织学生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去除与“直观教学定义”无关的检索结果,总结、归纳直观教学的定义。组织学生在交流平台发表对“直观教学”的见解,相互间进行评议,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归纳出“直观教学”的准确定义。与上述方式相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次对直观教学的优势、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的联系、如何让选择直观教具、直观教具的制作方法四个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4)“自助餐”式探究直观教具的制作方法教师组织学生浏览教学课件模块中历届生物教具制作大赛中优秀作品的照片,对每件作品的特色、制作方法、创新之处进行简单的讲解,生生间和师生间针对作品通过交流平台进行探讨。学生对于直观教具的直观教具的制作方法进行“自助餐”式探究学习。所谓“自助餐”式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内容间性质、属性一样,呈并列关系,如对探究式学习方式、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掌握此种类型教学内容的学习方法,在实际需要时可运用此种方法对其他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达到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自助餐”式探究直观教具的制作方法指,学生可从挂图、石膏模型、纸浆模型、电磁模型等多种类型的生物教具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等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类型教具,对其制作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此种制作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可创新之处。(5)布置课后作业,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本节课的课后作业:动手制作1-2件简易生物教具,制作方法上传到留言板并附带制作成果实物照片。3.教师的课后引导课后教师每天两次浏览留言板和交流平台,分别为上午10:00和下午4:00.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制作教具的选择、教具原材料的寻找、制作技能的担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教学资源中寻找答案,并提出建议。也可建议学生在BBS论坛发布问题,从同学间寻求答案。查阅学生上传的作业,提出所完成的作业中存在的优缺点,发现学生的教具作品的创新点,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创新。4.教学成果的展示学生的教具全部完成后,教师在固定场所,举办一场“教具制作大赛”。比赛中把每位同学制作的教具成品进行展示,组织学生对所展示的教具进行点评,对制作方法进行归纳,对所展示教具进行创新。教师收集优秀作品照片,编入历届生物教具制作大赛集锦。3.1.2《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案例解析案例的特性《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这一章分为两节内容,第一节为生物课的直观教学和常用直观教具,第二节为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教学时间安排为3学时。本课内容着重介绍了直观教学的优势、直观教具的种类及特点、直观教具的使用方法及常用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可以尝试正确的使用直观教具,针对一节课提出选择直观教具的方案,并且根据简易直观教具的特点和制作原则设计1-2件生物教具。根据此教学案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若只是简单组织学生对教学案件、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只会掌握理论知识和简单的制作方法,无法激发学生对简易生物教具制作的兴趣,达到开拓创新制作方法的教学目标。本教学案例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几个问题相互环扣形成“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战胜无知的斗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以培养学生检索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科研过程和科研思路,根据任务驱动学习,学会思考、检索、操作、总结,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与常态教学相比,网络课程所存在的最大优势是多媒体性。网络课程可以把多种类别的教学素材在一节课内展现,去除了课堂只有课本的单调性和乏味性。此网络课程的教学案例中运用课件、视频、照片等多教学素材,使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在感官的认识后,又有视觉上的直观认识,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认知系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网路课程的第二优势是能够充分的运用互联网,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检索,及时找到答案。另外,在此教学案例中,设计了多个有关教具的网站的链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网络资源,减少学生的无效检索投入,保证检索的实效性。网络课程多种交流平台和联系平台的设计,可以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探讨,保证在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和学生反馈的及时性。《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具体运用到的资源见表3-1:表3-1《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案例所运用的资源资源种类素材内容课件《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教学课件、《简易生物教具的制作》讲义等视频《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教学视频、《生物教具的制作》视频等文献《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自制教具技法的研究》、《自制教具取材的研究》、《生物课教学挂图的绘制》、《生物学教具的制作》、《教学挂图简易裱制法》、《自制挂图的巧妙设计及运用》、《生物磁性教具类型及其特点》、《简易折纸画框的制作方法》《巧用泡沫塑料制作生物教具》等网络资源各种链接的网站,如//、/、ESL等、BBS、留言板、E-mail、MSN等、“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所所搜的内容、有关“自制教具”的博客、论坛等照片标本、挂图、模型等多种类型教具的照片、《历届生物教具制作大赛作品集锦》等案例实施建议建议一:《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建议采用在固定的多媒体教室,教师与学生人手一机(计算机)的形式。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本科三年级的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对于生物教师知识的学习是他们走向教师岗位的必修课。采用网络课程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但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却有很多的困难存在,例如,我们很难保证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可以连接网络的计算机,也很难保证每位学生可以主动的学习等等。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处教室的教学方式运用到网络课程中,不仅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且教师可以把网络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便于指导工作的开展。建议二:《直观教学与直观教具》一课教学内容多且教学内容呈并列关系,教学重难点较多,案例中采用“自助餐”式学习方式,即学生可从挂图、石膏模型、纸浆模型、电磁模型等多种类型的生物教具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情况等自主选择一种或几种类型教具,对其制作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会学习教具制作的方法,在实际需要制作那种教具时,运用此种学习方法进行具体制作方法学习。“自助餐”式的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这种模式中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保证与同学的交流。建议在实施过程中生生间的交流平台与师生间的交流平台进行链接,这样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过程,学生的问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解决。建议三:本案例采用的是探究式教学模式,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对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还比较陌生。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探究思路极大可能出现差错,如果任课教师没有做到及时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可能达不到相应的学习效果,学生对于教育科研的兴趣也会因为做了无用功而有所降低。建议教师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指导学习过程,教师采取固定教学地点的方法,可以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顺利进行。《直观教学与教具》一课中对于自制教具的讲解过程中,建议出示具体的教具实物,这样会增加学生学习效果,发挥直观教学的优势。建议四:本案例作业中要求学生动手制作教具,建议教师举办生物教具大赛。这样可以从实践操作中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教师在举办生物教具大赛时,应选择固定的场所,提供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设计思路进行探讨,有利于对作品的创新点的交流。因教具实物不易保存,建议教师创建《历届生物教具大赛集锦》网络资源,收入优秀作品的照片及制作方法,使优秀教具得到持久流传。案例设计反思教学方式上,教师与学生同处教室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传承,而网络教学是对新型教学方式的采纳。这种教学方式把新旧两种教学方式进行结合,是对教育方式的一种创新,这种教学方式适合探究性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对“问题串”的探究达到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锻炼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式网络课程可以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多重建构过程的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案例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搜集吩咐的教育资源。不仅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课下也需要与学生多交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对学生上传的作业及时反馈。加强导航系统的建设,使操作更简单。对于网络课程的模块设计中,应把这节课的各个环节与相应的模块进行链接,形成“流水线”作业。例如,当学习过程中需要观看《生物教具的制作》视频时,可以设计一个链接到该视频,操作过程一步到位。在现有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学生需要退出课件模块,再进入课堂录像模块才能观看。3.2协作式案例——“基本教学技能”解析3.2.1《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案例《基本教学技能》网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6](1)概述十种基本教学技能的目的。(2)解释十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3)能够在试讲或课堂上运用基本教学技能。2.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规定时间进入多媒体教室,教学对象为师范类本科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为3课时。(1)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达到的教学要求。(2)教师在交流平台出示教学活动计划和分组情况。教学计划为:自主学习十大基本教学技能的定义→分为十个教学小组→每一小组选定一种教学技能进行协作式学习。分组情况为:教师把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1名,副组长1名。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教学技能进行协作学习,小组间学习的教学技能不重复。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协作学习,副组长负责总结、归纳小组成员讨论结果。(3)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十大基本教学技能的种类及定义。教师讲解十大基本教学技能的类别,分别为:导入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提问技能、讲解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板书技能、结束技能、课堂组织技能。学生打开教学课件,在教学课件中学习十种教学技能的定义。(4)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小组协作,深入学习特定教学技能的相关知识。教师在交流平台出示每种教学技能需掌握的教学内容:掌握此种教学技能的目的是什么?此种教学技能有那些类型?搜集每种类型的教学案例。此种教学技能有哪些部分组成?此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和要点是什么?小组长负责给小组的每位成员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教学课件,观看教学视频,搜集信息,讨论个人学习成果。副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以PPT或讲义形式呈现完整的小组学习成果。(5)小组间进行相互学习,使学生掌握十种教学技能。每位小组长把小组的学习成果上传到交流平台,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对其他9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学习。把对某一教学技能疑惑的问题发表到交流平台,由负责此教学技能的小组成员进行解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或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找不到相应教学技能的教学案例。对某种教学技能的应用原则具有补充。不知如何运用教学技能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采取的措施为:课前对运用到某种教学技能的教学案例进行搜集和汇总。对学生有异议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6)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课后作业为:每位学生准备10分钟的课堂教学实践,要求必须体现出良好的教态、合理的教学语言。所准备的教学实践中至少要体现出十种基本教学技能中的一种。3.课后延伸活动,使学生学以致用。教师组织学生到微格教室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每位同学进行10分钟的课堂教学,教师进行现场录制。教师上传教学实践视频,为每段视频建立留言板。每位学生自行浏览,发表自己的见解。3.2.2《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案例解析案例特性《基本教学技能》一章主要内容为中学生物教师所需掌握的十大基本教学技能,分别从每种教学技能的定义、类型、应用原则及要求、组织结构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讲解。教学时间为3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方面要求学习者能够简述十大技能的种类、特征、使用的目的及对课堂效果的作用。在能力方面要求学习者能够运用教学技能进行课堂教学。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落脚点为通过对文字知识的学习,锻炼学生的教学技能。本节课讲解了中学生物课堂的十个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相对较短。若采用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师只能对课本知识进行浅层次的介绍,达不到深入认识各种教学技能、熟练运用于教学的要求。本教学案例采用协作式教学模式,把教学对象进行分组,每一组负责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小组内采用协作式学习方式,每位小组成员间进行合作学习。小组间相互学习彼此学习成果,达到用最少学最多知识的教学效果,达到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协作式学习有利于教学对象的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教学对象的创造性、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与传统课堂的小组协作学习相比,网络课程的协作式学习中更能体现网络打破空间和易于检索的优势。传统教学课堂,小组成员需要集合到一起,才能开始讨论、交流。在网络课程的交流平台,小组成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想法,在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边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探讨,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网络课程中学生的信息检索与教学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课程的互联网性可以减少学生检索信息的时间消耗,这是网络带给教学的一个巨大变革。《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案例所运用到的资源见表3-2:表3-2《基本教学技能》案例所用到的资源资源种类素材内容课件《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课件、《导言的艺术》课件、《板书的设计和书写》课件、《关于教师的教态》课件、《课堂教学机智》课件、《如何组织课堂》课件、同伴训练对活动计划等视频《基本教学技能》教学视频、《关于教师的教态》教学视频、《教学语言的艺术》教学视频、《导言的艺术》教学视频、《板书设计和书写》教学视频、《课堂教学机智》教学视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视频、学生教学实践视频等文献《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课堂教学技能》丛书、《课堂教学技能》张学敏主编等网络资源网络课程所链接的网站,如、.tw//等、有关教学技能的博客、主页,BBS、留言板、MSN、QQ、E-mali等交流平台、“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所所搜的内容。案例实施建议建议一:《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教学案例是协作式学习方式的典型案例,实施时建议教师采用固定多媒体教室,人手一机(计算机)的教学方式。协作式教学模式是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相互配合中完成教学任务的学习。在固定的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活动,可以保证小组间的相互交流的顺畅性,利用网络平台的交流存在很多风险,如停电、网络不能正常连接等。这些不确定的因素是人为不能控制的,而采用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网络不能正常使用时,教学活动可以正常进行。建议二:《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讨论环节,除了运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外,充分运用共处同一教室的优势进行面对面交流。协作式学习小组成员需要大量的交流和讨论,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容易因为用词不当,造成信息的错误理解,使讨论走向误区,偏离学习主题。小组成员在网络交流存在异议时,可以随时进行面对面交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合作的畅通性。建议三:《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课后延伸活动环节中要求学生准备十分钟的教学实践活动,这样的设计不仅要求学生要充分掌握教学理论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把理论投入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和运用。建议教师在实施此环节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现实表现,现场及时给出建议。对于紧张的学生给与适当的鼓励,可根据教学时间多给其几次登台锻炼的机会。建议四:《基本教学技能》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中对于十大教学技能采用协作学习的方式,每一小组负责一种教学技能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结束后每一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其他小组直接学习其学习成果,达到以一聚百的学习效果。协作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意识,在最短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共享意识,在团队的共同工作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案例实施过程中建议教师选择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小组负责人,保证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建议教师规定小组学习时间,要求小组按时上交学习成果,保证小组间学习不延误。因小组的学习成果是其他小组的学习内容,要求教师对各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审阅,对各小组学习过程和汇报过程进行及时指导。案例设计反思在教学模式上,采用协作式教学模式,一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短,学生无法深入学习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教学要求的问题。二协作式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设计上,课后作业的布置是此教案设计的一个亮点。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只有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进行教学实践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所学知识内容,而且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巩固知识的掌握。即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在教学时间上,课时安排时间少,应加大课时安排。但是现在的教学环境中,3课时的教学活动已经是学生可接受的最长的学习时间。新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计划有待我们进行研究。3.3讨论式案例——“现代技术的运用”解析3.3.1《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7](1)发现计算机和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方式。(2)举例说出计算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如备课、成绩评估、管理等。(3)选择和利用不同类型的软件资源。(4)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教学资料、组织教学活动。2.教学过程此节课采用远程教学模式,即不限定教学地点,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登入生物学教学论网页进行教学活动。(1)教师在交流平台出示第一个谈论主题,即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有哪些?学生针对此主题进行讨论。(2)教师认真“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对讨论进行指导。(3)教师对学生发表的见解进行总结、归纳。学生点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课件,把教学课件中归纳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归纳的现代教育技术的种类进行比较,查找没有想到的种类。(4)学生分小组网络讨论,协作学习教学内容。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个教学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每个小组建立自己的QQ群或飞信群等可交流的平台。第一小组讨论的主题为计算机及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有哪些应用。第二小组讨论的主题为互联网在生物教学中有哪些应用。教师同时参与两个小组的讨论,并指导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与教学课件的内容进行比较,完善讨论内容。3.课下建立BBS讨论区,进行教学内容进一步探究。下课前,教师告知学生,在BBS建立“现代教育技术给生物教学带来什么”为主题的谈论区。集中讨论时间为2个星期。学生课下可以检索相关内容,在谈论区留言,也可对其他同学发表的见解进行评议。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以文档形式上传到布告栏模块,学生可自行浏览,进行留言评议。3.3.2《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案例解析案例特性《现代技术的利用》一课总结了计算机及其相关的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罗列了基于计算机的教学资源,举例说明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价值。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可以举例说出在生物教学过程可以用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分析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中学生物课堂带来的影响。此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教学任务简单,没有教学难点。采用讨论式学习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自己罗列出教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在传统课堂的讨论式学习,同一时间只能一个人发表见解。网络课程的讨论式学习,多个人可以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所发表的见解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交流平台,可以随时去阅览和评议,增加讨论的持久性。《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案例设计中,主要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来呈现教学内容,打破了以往先讲后讨论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充分运用网络交流软件、开发网络交流平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交流平台。《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案例具体运用的资源见表3-3。表3-3《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案例所运用的资源资源类别素材内容课件《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教学课件、《互联网的利用》课件、《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利用》课件、《生物课中运用的现代技术》课件等参考文献《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互联网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刘恩山主编、《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系统制作》、《Internet网络应用教程》裴纯礼编视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视频等网络资源http:///http:///szhqk//sherc/index//edures//等链接的网站BBS、留言板、MSN、QQ、E-mail等交流平台有关“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博客、论坛等“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所所搜的内容。案例实施建议建议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中教学内容简单,教学任务轻,没有重、难点。案例实施时建议教师采取的远程教学模式,即不限定教学地点,在保证正常参加教学活动的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环境。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对于教学内容简单的课进行新型教学方式的实践,不仅可以验证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还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远程教育模式不需要学校提供教室、电等资源,可降低教育经费的投入,节约教育成本,提高教育的输出与投入比。建议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案例是讨论式学习方式的典型案例。网络课程中讨论的进行主要依附于交流平台,在全部学生共同交流的环节建议教师选择大型的交流平台,如留言板、网络课程中的在线交流模块、BBS等,这种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发表长篇的见解,利于学生的阅览。在此教学案例的小组协作环节的讨论中,建议教师选择小型的交流平台,如QQ群、飞信群等手机支持的交流平台,这样学生间的交流不受地点的控制,保证交流的随时性。但是要求教师在课前组建好群组,否则会在不必要的工作中浪费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效果。建议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中,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不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而是组织学生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归纳的内容即为教学内容,这种设计模式可以摆脱传统教学中的先讲后论的模式。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教学内容这种举动在一定程度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建议教师在实施此环节时,拥有耐心,注意措辞,尽量给学生提示,引导学生思考或得出正确的答案。不要直接出示教学内容,打断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案例设计反思在教学设计上,教师恰当的运用了讨论式学习的两种方式,即同步讨论和异步讨论。以教学内容为同步讨论的主题,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行了学习,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课下以相关的主题进行异步讨论,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又是探究式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的相互结合。在教学互动上,教师和学生进行网络讨论比传统面对面的讨论要更充分和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等,选择各种方式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对于比较羞涩的学生,新技术的运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共同的讨论中,得到协作学习的锻炼。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远程教学模式,不限定教学地点,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投入,降低教育成本。适当的运用远程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新型教学方式的关注,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讨论式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如教师课前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设计出适合学生讨论的题目引起学生讨论的热情,并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准确的给予反应。进行谈论教学时,选择功能丰富的交流支持平台。3.4自主式案例——“生物教育评价”解析3.4.1《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生物教育》网络课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8](1)简述四种教学评价的含义以及相应的评价类型。(2)区分效标参照评价和常模参照评价的主要不同点。(3)依据教师自编成就测验的主要步骤和常见试题的一般命题原则,,参考一定的教学内容,编拟一份单元测试试卷。(4)运用相应的统计软件或手工的方法进行试卷的分析和测验的分析。(5)了解实作评价的类型、步骤和方法。2.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登入生物学教学论主页。教学对象为师范类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可以单独学习即人手一机(计算机),也可以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即一组一机(计算机)或一组多机(计算机)。(1)教师在交流平台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教师在交流平台出示学习计划和学习要求,学生明确具体学习过程。首先,观看教学视频。熟记教学评价的目的、种类、原则,了解编拟测验试题的原则、审查方式、分析方法,学会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方法。其次,学习教学课件。从难度、区分度、诱答力度分析教学课件中给出的试卷案例。从信度、效度、差异度等分析教学课件中给出的试卷统计结果。最后,根据《生物教育评价》一节的教学内容,编拟一份试卷。(3)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E-mali、交流平台、留言板等方式获得教师的辅导。(4)2个小时的自主学习后,每位学生把编拟的试卷上传到网络课程的试题库模块。(5)教师阅览学生编拟的试卷,选出编制合理的试卷和编拟不合理的试卷上传到BBS平台。组织学生对两份试卷进行评议,教师对评议过程进行指导,对评议结果进行总结。教师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对两份试卷的分析,反思自己编拟的试卷,并进行更改后再次上传。(6)教师学出编拟较好的一份试卷上传到考试模块,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自觉诚信进行考试作答。考试时间结束后上交已作答的试卷。(7)布置课后作业,锻炼学生的试卷结果分析能力。学生根据考试模块评卷分析软件的统计结果,从难度、区分度、诱答力度对该试卷进行分析,从信度、效度、差异度对该试卷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上传到交流平台。3.课后组织交流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所有学生的分析报告上传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召开网络讨论会议。要求学生对各自的分析结果进行简单的介绍,对别人的分析报告进行评议。教师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别人好的地方进行采纳、学习,对自己没有认识到的地方进行反思。3.4.2《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案例解析案例的特性《生物教育的评价》一章分为四节内容,分别为:生物教育评价的概述、教师自编成就测验:试题、教师自编成就测验: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实作评价。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四种教育含义的评价,掌握试卷的编写原则及对试题和测验的分析方法,了解实作评价的类型、步骤和方法。达到可以编拟试卷,对试卷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的目的。《生物教育评价》一课的教学教学内容中主要是对教育评价原则和方法的理论知识学习,对学生技能的培训要求不高,属于理论性强,难度低的教学案例。此案例采用自主式教学模式,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教学计划,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式学习。以编拟一份试卷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即可以保证每位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还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与讲授式相比,自主式教学模式不仅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筛选、分析、总结能力。形成案例所运用的资源《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与传统课堂的自学相比,网罗课程的自学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一个封闭、独立的个体,学生可以借助网络的交流软件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此教学案例除了教学设计中所运用的教学资源外,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通过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的检索,具体的检索结果我们无法进行统计。现把教师在进行《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设计时所运用的教学资源罗列如表3-4。表3-4《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案例所用资源资源类别素材内容课件《生物教育评价》教学课件、《试卷的编写》教学课件、《试卷结果统计方法》课件等视频《生物教育评价》教学视频等参考文献《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生物教育测量与评价》项伯衡主编、《教育测量学》王汉澜主编、《教育统计学》王孝玲主编、《中学生物学教法学》周美玲主编等网络资源http://.tw、//BBS、留言板、MSN、QQ、E-mali等交流平台“百度”“搜狐”等搜索引擎所所搜的内容。案例实施建议建议一:《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中采用即学即用的新型设计方式,即对于试卷的编写原则的教学内容的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自主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为所学内容编拟一份试卷。此种教学设计方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有关试卷编拟的有关理论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检测,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此环节时,建议教师一是控制自主学习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督促作用。二是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文本编拟试卷,对试卷的题型及分值的分布进行统一要求,这样利于试卷间进行比较,也减小教师及学生对试卷的评价范围。建议二:《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设计中充分运用网络课程的试题库模块,试题库模块中的试卷分析软件可以自动对学生的答卷情况进行分析,以柱形图的情况进行呈现,使统计结果一目了然。这种设计既较少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减小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如在传统教学中需要印刷试卷,做到环保教学。试卷分析软件还可以对学生的来访情况进行分析,建议教师可运用此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也可运用此软件分析学生的出勤情况,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建议三:《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课后延伸活动中,教师组织大家对试卷统计结果进行谈论、分析。学生在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不仅对对教育评价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还对编拟试卷->答卷->阅卷->评卷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实践。这种学习与时间融合的教学设计,既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使学生从实际操作中理解了相应理论知识的内涵,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建议教师在进行案例设计,多尝试此种教学设计方法。在实施此种类型的教学案例时,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应紧凑一些,避免学生出现空闲时间。案例设计反思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以编拟试卷形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是《生物教育评价》网络课程案例设计的一大亮点。《生物教育评价》一课的教学内容中讲解了编拟试卷的原则及方法,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学会编拟试卷。通过编拟试卷的形式,既可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效果进行检测,又可以使学生活学活用,及时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采用自主式教学方式,既放宽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环境,又可以降少教育资源的投入,降低教学成本。对于当前高校扩招,学生多教师少的现象,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教育压力。构建自主式教学模式,教师对于教学内容中的各个知识点都要建立相应的链接,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重点或难点内容,最好进行多个角度的介绍,以便学生的理解。另外,准备大量的习题供学生自测,以便他们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第四部分结论与展望教育作为国家之本,其发展是与时俱进的。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巨大进步。网络课程是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不仅解决了因地区不同造成的教育差距问题,达到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的目标,而且充分结合网络的特性,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教育迎来新的改革。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如何把网络课程这些独特特点,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增加教学效果,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进行网络课程的设计和网络课程的更新。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网络课程的概念、特点等进行了阐述,对采用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笔者以学习方式的不同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进行了分类,分为探究式案例、协作式案例、讨论式案例和自助式案例。接着,又提出了案例选择的五项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学科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和共有性原则。继而,笔者对节选出的不同学习方式的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从案例特性、形成案例运用的资源、实施建议、设计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挖掘此类案例设计的优缺点,了解此种类型的案例的设计原则,达到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的效果。通过对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进行解析,我们可以看到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教师在设计网络课程时,不仅要参考网络课程技术指标要求,还要参考学科的特性和教学对象的适应性。当设计的网络课程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时,学生才能最好的进行知识的构建。笔者以生物学教学论网络课程的教学案例作为研究的母本,旨在通过本文,引发教育工作者以具体学科为例对网络课程进行研究,开发网络课程的学科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