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_第1页
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_第2页
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_第3页
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_第4页
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潮优质公开课教案(5篇)

观潮优质公开课精品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目标①

[教学难点]

衬托手法天衣无缝的运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诗仙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国有句

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

趟娘家,她回来时,气概非凡,真是天下最宏伟壮丽的景象,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

要先睹为快。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现在观潮

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日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进行观潮盛典。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非常喧闹。

2.认读。

(1)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

溯()僦()绮()溢()

(2)读懂词义。

①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

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②生词释义点读。

珠翠罗绮溢目________________倏尔黄烟四起_____________

方其远出海门________________

③通读句子,指出其修辞方法。

a.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b、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3.研读。

(1)本文采纳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段自然美,第2——4段人情美。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角度,可将文章分为两层,第1——3段正面描写,第4段侧面烘托。

观潮优质公开课精品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依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挨次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美奇怪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丽。

【课前预备】

1、课前发动同学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学习预设】

一、直奔潮,整体感知

1、释题知观潮: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潮,就是指钱塘江大潮。观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2、入文理观潮:

⑴导入:

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日,就让我们随着一同走近它、触摸它、欣赏它、感受它!

⑵读文:

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详细告知我们观朝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个句子。

(第2自然段的第2句。)

句子:

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这一天和这里分别指的是什么?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

(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据说怎么讲?自古以来堪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今日我们这些人亲眼目睹了,毕竟是否与据说的全都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尝奇,感觉奇观

你认为天下奇观奇在哪里呢?

1、边默读课文边用画出最能感受到大潮奇怪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

(小组沟通、汇报。)

2、重点品读潮来时的奇:

壮丽、奇怪。

(3、4自然段。)

⑴点拨句子:

①点拨句1: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象闷雷滚动。

②点拨句2: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③感悟形象:

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④适时引导同学联系闷雷滚动,一条白线的情景谈感悟。

(奇:声音、外形。)

⑵精读第四自然段,立体赏奇观:

①范读,朗读感受:

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提高同学咬文嚼字口评奇:

潮水的长:

你懂横贯的意思吗?用自己的话告知大家,好吗?

潮水的高:

想象一下白浪形成白色城墙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概高、声音响: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再加上山崩地裂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概呢?

③这三句话能调换挨次吗?为什么?

(由远及近,点拨移字的精妙。)

④观赏课件:

同学们谈得都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欣赏这惊心动魄、壮美奇怪的一刻吧!

⑤品读回味:

观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丽,令我们不得不佩服的谴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⑥对话追问:

假如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

(启发同学与课文、、大自然对话。)

⑦美读升华:

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⑧配乐朗读:

潮来时的3、4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安静到昂扬,顿挫有力。)

更奇的还在后头!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⑴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⑵适时点拨感悟: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⑶恢复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引发同学联系前文。)

4、品读潮来前的奇:

⑴过渡:

的确,钱塘江大潮未消失时,江面是很安静的。当然,平常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观潮日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盼,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期盼。

⑵引读:

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舒缓而又神奇、希望的语气。)

三、深悟奇,回归整体

激情朗读: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一起身临其境地去欣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一它的壮美、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真不愧为天下器官,名不虚传!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观潮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观潮优质公开课精品教案篇3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仔细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熟悉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同学进一步熟悉“潮汐”的成因及相关学问。

情感目标:

使同学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同学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喜爱。

技能目标:

引导同学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学着按时间写作的方法仿写片段《雷雨》。

教学重点:

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美丽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同学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宏伟壮丽。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常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共享。师深情背诵课文第三段。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挨次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爱的语句,反复读读,推举给同桌。

3.师按同学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沟通同学喜爱的语句,准时订正读音。并让同学说喜爱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其次段,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安静,人山人海、仰头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安静”,配上音乐,同学自己读读。

4.沟通读,引导同学抓住“横卧、覆盖、矗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留意准时请同学评价朗读的状况。

5.师生对读,请同学体会朗读胜利的缘由,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第三段,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沟通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消失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沟通“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如同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犹如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抓住比方,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同学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终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同学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详细。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概。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怪景观的资料、图片。

观潮优质公开课精品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敞、覆盖、薄雾、若隐若现、仰头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照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

4、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沟通。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2、难点: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的含义。

(2)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结合第一幅图片呈现大潮风光,了解观潮的盛况。

二、教学重难点

1、熟悉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观潮者的表现体悟观潮盛况。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昨天老师看到一幅漂亮的画卷,今日老师把它请进课堂,一起来观看。它有个名字叫:观潮(出示课题)

2、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难懂的词语做上标记。

2、同桌间相互检查。

3、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读了一遍课文后都有答案了吗?

(三)再读课文,深化感悟

1、自由读1、2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假设你就是图片中的观潮者,此时你看到了什么?

1指导朗读句子(美的感受)

2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着急)

3做解说员介绍

3、设疑引思

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为什么大家都那么想去观潮呢?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坚持,等着、盼着?(天下奇观)

(四)小结

这天下奇观是以怎样的姿势呈现的呢?下节课我们连续学习。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从声音与形态的变化两方面,体会到潮的壮丽。

2、边读边记忆大潮的变化过程,练习背诵。

二、教学重难点

1、分别能找出大潮声音与形态变化的词语。

2、结合词语体会潮的气概宏伟与壮丽。

3、通过反复阅读从中体会观潮人的惊喜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3、4自然段,思索:大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气概宏伟、壮丽、难忘、凶狠……)

2、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气概宏伟、壮丽呢?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似乎闷雷滚动。(壮丽)

你能壮丽的读一读吗?

指导朗读。

3、适时发问:这是从声音方面描写大潮,这两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是从声音方面来写的?

4、当闷雷滚动时,人们——

当响声越来越大时,人们——

(二)看谁本领大,能看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些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看到的词语写下来。

感悟发觉:是按从远到进挨次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宏伟壮丽。

(三)讲读最终一段

潮退了之后的景象

(四)全课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仔细学习与观看,我们把这幅漂亮的图画看完了。来,把掌声送给自己。

观潮优质公开课精品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安静”等9个词语,依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挨次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依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进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美奇怪的自然现象,激发同学对家乡的骄傲感以及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同学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

依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奇怪。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挨次,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依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安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依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傲慢,海宁潮壮丽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美。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日,我们一起去学习,共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挨次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觉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沟通:

指名读生字,同桌相互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挨次写的?

(潮来前、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