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学前-4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幼儿园学前-4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幼儿园学前-4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幼儿园学前-4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幼儿园学前-4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

班次:大班一、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10以内物体排序的相对性、可逆性和传递性,并记录结果。2.能用目测、重叠的方法进行10以内物体的排序。3.能够与同伴创造性地合作完成垒高活动,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二、活动准备1.宽窄不同的纸条每人10张(要求不同颜色、相同长度)、小红旗每人一面、积木若干。2.记录纸,彩笔每人一套。三、活动过程1.比高矮。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比高矮的游戏,邀请两名小朋友比高矮,再邀请1个、2个、3个小朋友进行排队,用目测比较的方法,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引导幼儿园通过多次排队,真实地感受高和矮不是绝对的。提问1:“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小结:高和矮不是绝对的。2.请幼儿按宽窄排序,感知量的可逆性。(1)请幼儿随意取出4张彩纸,按由窄到宽进行排序,并用与彩纸对应的彩笔将顺序记录下来,说一说自己排序的方法,如目测、重叠。(2)请幼儿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比一比,说一说纸条顺序有什么变化。3.再次排序,感知量的相对性。(1)请幼儿随意增加2张彩纸,给6张纸条再次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2)请幼儿将记录结果与第二次的记录对比一下,说一说原来的3张纸条排序有什么变化。比如原来排第二,现在排第三;原来排最后,现在不排最后。4.第三次排序,感知量的传递性。(1)请小朋友将10张彩纸全部取出,按由窄到宽的顺序排序。(2)请幼儿取出最窄和最宽的材质,说一说这两张纸条跟其他纸条比,按照由窄到宽的顺序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变化。5.游戏:垒高(1)幼儿小组合作进行垒高活动,探索物体的多种排列方式。探索思考:如何把物体搭建的更高?更低?小结:利用物体的最长部位可以垒得最高;利用物体的最短部位可以垒得最矮。附:实验记录表颜色排列实验次数颜色位置记录12345678910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学情分析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1.操作体验法它是幼儿建构知识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三次操作体验活动:第一次请幼儿按宽窄排序,感知量地可逆性。(1)请幼儿随意取出4张彩纸,按由窄到宽进行排序,并用与彩纸对应的彩笔将顺序记录下来,说一说自己排序的方法,如目测、重叠。(2)请幼儿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比一比,说一说纸条顺序有什么变化。第二次再次排序,感知量地相对性。(1)请幼儿随意增加2张彩纸,给6张纸条再次按由宽到窄的顺序排序。并记录结果。(2)请幼儿将记录结果与第二次的记录对比一下,说一说原来的4张纸条排序有什么变化。第三次排序,感知量地传递性。请幼儿取出最窄和最宽的彩纸,说一说两张纸条跟其他纸条比,按照由窄到宽的顺序排,它们的位置有没有变化。2.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认知活动。在一开始的环节中让幼儿比较观察谁高谁矮,让幼儿仔细观察提出今天的活动要求,此后,观察法贯穿于整个活动,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3.探索法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让幼儿通过垒高活动,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建构区材料,将排序特征扩大、开阔幼儿的思维空间,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效果分析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兴趣地去观察、实践、创造、体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这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的参与。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观察、理解,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活动中,提供幼儿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生动有趣,寓学习于活动总,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身心获得更大、更快、更全面的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材分析《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是大班下学期第一主题的一节数学活动。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区分物体的粗细、厚薄、轻重等量方面的经验,而对量的相对性、传递性和可逆性理解还不够充分。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设计了此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选择了幼儿喜欢的彩条、积木作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在探索摆弄中学习有规律地排序,并进行简单的记录;通过彩条进行多次比较,逐步理解“量”是相对的、可传递的和可逆的。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教师评测练习在本次活动中侧重发展幼儿以下能力:1.按照物体的高矮、宽窄的差异进行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2.理解序列中量的相对性、可逆性、传递性。3.与同伴合作完成排序活动,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课后反思在活动中,请幼儿将4-5张彩条进行正逆排序观察到,孩子们对排序活动感兴趣,但是对概念比较模糊,在操作时,不能很好地遵守操作要求,活动时过于被动,排序的形式很单一,孩子们不能在活动中创造出新的形式。在以后的活动中应该在活动前请幼儿有意无意观察周边事物,寻找规律,增强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创造力,使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大班数学活动“10以内物体的正逆排序”课标分析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10以内物体排序的相对性、可逆性和传递性,并记录结果。2.能用目测、重叠的方法进行10以内物体的排序。3.能够与同伴创造性地合作完成垒高活动,并大胆讲述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目标1、2为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发现和学习物体递增递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