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卷(一)(含答案+详细解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质量检测卷(一)
一、书写(共1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shǒuyìmòfēilìhàiniánjiāowèiyǎng
xìngzikuājiǎngwùbìchènshānfùzé
二、选择题(共6分)
2.下列带点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发泄(xiè)香蕉(jiāo)脊背(jiě)各式各样(shì)
B.颠倒(diān)官府(hǔ)橱窗(chú)大吃一惊(jīng)
C.外婆(pó)袖子(xiù)谣言(yáo)人山人海(shān)
D.告诫(jiè)服务(wù)放纵(zhòng)满头大汗(há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头脑清楚,明白)
B.牲口没了,官府岂能善罢甘休。(好好地了结纠纷,不闹下去)
C.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性情,脾气)
D.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世界一天天在改变,那些不舒服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古老珍稀又很贵的东西)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毛毛躁躁,也不能太慢吞吞,应该不急不慢,张弛有度,懂得分寸。
B.《漏》这个历史故事既告诉了我们一定的道理,又十分有趣。
C.《枣核》讲述了枣核个头虽小但是志气大。惩罚恶人,帮助乡亲,获得大家尊敬的故事。
D.我从《方帽子店》疑问中明白了“一成不变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学会变通才是最好的出路”的道理。
三、填空题(共18分)
5.比一比,再组词。
狼()厉()性()莫()站()
狠()历()姓()模()粘()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在横线上。
大吃一()各()各样翻山越()
晕头()向走南()北善罢甘()
大()大摆哈哈()笑()()稳稳
①韩先生一生_______,见多识广。
②南极考察人员______,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山站。
7.照样子,写词语。
(1)例:各式各样(ABAC式)_______、_______
(2)例:密密麻麻(AABB式)________、______
(3)例:哈哈大笑(AABC式)_________、________
(4)例:又湿又滑(又A又B式)__________、______
8.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你这样做妈妈不但不会责备你,还会()你的。
(2)这件事大家都看见了,你想()是没用的,还是赶紧承认了吧。
(3)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认真(),不能应付了事。
9.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不,不贰过。
(2)与人善言,____;__,深于矛戟。
(3)《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文中的顾客在几天内先后要求裁缝把布料做成:棉袄→___→___→春装,由此可见顾客的性格特点是___。
(4)《方帽子店》一文主要讲了__的故事,告诉了我们______的道理。
(5)《枣核》一文中,作者重点写了枣核___的事,塑造了枣核____的形象。
四、信息匹配(共11分)
10.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马小跳爱折(zhēshé)腾,不小心把胳膊弄折(zhēshé)了。
(2)小哥哥在溜(liūliù)冰,速度非常快,一溜(liūliù)烟式的冲向远方。
11.读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括号里。(填序号)
A.自信B.疑惑C.生气D.急切
(1)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2)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3)“快快把它丢掉!”方帽子店的主人抓起圆帽子,丢在地上。()
(4)顾客说:“把我那夹袄的袖子剪去一截儿,改成夏天能穿的短袖衬衫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12.选词填空。
提醒苏醒清醒
(1)老虎被雨一淋,()了许多。
(2)春天来了,小草()了,从泥土里钻出来。
(3)“您可别忘了,”裁缝()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
五、语言表达(共10分)
13.我能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衙役一棍子打下了县官的牙。(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婆婆说,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我想做件棉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枣核柴比别人打得多,所以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您在夏天穿上新棉袄。别人会笑话您的。(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读短文,做题。
一只狼
①一天傍晚,有个卖肉的回家去,他背了个肉钩子,钩子上挂着几块卖剩下的肉。半路上,一只狼从他后面追来了。
②眼看就要被追上了,卖肉的连忙拿了一块肉扔在路上,赶快向前跑,希望狼吃了肉,不再追。可是狼吃完肉,又追上来。
③这样反复几次后,卖肉的只剩下一块肉了。怎么办呢?恰好路旁有一棵大树,卖肉的赶快爬到树上,把肉钩子挂在树枝上。剩下的那块肉在钩子上摇晃着。
④狼来到树底下,看见有块肉在树上摇晃。它就张大了嘴,猛然向上一跳,去吃钩子上的肉。这下可好啦,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了。
1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恰好——()猛然——()
15.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
这句话是把_____比作_____。这句话中_____这个词的“钩”是表示事物的名称。_____这个词的“钩”是表示动作。
16.读第④自然段,做题。
这一段有三句话。第一句话写狼看见_______。第二句话写_______。第三句话写狼______。
17.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托起我的手臂
①我和孩子经常在林间小路上散步,他总是抓住我的胳膊向上托。我问他是不是妈妈老了,他没有说什么,笑着跳着跑远了
②晚上,老师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几乎每个课间都要去卫生间,回来上课时都会迟到。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他在幼儿园曾经有过这个毛病,在医生的帮助下调养了很久才好的。放下电话我心急如焚,但医生说过,治疗这种病不能有心理压力,我决定先观察几天。
③星期六是他的七岁生日,亲友们热热闹闹地聚在了一家餐厅。各式各样的生日礼物,金灿灿的王冠,祝福的蛋糕,都让人兴奋无比。
④凑巧,这天餐厅里还有两个孩子过生日,于是几家人建议让三个小寿星在一起过生日。孩子们兴奋得欢呼起来,餐厅老板提出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并答应送给孩子们礼物。第一个孩子说要当警察,第二个孩子说要做警察局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轮到我儿子了,那一刻,小小的餐厅显得异常安静。
⑤他用清亮的声音说:“我的理想是,永远和安锐一起上厕所,但理由我不会说的。”哄笑声、惊呼声,大人们惊诧地交头接耳,家人十分尴尬,两个孩子边笑边喊着:“你脑子有病啊!”老板不停地干咳,左看看右看看,不知如何是好。
⑥我的直觉告诉我,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带我的孩子离开这里。我们没有回家,在一片树林里散步。“妈妈,你记得安锐吗?我上幼儿园的同学。”孩子托着我的手臂。我想起三年前安锐从五楼的阳台上跌下来,伤得很重。
⑦儿子告诉我,安锐现在还是他的同学。他有严重的后遗症,双腿软弱无力,在学校上厕所的时候,总要跪着上,而且他每节课都要去卫生间,有许多同学去帮助他,可是安锐无法容忍老师在表扬那些同学的时候,总是要提到他“上厕所”这几个字,安锐感到羞耻。他恼怒地拒绝别人的帮助,儿子告诉安锐,他会为他保密,他不要表扬,不要小红花,所以安锐接受了他的帮助。
⑧我终于知道了,我的孩子身体没有病,我也知道了,孩子搀扶安锐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所以才会那样去托起我的手臂,他的善良也成为一种习惯。
18.第②自然段中的“毛病”是指()
A.儿子总是抓住“我”的胳膊向上托。
B.儿子几乎每个课间都要去卫生间,回来上课时会迟到。
C.儿子的理想是,永远和安锐一起上厕所。
19.接到老师的电话,妈妈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这是因为()
A.星期六是他的七岁生日,妈妈怕他不能参加生日聚会。
B.孩子在幼儿园曾得过病,妈妈担心儿子的病又复发了。
C.老师在电话中反映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妈妈很生气。
20.人们听到两个孩子说的理想时“笑得前仰后合”,这是因为()
A.餐厅老板给孩子们送了有趣的礼物。
B.他们都要当警察,而且第二个孩子想管住第一个孩子。
C.三个小寿星在餐厅一起过生日,大家兴奋得欢呼起来。
21.文中“那一刻,小小的餐厅显得异常安静”,这是因为()
A.大家期待儿子能有更精彩的发言。
B.前两个孩子的理想让大家哑口无言。
C.大家开始笑得前仰后合,现在累了。
22.文中“老板不停地干咳”,这是因为()
A.老板没有想到儿子这么说,不知怎么收场。
B.老板觉得儿子说得不太好,而且没有想到儿子会这样说。
C.老板的嗓子不舒服。
23.对题目“托起我的手臂”的理解,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A.儿子在散步时,总是习惯抓住“我”的胳膊向上托。
B.儿子总是托着安锐的手臂,习惯了这样帮助他。
C.儿子善良、尊重别人成为了习惯,所以有这样的动作。
七、书面表达(共25分)
24.写法训练
读读精彩的开头,学着自己写一写。
欢乐的森林里总是洋溢着无穷无尽的笑声,可是,在每天的早上六点和晚上六点,总是会传来“唉——”的声音,透着悲伤,透着荒凉,透着忧郁。这声音总是能够穿透所有动物的耳膜。在欢笑的声堆里,这声音显得那么刺耳。森林里的所有动物都知道,这是那两个可怜人儿——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发出的声音。它们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呢?(设置悬念,引出下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然后写出对应的词语,写完后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正确,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书写时要注意规范和美观。
注意“厉”“喂”“奖”汉字易写错,书写需仔细。
2.C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识记。
A.脊背(jiě)——jǐ;
B.官府(hǔ)——fǔ;
D.放纵(zhòng)——zòng,满头大汗(hán)——hàn。
故选C。
3.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清醒:清楚;明白。
B.善罢甘休:指心甘情愿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C.性子:性情;脾气。
D.“古董”的意思逝代流传下来的器物,也比喻过时的东西或顽固守旧的人。课文《方帽子店》写各式各样的新帽子代替了方帽子,人们都不戴方帽子了。“古董”比喻过时的东西。
选D。
4.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A.《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周锐创作的幽默小说,本文讲述了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人物的故事:急性子的顾客几天内不断变化缝制新衣的要求,想尽快穿上新衣,而慢性子裁缝始终不紧不快地应对,满口答应,因为布还在柜子里,还没有裁料。故事以对话展开情节,生动性、连贯性,推向高潮;人物特点鲜明形象,情节妙趣横生,结局让人忍俊不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准目标就要坚持,不要轻易改变,还要珍惜时间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生活中要分清楚事情的轻重缓急,顺势而为,做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拖拉拉。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拖拖拉拉往往一事无成。
B.《漏》是一则民间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不是一则历史故事,叙述错误。
C.《枣核》是一则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枣核”的孩子,生下来就只有枣核那么大,但他很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人纳不上官粮,官役就把牲口全部牵走。枣核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村民巧妙牵回牲口。县官下令抓捕他,他又机智地惩治了贪婪的恶官。
D.《方帽子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创新,适应时代的变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选B
5.野狼厉害性别莫名其妙站立凶狠历史姓名模样粘贴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再组上合适的词语。
狼:狼狗狼狈狼藉狼毫狼头狼烟等。
狠:狠心发狠狠命狠毒凶狠狠人等。
厉:严厉厉害凌厉凄厉厉鬼厉声等。
历:历史历来公历日历来历经历等。
性:忘性性别水性惯性灵性韧性等。
姓:百姓姓氏复姓客姓同姓异姓等。
莫:莫非莫名莫不约莫莫大莫邪等。
模:模样模板模具模仿模拟模糊等。
站:站立站长站台车站站岗站队等。
粘:粘贴粘据粘糊粘湿粘涂粘稠等。
6.惊种岭转闯休摇大安安走南闯北翻山越岭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成语。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翻山越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晕头转向:形容头脑昏乱,迷失方向。
走南闯北: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善罢甘休:心甘情愿地罢休。指好好地了结纠纷,不再使事态持续下去。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
哈哈大笑:形容非常开心。
安安稳稳: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①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韩先生一生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见多识广。故选“走南闯北”。
②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南极考察人员到达中山站的过程很辛苦。故选“翻山越岭”。
7.各种各样无忧无虑方方正正安安稳稳翩翩起舞楚楚动人又香又甜又白又胖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
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这类词语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看明白仿写例句的类型就找出答案了。
(1)ABAC式的词语还有:不屈不挠、再接再厉、古色古香、任劳任怨、危言危行等。
(2)AABB式的词语还有:星星点点、明明白白、多多少少、隐隐约约、轰轰烈烈、吞吞吐吐、蹦蹦跳跳等。
(3)AABC形式词语还有:孜孜不倦、炯炯有神、窃窃私语、欣欣向荣、栩栩如生、喋喋不休、面面相觑、默默无闻等。
(4)又A又B式的词语还有:又大又红、又粗又长、又高又壮、又吵又闹、又快又好等。
8.表扬否认负责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1)责备:指批评指责别人。
结合语境可知与“责备”相反意思的词语是“表扬”。表扬:指依据客观事实,对事情处理正确并且给与肯定认可的一种行为。
(2)承认:认可;同意
结合语境可知与“承认”意思相反的词语是“否认”。否认:不承认。
(3)应付:敷衍了事;不认真。
结合语境可知与“应付”意思相反的词语是“负责”。负责:尽到责任;认真踏实
9.迁怒暖于布帛伤人以言夹袄短袖十分急躁永远只卖方帽子的方帽子店不知改变,逐渐被卖各种帽子的新帽子店取代世界在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应该随着改变利用身材优势,用智谋为乡亲们牵回牲口并惩治县官机智、勇敢
【详解】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掌握与课文内容的理解。
(1)“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
(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出自《荀子·荣辱》。
(3)《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的主要内容:有个顾客在冬天去裁缝铺里定制棉袄,结果裁缝告诉他,衣服要明年才能做好;心急的顾客第二天又来了,要求把棉袄改成秋天就能穿的夹袄;第三天,顾客又来了,要求把夹袄改成夏天就可以穿的短袖衬衫;等到第四天,顾客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结果慢性子的裁缝还没还开始裁料呢。这个故事讽刺了急性子顾客的急躁和慢性子裁缝的拖拉。
(4)《方帽子店》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从来没有做过别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们觉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们尝试着做圆帽子像碗一样扣在头上,很舒服。再后来在方帽子店的对面开了一家各式各样的帽子,却没有方的。人们逐渐的进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为古董。《方帽子店》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不行的。人们不要因循守旧,要顺应时代变革的潮流,虚心接受新的事物,否则将会被淘汰。
(5)《枣核》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一个身体只有枣核那么大的小孩子,利用身材优势,帮助父母干活,帮助乡亲们追回牲口、智斗县官的故事,表现了枣核的勤快、聪明与勇敢。
10.(1)zhēshé
(2)liūliù
【详解】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完成此类题目要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1)折:[shé]①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桌子腿撞~了。②亏:~本儿。~耗。[zhē]①翻转:~跟头。②倒(dào)过来倒过去:~腾。水太热,用两个碗~一~就凉了。故“折腾”的“折”读“zhē”;“弄折”的“折”读“shé”。
(2)溜:[liū]①滑行;(往下)滑:~冰。从山坡上~下来。②偷偷地走开或进入:一说打牌,他就~了。几个歹徒~进仓库里。③光滑;平滑:~光。滑~。[liù]①迅速的水流大~。河里~很大。②迅速;敏捷:眼尖手~。走得很~。③房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檐~。承~。故“溜冰”的“溜”读“liū”;“一溜烟式的”的“溜”读“liù”。
11.BACD
【详解】本题考查朗读句子。
(1)该句是一个问句,要读出疑惑的语气,选B。
(2)由句中“不争辩”可知枣核心中有办法,十分有信心,要读出自信的语气,选A。
(3)由“快快把它丢掉!”可知方帽子店的主人十分愤怒,于是把圆帽子丢在地上,要读出生气的语气,选C。
(4)由“我实在等不及了”可知顾客为了改衣服十分着急,要读出急切的语气,选D。
12.清醒苏醒提醒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提醒:从旁指点别人或促使别人注意。
苏醒:从长时间的沉睡中醒过来。
清醒:1、清楚;明白。2、由昏迷而恢复正常
(1)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老虎被雨一淋,恢复了正常。选择“清醒”。
(2)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春天来了,小草从冬天的沉睡中醒过来,从泥土里钻出来。选择“苏醒”。
(3)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您可别忘了,”裁缝指点他说,“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选择“提醒”。
13.衙役一棍子把县官的牙打下了。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他想做件棉袄。枣核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如果您在夏天穿上新棉袄,别人就会笑话您的。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把”字句和陈述句互换。
把字句和陈述句的互换方法如下:首先,找出“事物1”、“事物2”与“怎么样”;其次,找出动作的发出者,最后互换位置加上“把”。
根据例句可知:事物1:衙役一棍子,事物2:县官的牙,怎么样:打下了。
故改为:衙役一棍子把县官的牙打下了。
(2)这道题考查学生转述句转换为直述句的能力。
直述句就是直接陈述的句子。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逗号要改为冒号,双引号要加上;②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二人称。
句中的“她”指的是老婆婆,应改为“我”,故答案为: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3)这道题考查学生直述句转换为转述句的能力。
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转换方法如下:①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再加上句号;②把第一、二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故改为:顾客把一卷布料放到桌上,对裁缝说,他想做件棉袄。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解题方法为: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常见错误有:用词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序混乱、重复啰唆、前后矛盾、不符事理、归类不当、指代不明。
关联词用错,“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是原因,应改为:枣核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
(5)本题考查关联词。
“您在夏天穿上新棉袄”和“别人会笑话您的”之间是假设关系,用假设连词即可。
14.刚好忽然15.狼鱼肉钩子钩住16.有块肉在树上摇晃狼去吃钩子上的肉被肉钩子钩住17.做人不要太贪心,因为贪婪的心永远填不满,并且早晚会吃大亏。
【解析】1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恰好:指正好;刚好。在第③段中指卖肉的正好看见路旁有一棵大树。
猛然:指突然,忽然。在第④段中指狼突然向上一跳。
15.本题考查对短文句子的理解。
“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中把“狼”比作“鱼”,是比喻句。这句话中“肉钩子”指挂上肉的钩子,“钩”是表示事物的名称,“钩住”指狼被钩住,“钩”是表示动作。
16.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理解。
根据认真阅读短文第④自然段可知,短文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狼来到树底下,看见有块肉在树上摇晃。”主要写狼看见有块肉在树上摇晃;第二句话“它就张大了嘴,猛然向上一跳,去吃钩子上的肉。”写狼去吃钩子上的肉;第三句话“这下可好啦,它像上了钩的鱼一样,一下子被肉钩子钩住,挂在树枝上了。”写的是狼被肉钩子钩住。
17.本题考查对短文主旨的理解。
短文写了一天傍晚,有个卖肉的回家去,一只狼从后面追来了,卖肉的连忙拿了一块肉扔在路上,狼吃完肉,又追了上来,他就爬上树,狼去吃钩子上的肉,结果就挂在了树上。告诉我们的是:做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太贪婪,否则会失去更多。欲壑难填,贪心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不会被待见。
18.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工程备考材料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的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
- 基于案例的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的收益优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逐步提升市政工程考试综合水平的试题及答案
- 姐妹土地分割协议书
- 大型汽车租赁协议书
- 回收顾客手机协议书
- 失守婚姻调解协议书
- 子女抚养问题协议书
- GB/T 10125-2021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 消防工程监理质量评估报告(填写范本)
- 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临床药师培训理论试题含答案(呼吸专业)
- 科迈ComApMRS16发电机组控制器说明书
- 石油天然气管道系统治安风险等级和安全防范要求说课讲解
- 家谱宗谱WORD模板
- 民俗学概论全套精美课件
- 中国近代史纲要(完整版)
- 应用文写作概述课件
- 桥梁拆除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图文并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