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调血脂药第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AS):由于动脉内膜脂质积聚(外观呈黄色粥样),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窄。
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措施。高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第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的总称
血脂包括:
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
甘油三酯(甘油二酯与甘油一酯)
磷脂(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
醇胺等)
游离脂肪酸(非酯化脂肪酸)
血脂与血浆脂蛋白第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血浆脂蛋白
定义:血浆脂质与蛋白质结合所组成的一
类大分子复合物,能溶于水,运行
于血。
组成: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磷脂
脂质胆固醇
胆固醇酯第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脂蛋白分类(按其密度):极低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密度脂蛋白(IDL)高密度脂蛋白(HDL)乳糜微粒(CM)第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磷脂(PL)载脂蛋白(apo)
血脂第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HDLLDLCM,VLDL,>25nm20–25nmPotentiallyproinflammatory8–10nmPotentiallyanti-
inflammatory【脂蛋白的大小】第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血脂
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因素中,是一个最重要的易患危险因子。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是以脂蛋白形式进行转运的。当血中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引起胆固醇或酯质在动脉壁沉积,致动脉粥样硬化;而血中高密度脂蛋白(HDL)则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因此,血中HDL低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第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脂血症分型
第1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调血脂治疗的目的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
所以防治心脑血管病发生,纠正脂代谢紊乱(高血脂)是重要措施之一;首先预防:
早期调节饮食及生活习惯(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戒烟酒,体育运动等)效果不满意的高血脂者,应进行药物治疗。第1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物治疗:
经调节饮食等血脂仍不正常者,需调血脂药物治疗。调血脂药越早应用越好。治疗的目的降低:乳糜微粒(CM)极低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或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均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第1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胆汁酸结合树脂考来烯胺(消胆胺)考来替泊(降胆宁)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不易被消化酶破坏。一、主要降低胆固醇药第1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理作用]
口服后在肠道中不吸收,与胆汁酸结合成络合物随粪便排泄,使胆汁酸吸收减少,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肠道胆汁酸吸收减少:⑴↓胆固醇自肠道吸收:胆汁酸是胆固醇自肠道吸收所必须的物质,肠道胆汁酸较少,影响食物中胆固醇吸收;↓血胆固醇。第1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药理作用]
(2)促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由于肝中胆汁酸减少:7-α羟化酶激活
(+)胆固醇胆汁酸,↓肝胆固醇(3)↓肝胆固醇,发生代偿性改变:①肝细胞表面LDL受体数量↑,促进血LDL向肝转移,血浆LDL及TC↓。②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强,肝胆固醇合成↑,本类药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合用,则降脂作用增强;(4)具有轻度增高HDL作用。第1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排泄考来烯胺血酶抑制剂他汀类酶抑制剂他汀类酶抑制剂他汀类第1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考来烯胺、考来替泊【临床应用】主要用于TC和LDL升高为主的高胆固醇血症。【不良反应】常见胃肠反应恶心、腹胀、消化不良,便秘等;转氨酶↑;长期应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和高氯性酸血症。第1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二)他汀类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作用、用途相同,在作用强度上有差别。洛伐他汀最强;普伐他汀最弱。第1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汀类药理作用】1.调血脂作用及作用机制他汀类有明显的调血脂作用对LDL的降低作用最强,TC次之降TG作用很弱调血脂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用药2周出现.明显疗效,4~6周达高峰对HDL略有升高作用。
第1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作用机制
⑴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Ch(胆固醇)合成。⑵代偿性增加LDL受体数量及活性。↓
LDL⑶减少肝脏VLDL的合成及释放。第2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1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非调脂作用⑴改善血管内皮功能⑵↓炎性反应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⑷↓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⑸稳定斑块第22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他汀类临床应用]1.主要与考来烯胺合用于高胆固醇血症;2.肾病综合征:调血脂及↓肾小球膜细胞增殖,延缓肾动脉硬化。3.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第23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不良反应]发生率2%~9%,多见胃肠道反应、皮肤潮红、头痛。约1%致转氨酶↑,与剂量有关,停药2~3个月可恢复。<1%发生肌病综合征,肌痛、肌酸磷酸激酶↑,严重者可因横纹肌溶解而致急性肾衰,甚至死亡。(10%~30%)。第24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肌细胞受损伤分解,将内容物释放入血浆,而导致肾脏损害(肾衰)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痉挛性疼痛、压痛、关节疼痛和疲劳肌无力等。病人尿色异常(黑色、红色),全身不适、发热、恶心、呕吐等。第25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主要降低甘油三酯(TG)药(一)苯氧酸类(贝特类)氯贝丁酯(安妥明):为最早应用的苯氧酸类,因不良反应多已很少用;吉非贝齐(诺衡)非诺贝特(力平脂)苯扎贝特(必降脂)为新的苯氧酸类,作用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常用。第26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贝特类药理作用]1.调血脂:↓TG、↓
VLDL>↓TC、
↓
LDL-C,;↑HDL。
↓TG20%~60%、VLDL63%;↓TC6%~25%、LDL26%↑HDL10%~30%2.
抗炎、抗凝血、抗血栓第27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贝特类作用机制]1.
TGTG(贮存)2.
抑制肝TC合成;促进肠道TC排泄;脂肪酸+甘油脂肪细胞(分解、促使)脂肪酸+甘油激活脂旦白脂酶第28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贝特类临床应用]1.用于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新的制剂起效快、作用强、疗效好、副作用少;2.苯扎贝特能改善糖代谢,可用于糖尿病伴高TG者。第29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贝特类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反应:恶心、腹胀、腹泻等,饭后用可减轻,不影响治疗。肝损害:转氨酶升高等,经常查肝功能,反应明显时及时停药。第30页,课件共31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提升路径与龙头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
- 社区用房交接协议书6篇
- 2025年横州市属事业单位考试试卷
- 2025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
- 2025年福建福路通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公开招聘医疗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西藏阿里地区“五类人员”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吉林二道江区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安徽池州市妇女儿童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遵义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试题库有含答案
- EMS供应商对比方案报告
- 2025年上海科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试点先行人工智能+智能客服系统可行性分析
- 兵团面试题目及答案
- 监护仪使用及报警设置
-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说课课件
- 管理会计(1)-课件
- Q-SY 08365-2021 气瓶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 GB/T 29163-2012煤矸石利用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