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选择性必修的学习要求及教学建议,上课之前,我跟学生一起制定了学习任务单,定了四个学习任务,1、了解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生平经历、诗作特点、主要风格2、杂言古体诗和律诗的相关文体知识3、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两首诗歌的4、这两首诗歌的当代价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查阅资料完成,让学生先形成自己的认识。为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这节课设计了两个相关的大问题来引领课堂,如何读懂李杜诗歌,为什么读李杜诗歌,创设综合性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领下自由发言,自由展示他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并探讨古诗词的当代文化价值,为了避免学生回答问题没有抓手,空谈理论,所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发言时紧紧扣住文本进行分析,不要游离于文本之外,课堂上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点拨,学生没有想到的或者说的不太准确的地方,及时进行纠正、指导,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诵读穿插在整个课堂之中,在学生结合句子具体赏析时,尝试读出自己的情感,读的不好的地方,点拨后,再次读,有读的好的同学进行范读展示,希望每位同学都有收获。整堂课以这两首诗歌为载体,理解李白杜甫的艺术风格,认识到唐诗的魅力,理解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教学过程】导入:最理想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呢?我能想到的最理想的生活是:像唐诗一样生活,杏花春雨,牧童吹笛,小桥流水;煮一片月光下酒,与李白杜甫纵情畅饮。这节课我们让《蜀道难》《蜀相》做我们的使者,与李白杜甫来一次精神的交流,让唐诗在我们当代仍然绽放出他们的光芒。学习目标:1.探寻《蜀道难》《蜀相》诗意解读的路径2.研习《蜀道难》《蜀相》当下的意义与价值【学习任务一:如何读懂李杜诗歌】学习活动:诗意的探寻-----只与你惺惺相惜温馨提示:1、知人论世2、诗人风格3、体式特点4、诗句内容师:必修阶段我们学习了很多读懂诗歌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李杜的诗歌。老师没有给你们具体的小问题,只给了你们四个温馨提示,你们可以围绕这些角度来分析,也可以谈自己在研习过程中发现的新角度,只要结合文本分析,言之成理,都可以。学生交流研习成果,老师相机点拨。思考角度1、知人论世(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主要风格)2、诗歌体式(杂言古体诗、律诗)3、诗作本身(题目、课下注释、关键字、景物描写、体现感情的字眼、艺术手法、尾句、结构)【任务一小结】刚才我们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这两首诗歌的诗意进行了解读,做到了与李白杜甫的心意相通,这些读诗歌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唐诗,其他古诗词,在阅读时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迁移转化。【任务二导入】让《蜀道难》《蜀相》做使者,我们读懂了李杜,感受到了古人的哀乐悲欢,时间过去千年,当下社会,如今的我们,为什么还要读李杜诗歌?【学习任务二:为什么要读李杜诗歌】学习活动:当代价值研习----文化的传承研习要求:从李杜诗歌文化价值、对我们的精神启示等方面谈你的收获和反思。师:为了不限制你的思维,老师仍然没有给你具体的小问题,你只要围绕李杜诗歌文化价值、对我们的精神启示等方面来谈你的收获或反思都可以。(李杜诗歌的文化价值,家国情怀,审美,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思考角度1、两人的文化价值,诗歌本身的价值2、诗人身上体现的品质对我的启示和影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3、古今蜀道的对比、祖国的强大,制度的优势4、人才有地方可以施展抱负5、发现美、创造美、鉴赏美【课堂小结】师:古诗词是一份珍宝,古诗词中有我们中国人的根,有我们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文化,传承的是我们中国人的情感、风骨和气度。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获得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读古诗词是为了成为一个又一个大写的中国人。(立德树人)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我们一起共勉。师生齐读。每一首诗的背后,都有一段人生,每一段人生的背后,也许承载的是辉煌,也许承载的是失落,但是跨越千百年之后再到现在,无论辉煌还是失落,它们共同成为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自信和骄傲。师:现在我们传承文化的方式有很多,可以跨媒介展开,比如中央电视台新时代文化节目的创新之作-----《经典咏流传》,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重新演唱经典诗词,带领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
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努力。【学情分析】《蜀道难》《蜀相》属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是高二下学期学的教材,应该是学生学完必修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上册和中册以后才学习的,学生应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我们讲课的时候使用的是高一的学生,所以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达到预定的高度,所以课前的资料准备环节,我跟同学们制定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单,他们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是上课的时候,在具体的赏析鉴赏环节,学生们有回答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老师的相机点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李白和杜甫的主要诗歌风格,具体的学习收获应该是有了一些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作用1:题目揭示内容(对象)杜甫的《蜀相》作用2:题目表达情感作用3:题目展示思路知作者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的问题。知道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学生对李白和杜甫的了解,就有助于理解《蜀道难》和《蜀相》。3、读注释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析意象“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5、明典故用典可以丰富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6、抓尾句(抓情语)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另外抓住诗歌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字、句,也能帮助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如愁、苦、怨、恨、羡、忆、怀、喜、泪……尤其是《蜀相》最后一联,很好的体现了杜甫的情感。【特别提醒】1、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2、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蜀道难》《蜀相》属于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一单元的单元任务是古典诗歌的研习,属于学习任务群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体式多样,风格各异。这一单元的四篇文章分别是1、《氓》《离骚》2、《孔雀东南飞》3、《蜀道难》《蜀相》4、《望海潮》《扬州慢》,单元设计的目的就是从诗歌的源头开始,顺流而下,欣赏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诗歌名作。《诗经》和《楚辞》是古典诗歌的源头,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李白和杜甫是唐诗的代表诗人,两人分别代表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两座高峰,第三课选的李白的《蜀道难》和杜甫的《蜀相》,正是两人的代表作品,可以通过诗歌的分析,了解李白和杜甫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情怀。《蜀道难》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并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根据单元提示,围绕”诗意的探寻“展开研习,品味诗歌之美,感受古人的哀乐悲欢,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课后练习: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待储光羲不至王维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4分)答:(1)①天色已晚。②下起细雨。(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①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②扣"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只摘抄颈联而不作分析的给1分。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①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或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可紧扣诗题中"待"字或体味全篇诗情回答)②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或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却原来是自己弄错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三点可分别扣"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和颔联作答。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九月九日忆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①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在异乡作客的生疏不适的孤独感。②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在全诗中“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答: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渭川田家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歌中的“散”与“不散”。答: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散:从人物来看,写了倚杖的老人、荷锄的田夫,从写景来看,写了“墟落”“麦苗”“桑叶”“雉雊”“蚕”等,看上去非常零乱,但是,这一切却统一在一种情感下,那就是对归隐、闲逸羡慕之情,从这个角度讲,文章并不散。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6分)清平乐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3分)。(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3分)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2)例如: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选择性必修的学习要求及教学建议,上课之前,我跟学生一起制定了学习任务单,定了四个学习任务,1、了解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生平经历、诗作特点、主要风格2、杂言古体诗和律诗的相关文体知识3、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两首诗歌的4、这两首诗歌的当代价值。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查阅资料完成,让学生先形成自己的认识。为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我这节课设计了两个相关的大问题来引领课堂,如何读懂李杜诗歌,为什么读李杜诗歌,创设综合性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的创新策略与实践探索
- 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
- 古代诗词创作:状元卷与试帖诗鉴赏
- 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分析
- 物理学科知识梳理
- 微生物检测技术:标准化操作流程与质量控制研究
- 晋江核酸检测管理办法
- 王昌龄丝路行旅诗悲壮风格的多维解析
- 发票管理办法税前扣除
- 内部公共食堂管理办法
- 办公室常见颈腰椎疾病预防及养护
- 消防维保方案(消防维保服务)(技术标)
- 烟草专卖局招聘合同范本
- 2023年内蒙古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卷
- 门诊就诊高峰期应急预案7篇,门诊患者高峰期应急预案
- 部编八下语文游记阅读训练题语文八年级下册能力训练(部编版)
- 保修管理控制程序
- GB/T 9117-2010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
- GB/T 12513-2006镶玻璃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课件
-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