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课件设计_第1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课件设计_第2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课件设计_第3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课件设计_第4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课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秋天故都的秋郁达夫学习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美景,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学以致用,运用迁移。3、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语言(品味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正确认识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遇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知人论世郁达夫,

原名

,字

,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6月,与郭沫若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

”,代表作品《

》、《

》和《薄奠》、《迟桂花》等。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1952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烈士”。郁文达夫创造社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任务群1、解一解:故都的秋(1个组)2、比一比:北国之秋vs南国之秋—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写南国之秋?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个组)3、读一读:五幅秋景图,你喜欢哪一幅?请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景、情、手法等角度,3个组)4、想一想:总结故都之秋的特点,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些特点的?(1个组)故都的秋精彩展示作业1、以课文所写景物为内容,试填一曲《天净沙》。2、推荐阅读: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体会不同作家笔下的不同的秋味。

天净沙

秋思

马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