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_第1页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_第2页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_第3页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_第4页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应激反应实用心理学第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本部分主要讨论:应激概念及心理应激理论发展状况和研究;应激相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的概念、分类、研究及其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基于应激系统论模型的应激控制与管理策略。附录部分提供若干应激评估俩量表。第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的要求第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目的:

学习心理应激、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用以解释和管理医学临床中的心身相关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第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各种心理应激理论模型的主要内涵及其意义;

生活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认知评价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概念、多维度分类;

社会支持的概念、多维度分类。

应激反应的概念、心理行为反应、生理反应以及心身中介机制;

应激的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策略掌握:第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概念及其分期。

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对方式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

熟悉:第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理应激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向。

生活事件不同量化方法存在的问题。

应对的多种维度研究实例。

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

心理反应、心身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概念的比较。

心理应激反应对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了解:

第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教学内容第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世纪20年代,著名生理学家坎农(CannonWB)将严重干扰性刺激时,机体所出现的整体性反应,包括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交感兴奋性增高,以及各部分内脏器官相应变化等,称之为应急(emergency)即“战或逃”(fightorflight)反应。第一节总论坎农的稳态与应急说第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936年,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他将其称作“一般适应综合征”

,也就是“应激”,并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说第1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0世纪60到80年代,LazarusRS为代表的心理学家提出认知评价(cognitionorappraisal)以及应对方式(coping)在应激中的重要中介作用(LazarusRS&FolkmanS,1984)拉扎勒斯的应激、认知评价和应应对研究第1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塞里1936年首次提出的应激概念是应激反应说的代表。该理论主要是从医学或病理生理学的角度提出来的,其所关注的是应激的反应与临床疾病过程。由于医学科学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职业任务,决定了应激反应模型在医学界被长期重视。直到现阶段医学界的精神病学、病理生理学等领域仍然习惯于以应激反应模型来认识应激和应激现象。应激反应模型与传统医学界所关注的应激第1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在Lazarus等的应激交互作用理论基础上(其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国内医学心理学界部分作者,逐渐在教材中强调,心理应激是由应激源(生活事件)到各种应激中间变量再到应激反应的多因素作用的“过程”。多因素模型——应激过程模型第1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姜乾金等在研究应激理论历史和在广泛实证研究基础上,在近十年提出了应激(或者压力)有关因素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从“因”(应激刺激)到“果”(应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认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多因素模型——应激系统论模型第1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该模型基于“整体观”和“系统论”,有以下特点:①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②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③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④认知因素在平衡和失衡中起关键作用;⑤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根据该模型,“应激干预或管理”可以选择从各种应激因素入手,如控制和回避生活事件、调整认知、改变应对策略、提供社会支持、降低应激反应等,可以应用于医学的病因学、治疗学和预防医学各方面。应激系统论模型的特点和意义第1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过程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因素的影响或中介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过程”。系统论模型的心理应激定义: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目前心理应激定义

第1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二节生活事件(应激源)定义是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伤躯体健康的主要刺激物即应激源。目前在心理应激研究领域,生活事件或应激源包括了生物、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刺激。

第1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分类按现象学分类:有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健康等方面的生活事件;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有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后者病因学意义较大。按事件的主观和客观属性分类:有客观生活事件和主观生活事件,后者具有一定的主观属性,相对地是可以预料和可以被个人所控制的,病因学意义较大。第1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活事件在心理病理学中的意义生活事件是最早被注意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激因素之一。中外历史上均有大量病案和资料证明,生活事件可以引致个体疾病甚至死亡。在质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大量资料证明,生活事件的致病性与其性质有关。生活事件的数量也决定其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程度。目前,许多研究正在转向探索生活事件是如何与其他多种心理应激有关因素相互作用、通过何种机制而影响健康和疾病的。第1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活事件与其他应激因素的关系过程论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反应的起源;刺激论更认为生活事件是应激的决定因素。但研究证明,应激反应以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许多生活事件的发生、发展、性质和程度,甚至影响和决定生活事件是否成为“应激源”。

第2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生活事件的量化生活事件量表:1967年,Homes和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利用这个量表可以检测一个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来度量。国内张明园(1987)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另按生活事件对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作出评分,并以事件的正、负性质分别计分和统计。这些量表所获的生活事件分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有明显的提高。国内杨德森(1988)也等编制了同类生活事件量表。

第2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三节认知评价定义是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Folkman和Lazarus(1984)将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过程分为“初级评价”和“次级评价”。1993年进一步提出“认知再评价”的补充概念。第2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认知因素在应激中的作用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个体的应对活动和心身反应,因而是生活事件到应激反应的关键中间因素之一。认知评价本身也受其他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近年的许多实际病因学研究工作中,虽然仍将认知因素作为应激的关键性中间变量来对待,但毕竟还要考虑其他有关应激因素的综合作用。

第2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认知因素量化研究如何将认知因素加以数量化研究,存在不少具体困难。目前一些自我估分的生活事件量表,以及某些应对量表和社会支持问卷,实际上已部分结合个人认知评价因素。在临床心理研究工作中,为了探讨认知因素在事件引起的应激性病因机制中的作用,可以根据问题性质和客观条件,选择采用问卷或访谈的方法,将被试对有关事件的认知特点一一做出等级评估。。

第2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四节应对方式定义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目前一般认为,应对是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稳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第2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对概念的多维度

将应激看成是过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从应对的主体角度,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活动、行为操作和躯体变化。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的作用来看,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一些与个性特质有关、相对稳定和习惯化了的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

第2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对方式与应激有关应对在心理病因学中的作用,已成为目前心理应激研究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例如癌症病人、心肌梗塞病人的应对特点、机制及处置方法。有关应对与应激因素间的关系,各种研究证明,应对与各种应激有关因素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应对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影响。还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第2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对的量化研究

Folkman和Lazarus的应对量表将应对分为对抗、淡化、自控、求助、自责、逃避、计划和自评,且划归为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两大类。国内肖计划等筛选出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等6种应付方式的应付方式问卷。卢抗生等修订自Folkman等的老年应对问卷,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姜乾金等以应对的特质研究思路,形成特质应对问卷,包括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第2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五节社会支持定义是指个体与社会各方面包括亲属、朋友、同事、伙伴等社会人以及家庭、单位、党团、工会等社团组织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联系程度。第2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支持在应激和病因学中的作用

。多项研究证明社会支持与应激事件引起的心身反应成负相关,说明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性作用,并进一步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是应激作用过程中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第3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支持的抗应激作用机制1.缓冲作用假说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本身对健康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从而削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事件的作用。2.独立作用假说该假说认为社会支持不一定要在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进而促进健康。

第3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相关因素对社会支持的关系

个体的社会支持程度实际上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互影响,社会支持可受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个性特征、应激反应等各种应激有关因素的制约,也与性别、年龄、文化、职业、身体素质等有关。第3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社会支持的分类与量化研究

社会支持的分类与量化也需要采用多维的方式。因此,社会支持量表的种类也相当之多。肖水源(1987)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3类。姜乾金等引进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PSSS),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3类。

Wilcox(1982)的社会支持调查表(SSI)包括情绪支持、归属支持和实质支持。

Sarason等(1981)的社会支持问卷(SSQ)包括社会支持的数量和对获得的支持的满意度两个维度。第3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六节个性特征个性与应激因素的关系

应激系统论模型强调个性特征在应激多因素相互作用中的核心意义。个性影响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应激反应,但由于个性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往往被应激过程中的各种表面现象所掩盖,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个性因素的存在,更不会注意到个性在应激中的核心作用。第3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个性在应激和病因学研究中的意义个性是最早被重视的心身相关因素之一。个性与疾病的关联,很难说是两者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到是人们早已注意到,个性-情绪-疾病之间存在联系。许多资料证明,特定的个性确易导致特定的负性情绪反应,进而与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发生联系。这说明情绪可能是个性与疾病之间的桥梁。第3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相关因素对个性的影响个性一旦形成较难改变,即使改变也是缓慢的。但长期的应激因素作用是可以影响个体的某些个性特征的。特别是兴趣、态度、观念、习惯等个性成分在应激作用下可以部分改变。第3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七节应激反应定义是指个体在应激因素作用下所出现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应激反应的概念存在界定上的困难。例如伴随应激所出现的个体相应的认知变化和寻求社会支持,既可算作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但也可分别界定为认知评价、应对或者社会支持。第3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反应与健康应激反应是个体对变化着的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种适应,这种适应是生物界赖以发展的原始动力。各种应激反应涉及到个体的心身功能的整体平衡。临床医学中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问题。因此,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健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严重的应激反应会破坏个体系统的平衡,从而通过心身中介机制可以影响健康直至诱发疾病。第3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反应的量化

目前在心理卫生工作中常采用能整体反映心身健康水平的问卷测试方法,其中SCL-90使用最多。另外,由于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三者存在联系,故在国内外的一些量化研究中,经常将心身障碍和心身疾病也作为应激的“反应”变量进行研究。

第3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的心理行为反应1.情绪性应激反应

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出现的情绪反应。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已经明确的有特定危险会受到伤害或生命受威胁的情景时的情绪状态。

抑郁:表现为悲哀、寂寞、孤独、丧失感和厌世感等消极情绪状态,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性欲降低等。愤怒:由于目标受到阻碍,自尊心受到打击,为排除阻碍或恢复自尊,常可激起愤怒。第4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认知性应激反应轻度应激刺激可以使人适度唤起,个体的认知能力增强,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但强烈的应激刺激由于唤起水平过高,也可使个体产生负面的认知性应激反应。如出现:偏执灾难化闪回与闯入性思维以及某些心理防卫机制如否认、选择性遗忘第4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行为性应激反应严重应激可以出现:逃避与回避:都是为了远离应激源的行为。

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其共同的心理基础是愤怒。无助与自怜:无助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通常是反复应对不能奏效,对应激情境无法控制时产生,其心理基础包含了一定的抑郁成分。物质滥用:第4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的生理反应

早期,坎农的“应急”,塞里的GAS,以及Hess和Gellhorn的自主-整合理论,主要内容是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生理反应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各种心理刺激通过脑干的感觉通路传递到丘脑和网状结构,而后继续传递到涉及生理功能调节的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的下丘脑。另一方面通过神经体液途径,调节脑下垂体和其他分泌腺体的活动以协调机体对应激源的反应。第4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生理反应研究一直都是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神经与精神病学等医学相关领域的最热门研究领域之一,几十年来形成了浩瀚的文献资料,也取得许多新进展。但看起来,自坎农、塞里和赫斯以后,应激生物学基础研究整体上还没有超越前人很远。特别在应激生理反应的整体生物学机制,以及不同应激条件、不同个体特质与不同心身疾病之间的生理反应的差异方面,所知不多。也许,这方面的真正“突破”,需要脑科学研究水平的首先突破。

第4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以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为轴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的“应激系统”中主要是LC-NE/交感系统。导致心理的、躯体的和内脏的功能改变,涉及HessWR和GellhornE的非特应系统与向营养系统。第4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途径

以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肾上腺皮质)为轴心,在ChrousosGP和GoldPW的“应激系统”中主要是PVN-CRH系统。通过各种内分泌激素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涉及的腺体除了肾上腺皮质,还有胰腺、甲状腺和性腺等。第4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反应的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免疫中介途径在应激反应过程中,免疫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着双向性调节。近年还发展了“心理神经免疫学”。

第4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八节应激的控制与管理

应激控制与管理概念

根据应激系统论模型,所谓应激管理,就是通过促进应激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因素间的可能的恶性循环关系转化为良性循环,最终维护整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减轻、预防和应付应激的目的。第4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应激管理前的综合评估

1.应激综合评估的基本方法对应激有关因素包括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征和心身反应等做出综合评估,包括:⑴晤谈、观察与调查⑵量表⑶实验第4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应激易感性

采用各种生理指标和心理社会指标,尝试对个体的生理易感性、心理易感性和社会易感性做出评估,第5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应激因素综合评估、分析与判断

各项应激因素是否在正常水平;多项因素异常往往比单项因素异常更有实际意义;当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三个维度异常都集中于同一些个体上时,更有临床或预防意义。例如生理反应的个体差异性可以与某些心理层面的个体差异性(如完美主义倾向)呈伴随关系。第5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应激管理的基本手段

(1)在具体方法上,选择或结合采用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物等干预方法。

(2)针对生活事件(或应激刺激)的管理

(3)针对认知评价的管理

(4)针对应对方式的管理

(5)针对社会支持的管理

(6)针对个性特征的管理

(7)针对应激反应的管理第5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系统的应激管理方案

1.基本流程应激管理是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包括:⑴评估与诊断⑵干预方案制定与实施⑶干预效果的评估

第5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个体应激管理方案

⑴评估第一层次心身问题第二层次应激有关因素与“问题”的关系第三层次人格特点特别是观念在“问题”中的作用⑵干预方案制定与实施针对三个层次特点,分别选择心理教育、心理指导、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第5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3.团体应激(压力)管理方案

建立团体人群的应激综合测评档案;评估分析团体应激分布特点,判断整体压力程度,开展团体咨询(如讲座),提供决策建议;筛查高“压力”个体,实施个别心理咨询和应激管理指导或治疗;定期追踪。第5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重点难点第5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心理应激理论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心理应激实际上是一个多因素的作用“系统”。应激有关因素如应激源和应激反应均包含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多个层面。认知评价在应激作用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但其他中间因素也有重要意义(如应对、社会支持、个性)。各应激有关因素在概念和内涵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叠(如认知与应对),在学习过程中要加以注意。第5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激是个体对环境威胁和挑战的一种适应和应对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的和不适应的,故避免一味地将其看成是消极的现象。不适应的应激结果才有病因学意义,此时各应激有关因素可能在病因学中起综合的作用,从单一因素(如生活事件)来考虑病因学可能是不全面的。应激研究正在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教材中更多强调宏观方面即理论上的内容介绍,应激的微观方面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是今后医学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第5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生活事件在应激致病过程中的意义对生活事件在应激过程中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客观标定的生活事件单位与疾病的相关程度较低。这说明评定生活事件所致的应激强度和应激反应的类型还应考虑许多其他因素,如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和生理素质等。由被试按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进行标定,则生活事件与健康和疾病的相关性明显的提高。

第5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应对概念的多维性应对研究历史很短,其涵义尚不能统一。本教材采用应对是多维度概念的观点。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加深认识:从应激过程来看,应对活动涉及生活事件、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和心身反应各个环节,从这一角度所进行的应对研究曾称为过程研究。从主体的活动角度看,应对活动涉及个体的心理、行为和躯体活动。第6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从应对的指向性看,有问题关注应对和情绪关注应对。前者主要针对应激源,后者主要针对情绪反应。从应对是否有利于缓冲应激来看,存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从应对策略与个性的关系来看,可能存在应对风格或特质应对。以特质应对的理念进行的应对研究曾称为特质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还可以有相对“狭义”的应对研究,例如病人对于疾病的应对策略、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应对策略。第6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于应对概念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应对属于心理应激理论范畴而防御机制属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范畴,因而应对更多是属于意识的,而心理防御是属于潜意识的。但也要注意两者的联系——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通过意识的训练某些防御机制可能会转变为习惯化的应对活动,如否认、升华、转移、幽默、合理化、压抑等。

第6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自测习题第6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名词解释

1.应急2.一般适应综合征3.心理应激4.应激系统论模型5.生活事件(应激源)6.负性生活事件7.生活变化单位8.认知评价9.应对10.特质应对11.社会支持12.应激反应13.无助14.灾难化15.否认16.应激管理第6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简答题1.简述应激过程模型的主要内容2.简述心理应激的多因素交互作用3.简述生活事件的分类4.简述应对概念的多维性5.简述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机制6.简述应激综合评估的基本方法第6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论述题1.试述应激系统论模型特点及在医学工作中意义

2.试根据应对影响因素设计应对指导方案3.试述心身中介机制影响健康的主要途径

4.试述个体应激管理基本方案5.试述针对认知评价的应激管理基本手段第6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课外阅读第6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HistoryHansSelyewasborninVienna,Austria-Hungaryon26January1907.HebecameaDoctorofMedicineandChemistryinPraguein1929,wenttoJohnsHopkinsUniversityonaRockefellerFoundationScholarshipin1931andthenwenttoMcGillUniversityinMontrealwherehestartedresearchingtheissueofstressin1926.In1945hejoinedtheUniversitédeMontréalwherehehad40assistantsandworkedwith15,000labanimals.Kantha(1992),inasurveyofanelitegroupofscientistswhohaveauthoredover1,000researchpublications,identifiedSelyeasonewhohadpublished1,700researchpapers,15monographsand7popularbooks.HediedonOctober16,1982inMontreal,Quebec,Canada.第6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thecorrelationbetweenself-conceptandcopingstylesInsomeresearch,theself-conceptofadolescentsislinkedtocopingstyles.Forexample,Sei.ge-Krenke(1990)foundalinkbetweencopingstylesandself-concept.Thesampleinherstudywasclassifiedintothreecategoriestakingintoconsiderationthepredominantcopingstyle(activecoppers,internalcoppersandproblemavoiders).Eachofthecopingstyleswaslinkedtoadifferentself-description;activecoppershadhighself-esteemandreportedexcellentrelationshipswiththeirparentswhereastheproblemavoidersgavedepressedself-descriptionsandlackedconfidenceintheirownabilities.第6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个性中的应对研究新进展

应对,是指通过认知和行动来防止、处理和减少心理上的压力。近年来,应对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应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当面对压力时,使用何种应对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应对与人的个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个性结构中的不同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人们对困境的应对方式与应对效果。在理论上,这类个性特质组合成为特质应对(traitcoping)概念的来源。第7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关键词汇第7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急应激心理应激一般适应综合征应激过程模型应激系统论模型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生活变化单位emergency

stresspsychologicalstressgeneraladaptationsyndromeprocess-basedmodelofstresssystem-basedmodelofstresslifeeventsnegativeeventsSocialReadjustmentRatingScalelifechangeunits第7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应对否认特质应对社会支持应激反应心身反应应激系统应激管理员工援助计划copingdenialtraitcopingsocialsupportstressreactionpsychosomaticresponsethestresssystem

stressmanagementemployeeassistanceprograms,EAP

第7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愤怒逃避回避退化依赖敌对攻击无助自怜angerescapeavoidanceregressiondependencehostilityattackhelplessnessself-pity第7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心身中介机制非特应系统向营养系统评价初级评价次级评价应对策略问题关注应对mediatingmechanismergotropicsystemtrophotropicsystemevaluationorappraisalprimaryappraisalsecondaryappraisalcopingstrategiesproblem-focusedcoping第7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情绪关注应对应对风格特质研究心理防御机制退行合理化反向升华emotion-focusedcopingcopingstylestrait-orientedapproachdefensemechanismRegressionrationalizationreactionsublimation第7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幽默潜抑幻想转移humorRepressionfantasydisplacement第7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拓展:1.若干与应激相关的评估量表

2.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示教

(含应激评估)第7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若干与应激相关的评估量表这里提供由姜乾金等编制修订的若干应激相关评估量表全文及各种使用说明,供学习选用

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医学应对问卷(MCMQ)

老年应对问卷(WOCS)

应激反应问卷(SRQ)

团体用心理应激调查表(PSSG)第7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2.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心理测验CAI是一个很大的独立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心理测验概述和几种教学用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等。如果想打开使用,注意多媒体运行需要一定时间,需要按提示安装各种心理测验软件,待安装测验软件后,可点击进行各种人机界面上的心理测验,获得测验结果剖面图,可将测验结果存储入数据库。

点击进入“计算机辅助心理测验”第8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CopingstyleQuestionnaire,TCSQ)第8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背景:这是早期国内自编应对量表,其依据的思路是:在应对活动的多维度属性基础上,可以筛选出这样的条目,它们既具有在不同应激过程中的跨情景一致性或个性特质属性,又对个体的心身健康有比较稳定的影响。为此,姜乾金采用特质法构题、效标考察法筛选和因素分析法验证,经多次修订形成目前的量表,并长期使用于应激研究,在国内被引用较多。原始资料:1.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1):38-42(最早版本,16条目)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4):145-7(进行较系统研究,16条目)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20-2(现版本,但文中排版有误)4.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5-6(现版本)第8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量表:指导语:当您遇到平日里的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也就是遇到各种生活事件时),您往往是如何对待的?

54321

肯定是肯定不是1.能尽快地将不愉快忘掉□□□□□2.易陷入对事件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而不能摆脱□□□□□3.当作事情根本未发生过□□□□□4.易迁怒于别人而经常发脾气□□□□□5.通常向好的方面想,想开些□□□□□6.不愉快的事很容易引起情绪波动□□□□□7.喜欢将情绪压在心底里不让其表现出来,但又忘不掉□□□□□8.通常与类似的人比较,就觉得算不了什么□□□□□第8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54321

肯定是肯定不是9.能较快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例如参加活动□□□□□10.遇烦恼的事很容易想悄悄地哭一场□□□□□11.旁人很容易使你重新高兴起来□□□□□12.如果与人发生冲突,宁可长期不理对方□□□□□13.对重大困难往往举棋不定,想不出办法□□□□□14.对困难和痛苦能很快适应□□□□□15.相信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16.在很长的时间里回忆所遇到的不愉快事□□□□□17.遇到难题往往责怪自己无能而怨恨自己□□□□□18.认为天底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19.遇苦恼事喜欢一人独处□□□□□20.通常以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局面□□□□□

第8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计分方法:各条目从“肯定是”到“肯定不是”按5,4,3,2,1五级计分。其中积极应对(PC)由1,3,5,8,9,11,14,15,18,20条目累计;消极应对(NC)由2,4,6,7,10,12,13,16,17,19条目累计。

1305例健康人群结果:PC=30.26±8.74;NC=21.25±7.41。

第8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SocialSupportScale,PSSS)第8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背景:

Blumenthal1987年报告、姜乾金等修订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12条反映个体对社会支持感受程度的条目组成,每个条目从“极不同意”到“极同意”按1~7七级计分。该量表条目包含了认知应激理论中个体对社会支持的认知成分。量表被作者长期使用于应激研究,在国内有被引用。部分有关资料:1.BlumenthalJA,BurgMM,BarefootJ,etal.Socialsupport,typeAbehavior,andcoronaryarterydisease.PsychosomaticMedicine.1987,49:331-40(原始量表出处)2.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1(应用于应激因素相关性研究)3.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3):199-201(应用于应激有关研究)4.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31-3(现版本)5.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06-7(现版本)第8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量表:指导语:以下有12个句子,每一句子后面各有7个答案。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每句后选择一个答案打“√”。例如,选择①表示您极不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不相符;选择⑦表示您极同意,即说明您的实际情况与这一句子极相符;选择④表示中间状态。余类推。极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极同意1.在我遇到问题时有人(领导、亲戚、同事)会出现在我的身旁□□□□□□□2.我能够与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共享快乐与忧伤□□□□□□□3.我的家人能够确实具体地给我帮助□□□□□□□4.在需要时我能从家庭获得感情上的帮助和支持□□□□□□□第8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极不同意很不同意稍不同意中立稍同意很同意极同意5.当我有困难时,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是安慰我的真正源泉□□□□□□□6.我的朋友能真正地帮助我□□□□□□□7.在发生困难时我可以依靠我的朋友们□□□□□□□8.我能与自己的家人讨论我的难题□□□□□□□9.我的朋友能与我分享快乐与忧伤□□□□□□□10.在我的生活中有些人(领导、亲戚、同事)关心着我的感情□□□□□□□11.我的家人能心甘情愿协助我做出各种决定□□□□□□□12.我能与朋友们讨论自己的难题□□□□□□□第8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计分方法,其中“家庭内支持”量表分由3、4、8、11条目分累计,“家庭外支持”量表分由其余各条目分累计。“社会支持总分”由所有条目分累计。

1323例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1.05±5.76;家庭外支持36.32±11.42;总支持57.37±15.21。其中618例男性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0.62±5.66;家庭外支持35.17±11.47;总支持55.79±15.26。705例女性健康人群结果:家庭支持21.43±5.83;家庭外支持37.34±11.29;总支持57.37±15.21。第9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naire,MCMQ)第9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背景:医学应对问卷(MCMQ)由FeifelH等于1991年编制,原表有19个条目,中文版由沈晓红和姜乾金修订为20个条目,这是国内外至今为数有限的专用于病人的应对量表。在国内近年来已被应用于癌症、手术、慢性肝炎和妇科等不同病人的心身医学研究。MCMQ包含三类应对策略——“面对(或斗争)”、“回避”和“屈服(或接受)”,符合人们面临危险事件时的基本反应方式,也容易解释。原始资料:1.FefeilH,NagyVT,StrackS.MedicalCopingModesQuestionnaire(MCMQ).1991)(Fefeil等原版)2.沈晓红、姜乾金.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国内修订发表)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增刊:124-7(现版本)4.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3-4(现版本)第9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量表:指导语:下面列出一些问题,以了解您的某些想法,感受和行为,这些想法,感受和行为与您目前所患的疾病有关,请在每一问题后的四个答案中选取与您的实际情况最接近的一个打勾。注:(-)者为反评题1.你在多大程度上希望自己参与作出各种治疗决定?(-)

(1)非常希望(2)中等希望(3)有点希望(4)不希望2.你是否经常想与亲戚朋友谈论你的疾病?(1)不想(2)有时想(3)经常想(4)总是想3.在讨论你的疾病的时候,你是否经常发现自己却在考虑别的事情?(1)从不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4.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要完全恢复健康是没有指望的?(-)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5.几月来,你从医生,护士等懂行的人那里得到多少有关疾病的知识?(1)极少(2)一些(3)较多(4)很多第9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6.你是否经常觉得,因为疾病,自己对今后各方面的事不关心了?(1)从不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7.你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与亲友谈别的事,因为你没有必要老去考虑疾病?(1)极低程度(2)一定程度(3)相当程度(4)很大程度8.在多大程度上你的疾病使你以更积极的态度去考虑生活中的一些事?(1)极低程度(2)一定程度(3)相当程度(4)很大程度9.当想到自己的疾病时,你是否会做些别的事情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10.你是否经常向医生询问,对于你的疾病你该如何去做?(-)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第9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1.当亲戚朋友与你谈起你的疾病时,你是否经常试图转换话题?(1)从不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12.近几个月,你从书本,杂志,报纸上了解多少有关你的疾病的信息?(-)

(1)很多(2)较多(3)一些(4)极少13.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要向疾病屈服了?(-)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14.在多大程度上你想忘掉你的疾病?(1)极低程度(2)一定程度(3)相当程度(4)很大程度15.关于疾病,你向医生问了多少问题?(1)没有(2)一些(3)较多(4)很多第9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16.遇到患有同样疾病的人,通常你会与他谈论多少有关疾病的细节?(1)极少(2)一些(3)较多(4)很多17.你是否经常以看电影,电视等方式来分散自己对疾病的注意?(1)从不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18.你是否经常觉得自己对疾病无能为力?(-)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19.亲朋好友向你询问病情时,你是否经常与他谈许多病情细节?(-)

(1)总是这样(2)经常这样(3)有时这样(4)从不这样20.对于你的疾病,你是否经常感到自己只能听天由命?(1)从不这样(2)有时这样(3)经常这样(4)总是这样

第96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计分方法:各条目按1-4四级计分,其中有8个条目须反评计分。“面对”(confronce)量表分由1,2,5,10,12,15,16,19各条目分累计;“回避”(avoidance)量表分由3,7,8,9,11,14,17各条目分累计;“屈服”(resigntion)量表分由4,6,13,18,20各条目分累计。701例各种病人的调查数据如下:n

面对

回避

屈服合计70119.483.8114.442.978.813.17男43619.163.8014.382.958.583.18女26519.973.7714.563.009.203.12第97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老年应对问卷(WaysofCopingforSenile,WOCS)第98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背景:以老年人为对象,对Folkmen的waysofcoping-R进行修订。采用作者以往筛查特质应对条目的方法,以因素分析结合条目内容以及条目与心身健康指标(老年抑郁量表分GDS)的相关性三原则,从66个条目中筛选出积极应对(PC)30条目和消极应对(NC)22条目。在此基础上以同样的筛选原则,从PC组30条目中进一步筛选出“面对”(F1)12条目,“淡化”(F2)8条目和“探索”(F3)7条目共三个亚因子,从NC的22条目进一步分为“幻想”(F4)9条目和“逃避”(F5)8条目共二个亚因子。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条目被剔除,对最终保留下来的44条目按上述相同步骤重新进行因素分析,结果条目分布情况不变。本问卷与作者的MCMQ和1991年介绍的心肌梗塞病人否认机制等针对特定事件的应对方式也不同,WOCS可作为一种具有特质属性的相对狭义的应对问卷,适用于评估中老年人对各种生活事件的一般应对特点。

第99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原始资料:1.FolkmanS.WaysofCopingrevised.(Folkman提供的非出版资料)2.卢抗生、姜乾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国内修订发表)3.行为医学量表手册。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256-8(现版本)第100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量表:指导语:下列各条目是描写人们在遇到生活事件或非常糟糕的问题时所使用的各种应对方式.请您认真阅读每一条目,再选择后面符合您平时实际情况的一个答案划上圈.应对方式并无好坏之分,请每条都回答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1.集中注意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办01232.努力分析问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它01233.以工作或其他活动来转移对问题的注意01234.慢慢等待,时间会使事情发生转变01235.妥协或让步,从中获取有益的东西01236.做些不一定能解决问题的事,但至少我在做事01237.设法改变责任者(当事人)的意见01238.和某些人交谈,以便了解更多有关的情况0123第101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9.责怪或批评自己012310.尽量不把事情做绝了,而是先搁着012311.希望奇迹会发生012312.听天由命,有时我确实运气不好012313.就象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继续干下去012314.努力把各种感情变化隐藏在心里012315.努力从光明,积极的方面看问题012316.比平时更能睡012317.对造成或引起问题的人表示愤怒012318.接受别人的同情和理解012319.考虑事情的有利方面,以便自己感觉好些012320.激励自己去干某种有建设性的事0123第102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21.努力忘掉整个事情012322.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012323.把自己改变成一个状态良好的人012324.等观望一阵子再作具体打算012325.感到内疚或以具体行动作为弥补012326.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并执行之012327.如没有好办法则退而求其次012328.适当地发泄自己的感情012329.觉得问题是由自己造成的012330.事后反而感觉轻松些012331.与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人交谈012332.暂时不考虑问题,让自己休息或离开一下0123第103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33.吃些东西或吸烟,喝酒,吃药,使自己觉得好些012334.做一些冒险的尝试012335.不着急,按自己的感觉慢慢来012336.寻找新的信念或信条012337.保持尊严不轻易屈服012338.重新找到生活的重要方面012339.为使事情变好,积极做些事情012340.一般总是回避与别人在一起012341.不去想得太多,以免影响自己012342.向一个自己尊敬的亲戚或朋友征求意见012343.不让别人知道事情有多糟012344.藐视问题,不将它看得太严重0123第104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45.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012346.为达目的,脚踏实地,努力拼搏012347.向别人出气012348.凭个人经验去做012349.我知道该怎么做,所以我加倍努力012350.拒绝相信事情已经发生012351.安慰自己,下一次情况会好些012352.以各种不同的手段尝试解决问题012353.没有办法,只有接受012354.克制自己的感情,以免太影响其他事情012355.希望自己能改变事件或改变自己的感受012356.改变自己的某些想法0123第105页,课件共124页,创作于2023年2月

不是有点是经常是完全是57.想象自己正处于比目前要好一些的某个时间或场合012358.希望问题会消失或有所改善012359.幻想事情会发生改变012360.祈祷老天会帮忙012361.准备接受最坏的结果012362.认真思考自己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