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坑变形监测报告2018年"10月基坑变形监测报告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监测日期:2018年X月X0D2018年X月X日目录一、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 监测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 监测点布置和监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 监测工序和测点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 报警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七、 监测时长和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八、 监测成果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 附表、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工程概况工程场地地处 *******,北池一路西首路南侧, 文昌馨苑居住区西侧。拟建 *****□□□□□□□□□:表1工程概况建筑物名称/地基;IZZICNIZZIEIZZI1-mD整平标mDmD****11/2约3566.55D13.2083.287.93.9****11/2约3566.55D13.2083.287.1-88.33.9-5.0****0/153D383.287.93.9基坑平面尺寸: 89.1m(东西最大尺寸叮 80.1m(南北最大尺寸)基坑支护深度: 3.9-5.0m□□□□□□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D。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D。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16)。5.基坑支护方案、施工方案。□□□□□□基坑顶部竖向位移;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基坑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基坑周边地表裂缝;周边临时建筑物裂缝;6.0000;□□□□□□□□□□□□4.1监测点布置4.1.1监测点位的选择基坑变形观测点设立在基坑坡度边缘处,首次开挖共计布设观测Y1—Y*);点23个(其中基坑监测点 *个,编号J1-J*;原有建筑物*个,编号Y1—Y*);详见基坑监测点布设示意图。4.1.2监测点的埋设观测点标志按照《工程测量规范》中的附录 B.2.3一、二级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也可采用相当于下图规格的其他标志。标志规格如0:4.2监测方法现场巡检⑴支护机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边坡有无塌陷、 裂缝及滑移; 基坑有无涌土、流沙、管涌。(2)0000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异样;基坑开挖分层高度、开挖分段长度是否与设计一致,有无超深、超长开挖;基坑场地地表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是否超载情0。周边环境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地下设0、道路及地表有无裂缝出现。监测设施水准基点、变形监测点有无破坏现象;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坡顶沉降、周围地表沉降监测本次沉降观测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各项精度要求如下:表3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和视线高度( m)等级视线长度□□□□□□□□□□□□视线高度一级□30□0.7□1.0□0.3二级□50□2.0□3.0□0.2 表4水准观测的限差 (mm)等级□□□□□□□□□□□□□□□□□□□□□□□□□□□□□□□差高差之差□□□□□□□□□□□□□□□□一级0.30.5□0.3亦□0.2丽□0.45“二级0.50.7□1.0亦□0.7□1.5小注:n为测站数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项目开始前和进行中应按要求定期进行检验。在仪器呈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呈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作业中应经常对水准仪i角及水准尺的水准器进行检查, 每测段往返测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在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观测时应同时记录气象条件。对各周期观测过程中发现的点位变动迹象、地质地貌异常、附近建筑物基础和墙体裂缝等情况,应做好记录,并画好草图。本次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的联测按一级水准测量进行,采用 DSZ2级水准仪配合铟瓦合金标尺光学测微法往返测定高差。观测时,往测奇数站的观测顺序为后 —前—前—后,偶数站的观测顺序为前 —后—后—前;返测时,奇偶测站的观测顺序与往测偶奇测站的观测顺序相同。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二级水准单程观测, 采用DSZ2级水准仪配合因瓦标尺光学测微法往返测定高差。实际进行中可根据水准基点与观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楼体的具体位置将路线布设成附合或闭合路线。坡顶水平位移监测位移观测拟采用 2种方法进行,即视准线法和极坐标法,两种观测方法对相同点位进行观测,相互检核,得出正确结论。变形等级□□□□□□□位中误差( 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最弱边□□□□□备注二等±3.0□150±1.8□1/70000极坐标法表5观测技术指标观测要求:水平位移的监测网,采用独立坐标系统,一次布网;控制点宜采用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照准点宜采用强制对中装置的觇牌。没有上述装置时,宜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精确对中,使对中精度在0.5mm以内。角度观测 4测回,左角和右角各两测回,角度取平均值。距离采用往返观测,每次读数较差小于 2mm,两次观测距离较差小于 4mm。对位移点的观测可以直接使用坐标测量,读数至毫米。每个点观测 4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观测值。视准线法初始观测:在基准点上安置好仪器,后视观测点,然后投影至远处固定物体上, 做好标记并编号。 依次后视其他观测点并做投影标记,后期观测时,先后视投影点,然后照准相应观测点并量测其变化量。部分点位可以增加距离测量参数加以验证。要求:工作基点稳固,增加检核条件(增加布设固定点) 。检核点应建立在工作基点的外延长线上,通视条件好,便于观测且稳定、牢固。观测点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得大于 1cm,布设困难时可以采用小角视准线法观测。观测:每次工作基点设站后,先进行检核,经过改正后进行观测。每点观测3次,取读数平均值为观测值。□□□□□□□□□□□
5.1监测工序接受委托;现场踏勘,收集资料;制定监测方案,并报监理和业主认可;展开前期准备工作,设置观测点、校验设备、仪器;观测点和设备、仪器、元件验收;现场监测;监测数据的计算、整理、分析及报表反馈;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和报告;现场监测工作结束,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监测总结报告5.2测点保护连续性。为保证工程质量,(GB50497-2009连续性。为保证工程质量,(GB50497-2009)第 8.0.1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标识的同时,需要用钢管对接出地面部分的线缆进行保护,若发现已遭破坏,应立即对可以复原的测点进行重新连接或埋设。□□□□□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条及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监测报警值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确定如下:表6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报警值DW设计单X坡顶水平位移坡顶竖向位移建筑物累计值(mm)变化速率(mm/d)变化速率(mm/d)累计皿mm)变化速率(mm/d)1单元43154310100.1H/10002单元431543103单元891589104单元811581105单元311531106单元43154310水位报警值:基底标高以下0.5m。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报警值得50%,应报警。□□□□□□□□□基坑工程监测应从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开始,直至土方回填完毕为止。各项监测的监测频度应考虑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的施工进程、施工工况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影响因素的变化。基坑开挖期间应加强监测;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度。每次工作基点设站后,先进行检核,经过改正后进行观测。每点观测 2次,取读数平均值为观测值。基坑开挖深度小于 5.0ODD2天观测一次;大于 5.0ODD1天观测一次;底板浇注后 7天内每2天观测一次, 7D14天每3D5天观测一次,14D28天每5D7天观测一次, 28天后可每10D15天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回填。如果基坑变形稳定状况良好,可以经甲方签字同意适当改变观测频度。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一步加强监测,缩短监测时间间
隔、加密监测次数,并及时向施工、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监测结果。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降雨、 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邻近的建(构)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开裂;渗漏或流沙等现象。2018年渗漏或流沙等现象。2018年x月x日进行最,各监测点的沉降累计变化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8.1监测结果(1)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自2018年x月x日进行第一次观测,至后一次观测, 在此期间共进行 x次沉降观测值及变化速率见附表,沉降变化曲线见附图,累计沉降最大值及最终沉降量如下表所示:表7累计沉降最大值及最终沉降量
点号沉降最大值(mm)累计沉降最终值(mm)备注8.2监测结果分析34个测点的累xxx百货大楼测点的沉降34个测点的累xxx百货大楼测点的沉降2D—4mm内。其中B3,B4测点的-xxxmm,B4出现的累计计沉降值和沉降变化速率均未达到报警值。变化最为明显, 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xxxmm。B3,B4为—xxxmm。B3,B4为xxx百货大厦的附属结构上的测点,沉降最大值为位于基坑外与百货大楼间的狭小通道上坡处,此处下方坡体土体较松散,仅有钢筋网喷射薄层混凝土加护, x月初由于连续降雨,雨水沿此处地面原有裂缝下渗到土体中, B3,B4测点出现较为明显的沉降变化。所有测点的变化速率均在 0.9D—0.9mm/d内,出现的变化速率最大值为0.85mm/d及—0.83mm/d,均为B4测点;其他建筑物测点的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3D—3mm内,各测点的沉降变化速率较小,在沉降变化范围在3D—3mm内,各测点的沉降变化速率较小,在0.6mm/dQ-0.5mm/d内。分别统计XX百货大楼、XX大厦、XXX行、XXXX商场、xxx商厦的沉降累计变化数据并作曲线图,见附表1口附表5,附图 4口附图8。(2)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监测数据显示,连续墙顶最终有效测点11个的累计沉降值和沉降变化速率均未到达报警值。墙顶测点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4mm内,出现的累计沉降最大值为-xxxxmm,0.6mm/dQ-0.5mm/d内。分别统计XX百货大楼、XX大厦、XXX行、XXXX商场、xxx商厦的沉降累计变化数据并作曲线图,见附表1口附表5,附图 4口附图8。(2)地下连续墙墙顶沉降监测数据显示,连续墙顶最终有效测点11个的累计沉降值和沉降变化速率均未到达报警值。墙顶测点累计沉降变化范围在±4mm内,出现的累计沉降最大值为-xxxxmm,为DP14测点;变化速率在±1.50mm/d内,出现的变化速率最大值为-xxxmm/d,为DP9测点。基坑开挖至—4.00m及桩基施工期间,连续墙向基坑内偏移,墙顶测点高程变化总体表现为下沉,x月底至月上旬,开始由XX街一侧向下一开挖面开挖,X月中旬,第一幅基本开挖完毕,其后基坑内开挖面积过半,未向下开挖区段的墙顶测点(DP3~DP6测点)的高程变化未出现明显抬升,已开挖区段的墙顶测点口DP7~DP1细高程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抬升,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基坑内土体开挖后,基坑底由于上覆土层压力释放隆起后形成一定的空间,同时基坑内外的土面高差不断增大,形成的加载和地面各种超载作用,使基坑外较下层的土层向内移动,基坑底部产生向上的塑性隆起,对连续墙底部产生一定的推挤,造成墙顶抬升。后期由于本工程采取分幅施工造成现场通视效果差,以及大多数的墙顶监测点被埋而停止监测。统计地下连续墙的沉降累计变化数据并作曲线图,见附表6及附图9。连续墙的沉降累计变化数据并作曲线图,见附表6及附图9。(3)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显示:①9个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累计水平位移量在 —3-xxxQxxxmm间,其中Q1-4、Q2-20、Q2-23、Q3-49、Q3-52槽段的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未超过报警值,Q1T、Q1—9、Q1—30、Q1-39槽段的深层水平位移累计变化量
超过报警值。②随着基坑内土方开挖,各监测点得深层水平位移逐渐增加,各受监测槽段出现位移明显增大及变化速率明显增快的情况均超过报警值。②随着基坑内土方开挖,各监测点得深层水平位移逐渐对应了其周围的相应出现的工况:早期土方开挖至 —4.00m时,基坑长边中段的槽段 Q1—9、Q1—30、Q1—39出现相对较快的变化速率, 此区域存在较厚的淤泥质土,水平抗力不足;桩基施工期间,由于对土层扰动较大,槽段 Q1—4DQ1—9DQ1—30DQ1—39出现较快的变化速率,超过1.00mm/d,尤其是在紧挨槽段 Q1—9DQ1—30DQ1—39内进行桩基施工时,变化速率均出现超过报警值 2mm/d的情况;土方开挖 —4.00mD—8.50m期间,槽段Q1-4、Q1-9、Q1-30内未能及时安装钢支撑, 尤其开挖Q1—30槽段内土体期间, 遇上连续强降雨, 变化速率明显增大, 超过1.00mm/d及报警值2mm/d;开挖Q1—39槽段内土体期间,此区域基坑外长时间过往及停留混凝土搅拌车,出现超载情况,变化速率过大,超过报警值2mm/d;在此期间多次报警并加强观测,并要求施工单位增加内支撑的预加力, 加填反压,以减小变形。各监测点的深层水平位移变化均呈收敛趋势,变化速率总趋势逐渐减小不再增加。 ④地下室土建施工期间,槽段向基坑外偏移,是由于基坑开挖期间,这两个槽段内的土体一直未挖除,形成施工机械进入基坑内作业的坡道,长时间过往重型车辆及器械,土体及此处连续墙受到指向基坑外的荷载较大。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变化曲线见附图 10。地下连续墙纵筋应力监测数据显示,截面位置有: Q1-4槽段-12.00m处,—18.50m处,xxMPa;Q1—44槽段③在基坑底板浇筑养护完成后,基坑状态稳定。 ⑤Q3—49DQ3—52—18.50m处,xxMPa;Q1—44槽段③在基坑底板浇筑养护完成后,基坑状态稳定。 ⑤Q3—49DQ3—52纵筋应力变化值较大的—xxxMPa;Q2-20槽段-18.50m处,—18.50m处,xxxMPa,;其中最大值为 Q1-30槽段-18.50m处,xxxMPa,均未达到报警值。受监测槽段的深层水平位移有较大变化时,相应该槽段的受监测纵筋应力变化值出现较明显增大。各受监测槽段纵筋应力汇总表及累计变化曲线图见附表 7、附图 11。地下连续墙外地下水位监测数据显示, 2#U5#水位孔的水位变化值较为稳定,一般均在 500mm以内,累计变化值及变化速率均为达到报警值, x月x日、x日水位受长时间连续降雨的影响, 水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抗肝片吸虫病药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 PDF版含答案
- 医疗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
- 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护理
- 三通订货合同范例
- 从全球化到数字化探索未来商业的基石-区块链技术
- 个人竞业合同范例
- 小儿原发性脑干损伤的临床护理
- mv拍摄合同范例
- 伊犁劳动合同范例
- 保险行业保险理赔风险管理方案
- 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 (4)及答案
- 中国书法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企业社会责任与顾客满意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沉浸式学习让你学习更高效课件高二下学期高效学习主题班会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参考答案
- TCAICC 001-2024 张家界莓茶质量等级评价
- 人教版一下数学克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 走进重高-培优讲义-数学-八年级-上册-(浙教版)
- 初中物理竞赛练习题集(共14讲)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