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菉竹山房》的主题思想是()

A.歌颂婚姻自由B.颂扬二姑姑的独立精神C.提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D.批判包办婚姻的罪恶

2.《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是()

A.贾、王、林、曹B.贾、王、史、薛C.贾、史、荣、宁D.贾、薛、甄、林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天净沙》(秋思)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声声慢》(寻寻觅觅)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体断代史

6.

7.《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9.《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

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史官

10.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11.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古诗D.五言绝句

12.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的是()

A.李白B.自居易C.李商隐D.陈子昂

13.通篇采用寓言形式的作品是()

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

1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

15.《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

16.柳永是

A.北宋豪放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南宋婉约派词人

17.下列句子中,“所”字表示不定数目,可译为“左右”、“大约”的是()A.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18.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

19.“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非子》

20.在盛唐诗坛上,擅长七绝而且多用乐府旧题的诗人是()

A.王维B.杜甫C.王昌龄D.李商隐

二、填空题(10题)21.白居易,字乐天,号__。

22.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

23.李白《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蜀道难》中描写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两句是“__,__。”

26.“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27.“晓来准染霜林醉,_________。”

28.《战国策》是一部__体史书。

29.契诃夫,______作家。其作品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苦恼》《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其小说风格简炼冷峻。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30.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_________,其后期词多写个人身世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三、判断题(5题)31.《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2.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3.《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4.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5.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

37.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

38.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

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表现了什么意境?

40.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

41.结合本诗,谈谈诗歌的“建筑的美”。(2分)

六、作文(1题)4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B

3.B解析: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A《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5.B

6.C

7.B

8.A

9.A

10.B

11.C

12.A

13.C

14.D解析:本题应选择D项,即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叠字”。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而“点点滴滴”虽然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仍然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为作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15.B

16.C

17.D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本题A项“所”表示住所;B项“所”有被动之意;C项“所”用在动词前,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D项“所”则表示大概。此处的正确选项应该是D项。

18.A

19.A

20.C

21.香山居士香山居士

22.千树万树梨花开

23.蜀道难可以横绝峨嵋巅蜀道难可以横绝峨嵋巅

2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2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6.红巾翠袖

27.总是离人泪

28.国别国别

29.俄国

30.李清照

31.N

32.N

33.Y

34.Y

35.Y

36.把霜叶红比喻成醉人的脸红,暗示离人难以自持的情态,属于暗示。

37.描写了“过于马虎的”和“过于殷勤的”两种“他植者”。前者没有做到“其莳也若子”,后者没有做到“其置也若弃”。

38.标准答案:A

39.写出河中水草的飘忽肥美。写出河中水草的飘忽肥美。

40.她两眼晶莹明亮,是由于她突然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卖掉自己拘头发给丈夫买礼物)而高兴。

41.本诗的“建筑的美”主要体现在匀称的诗行的精心设计上。全诗十二行,每行大都是十二到十四个字,每两行间,或用三音尺或用二音尺标点断句,诗行排列较匀称,达到了构建格律诗“建筑的美”的效果。

42.略。安徽省池州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菉竹山房》的主题思想是()

A.歌颂婚姻自由B.颂扬二姑姑的独立精神C.提示封建传统文化对人性和生命的压抑和摧残D.批判包办婚姻的罪恶

2.《红楼梦》所写的四大家族是()

A.贾、王、林、曹B.贾、王、史、薛C.贾、史、荣、宁D.贾、薛、甄、林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出自

A.《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B.《天净沙》(秋思)C.《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D.《声声慢》(寻寻觅觅)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A.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B.纪传体通史C.编年体通史D.国别体断代史

6.

7.《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

A.客观的求真笔法

B.夸张的漫画笔法

C.含蓄的暗示笔法

D.犀利的怒斥笔法

8.《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9.《战国策》的整理编定者是

A.刘向B.左丘明C.司马迁D.战国史官

10.李斯的《谏逐客书》选自()

A.《左传》B.《史记》C.《战国策》D.《国语》

11.陶渊明《饮酒》是一首

A.五言律诗B.乐府诗C.五言古诗D.五言绝句

12.下列诗人生活在盛唐的是()

A.李白B.自居易C.李商隐D.陈子昂

13.通篇采用寓言形式的作品是()

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秋水》D.《谏逐客书》

14.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

15.《郑伯克段于鄢》是一篇典型的

A.写人文章B.叙事文章C.议论文章D.抒情文章

16.柳永是

A.北宋豪放派词人B.南宋豪放派词人C.北宋婉约派词人D.南宋婉约派词人

17.下列句子中,“所”字表示不定数目,可译为“左右”、“大约”的是()A.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18.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

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

19.“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出自()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韩非子》

20.在盛唐诗坛上,擅长七绝而且多用乐府旧题的诗人是()

A.王维B.杜甫C.王昌龄D.李商隐

二、填空题(10题)21.白居易,字乐天,号__。

22.岑参《白雪歌》“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

23.李白《__》:“西当太白有鸟道,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嬉嬉钓叟莲娃。(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蜀道难》中描写蜀中要塞剑阁易守难攻的两句是“__,__。”

26.“倩何人唤取,________,掘英雄泪。”

27.“晓来准染霜林醉,_________。”

28.《战国策》是一部__体史书。

29.契诃夫,______作家。其作品有《一个小官员之死》、《变色龙》、《苦恼》《第六病室》《带阁楼的房子》《新娘》,其小说风格简炼冷峻。戏剧作品有《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

30.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是_________,其后期词多写个人身世哀痛和河山破碎的感慨。

三、判断题(5题)31.《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2.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33.《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4.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5.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霜林醉”中包含怎样的喻意?

37.阅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有问之,对日:“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他植者”?他们各违反了郭橐驼种树经验的哪一方面?

38.文中的“共叔段”表现出的性格特征是()

A.贪得无厌,狂妄愚蠢

B.偏狭昏聩,巧取豪夺

C.幼稚天真,自以为是

D.凶残暴厉,巧取豪夺

五、现代文阅读(3题)39.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表现了什么意境?

40.

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

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

41.结合本诗,谈谈诗歌的“建筑的美”。(2分)

六、作文(1题)42.《书》曰:"满招损,谦得益。"请以"有益的格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A.必须写成议论文。B.不少于800字。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2.B

3.B解析:马致远的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A《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5.B

6.C

7.B

8.A

9.A

10.B

11.C

12.A

13.C

14.D解析:本题应选择D项,即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叠字”。这首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词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