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2.《论学问》是()

A.说明文B.小品文C.论说文D.记叙文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A.李斯《谏逐客疏》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

4.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近体诗

5.《听听那冷雨》是一篇()

A.散文诗B.论说文C.散文D.小说

6.《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B.骚体赋C.文赋D.骈赋

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

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9.《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10.《山居秋暝》一诗中表达作者眷恋山林,向往归隐的决心的一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书》日:“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A.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

12.《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

A.秦穆公B.秦始皇C.秦惠王D.秦二世

13.孟子和孔子同属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名家学派

14.《山居秋暝》是一首

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

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火上浇油,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淡酒B.晚风C.黄花憔悴D.梧桐细雨

16.

10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17.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是的诗歌?()A.A.李白B.屈原C.自居易D.杜甫18.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19.“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这句台词出自

A.曹禺的《日出》B.老舍的《茶馆》C.田汉的《南归》D.新歌剧《白毛女》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明代时期长篇小说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

B.词在我国宋代最为繁荣,因此有“宋词”一说。宋词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南宋时期的柳永和李清照。

C.在唐时期由元稹和白居易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因此两人被称为“元白”。

D.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西汉和东汉时期的赋风格不同,西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政论赋,东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抒情赋。

二、填空题(10题)21.王三胜是小说__________中的人物。

22.曹雪芹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23.散文集《随想录》的作者是__。

24.秦观少从苏轼游,其词善写男女想思离别,兼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被奉为___________正宗。

25.李白《蜀道难》:“___,不如早还家。”

26.王维与___________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并称王孟。

27.鲁迅,原名_________,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为_________。

28.《左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的历史著作。

2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30.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31.《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2.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3.《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4.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5.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37.(一)阅读《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齐人见田骈①,曰:“闻先生高议②:设为不宦③,而愿为役④。”

田骈日:“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田骈日:“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⑤,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⑥。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⑦,徒⑧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

田子辞。注:①田骈:齐国文士。②高议:高论。③设为不宦:提倡不做官。设:提倡。④为役:为百姓效劳。⑤设:假托。⑥嫁过毕:比嫁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意思是说比出嫁之女还会养孩子。⑦訾:同“资”,财富。钟:古时的一种量器。⑧徒:侍从。解释划线的字訾养千钟:

子何闻之:38.(三)阅读下面《世说薪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

讫:

疾:

恨:五、现代文阅读(3题)39.

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40.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查看材料

4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六、作文(1题)42.假如你即将毕业,这时有一家和你专业对口的单位来你学校招聘,请你写一封规范的求职信来推荐自己。字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C

7.A

8.D

9.C

10.B诗人是那样地高洁,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联引用典故寄慨言志,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依然可以在幽美的秋色中流连徜徉。

11.B

12.B

13.A

14.C

15.D

16.A

17.D

18.D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只有D项的加点词“少”的意思是“以……少”,属意动用法。

19.A

20.B柳永为北宋词人。

21.《断魂枪》

22.淆

23.巴金巴金

24.婉约派

25.锦城虽云乐锦城虽云乐

26.孟浩然

27.周樟寿,周树人

28.编年

29.女神

30.将登太行雪满山

31.N

32.Y

33.N

34.Y

35.N

36.其一,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置国事于不顾,弃官归隐;其二,表明家乡已被金兵侵占,有家难归。37.养:俸禄。闻:听说。38.示:给……看。讫:完毕。疾:同“嫉”,嫉妒。恨:遗憾。

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在掌握其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具体含义。

39.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描写了辫子风波过后鲁镇临河土场上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场面。作者通过上述描写暗示读者:辛亥革命终归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中国农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上演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唤醒民众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描写了辫子风波过后,鲁镇临河土场上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场面。作者通过上述描写暗示读者:辛亥革命终归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中国农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上演,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唤醒民众,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解析:七斤,原来是这场风波的波及者,因在城里被革命军剪去了辫子,而辫子军复辟后,他心惊胆战,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后来辫子军失败了,七斤又重新被人尊敬。一场沸沸扬扬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人们似乎也并没有难为七斤,七斤只是担忧了一场,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受到触动,也无任何变化。风波过后,“十八个铜钉的饭碗”照常使用,九斤老太依然康健和不平。农村的面貌没有什么变化。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六斤头上的双丫角已变成了大辫子,她又裹起了小脚,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皇帝虽然被推翻了,但旧的思想和习俗仍钳制着人们的灵魂,农村依旧如一潭死水。广大农民精神上仍没有觉醒,他们的思想依旧那么麻木、愚昧。他们仍然沿袭传统,走过去的老路。在揭示辛亥革命后封建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的同时,作者指出了启蒙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性,否则无法改变他们的悲剧性命运。

40.可以看出“我”对父亲爱子之情的体悟,也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挚但又隐忍的关心与爱。

41.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42.安徽省宣城市对口单招考试2021-2022年大学语文自考预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2.《论学问》是()

A.说明文B.小品文C.论说文D.记叙文

3.“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A.A.李斯《谏逐客疏》B.李密《陈情表》C.李清照《声声慢》D.曹操《短歌行》

4.李白的《行路难》是一酋()

A.七言绝句B.七言律诗C.七言歌行D.近体诗

5.《听听那冷雨》是一篇()

A.散文诗B.论说文C.散文D.小说

6.《前赤壁赋》是一首()

A.抒情小赋B.骚体赋C.文赋D.骈赋

7.《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A.对比B.类比C.象征D.烘托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A.被后人称作“三苏”的作家是苏洵、苏轼、苏辙

B.“济南二安”指的是李清照和辛弃疾

C.苍凉悲壮是曹操诗歌的主要艺术风格

D.曹雪芹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

9.《红楼梦》中,在宝玉挨打后,众人纷纷前来探望。请根据人物性格,判断下列哪句是薛宝钗的问候

A.“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到这个分儿。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

B.“你可都改了罢!”

C.“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

D.“可好些了?想什么吃,叫人往我那里取去。”

10.《山居秋暝》一诗中表达作者眷恋山林,向往归隐的决心的一句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1.《书》日:“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A.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

12.《谏逐客书》谏的对象是()

A.秦穆公B.秦始皇C.秦惠王D.秦二世

13.孟子和孔子同属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名家学派

14.《山居秋暝》是一首

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

15.《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火上浇油,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A.淡酒B.晚风C.黄花憔悴D.梧桐细雨

16.

10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一诗贯穿全诗的线索是()。

17.我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是的诗歌?()A.A.李白B.屈原C.自居易D.杜甫18.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属意动用法的是()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冯谖(客)孟尝君。

C.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D.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19.“你们真是没有良心哪,你们这样对待我,——是贼,是强盗,是鬼呀”,这句台词出自

A.曹禺的《日出》B.老舍的《茶馆》C.田汉的《南归》D.新歌剧《白毛女》

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明代时期长篇小说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一时期的吴承恩的《西游记》、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都是我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长篇小说。

B.词在我国宋代最为繁荣,因此有“宋词”一说。宋词可以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其中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南宋时期的柳永和李清照。

C.在唐时期由元稹和白居易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因此两人被称为“元白”。

D.汉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西汉和东汉时期的赋风格不同,西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政论赋,东汉时期的赋大多是抒情赋。

二、填空题(10题)21.王三胜是小说__________中的人物。

22.曹雪芹是我国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23.散文集《随想录》的作者是__。

24.秦观少从苏轼游,其词善写男女想思离别,兼抒身世之感,柔婉凄丽,被奉为___________正宗。

25.李白《蜀道难》:“___,不如早还家。”

26.王维与___________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并称王孟。

27.鲁迅,原名_________,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取学名为_________。

28.《左传》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体的历史著作。

29.1921年,郭沫若出版的第一部新诗集是《__________》

30.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31.《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2.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3.《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34.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5.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37.(一)阅读《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齐人见田骈①,曰:“闻先生高议②:设为不宦③,而愿为役④。”

田骈日:“子何闻之?”对曰:“臣闻之邻人之女。”

田骈日:“何谓也?”对曰:“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⑤,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⑥。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⑦,徒⑧百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

田子辞。注:①田骈:齐国文士。②高议:高论。③设为不宦:提倡不做官。设:提倡。④为役:为百姓效劳。⑤设:假托。⑥嫁过毕:比嫁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意思是说比出嫁之女还会养孩子。⑦訾:同“资”,财富。钟:古时的一种量器。⑧徒:侍从。解释划线的字訾养千钟:

子何闻之:38.(三)阅读下面《世说薪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

讫:

疾:

恨:五、现代文阅读(3题)39.

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40.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怎样的感情?

查看材料

41.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

六、作文(1题)42.假如你即将毕业,这时有一家和你专业对口的单位来你学校招聘,请你写一封规范的求职信来推荐自己。字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C

6.C

7.A

8.D

9.C

10.B诗人是那样地高洁,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联引用典故寄慨言志,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依然可以在幽美的秋色中流连徜徉。

11.B

12.B

13.A

14.C

15.D

16.A

17.D

18.D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只有D项的加点词“少”的意思是“以……少”,属意动用法。

19.A

20.B柳永为北宋词人。

21.《断魂枪》

22.淆

23.巴金巴金

24.婉约派

25.锦城虽云乐锦城虽云乐

26.孟浩然

27.周樟寿,周树人

28.编年

29.女神

30.将登太行雪满山

31.N

32.Y

33.N

34.Y

35.N

36.其一,表明自己不愿学张翰(季鹰)置国事于不顾,弃官归隐;其二,表明家乡已被金兵侵占,有家难归。37.养:俸禄。闻:听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