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课件_第1页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课件_第2页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课件_第3页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课件_第4页
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節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第一章古文明的遺產2第三節西方古典文化的形成

希臘城邦與民主政治

羅馬從共和到帝制學習重點3

希臘城邦與民主政治(一)希臘城邦的興起

1.黑暗時代-荷馬時代

A.時間:1100B.C.~750B.C.

B.政體發展:

a.前期:部落→部落聯盟

b.後期:城邦政治興起4黑暗時代--前期

國王:A.選舉產生

B.權力不大

貴族會議:A.氏族首領組成

B.供國王諮詢

公民大會:A.最高權力機構

B.由全體公民(戰士)參與實際上掌權者:貴族5黑暗時代—後期

形成背景:A.地形崎嶇破碎

B.部族林立-小國寡民模式:衛城與周圍的農村發展出:「重裝步兵方陣」特色:獨立自主

A.共同血緣,崇拜共同的神

B.全體公民共同參與-休戚與共6重裝步兵方陣

強調集體力量的發揮士兵具備條件:

A.體魄強健

B.勇氣過人

C.嚴守紀律7(二)發展出不同生活方式─斯巴達與雅典

1.時間:西元前八世紀初

2.背景:經濟危機-人口激增、土地不足

3.最具代表性的城邦:A.斯巴達

B.雅典8希臘城邦9

經濟:農業-A.地主:斯巴達人

B.耕作:農奴(戰俘)

解決經濟危機:向外擴張策略

行軍國主義:公民全都訓練成戰士政治:貴族政治斯巴達10

經濟:商業解決人口壓力的方法

A.人口外移,建海外殖民地

B.農民種植經濟作物(橄欖、葡萄),

向殖民地換取糧食發展出民主政體-西元前六世紀初雅典11(三)雅典的民主政治

1.演進:王政→寡頭→僭主→民主

2.開啟改革:梭倫

(Solon)

A.背景:土地兼併嚴重→

農民淪為農奴

B.改革:a.取消農民債務,恢復農民自由

b.依財產重定社會階級→不同階級

獲得不同程度的參政權

C.意義:打破貴族壟斷之局123.民主政治的確立

A.皮西斯特拉妥(Pesistratus)-武力奪權

成為僭主

B.克里斯帝尼(Cleisthenes)

a.在斯巴達支持下結束僭主政治

b.確立雅典民主政治:繼續推動改革13克里斯帝尼的改革重組雅典部族:

A.打散雅典原有四個部族,重組成十部

B.目的:削弱地域主義,提升對城邦忠誠擴大「公民大會」權力:公民年滿18歲,

可出席公民大會「陶片流放制」:

A.每年由公民投票,選出可能有破壞民主的

政客,流放在外十年

B.目的:以防止野心人士顛覆雅典民主14古雅典水鐘水鐘用來限制訴訟人的發言時間:當水完全流至另一個水瓶後,必須終止發言154.伯里克里斯時代(Pericles)

A.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

B.五百人會議:

a.掌國政

b.主席抽籤產生-1天

C.軍事專才:公民大會選出

10位將軍負責

D.特色:兼顧了個人主義與公共精神

a.非完全民主-有財產限制

b.直接參與→成後來民主政治之典範16雅典政治體制示意圖17(四)從古典希臘時代到希臘化時代

1.轉變背景

A.波希戰爭(499~479B.C.):希臘聯軍擊敗

波斯

B.希臘城邦內鬨:戰後引發爭奪領導權的

「伯羅奔尼撒戰爭」

C.北方馬其頓興起:南侵征服希臘全境2.亞歷山大東征→建立亞歷山大帝國

A.疆域:西起埃及,東達印度

B.死後,諸將內鬨→帝國分裂為三18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193.亞歷山大的理想:世界大同-將東西文化

融為一體

A.措施:a.鼓勵東西貿易

b.提倡民族通婚

c.興建希臘式城市→成希臘文化

傳播中心

(a)吸引希臘人前往經商或定居

(b)以埃及

亞歷山大城為代表

B.形成希臘化文化:希臘文化與西亞、

埃及、波斯等文化204.希臘文化的特色

A.政治上:盛行專制主義

a.實行中央集權體制

b.受近東神權政治影響

B.哲學思考:轉尋求個人精神慰藉

a.伊比鳩魯學派-追求快樂

b.斯多葛學派-以理性克制情慾

C.藝術:

a.風格-傾向寫實、華麗與誇張

b.目的-供個人欣賞21希臘文化與希臘化文化的比較哲學

A.古希臘時代-著重公共事務

B.希臘化時代-追求個人精神慰藉藝術

A.古希臘時代-

a.題材:表彰城邦精神-紀念公共人物

b.特色:講求均衡、節制、理想、和諧

c.代表:雅典帕德嫩神廟

B.希臘化時代-

a.題材:供個人欣賞-著重個人情感、個性

與容貌

b.特色:傾向華麗、寫實、誇張

c.代表:亞歷山卓城宮殿22羅馬從共和到帝制(一)羅馬的興起

1.早期

A.建城:羅慕路斯(Romulus)-753B.C.B.實行王政:受伊特拉斯坎人統治

C.改行共和:509B.C.E.推翻伊特拉斯坎人

-廢除君主政體232.共和時期的向外擴張

A.統一義大利-275B.C.B.征服北非迦太基

(三次布匿克戰爭)→

控地中海西部

C.進入希臘化世界→取得近東(BC二世紀)

→成君臨整個環地中海地區之大帝國24羅馬全盛時期疆域圖25(二)共和體制的建立

1.最高權力機關:「公民大會」

a.推選兩名執政官

b.以軍隊「百人伍」組成-武裝公民

2.共和重心:「元老院」-貴族與退休執

政官組成,議決城邦大事

3.特色:互相牽制、彼此制衡-以防止政

客擅權,維持共和的穩定264.精神:「公民參政」-平民與貴族之抗爭

→爭取平等

A.選出「護民官」

B.制訂《十二木表法》-450B.C.E.

C.取得與貴族通婚

D.擔任重要官職:財政官→執政官→獨裁官

→監察官→司法官

E.取得立法權(平民會議)-287B.C.E.27(三)從共和到帝制

1.共和後期的危機

A.公民兵制破壞,改行募兵,軍隊走向

職業化

B.執政官征戰在外,不受元老院節制,

共和喪失制衡力量

C.地方總督掌控地方資源→形成個人勢

力,威脅共和生存282.政爭與內戰

A.改革失敗-格拉古(Gracchus)兄弟

a.土地改革:限制地主土地數量

b.引起地主反彈,遭暗殺

B.黨爭-元老派與平民派互鬥

a.雙方勾結軍人

b.演變成內戰:前三雄→後三雄

C.結束內戰:屋大維(Octavian)293.「第一公民制」的出現-屋大維

A.自稱「第一公民」-以恢復共和

、重建羅馬為號召

B.元老院奉「奧古斯都」之尊號

C.權力:來自軍隊

D.帝制:未直接稱帝,卻是名符

其實的「皇帝」30(四)羅馬帝國的盛衰

1.羅馬和平時代(27B.C.E.~180B.C.E.)

A.秩序安定-人民遵守相同法律,使

用相同語言,都是「羅馬公民」

B.交通便利,商業發達

C.帝國有繁榮的城市生活31商業發達交通便利:軍用道路提供便捷的交通

全境形成一龐大市場:

A.海外各省提供新的市場

B.商人使用相同貨幣,商品往來安全海外貿易發達:

A.出口-酒、油、製造品、錢幣

B.輸入-香料、象牙、黃金、寶石、絲綢

32城市設計良好,居民生活舒適:

A.街道整齊

B.住宅有引水、排水設備政府許多興建公共建築:競技場、神廟、

劇場、市民廣場

、公共浴場城市生活332.帝國的衰亡

A.內部危機-始自西元三世紀

a.軍人干政:廢立皇帝

b.財經惡化:

(a)支出大,稅收不足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