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一)课件_第1页
11孟德尔(一)课件_第2页
11孟德尔(一)课件_第3页
11孟德尔(一)课件_第4页
11孟德尔(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问题探讨:?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是什么颜色呢?+?那生物遗传的规律又是什么呢?直到140多年前,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才揭开了遗传的奥秘。现代遗传学之父格雷戈尔·孟德尔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既可靠,又容易分析。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双眼皮单眼皮相对性状黑色白色有酒窝无酒窝相对性状的概念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人的双眼皮和大眼睛B、身高和体重C、狗的短毛与长毛D、棉花的细绒与长绒C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豌豆的植株之间有容易区分的性状。豌豆花大便于人工授粉。豌豆作为试验材料的优点PF1F2

子一代子二代♀♂×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矮茎高茎P×(杂交)高茎F1(亲本)(子一代)正交反交纯种纯种纯种纯种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的呢?●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看来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只是隐而未现。高茎787高茎277矮茎×

PF1F2×3∶1(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高茎♀矮茎♂传粉去雄蕊孟德尔还观察了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性状显性隐性显隐之比茎的高度高:787矮:2772·84:1种子形状圆:5474皱:18502·96:1子叶颜色黄:6022绿:20013·01:1花的位置叶腋:651顶端:2073·14:1种皮颜色灰:705白:2243·15:1豆荚形状饱满:882不饱满:2992·95:1幼果颜色绿:428黄:1522·82:1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实验方法——数学统计PF1F2

子一代子二代♀♂×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高茎787高茎277矮茎×

PF1F2×3∶1(杂交)(自交)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高茎矮茎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孟德尔还对豌豆的其他6对相对性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性状显性隐性显隐之比茎的高度高:787矮:2772·84:1种子形状圆:5474皱:18502·96:1子叶颜色黄:6022绿:20013·01:1花的位置叶腋:651顶端:2073·14:1种皮颜色灰:705白:2243·15:1豆荚形状饱满:882不饱满:2992·95:1幼果颜色绿:428黄:1522·82:1

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dddDd配子高茎矮茎高茎杂种子一代

矮茎隐性纯合子×测交测交后代dDddd1:1预测测交实验结果三、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实验验证)四、分离定律(得出结论)在生物的

中,控制

的遗传因子

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

,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

中,随

遗传给后代。体细胞同一性状成对分离不同的配子配子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论实验验证得出理论假说演绎法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设计测交实验测交实验分离定律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程,称为受精。子房果实胚珠种子受精卵胚DDddDdDd配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