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市赛获奖_第1页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市赛获奖_第2页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市赛获奖_第3页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市赛获奖_第4页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市赛获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2011年6月17日江苏省水利厅宣称,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16日获得水利部批复,将在今年汛后开工。这标志着我省新一轮淮河治理全面启动。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国家加快淮河治理的重大项目之一,总投资31.2亿元,工程主要任务是系统整治河道、加固堤防、改造危险建筑物,使入江水道行洪能力全面达到1.2万立方米每秒。尝试探究:淮河上游、中游、下游治理措施分别有哪些?提示: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游利用湖泊,建蓄水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河道,加固堤坝。了解田纳西河位置、范围、识记它的地形、气候、资源特征,治理前环境及经济状况。掌握田纳西河综合开发治理的措施及经验启示。应用以某流域为例,分析其治理措施。一、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1.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俄亥俄河的最大支流。2.流域内降水丰富,地形起伏,河床比降大,①________

丰富。3.流域内蕴藏着丰富的②_____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1.20世纪初的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当时最贫穷落后的地区

之一:(1)生产力水平③____,经济落后;(2)航运条件差;水能资源煤炭、磷、铅锌低下(3)滥伐森林,④________严重,洪水泛滥,造成土地贫瘠、田园荒芜、人口外流。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成立,领导、组织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以⑤_______和⑥_________的治理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⑦_________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2)流域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地区转变为工农业发达、环境优美的地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从⑧____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1)注重建设水利枢纽工程,以田纳西河干流为重点,实行⑨____开发,控制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减少了洪灾。2.三、1.水土流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防洪梯极(2)兼顾⑩_____,建成了连接各水库和河道的巨大航运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1)⑪_________进行农作物栽培。(2)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畜牧业的发展超过种植业。(4)大量的⑫____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利用廉价水电,发展⑬______工业。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⑭____业的发展。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的启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成功经验给了中国流域开发很好的启示。四、4.3.2.航运因地制宜水库高耗能旅游教材P43“图2-2-3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提示: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东南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处于亚热带,36°N穿过该流域中部,经度在80°W至90°W之间。教材P43“图2-2-4田纳西河流域”提示:田纳西河全长1600千米,流域包括田纳西州的全部和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北卡罗来纳州、弗吉尼亚州和肯塔基州的一部分,面积10.5万平方千米。教材P43“图2-2-5田纳西河干流剖面”提示:该图主要说明田纳西河境内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水能蕴藏量丰富(可开发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是流域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1.2.3.教材P43“图2-2-6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提示:从图中看出,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始终以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治理为基础,以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教材P45“图2-2-9田纳西河流域水库和电站的分布”提示: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20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了流域规划的水电开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流域内丰富的煤炭资源大规模兴建火电厂,加上核电站,形成了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从图中不难看出,火电厂和核电站因为需要大量的生产用水和冷却用水,大多分布在水库附近、水源充足的地区。另外,核电站地区适应性强,还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用电量大的河谷平原上。4.5.在美国田纳西河干流长达1050公里的河流上共建有54座水库,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田纳西河流域水利水电工程调度方式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不但满足了公众和管理机构有关水质保护、生态修复和生物栖息地保护的要求,其原有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旅游、养殖等基本功能也得以延续下去。——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概况及开发治理过程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1.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大致是怎样的?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有哪些?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后分析回答。【例证1】►(1)M河发源于该国________山脉的西坡,是________支流——俄亥俄河的支流。(2)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3)根据N地的气候资料可以判断,该地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是________,这种分配特点对农业发展和河流航运分别有什么影响?(4)由以上分析,试归纳M河水能丰富的原因。(5)下列关于M河流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坡地栽培果树、种植蔬菜B.在发电厂附近种植玉米、棉花、大豆等作物C.近年来畜牧业发展迅速D.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6)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密集区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现在的田纳西河流域与20世纪初相比,有哪些变化?答案

(1)阿巴拉契亚密西西比河(2)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起伏大(3)季节分配不均,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少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矛盾,成为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影响河流水量的稳定性,给航运带来困难。(4)田纳西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径流量大;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上中游主要流经山区,河流落差大。(5)B(6)水能资源、煤炭资源丰富(7)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大增,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建立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治理协调系统。【练习1】►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3)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中旬降水较多(2)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④矿产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 (

)。①经济发达②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③土壤肥沃,农业发达④贫穷落后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上游以山地为主,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春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少。矿产资源丰富不属于河流的水系和水文特征。由于滥垦、滥伐和多暴雨等原因,田纳西河流域在治理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芜,农业生产条件恶劣,经济落后,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答案

(1)D

(2)A

(3)B田纳西河流域自然条件(1)位置: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上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河道弯曲。(2)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大,洪涝灾害发生频繁。(3)流域:全长1600千米,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广,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但不稳定。(4)水能资源丰富。(5)矿产资源丰富,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磷、铅锌等。指点迷律水系和流域水系是指在一定集水区内,大大小小的河流构成脉络相通的系统。其特征主要包括河流长度、河网密度、河流的弯曲系数等。流域是指一条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即分水岭包围的区域)。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需要考虑河流的特点以及流域的整体性特征。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以及矿产资源的蕴藏状况等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如图所示: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过程(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前存在的问题①20世纪初的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当时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如下图所示:②表解田纳西河流域贫穷落后的原因。因素经济水平低的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不便气候降水冬末春初多,夏秋季较少,洪涝发生频繁水系与水文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但不稳定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但利用方式单一、水平低人为因素土地退化种植棉花,地力消耗较大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及矿山开采破坏了植被,导致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炼铜企业排放大量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2)综合开发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前治理后经济落后工农业相当发达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环境优美人均收入是全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人均收入已达全美国平均水平的80%(1980年)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法”,成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它在综合利用河流水资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优势和特点,强调以国土治理和以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为目标。解决航运、防洪问题,又结合发展水电、火电、核电,并开办化肥厂、炼铝厂、示范农场、良种场、渔场等,为流域农业、工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措施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措施有哪些?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强度加大。材料二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

【例证2】►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1)分析图示,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2)依据材料和图中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答案

(1)扩大(棉花)种植面积、采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2)修筑了(多座)大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极开发。1933年5月,美国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从此,田纳西河流域进入到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开发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田纳西河及其支流进行梯级开发的优势条件是(

)。A.流域内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B.流域内各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C.流域内人口稀少,便于建水电站D.人才密集【练习2】►(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坚持的“薄利取胜”的方针是指(

)。A.将廉价的电力供给当地企业使用,促进整个流域经济的大

发展B.用很低的投入治理水患C.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进行流域治理与开发D.流域内的工农业产品薄利多销解析

(1)分析一条河流能不能进行水能梯级开发,主要看河流的落差大小及水量是否丰富,而且看这样的河段是否集中。(2)“薄利取胜”指的是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将开发的充足而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的企业,从而促进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答案

(1)B

(2)A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1)以田纳西河干流为重点,实行梯级开发,通过修建众多大坝,减少了洪水灾害。(2)建成了连接各水库和河道的巨大航运网,航运通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们提供了就业机会,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1)在农业方面,因地制宜进行农作物栽培。(2)积极发展林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畜牧业大大发展,产值超过种植业。(4)大量的水库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目前,全流域渔业的产量每年都超过1万吨。利用廉价水电,发展高耗能工业(1)重视田纳西河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力资源的利用率高。(2)流域内许多水电站、火电厂和核电站构成了美国最大的电力能源基地。(3)在电力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了高耗能工业。把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旅游业的规划。现在的田纳西河流域,已成为一个拥有公园、水上旅馆、钓鱼场、避暑别墅的庞大的优美风景区。每年的旅游人次超过7000万。如图所示:教材P42探索思考提示:(1)32字方针所讲的就是针对洪水的国土整治的基

本内容,讲到了山、湖、河、人四个方面。山:封山育

林、退耕还林,防治水土流失;湖:退田还湖、平垸行

洪,提高蓄洪能力;河:加固干堤、疏浚河道,提高排

洪能力;人:以工代赈、移民建镇,解决贫困地区的生

活问题,解决退田还湖、平垸行洪、建设水利工程的移

民生活问题。(2)上中下游采取不同的治理策略,体现了全流域综合

治理的观点。教材P43读图提示:(1)田纳西河干流依次流经弗吉尼亚州、田纳西

州、亚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肯塔基州等州,地势从

东向西逐渐降低。(2)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枢纽

工程,控制河流径流的变化,减少洪水灾害。利用这些

水利工程兼顾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实现

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发

展火电、水电、核电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利用丰富的

电力和便利的水运条件,发展高耗能工业;积极开发利

用当地的磷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教材P46读图提示:1.塔里木河位于新疆南部,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2.塔里木河河水补给主要来源是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3.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这里是我国生态环境极为脆

弱的地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它对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